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女雙全,分家產的時候別「平分」,7旬老人的話過來人會懂

2020-12-26 蕾媽育兒經

父母撫養子女長大,自然希望子女能夠給自己養老送終。

雖說父母的愛是不求回報的,但是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懂得感恩的人,尤其是父母年老之後,對孩子的依賴也會更重。

如今生二胎已經成為了一種風氣,有不少父母生二胎就是為了湊兒女雙全。

但是兒女雙全的家庭雖然看似美滿,父母到晚年之後也很容易出現一些問題。

分家產的時候別平分,7旬老人的話是精明還是自私?

隔壁張大爺今年已經70歲了,張大爺的一雙兒女都已經結婚生子,最大的孫子都上大學了。

但是張大爺仍然沒把自己的財產分給兒女,而且張大爺也沒有和自己的一雙兒女同住。

之所以張大爺沒和兒女同住,一是張大爺不想打擾孩子們的生活,另外就是張大爺已經習慣了一個人。

張大爺是因工傷退休的,退休之後,張大爺得到了一筆補助,再加上多年的積蓄,所以張大爺養活自己是完全足夠的。

而且最讓人佩服的是,張大爺多年來一直都沒向兒女交老底。周圍鄰居只知道每次兒女來看張大爺的時候,張大爺會給孫子,外孫一些錢。

也曾有鄰居覺得張大爺對自己的孩子還藏著掖著的,太自私了。

但是張大爺卻覺得自己精明,張大爺認為提前把財產給兩個孩子平分好,只會讓自己陷入被動。

所以張大爺把自己的錢分成了3份,子女來看自己的時候,每次分給孩子們一些,既是給孩子們一些零花,也是為了讓孩子們多回家看看。

剩下的三分之一和兩棟房歸誰就看子女的表現了,子女誰更孝順就給誰。

張大爺的話年輕人可能會覺得荒唐,但是過來人都會懂張大爺的良苦用心。

為什麼不支持兒女雙全的父母平分財產?

提前平分財產,孩子容易起矛盾,孩子容易互相推諉養老責任

父母提前交了底牌,就會提前看清一些人的罪惡嘴臉,現在經常會看到一些父母和子女分家之後,子女「踢皮球」給父母養老的行為。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父母還是要三思而行,儘量不要過早分財產。

而且因為兒女雙全的父母,晚年住兒子家比較多,所以平分財產,兒子可能會不樂意。但是不平分的話,又怕女兒不樂意,所以乾脆不要提前分,省的有麻煩。

父母應該如何劃分自己的財產?

按子女的付出來劃分

誰更孝順誰照顧老人多,財產多分誰一點。

兒女雙全的父母,不一定能碰到2個孝順的孩子,每個孩子的脾氣性情不同,自然子女對父母的感情也不同,子女願意對父母付出的精力也不同。

所以老人自然應該按子女的付出比例分錢,不要委屈了孝順的孩子,也不能便宜另一個白眼狼。

父母的錢「救急不救窮」

兒女有急事的時候,父母也不忍心坐視不理,但是父母在幫助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把自己的養老錢花在刀刃上。

父母不能總是想著用自己的錢去幫孩子發家致富,而應該把錢留給孩子應急。

貧窮是一時半會難以改變的,但是遇到急事,父母能及時伸出援手的話,有可能會救孩子一命。

父母分錢的時候不能對孩子有偏見

有些父母本身自己就有重男輕女的心思,因此一些父母不管女兒照顧自己照顧的多好,都看不見女兒的好。

有這種思想的老人晚年也容易多遭罪,畢竟女兒也是有脾氣的,沒有人願意一直受父母的壓迫,一旦女兒失望了,母女關係都很難挽回。

父母最好要為自己留一些應急錢

父母不能光為子女考慮,也要為自己留一些應急錢,父母可以像上文張大爺一樣,將自己的錢分成三份,根據孩子們的表現給孩子的錢。

想要晚年生活的幸福,父母要樹立正確的養老觀

父母要多保重身體,健康才是最大的福分

想要晚年生活的比較幸福,父母年輕的時候就要注意多保重自己的身體,父母身體素質好才能夠減輕兒女的養老負擔,才能晚年少遭罪。

父母要少管閒事,和子女也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父母如果不想晚年被子女嫌棄的話,最好不要總是幹預孩子們的生活,畢竟現在的孩子煩心事已經夠多的了,父母再跟著添亂的話,孩子的心理負擔也會變重。

父母也要適當的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離,給孩子一些個人空間。

今日話題討論:

在座的寶媽,如果你湊成了一個好字,你會平分財產嗎?歡迎在屏幕下方留言討論。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獲取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也可以點讚和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父母決定給兒女平分家產,卻被嘲腦子秀逗了!如果是你會怎麼做?
    今天我們在初為人父母的「新手陣營」裡,可總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老年父母「俱樂部」的會員。現在面對家裡這一雙兒女,我們恨不能把一切都奉獻給他們,來日卻不得不面臨:該把家產分給誰?這樣殘酷的問題。分家小劇場老錢最近為「分家產」操碎了心。按說自己一大把年紀,早該活到隨心所欲的境界,事實卻遠非如此。一開始,老錢是想把家產給兒子女兒平分,一人一半最公平。
  • 7旬老人「兒女雙全」,談到孩子時卻眼含淚花:兒子和女兒差別大
    7旬老人「兒女雙全」,談到孩子時卻眼含淚花:兒子和女兒差別大 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中國人在生兒育女這件事情上,很多人都會追求和羨慕"兒女雙全"的家庭,他們覺得只有這樣才算完滿。
  • 6旬老人直言:要想一兒一女的家庭和睦,財產最好別平分
    吃飯的時候,倆孩子什麼都搶著要,媽媽就一直告訴他們,不要搶,都平分!這時候,一位奶奶說:「平分看似公平,實則最不公平。」那位媽媽聽了,一臉的不解:平分難道不是最公平的?我還想著以後,財產也平分了。雖然是一兒一女,但也需要做到不偏不倚。
  • 老大爺住院時兒女因醫藥費在醫院大吵,「兒女雙全」反而糟心事多
    女人也不甘示弱:「老家拆遷,我可是一分錢都沒見到,房子寫的是你的名,現在醫藥費想要平分,當時分家產的時候,怎麼沒想過分我一半?」吵來吵去,這事情最終也沒有個結果,最後還是醫生過來勸架,才算是把這場戰爭暫時平息下來。
  • 兒女雙全卻住進養老院,7旬老人無人養老,原因現實又無奈
    但是有些時候子女並沒有像父母一樣,無私的奉獻,孩子有自己的家庭孩子要照顧,對於父母就沒有那麼盡責盡心。甚至常常因為自己的家庭,很久沒有去見見自己的父母親。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呢?畢竟有些人,家庭事業,父母子女都能照顧的很好。
  • 期待兒女雙全?這樣子女雙全的家庭真的好麼?
    步入新時代,我們雖然摒棄了某些傳統觀念,但是我們大部分普通人,依然渴望兒女雙全。但是,很多家庭因為經濟的壓力,選擇要一個孩子。二胎政策開放之後,想要二胎的家庭逐漸增多。做父母的,怕自己的孩子太孤獨,希望自己的孩子不是那麼孤獨。
  • 人人羨慕的「兒女雙全」,到了病床跟前才發現,不過是徒有其表
    人人羨慕的「兒女雙全」,到了病床跟前才發現,不過是徒有其表鄰居張阿姨今年60歲,一兒一女也都已經成家立業,在親朋好友眼裡兒女雙全的張阿姨令人羨慕不已,大家都說這是她上輩子修來的福氣。「兒女成好」並非最理想的家庭組合,過來人:從養老就能看出來如果說一兒一女並不是最理想的家庭組合,那兩個女兒、兩個兒子再或者獨生子女,哪個才是最讓人羨慕的呢?所有的事情並不是絕對的,畢竟張阿姨的個例並不能代表全部,理想幸福的家庭也並不是擁有一雙兒女就能建立。
  • 兒女雙全老了最享福?過來人掏心窩的話,值得年輕父母深思
    兒女雙全老了最享福?過來人掏心窩的話,值得年輕父母深思。兒女教育不一樣,稍不注意就會被埋怨「偏心」據很多兒女雙全的父母講,養兒子和養女兒差別太大了。不僅從小吃穿不同,就連性格、心思都不同。很多時候,並不是父母「一碗水端平」就能解決的,而區別對待,稍不注意又要被兒女埋怨「偏心」。就比如,小女孩都愛美,父母給女兒買花裙子、發卡,兒子就要吃醋抱怨說父母只喜歡女兒。但是,給兒子買一些玩具,女兒又不樂意。另外,兒子調皮,要嚴管,女兒心思敏感,語氣重了就掉眼淚,真是讓父母很凌亂。
  • 別羨慕「兒女雙全」的家庭,他們不是湊成「好」字,而是危機四伏
    但是現在,兒女雙全已不再是最優選擇,它所帶來的的危機也是顯而易見的。聽到一個別人家的故事,說的是一位大媽早年喪夫,自己又當爹又當媽地把一雙兒女拉扯大,好在兩個孩子都爭氣,研究生畢業後各自找到了理想的工作,也尋覓到良人結婚生子。
  • 河南一7旬老人去看病,坐在三輪車上和垃圾一起,兒女不聞不問!
    人在年輕時或許無法理解,老人遲暮到底是怎樣的悲哀。最近在河南周口街頭出現了非常讓人心酸的一幕,有一位7旬老漢想要去城鎮看病,卻因為沒有交通工具在路邊徘徊,旁邊一位打掃垃圾的60歲老頭經過,伸出了自己的援手。
  • 兒女雙全的家庭,你會給閨女買房嗎?過來人的答案,有點涼
    但是如果家庭條件不允許,而且家中又是一定要男孩,這個時候,媽媽們應該有自己的主見。理性分析利弊,為孩子負責,也為自己負責。和家人來一場理性的交談。當換一種思維,理性處理問題的時候,就會發現,未來的路越走越寬。在這個問題上,只是感性的去服從只會把自己畢竟沒有退路的「胡同」。
  • 兒女雙全是「上等命」?20年後局勢反轉,兒女雙全的父母處境難
    兒女雙全是很多人羨慕的一種家庭,但是兒女雙全的家庭也會有為難的時候。現在的父母費盡心機都想要求一個「好」,甚至不少人認為兒女雙全的父母是「上等命」,可是現實真的如此嗎?可以聽聽過來人的親身經歷。兒女雙全的父母20年後局勢反轉,滋味最不好受,處境最難至於兒女雙全的父母,20年前被無數人羨慕,20年後面臨的局勢卻完全是兩極反轉,兒女雙全的父母是兩種苦都要吃。
  • 別再羨慕「兒女雙全」了,這種家庭組合排第一,老人最幸福
    文|全文共1678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  你羨慕「一兒一女」的家庭嗎,兒女雙全真的就很幸福嗎?  很多人都認為,兒女雙全是最有福氣的表現,但實際上,隨著近些年來很多人的經歷以及身邊人的遭遇,大家會慢慢發現,一兒一女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樣美好!
  • 兒女雙全不再吃香,兩個兒子才是「最佳組合」,別不信還真有道理
    多數父母要二胎,是想要「兒女雙全」,湊成一個「好」字,不過很多過來人,發現一兒一女的家庭幸福指數並不高,沒有想像中那麼幸福,而「最不看好」的兩個兒子家庭,卻越來越幸福,為什麼兒女雙全不吃香了?兩個兒子又為什麼是最佳組合?「兒女雙全」的家庭組合弊端有哪些?
  • 300萬拆遷款分給兒女,父母卻反遭埋怨,老人心寒去住養老院
    01從古至今,在大多數老人的潛意識裡,總覺得「兒女有別」,不管閨女如何貼心,養老還得指望兒子。所以有些家庭,從兒女很小的時候,便開始區別對待,並且將這種思想灌輸給孩子。如今社會進步了,男尊女卑的現象得到改善,思想開明的父母開始重視對女兒的培養教育,甚至在分配遺產時,也會給女兒留一份。不過仍然有一些老人,情感上始終偏向兒子,認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是不爭的事實。都說金錢是萬惡之源,很多時候,沒錢,日子倒能過得相安無事。
  • 別羨慕「兒女雙全」的家庭了,他們未必過得幸福,可能暗藏危機
    「兒女雙全」一直是很多人眼中最完美的人生,經常會有人為了追求這個目標窮極一生。不能否認,在一定程度上「兒女雙全」確實是美好的,但其實這樣的家庭組合,也暗藏了很多危機,未必過得幸福。王奶奶的老伴兒很早就去世了,撫養兒女的重擔全都落在了她身上。
  • 7旬老人被送養老院:為何最後孝順的人,往往和我們想的不一樣?
    可是最終兒媳婦,卻因為老人的生活習慣,與自己不同,拒絕了接收老人到城裡。老房子也賣了,趙大爺也不得不被送進養老院。一個7旬老人,最終的結果竟然是被送到養老院,的確是夠心酸的。本來以為自己接下來的大半輩子,就只能在養老院中度過了。
  • 過來人用親身經歷給出答案
    很多兒女雙全的家長,晚年的時候都變得老無所依。而這個時候,子女不是他們的依靠,錢是。劉奶奶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年輕的時候,人們都非常羨慕劉奶奶,因為劉奶奶兒女雙全。劉奶奶自己也很是高興,看到兩個孩子的時候,總是很開心。
  • 「兒女雙全」最讓人羨慕?社會學家:這種家庭組合才是人生贏家
    在很多人眼裡,兒女雙全似乎才是人生的大贏家,所以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會有不少人選擇生二胎,希望自己能夠站到人生的最巔峰。然而社會學家卻給出了忠告,別再羨慕那些所謂的兒女雙全了,真正讓人們羨慕的應該是這樣的組合,這樣的家庭才是絕對意義上的大贏家。
  • 如果兒女雙全,未來你會讓誰繼承房產?90後的答案很現實
    很多的家庭之所以選擇再要二胎,其實就是希望自己也能夠兒女雙全,心想事成。本期話題:如果兒女雙全,未來你會讓誰繼承房產?90後的答案很現實。以前重男輕女思想嚴重,覺得女兒將來總要嫁人,是別人家的人。什麼傳男不傳女,什麼兒子才是給傳宗接代的,才是一家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