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40平門面房過戶給兒子,女兒也要分,女兒:不平分就斷絕來往

2020-12-14 安徽海豚播報

導讀:辛勞一生,養老錢卻無法保全,口說無憑,贈與房產引發姐弟爭議,老人講述當年事發經過。說法不一,她說大姑姐性格強勢,有苦難言,他說自己無辜被牽扯。利益、親情,孰輕孰重,如何取捨?

因為貸款老父親將房產過戶到小兒子名下,但只是權宜之計

合肥的黃大姐姊妹五人,隨著兩個弟弟的去世,如今剩下姐弟三人,家裡的矛盾起源於父母的一套門面房。黃大姐說當年為了貸款方便,大家才同意母親將名下的門面房贈予弟弟,不過是權宜之計,並不是真的把房子給了弟弟,但現在弟弟對此不承認了,這讓她始料不及。

黃大姐說這些年弟弟對母親照顧得不好,還想要多分門面房她不同意。目前,門面房每年6萬多收入,全部讓弟弟拿走了。對此,律師指出由于贈予行為已經完成,房產已經登記在小弟名下,能否推翻當年的贈予行為這要看黃家小弟自己的態度。為了了解當年贈予房產的真實情況,當天下午我們找到了黃大姐八十多歲的老母親。

黃家老母親說老伴去世後才搬去和小兒子一家居住,但母子倆相處並不融洽。已經將名下的房產過戶給了小兒子,但現在又想給兩個女兒分點。小兒子曾答應由姊妹三人分割房產,但因為分配份額沒談攏,此事作罷。

老人說當年確實是因為外孫要貸款,所以她和老伴才一致同意將門面房過戶給小兒子,過戶也就是贈予給兒子。但為了平衡子女的利益,老人也希望這套門面房能由在世的三個子女分割。兒子可以多分一些。老人一生為了兒女辛苦打拼,說到對自己的照料,對兒女的實際狀況也很是體諒。那兒女們對母親的感情又是怎樣呢?因房子引發的矛盾能得到解決沒?了解門面房過戶的始末,我們來到了黃大姐的弟弟家見到了弟媳。

黃家小弟:等母親百年後我會考慮給姊妹點補償

黃大姐的弟媳說自家對婆婆還算細心,這次婆婆受傷純屬意外。自家對大姑姐一向尊重,反倒是大姑姐時常藉機無理取鬧。弟媳說大姑姐性格強勢,和家裡人關係都不好,特別是當年在公公治病問題上,大姑姐的所作所為讓老人很氣憤,所以公公才執意要將門面房過戶給她丈夫一個人,說到對老人的照顧,弟媳王大姐說她和丈夫會盡心盡力照顧好老人。

王大姐說這些年雖然大姑姐沒有明確提出要求重新分割門面房,但時不時上門來給臉色看,看得出心中的不滿。之前丈夫也提出給姐妹兩人分出一半的份額,但姐姐嫌少沒有同意,如今門面房已經登記在黃家小弟名下,從法律上說弟弟已經是房屋的所有人,小弟現在是什麼態度呢?隨後我們給在外工作的黃家小弟打去電話。

黃大姐的小弟弟說房產權已在自己名下不會分割,但日後可以考慮給姐姐一點補償。保證能夠盡心贍養老母親,也能顧念親情不與姐姐計較。小弟的態度很明確,門面房是父親當年在世時贈予他的,並沒有說這間門面房給姐妹倆共同分配,如今母親還在,小弟說自己會盡心盡力照顧好母親,門面房的房租不會挪作他用,只會用於母親的養老,待母親去世後,念及姊妹親情他會考慮在房租利益上對姐妹倆進行一定的補償,了解了小弟夫妻倆的想法,我們來到老人的房間將兒子兒媳的態度轉告了她。

黃大姐:她會考慮我們,純屬騙人!

聽到兒子關於門面房的表態,老人的表情有些悵然若失,為了子女能和諧共處,母親或許更希望兒女們在利益分配上雨露均沾,但現實是房產已經在兒子名下,兒子享有對房屋的所有權和處分權,她已經無能為力,隨後我們來到樓下找到了黃大姐。黃大姐說弟弟是在糊弄自己,不相信日後會就房產問題對自己有所補償。

一套房子完成了過戶的處置安排,在法律層面上就已經塵埃落定,但姐姐心中不甘,在我們講解過程中,黃大姐不停地說著:「能起訴我就起訴他」「那就只能不來往了」。利益當前各自有各自的想法,家人之間亦不能免俗,這也可以予以理解,但溝通解決還是要忠實地還原事實,因為家人之間沒有什麼比真誠面對更重要的,黃家父母對兒子做出了最有利的安排,包括去世的兩個兒子在內,父母給三個兒子留下了房產。

如今對女兒的態度母親一定是左右為難,試想如果有更大的能力天下父母誰不願意給兒女們做出更周到的安排呢?但囿於條件的限制和各種各樣的原因,想要一碗水端平又常常是難上加難,這個偏差如何找到平衡點,親人們除了用親情面對互相退讓來成全外,似乎別無他法。

相關焦點

  • 母親生病要三萬女兒給五萬,回娘家看到一桌好菜,女兒:斷絕來往
    父母投注多少精力和時間在兒女身上,那麼兒女自然也會回報多少在父母身上。重男輕女的父母,不管女兒為父母付出了多少,都會認為女兒給得不夠。女兒就應該有義務幫著父母幫襯兒子。對於小敏而言,娘家父母就是她的一個噩夢。父母重男輕女,偏寵哥哥,卻很少關心她這個女兒。
  • 父母2套房過戶給兒子,生病卻讓女兒照顧,女婿:那是你家事
    在有兒有女的家庭中,父母總是習慣性偏向兒子,對兒子寄予傳宗接代的厚望。更有甚者,早早便把家產傳給兒子,至於女兒,向來不在考慮之中。老人覺得,兒子繼承家產是天經地義,而女兒嫁人後就是外人,哪有肥水流到外人田的道理。
  • 父母把兩套房產都給兒子,給女兒10萬「買斷」親情!網友吵翻了
    導語:現在許多兒女雙全的二胎家庭,父母口中所謂的男女平等,常見的現象就是生活中對女兒寵愛些,而把房子的繼承權都給兒子。平時看著一碗水端平,可是到了關鍵時刻總是優先兒子。這樣的父母有很多,而且特別不自知。偏心的父母,從來不覺得自己偏心。
  • 「7隻蝦,兒子5隻女兒2隻」,寶媽所謂的「平分」,遭網友吐槽
    越來越多這樣的問題,讓不少父母都意識到二胎家庭最重要的就是要平衡好兩個孩子之間的關係,所以父母們在日常生活中就會更加注重兩個孩子的「公平」,儘量做到一碗水端平,不讓兩個孩子產生強烈的心理落差。但是事實是並不是每個家長「公平」的標準都一樣。
  • 女兒家門面房出租的煩心事
    中秋連著國慶,這些日子,女兒正在為門面房出租的事煩心透了。她家裡在城區中心的地段有一間90平方的門面房,位於商業街十字路口,前期一個做小吃的連續租了三年,每年租金6萬,可能由於生意不太好做等原因,這個老闆於今年8月份初到期就退租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打廣告、找中介,來看的談的也陸陸續續,如果按時下行情,應該在6萬到7萬之間,但是想租房的出手價基本也就在6萬5左右,女兒覺的不甚理想,就一直等,想達到心裡的期望值,於是就這樣
  • 父母決定給兒女平分家產,卻被嘲腦子秀逗了!如果是你會怎麼做?
    後來,老錢兒子半夜拿著一瓶啤酒,一碟花生米,說爺倆得嘮嘮。聊了一晚上,中心思想只有一句話:財產平分沒毛病,可是以後兒子得拿什麼結婚娶媳婦?這年頭,沒車沒房哪個姑娘肯嫁?再後來,老錢跟哥們兒聊天,說想給兒女平分財產,又怕兒子以後娶不到媳婦兒。
  • 拆遷分了兩套房,兒子女兒各一套:父母的不偏愛,才是對孩子好
    有的老人甚至說,女兒已經嫁出去了,為什麼還要給女兒房子?房子當然是應該留給兒子的。沒錯,在中國父母的眼中,女兒是潑出去的水,只要女人結了婚,很多父母就不會對女兒管太多,甚至最後女兒離婚回到娘家,有些父母也不願意接納,總覺得女兒給自己丟了人。可是面對兒子,即便兒子沒出息,啃老,很多父母依舊還是把他當成寶貝一樣處處溺愛。
  • 生前斷絕父女關係死後不戴孝卻要繼承房產,女兒:法律規定有我份
    導讀:大姐控訴小弟氣焰囂張霸佔父親遺產「你一片瓦也拿不走」,弟弟反駁姐姐獅子大開口,姐弟爭鋒相對,遺產風波如何平息?姐弟互懟調解一波三折。幾經開導,雙方能否做出讓步?父母去世後小弟獨霸遺產,關係僵硬的姐弟倆該做出怎樣的決定?
  • 媽媽:要給兒子女兒平分愛,卻將7隻蝦這麼分配,網友:太偏心!
    很多二胎父母自以為自己已經做得足夠好了,完全對兒子、女兒做到了「一碗水端平」,可事實上他們在無意中已經偏心了。偏心,對父母來說或許是種很自然的舉動,自己也渾然不知,可孩子卻能非常敏銳地感覺到,並影響其身心發展。
  • 女兒女婿租房住,父母讓女兒出十萬給弟弟買房,女兒含淚斷絕關係
    工作幾年,掙來的工資,大部分都被父母以各種理由要走了。孫薇也曾想過不出錢,可父母一頂不孝女的大帽子蓋下來,孫薇就沒辦法再掙扎。老公家境和孫薇家境差不多,但公婆為人善良,對孫薇很熱情很友善。看到這一切,雖然孫薇心裡委屈,卻也還是願意跟老公結婚。公婆沒錢,老公和孫薇身上總共也才一萬塊錢。
  • 「重男輕女」新面孔,看似對女兒寵愛,背後卻暗藏著父母的小算盤
    △ 打著寵愛女兒的幌子,背後卻是在為兒子鋪路,精明父母的小算盤在家裡她是姐姐,還有一個相差不大的弟弟。小時候父母一直給她灌輸的思想就是,在咱們家男孩女孩都一樣,不存在重男輕女的情況。基本上弟弟有的東西,她看到後給父母要,父母也都會買給她。每次身邊的朋友吐槽父母總是偏愛兒子多一點時,她都覺得自己很慶幸。
  • 和科比父母不來往,繼承數億遺產又與生母斷絕關係
    失望之餘,瓦妮莎更是表態與母親斷絕母女關係。在這個時候曬出這張特殊合影,難不成在瓦妮莎心目中,婆家比娘家更重要?實際上,瓦妮莎和公婆很少有來往,即便是在科比葬禮上,瓦妮莎也沒有安排科比父母發言,而且這個有個性的兒媳在社媒上現在幾乎沒有發表過任何與公婆有關係的動態
  • 林靖恩父親:17歲女兒愛上57歲老男人,他與女兒斷絕關係成陌路
    而說起來娛樂圈裡面的老夫少妻也不在少數,像張藝謀與陳婷、郭富城與方媛等屬於老夫少妻。但臺灣有對爺孫戀卻讓人直呼「噁心」,他們就是年齡相差40歲的李坤城和林靖恩。當年17歲的林靖恩愛上57歲的李坤城,不惜與父親決裂也要跟他在一起,將家裡鬧得天翻地覆。
  • 女兒能分一份嗎?
    感謝大家聽我講述我的家事,前段時間看爆料報導了一篇家庭拆遷鬧矛盾文章,目前我們家也是因為拆遷款和房鬧出同樣的事…請大家幫忙出出主意,我到底該怎麼辦?我們家有我2兒一女,大兒子已經結婚有孩子,小兒還沒結婚,女兒是最小的也24歲結婚了,我們分了3套房和幾十萬存款,當時家人都挺高興的!
  • 老人擁有千萬家產,卻因一套房產,被兒子告上法庭這是為何?
    83歲的老人王金玉通過早年間種地積累的資金,在市區坐擁5棟房產8個門面和近40套房產,身價千萬,本應生活無憂,讓人羨慕,卻不想因一套房產被親生兒子告到法院,導致突發腦溢血,引起中風癱瘓,生活不能自理,兒子不僅不來探望,還直言父母太過偏心,再不讓出房產,連弟弟一起告,讓人不免唏噓,這麼多的家產卻因為一套房產鬧上法庭,導致老人中風癱瘓,手足相爭,這是為何?
  • 《愛的釐米》告訴我們父母與兒女相處的三種真相
    丈人與女婿的臉撕開了,關永年就是因為不懂得家長與小家庭之間的距離,害得女兒多雲離婚。(二)一碗水端平,愛她就尊重她關永年的二女兒關雨晴,從小性情活潑,聰明伶俐,有主見。她憑藉自己的實力考上了航空學校,畢業後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機長。
  • 兒女雙全,分家產的時候別「平分」,7旬老人的話過來人會懂
    剩下的三分之一和兩棟房歸誰就看子女的表現了,子女誰更孝順就給誰。張大爺的話年輕人可能會覺得荒唐,但是過來人都會懂張大爺的良苦用心。為什麼不支持兒女雙全的父母平分財產?提前平分財產,孩子容易起矛盾,孩子容易互相推諉養老責任父母提前交了底牌,就會提前看清一些人的罪惡嘴臉,現在經常會看到一些父母和子女分家之後,子女「踢皮球」給父母養老的行為。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父母還是要三思而行,儘量不要過早分財產。
  • 父親下跪求女兒賣房籌錢,女兒狠心拒絕:你兒子賣房我就賣!
    反觀從小被老張夫妻寵愛的兒子,卻只有初中學歷,碌碌無為,只能勉強養活自己。最後還是老張掏空自己的養老錢,在城裡幫兒子買了房。不幸的是,前陣子老伴生了重病住院,需要一大筆住院費。老張希望女兒和兒子一起分擔,女兒也表示願意,但卻有條件:「弟弟出多少我出多少,他出5萬我也出5萬,但他出1萬,就別要求我出5萬。」
  • 兒子沒房子,結婚起就跟父母住,晚年父子吵架:房賣了去租房子
    兒子沒房子,結婚起就跟父母住,晚年父子吵架:房賣了去租房子,老父親其實也沒考慮好退路,他對調解員說:「租房子或者去敬老院都可以,我還有個女兒,這套房子賣掉後,五成給兒子,另外五成我和女兒分。」
  • 父母把財產都給了兒子,卻讓女兒贍養,最後結局更令人心寒
    我的父母都是農村人,老實能幹,年輕的時候開闢了很多土地,我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兩個哥哥結婚的時候,父母給兩個哥哥蓋了新房,把土地也都分給了哥哥們。之後父母帶著我們單過,我和在姐姐在外打工供家用,之後我和姐姐又陸續出嫁,父母沒有給我們出過一分嫁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