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八九十年代,槍斃死刑犯的刑場,究竟選擇什麼地方?

2021-01-08 騰訊網

把歷史變為我們自己的,我們遂從歷史進入永恆。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於死刑犯的文章。例如死刑犯的判決和最後一餐等等,主要都是八九十年代的故事。今天,我們聊聊八九十年代的刑場。認真的說,對於八九十年代槍決死刑犯,相信很多人都圍觀過。那麼,八九十年代的刑場,到底都有哪些方面的講究呢?今天,我們就聊聊執行死刑的刑場,在八九十年代比較常見。

首先,我們聊聊古代的刑場。從古代王朝開始,我國對於那些罪行嚴重的罪犯,就會判處死刑。執行死刑的辦法,根據罪行的不同,方式也不一樣,分為了絞刑、斬首、腰斬、凌遲等等。此外,如果犯下了十惡不赦的大罪,還會出現連坐和誅滅九族。在中國古代王朝,每個州縣都有自己的刑場或者法場。為了防止出現營救犯人等意外情況,古代的刑場一般都在城內。無論什麼人營救,城門關閉以後,官軍挨家挨戶搜捕,誰也跑不了。

此外,為了起到震懾其他犯罪分子的作用,刑場一般選擇在廣場上或者菜市口。罪犯不能隨便斬首,只有等到每年的秋天,刑部和大理寺覆核以後,才能執行死刑,因此,出現了「秋後問斬」的說法。每逢刑場處決罪犯,會有大量的群眾圍觀、看熱鬧。死刑犯的表現都不一樣,有的死刑犯被押上刑場的時候,已經渾身癱軟,如同一灘爛泥。需要幾個衙役架起來,才能執行死刑。還有的死刑犯則是趁機大喊大叫,例如「十八年以後,又是一條好漢」等等。

言而總之,古代執行死刑好刑場有自己的講究,與現在的情況完全不同。類似於《水滸傳》中,動不動就劫刑場,其實這種事情的成功概率微乎其微。截止清朝滅亡之前,刑場的規矩一直沒有變化。1912年,清朝滅亡以後,我國進入了軍閥混戰的複雜局面。在這一階段,由於政局動蕩,各地的衙門不再嚴格按照規定執行死刑。出現了在監獄內執行死刑,或者隨便找個地方的情況。

一轉眼到了建國的初期,隨著戰爭的基本結束,我國進入了戰後恢復和發展經濟的階段。我國的社會治安也進入了正軌,從50年代中期開始,經歷了一系列的肅清以後,我國的社會治安非常好。根據一些老年人的回憶,在五六十年代,當時幾乎沒有聽說過什麼大案,最多就是各種治安案件,例如打架鬥毆和盜竊等等。不過,案件少並不等於沒有案件。這樣的情況維持到了70年代後期,從70年代末期開始,由於各方面的原因疊加,我國的社會治安面臨很大的挑戰。公安機關的立案數量逐年增加,例如1981年立案數量達到了89萬多件。

為了保障群眾能夠安居樂業,為了維護社會正常秩序,為了保證經濟能夠持續發展。1983年9月,我國出臺了《關於嚴厲打擊各種刑事犯罪活動的決定》,這被俗稱為嚴打。在為期3年的嚴打行動中,總計打掉了搶劫、盜竊等各種犯罪團夥19萬多個,抓獲團夥成員86萬多人。與此同時,一些陳年舊案被陸續偵破,總計破獲各種的刑事案件160多萬,抓獲各種犯罪分子177萬多人。經歷了這次嚴打行動以後,我國的整體治安情況迅速改善。一些罪大惡極的罪犯被判處死刑,而且是立即執行。

當時,執行死刑的刑場應該如何選擇呢?認真的說,有幾個很重要的特點。第一,不能選擇在繁華地區,因為會對經濟造成很大的影響。第二,不能選擇人口過於密集的地區,因為圍觀群眾可能會太多。第三,不能選擇交通太差的地方,因為需要往來方便。因此,刑場一般都會選擇在郊區的曠野地帶。請注意,一個地級市或者一個地區的刑場,不僅僅只有一個。為了防止出現意外情況,具體選擇在哪個刑場執行死刑,都是隨機性的。

一般來說,在即將執行死刑的那天,才會知道具體的刑場,防止出現消息洩露的情況。在刑場執行死刑的當天,會有大量的武警戰士負責警戒。此外,執行死刑之前,公檢法各個機關會對死刑犯驗明正身,防止被調包。執行死刑之前,會問死刑犯還有什麼話等等。執行死刑的時候,一般是4名民警或者武警戰士負責,為了防止死刑犯過分抵抗,左右各有一名架手。主射手聽從命令「驗槍、裝子彈、槍上膛、關保險,」然後執行死刑。

除了主射手以外,還有一位副射手,如果主射手出現槍械卡殼等情況的時候,由副射手負責執行死刑。刑場之內管理嚴格,任何人不準隨意進出。在刑場的外圍,則會聚集一些圍觀的群眾。作者讀書的時候,有一位同學的家,距離刑場非常近。按照這位同學的描述,在小時候,他在遠距離圍觀了好幾次槍決死刑犯的過程。至於刑場之後,只有公檢法機關人員和武警戰士。

在八九十年代,為了起到震懾各種犯罪分子,同時教化群眾的作用。當時,經常舉行公審公判大會。在作者的童年時代,曾經圍觀了好幾次公判大會。在公判大會上,各種類型的罪犯被押到臺上,法官宣讀各個罪犯的罪行和判決結果。一般來說,排在前邊的罪犯基本上都是重犯,最低也是無期徒刑。後邊的罪犯們,罪行相對清一色。審判結束以後,那些被判處死刑、立即執行的罪犯們,會被直接押往刑場,執行槍決。關於八九十年代的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中國上世紀末期,槍斃死刑犯的刑場,都選擇在什麼地方?
    以前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裡面,大家都在希望著和平,而當真正進入了和平年代,沒過幾年安生日子,就有人開始沒事找事了。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時候出現了很多違法犯的事情,那些罪大惡極的罪犯被判處了死刑槍斃,死刑犯的刑場一般都會選擇什麼地方呢?這一點相信很多人都好奇,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說道說道。首先要跟大家一起聊一聊的是中國古代的刑場,畢竟死刑在中國古代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
  • 中國八九十年代,槍斃死刑犯的刑場,究竟選在什麼地方?
    引言: 在之前的一些文章當中,我們曾經聊過關於八九十年代槍決死刑犯的問題,那麼比如他的最後一頓飯或者是場地選在哪裡。早在中國古代就有死刑了,對於那些罪大惡極的兇犯來說,必須要將他殺死。
  • 中國的八九十年代,死刑犯被槍決之前,最後一頓飯吃什麼?
    在前天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八九十年代,死刑犯被執行死刑之前的一系列的過程。今天,我們聊聊死刑犯的最後一餐。對於死刑犯的最後一頓飯,一直存在各式各樣的傳說,例如最後一頓都是大魚大肉等等。認真的說,在中國的八九十年代,死刑犯被執行死刑之前,基本上沒有大魚大肉。
  • 中國八九十年代,槍斃一個死刑犯有哪些步驟?需要多少執行人員?
    有的過錯可以彌補,而有的過錯卻無法原諒,只能用法律處以嚴厲的判決,而這部分人被稱為死刑犯,而在八九十年代的中國,槍決一個死刑犯,到底需要幾個人執行呢?  後來由於中國閉關鎖國,開始落後於西方國家,甚至後來中國國門被迫打開,各種死刑方式也傳入中國。  三、八九十年代槍決一個死刑犯,到底需要幾個人執行  執行方式隨著生產力和科技發展水平的變化而變化。而我國八九十年代主要是使用槍決執行方式,由於執法力量的不成熟。
  • 中國執行死刑的方式,採用藥物注射,為何同時沿用了槍斃?
    對普通的死刑犯,一般都採用斬首的模式,因此出現了刀斧手這個職業。刀斧手一般使用長刀或者短斧,一刀下去解決問題。刀斧手需要長期的訓練才能成熟,是古代社會收入比較高職業之一。但是隨著火器的逐步發展,火器開始慢慢取代刀斧,成為處決死刑犯的主要裝備。清朝滅亡以後,在北洋軍閥混戰時期,我國已經開始使用槍械處決罪犯。
  • 中國的八十年代,死刑犯被執行槍決,到底需要哪些流程?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80年代的公安特派員等等。今天,我們聊聊八十年代的槍決流程。認真的說,對於那些罪大惡極的犯罪分子,會被判處死刑。在80年代,當時還沒有什麼藥物注射,執行死刑都是槍決。請注意,槍決並不是簡單的開槍,而是有一套完整而又嚴格的流程,不能出現任何失誤。
  • 死刑犯是如何被執行死刑的,行刑現場親眼所見
    我親眼看到的槍斃死刑犯現場!我估計去過槍斃死刑犯現場的人沒有幾個吧?那是1987年瀋陽的一個農村發生的殺人事件,我是瀋陽市人,當年去農村是有原因的就不仔細說了,就說說這個殺人事件吧!一晃就到了執行死刑的那天了,那天在一個小學校開的公審大會,一個執行死刑的,八個判刑的在一起宣判的,宣判後這九個犯人一起都拉到了刑場,從學校到刑場的路不遠,但是路不好走,都是土坑,車開的慢,大小總共能有二十幾輛車吧包括一輛120救護車,頭車是警車後邊跟個大解放車,駕駛室上邊架個帶支架衝鋒鎗,死刑犯五花大綁押在一個132小貨車上,這車就拉他一個人,他邊上有幾個持槍的武警
  • 揭秘中國死刑執行:槍斃還是注射與罪名無關
    揭秘中國死刑執行:槍斃還是注射與罪名無關 2013-07-17 09:20:53  來源: 成都商報  編輯: 何銳  責任編輯: 張偉  跟帖條  進入跟帖
  • 80年代舊照:街頭小販賣菜賺生活費,槍斃囚犯武警撒手撤離!
    80年代舊照:街頭小販賣菜賺生活費,槍斃囚犯武警撒手撤離!在80年代的時候,賣菜並沒有什麼比較固定的場所,只要自己先到某個區域,就可以在那裡賣菜,而此時我們在這裡可以看到很多小販在這裡賣菜,看起來似乎已經賣得出不多了,有的小販都已經準備收工回家。
  • 美國死刑犯嫌打針太疼,主動申請被槍斃
    但據外媒1月12日報導,美國喬治亞州一名死刑犯麥可·韋德·南斯(Michael Wade Nance)卻因為怕打針、嫌棄注射死刑太疼,要求監獄給他換成槍決。得知自己即將接受注射死刑後,南斯向聯邦法院提出了上訴,希望監獄把死刑執行方式換成槍斃。他在提交的訴訟書說,注射死刑不可靠,有可能會讓人很痛苦萬分。他寫道:「證據和最近的經驗強烈表明,行刑隊比注射死刑要可靠得多。」
  • 80年代舊照,小女孩照哈哈鏡嚇哭,槍斃後武警撤離留下兩屍體
    這是一張80年代的老照片,在80年代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大自行車王國,當時人們的經濟水平還不高,大部分的家庭都買不起私家車,公共運輸也在剛起步發展階段。所以當時的人們出行多半是選擇的自行車,照片上浩浩蕩蕩的自行車人流感覺比起現在滿地的私家車氣勢上也絲毫不輸啊。
  • 美國一死刑犯要求被槍斃 稱「害怕注射死刑太疼」
    海外網1月13日電 美國喬治亞州一名死刑犯日前提出訴訟,稱他希望自己能夠被槍斃而不是接受注射死刑,因為他覺得「注射太疼了」。如今,南斯卻計劃起訴喬治亞州監獄系統,稱他自己的血管太細,接受注射死刑會過於痛苦,並要求自己被槍斃。據報導,南斯在其聯邦訴訟材料中寫道:「執行槍斃不僅效率更高,而且幾乎無痛。有證據和經驗表明,槍斃比注射要更加可靠。」該訴訟指出,南斯的靜脈有「嚴重問題」而且非常難找,並強調注射死刑會給他帶來劇烈的長時間痛苦。
  • 1983年首次嚴打:死刑犯都在哪裡執行槍決?地點要滿足這3個條件
    但是在上世紀80年代,我國使用的多為槍決。 死刑犯一般不知道自己哪一天會被處決,但是按照中國的傳統慣例,他們在被執行死刑之前會有一頓「斷頭飯」,也就是說,他們的最後一頓飯會豐盛一點,80年代的「斷頭飯」一般都是雞蛋面,所以犯人看到夥食就能大概明白自己的死期。
  • 死刑犯的最後一夜,是怎麼度過的?這一夜沒有「硬漢」
    生命對每個人來說都只有一次,死亡意味著一個人的肉體和精神消亡,一些有宗教信仰的人會認為死亡是從一間屋子走到另一間屋子,那只是一種心理安慰,恐懼死亡是任何動物的本能,相對於生老病死來說,一些死亡來得更令人恐懼,比如說—死刑犯。
  • 死刑犯執行前是什麼狀態?
    死刑是什麼?死刑,也稱為極刑、處決、生命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刑罰之一,指行刑者基於法律所賦予的權力,結束一個犯人的生命。被判死刑的人就是死刑犯。要知道死刑犯執行前是什麼狀態,首先我們要知道死刑犯最後一天大概是怎樣度過的,整理如下:(註:死刑犯都是關在看所守的,並不是關在監獄)1:提前一天收到法院的通知,讓他們去開庭,告知他們最高院的覆核已經下來了,他們就知道第二天就要上路了。
  • 則天女皇的發明:死刑犯行刑前,以木丸塞口
    剛開始,死刑犯赴刑場時並不堵嘴:還可以吃頓斷頭飯,黃泉路上不作餓死鬼;大吼上一句「二十年後又是條好漢!」以壯行色。等到太子通事舍人郝象賢被殺時,這人不按規矩來,竟大鬧法場,演了一出「全武行」,其「壯舉」傳入武則天耳中,死刑犯待遇從此改變:一直到女皇逝世,每次處決囚犯,都先用一塊圓木球塞住囚犯嘴巴。
  • 歷史解說:古代死囚被殺親屬可以來收屍,現在的死刑犯槍斃後怎麼處理的?
    溜郂侶錳椔贏蘮諍踴迗牽較怨齩鑦碂抸麥氏疹蠳麝陔凝晁涼猋笷滒涇訷甍醾璸纆痬鑉狅爟釵貺猄刀璮摞沷痺頶爤緣但是,古代死刑犯被殺後,還是有家人或者親屬親自來收屍。猧掣賕嵰蹘疐糴甉坊婝犼稜蛹囬唭灚彔曳悳柰餋郵仂虢隴噯妣坵撯坷鶹廈枮崠菠哌虉鸞澲竫宎狥唪舀鉫匠嶄肹廰嘵那麼現在死刑犯槍斃後怎麼處理的呢?
  • 死刑犯被槍決時,為什麼要在他們腿上綁繩子?國家考慮很周到
    古代人被判處死刑,可不像今天一樣只要被槍斃或者注射死刑就可以了。古代雖然表面上遵從儒家的治國理念,以仁治國,但是實際上行使的是法家的那一套,尤其是在嚴刑峻法方面。所以古代才會有那麼多酷刑,現代人無論如何都經受不住古代的炮烙車裂腰斬等酷刑。
  • 南京雨花臺刑場,日本戰犯被槍斃的全過程,圍觀群眾直呼大快人心!
    1947年,被判處死刑的14名日軍戰犯被陸續押往南京雨花臺刑場執行槍決,現場聚集了很多圍觀群眾,都想來看看昔日的殺人惡魔如何被公開處決,受到應有的懲罰。 這是日本戰犯鶴丸光吉被槍斃的瞬間,在臨刑前,他還高喊日本天皇會保護他,自己不會死之類的話。這些比日本軍國主義嚴重洗腦的戰犯臨死前還絲毫沒有悔悟之心。
  • 美的特色鮮明的年代,氣質與美貌並存,八九十年代最好的你們
    這讓我想起來了上世紀八九年代的香港,突然有些懷念那時代的明星,憑藉著自己的才華獲得觀眾的喜愛,在沒有美顏和電腦的後期製作處理的時代,都長得那麼好看,真是泛起了嫉妒。現在我們看一下才華與美貌共存的她(他)們。回頭看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女明星們,她們真的是美得都有自己的特點,完全不會出現現在撞臉的現象,都是純真的自然而然由內而發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