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八九十年代,死刑犯被槍決之前,最後一頓飯吃什麼?

2020-12-23 轉瞬間落日殘煙

在前天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八九十年代,死刑犯被執行死刑之前的一系列的過程。今天,我們聊聊死刑犯的最後一餐。對於死刑犯的最後一頓飯,一直存在各式各樣的傳說,例如最後一頓都是大魚大肉等等。認真的說,在中國的八九十年代,死刑犯被執行死刑之前,基本上沒有大魚大肉。那麼,死刑犯的最後一餐到底吃什麼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聊聊中國古代的死刑犯。認真的說,為了震懾各種犯罪活動,從夏朝開始,我國對於那些罪行嚴重的罪犯就可以判處死刑。執行死刑的方式很多,並不僅僅是斬首,例如腰斬、凌遲等等。除此之外,對於那些罪大惡極的罪犯,還能夠抄家、滅族。不過,古代的死刑也分為了斬立決或者斬監候,類似於現在的立即執行、緩期兩年執行。

在各種古裝影視劇中,對於死刑犯的最後一頓,基本上都會詳細描述。在影視劇中,死刑犯的最後一頓,通常是大魚大肉,簡直比地方豪強們吃得還好。其實,古代的物質水平很低,在那個年代,死刑犯幾乎不可能吃大魚大肉。按照以下古代歷史文獻的描述,古代的死刑犯,臨死前的最後一頓,能夠吃上白米飯或者白饅頭,就已經是感恩戴德了。此外,可能有幾塊豬頭肉或者燒大腸。最重要的就是一壺白酒,這是當時的傳統,被稱為「吃飽了,好上路。」其實除了死刑犯以外,在古代歷史上,執行死刑的時間、場地和刀斧手,都是有講究的。

一轉眼進入了近現代時代,清朝滅亡以後,隨著時代的變化,執行死刑的方式改為了槍決。之前的一系列死刑方式被廢除,例如那些刀斧手們,已經改行成了屠戶。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講了一系列關於死刑犯被執行槍決的過程。其實,對於死刑一直存在很大的爭議。在世界一部分國家看來,除非犯人自殺,其他人無權判處死刑。因此,部分國家的最高刑罰為無期徒刑。但是,這樣對於那些受害者並不公平。還有部分國家認為,為了震懾各種犯罪活動,同時還受害者一個公道,必須保留死刑。

截至目前,這仍是一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事情。對於那些罪大惡極的罪犯,在我國境內,會被判處死刑。執行死刑的方式,主要是槍決或者藥物注射。目前,我國對於執行死刑的方式,並沒有統一的標準。各個省市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決定,因此,部分省份採用了藥物注射的方式,還有一些省份則繼續使用槍決。還有一些省份,對於那些罪惡滔天、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的罪犯,採用槍決。對於其他死刑犯,則採用藥物注射。

按照規定,判處死刑之後,分為了立即執行和緩期兩年執行。對於罪行特別嚴重的罪犯,判處死刑,在上級覆核、核准以後,立刻執行死刑。對於罪行嚴重的罪犯,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兩年之後,根據罪犯的表現,可能執行死刑,也可能改判為無期徒刑。一般來說,為了防止出現各種突發情況。在執行死刑的前一天,才會正式通知死刑犯。詢問死刑犯是否需要見家屬,如果不需要見家屬,是否需要寫下遺書。見家屬的時候,家屬可以攜帶一些吃的(一般都是好菜,畢竟最後一頓),經過檢查沒有問題以後,交給死刑犯。如果死刑犯羞於見到親人,可以寫下遺書。

如果死刑犯提出一些不過分的要求,例如想理髮、想洗澡,然後乾乾淨淨的「離開。」對於這些要求,一般都能夠同意。至於死刑犯的最後一頓,各個地區的情況並不一樣。請注意,傳說中的大魚大肉是不可能的。作者曾經看過一部紀錄片,專門講述八九十年代死刑犯的最後一天。在紀錄片中,死刑犯的最後一頓飯是雞蛋麵條。

但是,根據其他一些記錄,各地區死刑犯的最後一餐並不統一。在北方地區,死刑犯的最後一頓是餃子,俗話說「上車餃子下車面。」很多死刑犯得知即將執行死刑以後,情緒很不問題,甚至具有一定的攻擊性,或者出現自殺、自殘等意外情況。因此,死刑犯被執行死刑的前一天,監獄的獄警們會對死刑犯進行24小時監控,防止出現意外情況。執行死刑之前,會對死刑犯驗明正身,這一點至關重要。然後,根據槍決和藥物注射的不同程序完成。如果是執行槍決,每個地區都擁有專門的刑場。

武警戰士負責刑場的外圍警戒,其實在八九十年代,當時的刑場都比較空曠,每逢執行槍決,周圍的群眾都會進行圍觀。因此,需要武警戰士們維持警戒和秩序。執行死刑的時候,一般是4名公安民警或者4位武警戰士負責。兩個人為左右架手,防止死刑犯掙扎。一名射手,負責使用手槍或者步槍執行死刑。一名副射手,在主射手出現意外情況的時候(例如槍械卡殼),負責執行死刑。這種情況的概率非常低,但並不是沒有。

如果是藥物注射,情況則比較簡單。一般在專門的房間裡執行死刑,向死刑犯注射液體,讓死刑犯逐步失去意識。最後,需要檢查死刑犯是否死亡。當然,作者聊的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情況,現在的情況已經截然不同了。無論是最後一餐,還是執行死刑的方式,都有很大的差別。認真地說,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各種法律條文也在與時俱進,進行各方面的調整。關於我國八九十年代的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相關焦點

  • 中國的八九十年代,槍斃死刑犯的刑場,究竟選擇什麼地方?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於死刑犯的文章。例如死刑犯的判決和最後一餐等等,主要都是八九十年代的故事。今天,我們聊聊八九十年代的刑場。認真的說,對於八九十年代槍決死刑犯,相信很多人都圍觀過。那麼,八九十年代的刑場,到底都有哪些方面的講究呢?今天,我們就聊聊執行死刑的刑場,在八九十年代比較常見。首先,我們聊聊古代的刑場。
  • 中國的八十年代,死刑犯被執行槍決,到底需要哪些流程?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80年代的公安特派員等等。今天,我們聊聊八十年代的槍決流程。認真的說,對於那些罪大惡極的犯罪分子,會被判處死刑。在80年代,當時還沒有什麼藥物注射,執行死刑都是槍決。請注意,槍決並不是簡單的開槍,而是有一套完整而又嚴格的流程,不能出現任何失誤。
  • 中國八九十年代,槍斃死刑犯的刑場,究竟選在什麼地方?
    引言: 在之前的一些文章當中,我們曾經聊過關於八九十年代槍決死刑犯的問題,那麼比如他的最後一頓飯或者是場地選在哪裡。早在中國古代就有死刑了,對於那些罪大惡極的兇犯來說,必須要將他殺死。
  • 1983年首次嚴打:死刑犯都在哪裡執行槍決?地點要滿足這3個條件
    但是新中國建立後,這些極刑都已經被時代淘汰了,出於人道考慮,一般不會輕易判處死刑,而死刑犯也可以的得到尊重,在行刑前不用忍受痛苦折磨,所以一般執行死刑的方式為槍決和安樂死兩種,
  • 中國八九十年代,槍斃一個死刑犯有哪些步驟?需要多少執行人員?
    有的過錯可以彌補,而有的過錯卻無法原諒,只能用法律處以嚴厲的判決,而這部分人被稱為死刑犯,而在八九十年代的中國,槍決一個死刑犯,到底需要幾個人執行呢?    一、中國古代流行的死刑方法  死刑是一種最悠久而最嚴厲的刑法,死刑的執行當時無論是中國還是國外都有著複雜的歷史,而一個刑法制度是最能反映當時統治者的治理觀念。
  • 薩達姆生前最後一頓飯:到底吃了些什麼?飯後還抽了一支煙
    在中國的社會架構中講究的是人情冷暖,即使一個人犯下了天大的罪行,最多不過是以死刑懲罰,剝奪這個人生命的權力,在行刑前的最後時刻,大多都會滿足他臨死前的一個心願,讓他吃一頓飽飯,不做餓死的鬼,而這頓飯也被我們稱為辭陽飯。在我國歷史上之所以會出現這麼一個習慣,最早起源於春秋時期楚莊王的一次討伐戰爭,在那場戰爭中楚莊王大獲全勝,俘獲了很多敵軍。
  • 死刑犯被槍決前一天,為什麼監獄還要給犯人發放800元錢?
    在中國,法律至上是每個人都應該清楚的道理。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任何人都沒有理由去嘗試著觸碰法律的底線,因為一旦跨越這道鴻溝,那麼接下來你需要面對的將會是尤其嚴重的後果。生而為人,沒有哪個人他的一生都是順風順水的,總會遇到各種困難。但是如果只是遇到一點點困難就想著犯罪,這個社會將會變成什麼樣子?想想現在因為犯罪生活在監獄裡的那些人,人們就會知道外面的空氣總是格外的清新。
  • 死刑犯被槍決時,為什麼要在他們腿上綁繩子?國家考慮很周到
    現代也推崇法制嚴明,但是現代對犯人更為人性化,一個死刑犯,就算被判處死刑,他本身的人權也會被充分尊重。而且無論是槍斃還是注射死刑,較之古代都沒有那麼殘忍。不過中國大多數的死刑犯被處決的方式還是槍斃,槍斃同樣有講究,不是直接開一槍了事。我們看到很多被槍斃的犯人,尤其是那些女性,往往打扮得很好看,這就是人性化的體現,還有就是死刑犯被槍決前,他們的腿上也會有繩子。
  • 死刑犯李紅濤:槍決前一天發明一項專利,被豁免死刑,還成了富豪
    他是我國歷史上最厲害的死刑犯,本以為馬上就要命喪黃泉了,但是萬萬沒有想到在槍決前一天,他發明了一項專利,直接扭轉了乾坤,不僅被豁免死刑,而且還成了富豪。那麼,這位最牛的死刑犯到底是誰,他又到底發明了什麼專利,可以這麼厲害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 中國上世紀末期,槍斃死刑犯的刑場,都選擇在什麼地方?
    以前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裡面,大家都在希望著和平,而當真正進入了和平年代,沒過幾年安生日子,就有人開始沒事找事了。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時候出現了很多違法犯的事情,那些罪大惡極的罪犯被判處了死刑槍斃,死刑犯的刑場一般都會選擇什麼地方呢?這一點相信很多人都好奇,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說道說道。首先要跟大家一起聊一聊的是中國古代的刑場,畢竟死刑在中國古代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
  • 死刑犯的最後一天,是如何度過的呢?真相出來你可能不相信!
    很多人都很好奇,死刑犯的生活是怎樣的,死刑犯的最後一天是如何度過的?今天就來介紹下。生命對於任何人來說都很尊敬,當他們面對死亡的時候,然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著表現和情緒的,而大家的心中有一種感受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害怕!無論他們自己做了多大的心理準備,自己做的讓人無法原諒的錯事也沒有什麼感覺,甚至有一種自我成就感。
  • 為什麼死刑犯被槍決後,大腦沒有立即停止思考,看完漲知識了?
    死刑犯被槍決後,為什麼大腦沒有立即停止思考?看完都不敢相信!有的時候,犯罪可能是被逼無奈才犯下的,但是犯罪就是犯罪了,不能因為你有理由就不處決,尤其是現在的小孩被寵得越來越無法無天,從而更加容易犯錯。並且不知道是是誰傳遞的思想,認為未成年人犯罪可以被原諒,但是其實性質特別惡劣的刑事案件也是會被槍決的。有的時候我們會看到這樣的新聞,或者說相關的研究。發現人在被槍決的那一刻,雖然被直接槍擊大腦,但是還發現,死後的犯人,她的大腦和身體仍然會對外界刺激有所反應。可能很多人都比較好奇,死後的一段時間內大腦的活動會持續多久?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當死刑犯被槍決後,為什麼大腦沒有立即停止思考?
  • 最美的新中國女死刑犯,槍決時僅20歲,死前提出一個怪異的要求
    新中國處決的女罪犯中,人們很難知道有這樣一位年輕漂亮的死刑犯,她是被犯罪分子蠱惑走上了不歸路,但法律是無情的,今天就來看看這位女死刑犯:陶靜。 上世紀90年代,國家對毒品犯罪打擊很嚴厲,已經失去自控的陶靜完全被楊某掌控,楊某利用陶靜帶毒過境時被公安緝毒民警抓獲。
  • 他是中國黑老大:一頓飯吃掉80萬,最終鋃鐺入獄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國有一位富豪,白手起家,從一個窮小夥到身價高達400億,一頓飯就能花掉80萬,甚至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豪捐1,27億,然而還是因為人性的貪婪,變得狂妄自大,混跡於黑社會,還對外聲稱沒有自己搞不定的女人,最終因故意殺人被判處死刑,於2015年被執行槍決。
  • 史上最牛死刑犯,槍決前大喊:我用「開鎖絕技」換命,警方:成交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而在80年代,中原卻也有一位「小有名氣」的「山西賊王」,他的名字叫做王彥青,而此人的故事,卻更加堪稱離奇,莫過於史上最牛的死刑犯了。王彥青是太原重機廠的子弟,父母都算是高級知識分子,受到家庭影響,從小和機器打交道的他,也得以了解了機械高深的原理知識,不得不說,王彥青在這方面是一個天才,很早就輟學的他,但凡是機械類有關的課本知識,一看就會,一學就懂,掌握了高等物理知識,之外,竟然還學起了微積分,遺憾的是,他卻沒將知識用在正道上。
  • 一句死刑犯的遺言將Nike帶出80年代的至暗時刻
    20世紀80年代,Nike遭遇到空前的危機,從1983年到1985年整體利潤下降了80%以上。1987年,Nike銷售額也被另一體育品牌Reebok超越。這句Nike歷史上最成功的廣告詞來自一個要被處刑的死刑犯,1976年,一名35歲名叫Gary Gilmore的美國人謀殺了兩條性命被判監禁,出獄後重蹈覆轍,再次殺害兩名受害者,被判處死刑。執行槍決前執行者照慣例問他有什麼遺言,他只說:「Let's do it.」耐克廣告代理公司威登甘迺迪廣告公司靈光一閃,於是耐克這句經典廣告語「 Just do it 」 由此誕生。
  • 美國一名犯人最後的願望是被槍決,因為「注射死刑太痛苦」
    《每日郵報》1月12日報導,美國喬治亞州一名被判死刑的殺人犯提交了一項特別的申請,他請求監獄系統重新成立行刑隊,自己最後的願望是被槍決。
  • 以前死刑犯槍決時,允許民眾旁觀,為何現在不再公開處決了?
    目前全世界有很多國家都已經取消了死刑,但是在我們中國死刑是仍然存在的,對於我國來說這是對那些十惡不赦的壞人最好的處決方式。我國的死刑主要分為注射死刑和槍決,而絕大部分都是槍決。要知道以前死刑犯槍決時,允許民眾旁觀,為何現在不再公開處決了?
  • 揭秘中國死刑執行:槍斃還是注射與罪名無關
    相比槍決,注射死刑會讓死刑犯走得更有尊嚴。但從1997年中國開始試行注射死刑以來,除了一些大城市,注射死刑並沒有全面推行。曾有人質疑,是否職位高、有背景的職務犯罪罪犯在執行死刑時會使用注射方式,而普通罪犯執行死刑時會採用槍決。
  • 死刑犯臨刑前,母親叮囑:「念阿彌陀佛!」(實拍視頻)
    具查證,李某死刑原因是犯了故意殺人罪,一朋友KTV喝酒唱歌挨揍,李某為朋友強出頭解氣,主動駕車追趕對方車輛,想別車迫使對方停下;但對方強行懟開,李某看到自己車被他們颳了,怒火中燒,多次撞擊小車,最後將車撞至溝裡,起火自燃造成三死兩傷慘烈案件。在這個世界上,一時衝動釀成悲劇的案列,可謂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