捐款100萬的「地下樂隊」:這筆錢不是小數目,這事幹得太搖滾了

2021-01-12 好歌獻給你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這個春節,全國人民都因為武漢的肺炎疫情殫精竭慮,春節的喜慶氣氛因為疫情的蔓延被衝擊得蕩然無存——但並不是所有的文藝骨幹都一定要在晚會上才能給人們帶來正能量,也不是所有的真愛只能通過空洞的口號才能現於天日。

新型肺炎疫情蔓延,也就在這個時候,痛仰樂隊宣布:樂隊成員共同捐出100萬元支援武漢疫區,為身處抗災一線的白衣戰士們直接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幫助。

平心而論,即便是國內再有錢的樂隊,100萬也不算是個小數目,很多大企業、大明星也都是十萬、二十萬的捐,像痛仰這種地下樂隊能捐出來100萬,我只想說:這事兒幹得真搖滾!

這是真正的搖滾精神!

痛仰樂隊在博文中寫到的「願愛無憂」,是痛仰在2014年發布的主打專輯,現在看起來,這個名字真的是有足夠溫暖人心。

在這張專輯裡,或者說是這首歌裡,痛仰主唱高虎所唱出的,是一種近乎於理想的畫面:「在有愛的早上、帶上神的孩子、直到我們明天我們一起醒來」。

也是因為這四個字,歌迷們才突然明白過來:這個看起來反叛到極致的樂隊,或許一直以來想要做到的都是「Love & Peace」。

說來這種轉變其實很扭曲的,最初的痛仰是那種最根源的老派中國搖滾樂隊。搖滾樂在中國一直以來都是「舶來品」,以至於到現在都沒有被大眾了解到底什麼是搖滾樂。

在很多中國早期的觀眾看來,崔健的《一無所有》就是搖滾樂,竇唯的《無地自容》是搖滾樂,因為他們帶來一種全新的前所未見的聽覺體驗——這種體驗很刺激,很有衝擊力。

所以「刺激」的東西應該就是搖滾樂。

那時候人們也覺得唐朝樂隊真的是最酷的搖滾樂了,因為他們像極了歐美那些殿堂級的搖滾樂隊,無論是技術還是意識層面。

但是搖滾樂究竟是個什麼東西?在華語歌壇,其本質還沒有被大眾所熟知。

事實上,早年間的貓王、列儂和無數歐美少年們只是挑選了一種由古典音樂發展過來的音樂載體,本質上,是在他們那個思想爆炸的時代展現一些他們對生活的思考與感受。

也正因為如此,搖滾樂的所謂「反叛」與全世界青少年思想萌芽當中的「反叛」脫不開干係。

所以我們當真可以如此評判:痛仰的誕生,真的足夠「根源」。

1999年,全國都瀰漫在對於新千年的期盼當中。

現在我們能夠看到的描述那個時代的電影當中我們也能夠看到,所有的人,都覺得好像新的千年就是全部時間的全新起點一樣。

也就在這個時候,幾個年少輕狂的小夥子通過迷笛走到了一起,藉助「樹村」完成了孕育。

其實那個時代的搖滾藝人,應該說是中國歷史上最幸運的一代搖滾人。

老一輩已經打開了聽眾沉睡的精神渴望,經濟的高速發展成就了很多人、也毀掉了很多人,展現出的是不同以往的極端人性。

而網際網路還沒有發展到如今的程度,也恰恰給人更多思考和審視生活的機會,哪怕年輕人審視生活的眼光是盲目的。

每一種生活都有不同的優點與缺點,但那時候的生活總讓人覺得單純地讓人羨慕。

前面說到的「樹村」,也是那個時代獨屬於中國搖滾藝人的烏託邦。

其實烏託邦這個概念本身就挺唬人的。有錢人不會去用錢來幫人實現理想,所以烏託邦只能是一群沒錢的年輕人相互鼓勵與相互造夢的產物。

樹村的年輕人因為搖滾樂聚到了一起,後來成為了搖滾樂的前輩,比如左小祖咒、比如舌頭、比如木馬、比如痛仰。

那時候的痛仰還只是個簡稱,至於他們的全稱「痛苦的信仰」,現在已經沒什麼人能夠記住,甚至連他們自己都不怎麼主動去解釋了。

可是曾經啊,這個名字誰能夠叫全了,那一定是一種聽歌多、了解深的歌迷象徵。

痛苦的信仰那時候是真的硬,硬搖的硬。硬的是歌兒,也是種精神。

現在我們還能聽到《不》,這首歌其實挺有文學底蘊的。痛仰到底要不要相信責任和義務我們只能自己品。

痛仰的音樂代表的,就是早期中國的硬搖滾。他們的編曲可以沒有那麼複雜,也沒有那麼多意識流的噪聲輸出,簡單點說,就是靠力量打天下。

其實那時候的痛仰代表的是搖滾樂獨有的「灑脫感」。或者說,那是一種獨屬於年輕人想做就做的乾淨利落與雷厲風行。

灑脫的年輕人會和生活的壓力較勁,但是不會被他們壓垮了對自由的追求。

2006年的時候,痛仰完成了自己最著名的一次巡演,他們坐綠皮車、坐麵包車,那是最好的痛仰的時代,像是傑克凱魯亞克一樣地「在路上」。

33000公裡的行程看起來不像是什麼開先河的炒作方式,哪怕是炒作,能夠孕育出《不要停止我的音樂》這樣的專輯,也真的應該被中國音樂紀念一下。

這張專輯很經典,經典到他基本上毫無疑問地代表了痛苦的信仰的真正巔峰。

很難說高虎的聲線有多麼出色,但是當他唱出了「一直往南方開」或是「再也沒有留戀的斜陽」的時候,就是有這種男性獨有男性卻沒辦法解釋的魅力。

後來的2019年,痛仰登上《樂隊的夏天》的時候,會有人說他們舞臺上的老練有些「油膩感」,但是說出這話的人,一定羨慕這首歌影響了那麼多人——在中國,著實有成千上萬的年輕人因為一首歌就頓悟了搖滾樂的自由精神。

那時候的痛仰,把自己的音樂作為最好的媒介,讓曾經只屬於美國公路的躁動故事在中國的年輕人心裡冒了芽。

每個音樂人的成長曆程上都有一些特殊的時間節點,對於痛仰來說,《願愛無憂》或許就是這樣一個音樂和他們共同人生的轉折。

其實在《不要》那張專輯裡,《為你唱首歌》也是受結構類似的情歌。但是看境界,那時候的痛仰停留在個人情感,到了《願愛無憂》就已經是一種對於美好世界的憧憬。

「我望眼欲穿一樣的體驗異樣的世界,即便到不了那片彼岸」——其實這樣的變化也和他們的人生不同的階段相互映襯著。

脫離了年少時候的稚嫩,這時候的痛仰想要歌唱的是一種非常單純的美好生活。如果我們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的哲學判斷,那麼這樣的願景就非常容易理解了:

這些搖滾藝人,從來都不是那些只專注叛逆與另類的暴徒——恰恰相反,他們追求的也就是人性裡最真實的本真。

而當他們自身已經成長到一定的境界,他們會用自己人性當中的本能來引導生活中的大事與小事。

也正如此,有了家國危機當前,令人觸動的100萬捐款。

其實要說100萬的數字,對於頂級流量明星們當然算是個小數目——不少一線明星走下舞臺轉手也能捐個幾十萬出來以服悠悠之口。

但是大災面前的捐款手筆,永遠脫離不開「情分」與「本分」的討論與互撕。

放在「痛苦的信仰」身上,我總覺得看不到任何一絲虛偽的薄紗籠罩在上面。這支樂隊太搖滾了:他的名字是「痛苦」,但是帶給這個世界不少光明與希望,一如既往地,多年未變。

相關焦點

  • 真搖滾!痛仰樂隊捐出100萬,「願愛無憂」詮釋搖滾精神!
    日前,從網上透露的演藝明星捐款名單中,我們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名字,包括演員、歌手甚至一些頭部網紅,但最讓我吃驚的卻是這樣一個名字——痛仰樂隊。經核實,痛仰樂隊確實為此捐款了,而且是整整100萬,在1月24日(除夕)那天就率先捐出了這筆款項。也許有人會說,為什麼我會吃驚呢?作為藝人,捐出區區100萬很多嗎?
  • 地下絲絨樂隊主唱逝世 曾將搖滾推向藝術
    10月27日,一代傳奇搖滾音樂人、地下絲絨樂隊主唱兼吉他手Lou Reed在紐約離開人世,享年71歲。據其文學經紀人安德魯·懷利透露,Reed死於與肝臟移植手術有關的一場併發症,而自今年5月接受這項手術以來,Reed的健康狀況一直堪憂。  LouReed的人生落幕之時,是「Sunday Morning」(星期日早晨),而這正是地下絲絨樂隊的名曲之一。
  • 《樂隊的夏天》「消費」情懷,揭穿了中年搖滾樂隊不可避免的尷尬
    因為這樣的外向與灑脫很容易被人理解為,那就是所謂的「搖滾精神」。巧合的是,一年之後的今天,新褲子已經遊走在各大綜藝節目,並且會和女團合唱,把自己歌曲當中的「地下」、「文化」和「為了錢」全部改換掉。因為比賽的性質,使得很多觀眾會把一支樂隊的音樂水平和一首歌的音樂呈現畫上一個等號,這本身就是個唯心的偽命題。一提起華語的搖滾,很多人第一時間都會想起像Beyond、黑豹這些在90年代初期火起來的經典樂隊。
  • beyond樂隊屬於什麼風格的搖滾,如何評價這個樂隊?
    .這是個骨頭話題不好回答、無論怎麼回答都會被人噴。。。黃家駒想玩搖滾、黃貫中、葉世榮想玩重金屬、黃家強隨便都好、想要知道beyond樂隊是什麼風格、或者家駒內心在初期組樂隊想法、那就聽聽早期的作品就可以找到答案了。
  • 梅詠:Liberaiders 不是潮流品牌,它更像是一支地下搖滾樂隊
    為什麼說是終於,因為梅詠先生可是個不折扣不扣的搖滾迷啊!自然而然,德國對他的影響也非常深刻,但究竟這段公路片又發生了什麼事,我們先給大家看一段視頻,再由梅詠先生親自告訴你。
  • 女人與搖滾樂隊:「後海大鯊魚」主唱付菡,搖滾女王的寂寞
    不靠譜的樂評人丁太升說:沒有後海大鯊魚的《樂隊的夏天》就不叫夏天。後海是公認的搖滾明星樂隊,不管在地上還是地下;付菡是名副其實的搖滾女王。後海之所以受歡迎是有道理的,付菡說的「想像力、自由、好玩」都說在了搖滾的點上了。「自由」是搖滾的本質,不被拘束的感情表達,它不是為了搖滾而搖滾,它是自由的宣洩,是對標準答案的挑戰;但它又是正確答案,它必須好聽,必須打動人心,因為它是音樂、是靈魂雞湯。
  • 老照片;最早的中國搖滾樂隊「萬李馬王」
    隨著改革開發,搖滾在中國開始出現。1979年冬天,萬星(鼓手)、李世超(貝司)、馬曉藝(主唱)和王昕波(隊長)四名年輕人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成立了他們的樂隊「萬李馬王」.「萬李馬王」是最早的中國搖滾樂隊。
  • 一線|好孩子白舉綱不能做搖滾?樂隊:「專業樂迷」才不專業也不搖滾
    在大眾和超級樂迷票數超高的情況下,專業樂迷只給了兩票,並且發言稱白舉綱「太好孩子」、沒有「地下」的「核」,不適合做搖滾。 白舉綱回憶,對自己影響最深的樂隊「噴火戰機」就是一支正能量的搖滾樂隊,主唱大衛·格魯更是從沒有負面新聞的好爸爸、好老公,照樣拿格萊美拿到手軟,刷新了人們對「搖滾巨星」的看法。 而白日夢症候群樂隊就是想傳達正向的東西:從生活中取材,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關注社會事件,用音樂為弱勢群體發聲,這就是他們的「搖滾精神」。
  • 《樂隊的夏天》:這個夏天,搖滾不死,昔日的情懷能否重新燃起?
    人們忽然發現這比"我們只有獻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 死並非生的對立面,而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這樣的名言,更有力量,更現實,更頹廢。 那個年代的環境造就了搖滾人的思想,他們的叛逆、掙扎和吶喊。 那個時候的搖滾樂得是得到大家公認的牛X、厲害。
  • 一支叫「頂樓的馬戲團」的樂隊在 15 年間的搖滾生活|100 個有想法...
    自從「頂樓的馬戲團」(以下簡稱為「頂馬」)轉型成為小清新樂隊,主唱陸晨就幾乎再也沒有在舞臺上把自己扒光了。早些年,他們沒少幹這類事。2001年這支樂隊在上海某條石庫門弄堂裡成立,在舞臺上穿睡衣、用馬桶頒獎、全裸等出位表演讓頂馬迅速在國內搖滾圈站穩腳跟。
  • 聲音玩具樂隊:成都搖滾歷史的開場
    聲音玩具樂隊主唱歐珈源的老家內江距離成都100公裡。1999年,歐珈源在老家辭去美術老師的工作,來到成都,這是離他距離最近的、可以找人做搖滾樂的城市。21年過去,他創建的聲音玩具樂隊已經和成都密不可分,在某種意義上,聲音玩具樂隊可以看作成都搖滾歷史的開場。
  • 朋克四月Vol.1|地下嬰兒樂隊
    但如果只有這些表面的東西,那這就和你討厭的形式主義沒有區別了,所以朋克成為一種文化的原因絕不是因為它看起來是什麼樣的,和其他能夠創造歷史的運動一樣,朋克最重要的是它的精神內核和其中要表達的內容。70年代英國朋克運動發展到現在,朋克音樂的風格種類已經太多了,他們不僅穿得不一樣,歌詞的內容和器樂的編排也都有很大的區別。
  • 歐美知名搖滾樂隊,你知道嗎?
    歐美知名搖滾樂隊,你知道嗎?搖滾是流行音樂的一種形式,通常由顯著的人聲伴以吉他、鼓和貝斯演出,很多形態的搖滾樂也使用鍵盤樂器,如風琴、鋼琴、電子琴或合成器。那麼在歐美,有哪些比較出彩的樂隊呢?齊柏林飛船代表作《Led Zeppelin II》這支樂隊在硬搖滾和重金屬音樂的發展過程中佔有相當重要的鼻祖地位,同時齊柏林飛船也是20世紀最為流行的和擁有巨大影響力的搖滾樂隊之一。 齊柏林飛船成立於1968年,他們致力於用喧鬧的革命性手法對英國的布魯斯搖滾進行改革,並且在音樂中完美融合了藍調,鄉村搖滾,靈歌,朋克,英國傳統民謠,中東,印度以及拉丁音樂。
  • 海拔3000米的大山女子搖滾樂隊,打起架子鼓農民父親大讚太霸氣
    孩子們靠音樂成功出圈,甚至讓痛仰樂隊也奔赴大山和他們一起搖滾,徹底釋放了大山裡的音樂激情!誰能想到,這群孩子起初連樂器都是籌來的。可正如他們歌中所唱:「每一個天使都渴望美麗。」他們證明了大山裡的孩子照樣能搖滾!
  • 獨家專訪阿童木樂隊 | 靈魂深處的搖滾精神
    之後的幾年,阿童木樂隊輾轉去了廈門、廣州、寧夏、浙江等地方遊唱,最終在06年留在了東莞。阿童木樂隊跟搖滾樂一樣,具有不確定性,在這十多年間,人員流動,樂手換了很多,黑鍋是阿童木樂隊唯一一個至今仍留在樂隊裡的成員。「我們都有一顆搖滾的心,便想用音樂跟這個世界談談,也許我們改變不了什麼,但如果有個人因為我們的歌快樂了,那就是值得。」
  • 新一輪名人捐款不做「暗事」 曬發票免惹是非
    馮小剛告訴記者:「我有些朋友也響應倡議捐款,我就跟他們說一定要拿好發票,不希望大家做了善事,反而被說。」  被問及「詐捐」事件是否會削弱名人慈善的熱情,馮小剛說:「還是得做。」至於之前因捐款而引發爭議的章子怡,馮小剛說:「做慈善是挺好的事,但是在中國就變味了,開始討論誰捐了多少錢,誰多誰少,這就跑題了。」
  • 子曰主唱秋野:「相聲搖滾」要的就是中國味兒
    在《中國之星》中,搖滾樂隊「子曰」顯得挺另類,林憶蓮評價說,這是她見過最幽默的最富娛樂精神的搖滾、當然也是最有中國文化傳統的搖滾。  網友認為「這便是地下樂隊帶來的驚喜」。然而,鮮少有人知道,這支名字較為冷門的地下樂隊,實際上竟是「神曲鼻祖」,當年那首為千萬人「洗腦」的「腦白金」廣告歌正是出自他們手中。在記者的採訪中,子曰樂隊主唱秋野也道出了幕後的趣事。
  • 為疫情捐款卻被批炒作,搖滾教父林佳樹的人生不需要刻意博眼球
    其實這並不是林佳樹第一次為中國發聲了,早在08年汶川大地震他就曾公開為四川加油,09年的時候他還以私人訪問的形式前往昔日的地震重災地四川綿陽,為那裡的人們捐款捐物。當國外對新冠疫情還不以為然的時候,林佳樹首當其衝在個人推特上大量轉發新冠病毒的報導,還動用各種關係聯絡到醫學專家山中伸彌(2012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獲得者),一起直播科普新冠肺炎的相關信息。
  • 《樂隊的夏天》2來啦|搖滾—永遠年輕 永遠在路上 永遠熱淚盈眶
    大人們口中一些人說著搖滾造就的傳奇,一些人說著搖滾是一件壞孩子才會做的事情。搞搖滾的抽菸、喝酒、留長頭髮、穿著怪異,不是正常人,甚至還有人瘋掉了,自殺了。在搖滾樂鼎盛的時候,我還是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屁孩,等我慢慢長大,開始聽音樂之後,搖滾已經漸漸沒落了。
  • 「搖滾代名詞」黑豹樂隊:
    【人物介紹】  黑豹樂隊,中國內地流行搖滾樂隊,成立於1987年。現任成員包括主唱張淇、吉他手李彤、鼓手趙明義、貝斯手王文杰、鍵盤手惠鵬。1992年12月,專輯《黑豹》在中國大陸發行,創下了150萬盒的發行紀錄。隨後,他們席捲整個亞洲,是第一支在日本舉行專場演唱會的中國樂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