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丨曾仰琳
包商銀行65億元二級資本債券本金全額減記發生僅3天,市場便出現連鎖反應。
11月16日,福建海峽銀行發布公告稱,由於市場出現波動,本行與簿記管理人協商一致,決定擇時重新發行「20海峽銀行二級02」,即福建海峽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二級資本債券(第二期)。
據了解,「20海峽銀行二級02」發行總額為5億元,為10年期固定利率債券,第5年末附發行人贖回選擇權,票面年利率的申購區間為4.7%-5.5%。原發行期限為2020年11月17日至2020年11月19日,發行對象為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員。
該債券後續發行會有什麼安排?市場出現波動具體指哪些方面?17日上午,界面新聞記者就上述問題聯繫福建海峽銀行相關負責人,對方回應稱,詳情情況會在官網公告,以公告內容為準。
截至發稿前,福建海峽銀行尚未發布公告,但市場普遍認為,該期二級資本債的擇期發行,是受近期包商銀行二級資本債事件影響。
包商銀行於11月13日發布公告,對已發行的65億元二級資本債券本金實施全額減記,並對尚未支付的累積應付利息(總計約5.86億元)不再支付。這是國內銀行資本補充債券首次被全額減記。
部分銀行二級資本債利率或走高
包商銀行二級資本債全額減記為何會讓市場產生餘震?
多位分析師指出,這是因為市場之前對政府對銀行資本補充債券投資者紓困有一定的預期。近年來,政府對銀行的救助在一些情況下間接支持了資本補充債券的履約表現。在恆豐銀行和錦州銀行兩個案例中,由於政府對銀行的救助,其境內二級資本債券投資者截至目前都避免了損失。
「目前個別銀行延期或取消發行二級資本債的情況可能只是暫時的,主要是因為市場在短期內需要消化包商銀行二級資本債減記這一事件,投資者也需要一定時間來重新評估自己的銀行資本補充工具信用評估方法和定價方式。」標普信評分析師李迎告訴界面新聞記者。
不過,包商銀行事件是否會對其他銀行發行二級資本債產生影響,還有待觀察。據Wind統計,截至11月17日上午12:00,除福建海峽銀行外,尚未有其他銀行發布取消或延期發行二級資本債的公告。
然而,市場對該事件的影響仍有一些預期,例如可能會對銀行資本補充債券的利率產生影響、會對中小銀行的信用產生疑慮等。
具體而言,從二級資本債等產品來看,李迎預計,未來部分區域性銀行資本補充債券的發行利率會走高,因為投資者不能再非常確定地將政府隱性支持納入到中小銀行資本補充工具定價中。
「銀行的二級資本債券期限通常為10年,這也意味著前瞻性的信用評估很重要。」李迎介紹,投資者可能會加強對該類產品的信用評估,更加重視對於合同當中損失吸收條款的分析,例如劣後、本金減記、利息支付取消,同時也更加重視對機構實際資產質量和資本水平的評估和預測。
對中小銀行產生衝擊更大
不可忽視的是,相比起大銀行而言,該事件對中小銀行產生的衝擊更大。
一位銀行業人士指出,2020年以來,中小銀行資本補充面臨著一定困難,而通過二級資本債補充二級資本,是當下銀行主要"補血"渠道之一。
據悉,銀行通常在境內市場上發行兩種資本補充債券,即二級資本債以及歸類為一級資本的永續債。其中,商業銀行二級資本債,是指商業銀行發行的、本金和利息的清償順序列於商業銀行其他負債之後、先於商業銀行股權資本的債券,它是目前我國商業銀行補充二級資本的重要工具。
據統計,2020年前10個月,境內銀行間市場累計發行商業銀行資本補充債券約9,787億元,其中大型商業銀行發行額佔56.2%,股份制商業銀行佔29.6%,區域性銀行佔14.2%。
「短期來看,包商銀行事件會引發市場對於中小銀行信用的懷疑,但長期來看,對市場來說是好事,無論是對監管、機構還是個人。」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黃大智表示。
「中小銀行的信用分化會更加嚴重」,李迎進一步指出,優質的中小銀行資本工具發行仍是有市場空間的,受衝擊最大的是個別資產質量狀況不佳或公司治理不完善的中小銀行。
「剛兌信仰」和「銀行信仰」被打破
多位行業專家指出,包商銀行取消二級資本債券本金全額減記,打破了「剛兌信仰」和「銀行信仰」, 長期來看,對金融市場是一種利好。
黃大智表示,「銀行信仰」就像國企信仰一樣,過去一直是剛兌的代名詞。然而,剛兌本質上是將風險全部集中到了政府主體上,會引發風險的集中,長期來看,並不利於金融市場的發展。
李迎表示,雖然包商銀行事件對於中小銀行短期內的資本工具發行帶來一定困難,但中長期來看,能倒逼中小銀行加強公司治理,強化風險管理,對於中小銀行整個群體的中長期健康是有利的。這也有利於進一步打破「銀行信仰」和「剛兌信仰」,鼓勵投資者加強自身風險識別和防範意識,不再是盲目依賴於可能的政府救助。
包商銀行二級資本債事件的餘波何時會減弱?「市場情緒需要多長時間平復還取決於人行和監管下一步的措施和表態,」李迎強調,包商銀行屬於極端個案,總體的金融穩定仍然是政府的重要目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