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牛死刑犯,槍決前大喊:我用「開鎖絕技」換命,警方:成交

2020-12-22 文史天天見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而在80年代,中原卻也有一位「小有名氣」的「山西賊王」,他的名字叫做王彥青,而此人的故事,卻更加堪稱離奇,莫過於史上最牛的死刑犯了。

王彥青是太原重機廠的子弟,父母都算是高級知識分子,受到家庭影響,從小和機器打交道的他,也得以了解了機械高深的原理知識,不得不說,王彥青在這方面是一個天才,很早就輟學的他,但凡是機械類有關的課本知識,一看就會,一學就懂,掌握了高等物理知識,之外,竟然還學起了微積分,遺憾的是,他卻沒將知識用在正道上。

王彥青對學習十分不上心,遊手好閒的他,於是和社會上的閒散人等一起,幹起偷盜的工作,其中王彥青負責的主要內容,便是 撬 企業的保險柜。

王彥青很清楚,保險柜哪裡是最為脆弱的點,又該用什麼樣的方式打開,沒過多久,數個企業的保險柜,在半夜被王彥青盜走,就算有最先進的紅外報警設備和密保系統,依然遭到了王彥青的毒手。

由於涉及款項資金重大,以及作案手法過於嫻熟,王彥青立刻引發了陝西警察的高度關注,警方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展開了搜捕工作,1988年,警方將逍遙法外的王彥青當場抓獲。遺憾的是,當時正值嚴打期間,本著從重處罰的原則,盜竊巨額資金的王彥青,最終被判處了死刑。

當時此時的王彥青,在槍決前態度,卻來了180度的大轉彎,他不但承認自己的罪行,更是要求用「開鎖絕技」來換得一條性命,最終王彥青用自己手中的技術和經驗,幫助有關企業和單位解決保險柜設計的漏洞和不足。考慮到王彥青並沒有犯下暴力犯罪,並且做出了巨大貢獻,最終王彥青轉為了死緩,暫時安全下來。

在此之後,王彥青在獄中表現依然十分良好,甚至還幫助監獄弄清楚了一條新式工具機的操作原理,這讓看守人員放鬆了對他的警惕。

只不過讓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王彥青在當時,卻已經和另外16名囚犯,悄悄商議,在工作的車間挖通一條地道,在三個月後,入獄的王彥青隨後逃脫,立刻引發了警方的高度關注,隨後展開了搜捕。

窮途末路的王彥青深知,自己已經沒有了回頭路可走,因此他做事更加的狠辣,1989年,王彥青潛回太原,躲在獄友家的途中,被當地派出所的女警劉文英發現,王彥青竟然痛下殺手,將其殺害。

在此之前,王彥青團夥的手上,已經犯下了多起命案,在此之後,他不斷東躲西藏,各省流竄,犯下搶劫案和盜竊保險柜的案子無數,更是展開了兇惡的謀殺,最終在1990年春季的晚上,王彥青和順著線索趕到的警方碰了個正面,雙方隨後展開了激烈的槍戰,王彥青再次被捕。

經過統計,王彥青在兩年之內,先後殺死16人,殺傷13人,涉及贓款不計其數,然而這個狡猾的罪犯,在去世前,依然在和警方討價還價,給予一頓大吃大喝,才同意交待一處埋屍地點。

而他也無法逃開法律的制裁,最終王彥青於此年被公審槍決。

史上最牛死刑犯,槍決前大喊:我用「開鎖絕技」換命,警方:成交

相關焦點

  • 最牛死刑犯,行刑前提出:我要用「開鎖絕技」換一命,警方:成交
    後來因為偷竊金額過大,王彥青而很快被逮捕了,抓進了勞教所。王彥青進去後不但不虛心改造,還專門跑到賊王的身邊拜其為師,請教偷竊開鎖的技術,並很快上手。 當時的社會剛剛開始流行開保險柜,王彥青在出獄之後就打造了一個專門對付保險柜的開鎖工具。且無往不利,短短一段時間內,山西的許多老闆都不再相信保險柜。因為王彥青在其中瘋狂作案無數起,被他的同夥們稱作「財神爺」。被山西的黑道稱作為「新賊王」。
  • 開鎖大王王彥青:死刑前大喊:用「開鎖絕技」換一命,警方:成交
    在偷竊的瘋狂道路上開始,同時也在全身心地鑽研開鎖技術。隨後因盜竊數額過大,王彥青被迅速拘捕,並被抓入勞改所。這樣竟「方便」了王彥青,正好在勞改所裡有個「賊王」。王彥青入關後不僅不虛心改過,還專門跑到賊王身邊拜他為師,請教偷盜開鎖技巧,並迅速上手。那個時候社會才剛剛開始流行開保險柜,王彥青出獄後還專門製作了開鎖工具來對付保險柜。
  • 80年代山西賊王王彥青,槍決前說:想用開鎖絕活換命,警方:同意
    警方抓捕黑勢力王彥青是太原重型機器廠的子弟,他的父母是機器廠子弟學校的老師。王彥青從小就是一個問題少年,雖然他的父母都是老師,但父母對王彥青也是頭疼不已,每天和一幫小混混到處惹是生非,就是喜歡撬門開鎖,最後還因為撬鎖盜竊被機器廠給開除了。王彥青專門喜歡撬企業的保險柜,也許是真的對開鎖有天分,他撬鎖的速度比別人用鑰匙開的還快。也因如此,王彥青年紀輕輕就因為撬鎖出了名。
  • 「山西賊王」王彥青,執行死刑前提出用絕技換命,結果如何?
    在執行死刑前,王彥青表示願意用自己的「開鎖絕技」來換一個求生的機會。由於王彥青開鎖、開保險柜的手段確實在行業內數一數二,藉助他的技術可以偵破盜竊案件,以及提高保險柜的安全係數,所以公安機關便同意了。當王彥青交出開鎖絕技後,他被改判為死緩,關在了汾陽監獄。
  • 2位「槍下留人」的死刑犯,一位成了發明家,一位執迷不悟被槍決
    在我們看來,被處決的死刑犯一般都是十惡不赦的人。為了維護社會秩序,國家才會處決那些犯了嚴重錯誤的人。一般說來,一個人被判處死刑,並不意味著他註定要死。即使他被判死刑,他也可以通過自己的表現得到減刑,或者做出一些功績來免除一死。有些人甚至可以在行刑前「起死回生」。上世紀90年代,我國便發生過一起極具傳奇色彩的死刑犯事件。
  • 死刑犯李紅濤:槍決前一天發明一項專利,被豁免死刑,還成了富豪
    他是我國歷史上最厲害的死刑犯,本以為馬上就要命喪黃泉了,但是萬萬沒有想到在槍決前一天,他發明了一項專利,直接扭轉了乾坤,不僅被豁免死刑,而且還成了富豪。那麼,這位最牛的死刑犯到底是誰,他又到底發明了什麼專利,可以這麼厲害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 中國的八九十年代,死刑犯被槍決之前,最後一頓飯吃什麼?
    在各種古裝影視劇中,對於死刑犯的最後一頓,基本上都會詳細描述。在影視劇中,死刑犯的最後一頓,通常是大魚大肉,簡直比地方豪強們吃得還好。其實,古代的物質水平很低,在那個年代,死刑犯幾乎不可能吃大魚大肉。按照以下古代歷史文獻的描述,古代的死刑犯,臨死前的最後一頓,能夠吃上白米飯或者白饅頭,就已經是感恩戴德了。
  • 中國的八十年代,死刑犯被執行槍決,到底需要哪些流程?
    至於執行死刑的方式也很多,最輕的就是絞刑,算留下了全屍。此外,還有斬首和腰斬。對於那些罪行非常嚴重的罪犯,還有凌遲處死等一系列的方式。其實這樣的情況並不僅僅出現在我國,在古代社會,世界各國基本上都是這樣的模式,僅僅是執行死刑的方式不一樣而已。例如在東南亞國家,執行死刑的方式是火星,就是用火焚燒。
  • Just Do It:史上最成功的廣告詞,來自一個槍決前的死刑犯
    從19世紀末開始美國各地興起女權主義運動,突破禁忌、爭取投票權、從事醫生律師等,而我要說的是關於女性香菸的故事。一直到20世紀初,女性吸菸都是被禁止的,抽菸似乎是男人獨有的特權,然而菸草公司認為女性也是一大客戶,而且是個完全不被開發的市場。
  • 最美的新中國女死刑犯,槍決時僅20歲,死前提出一個怪異的要求
    新中國處決的女罪犯中,人們很難知道有這樣一位年輕漂亮的死刑犯,她是被犯罪分子蠱惑走上了不歸路,但法律是無情的,今天就來看看這位女死刑犯:陶靜。警方審訊後發現陶靜只是初犯,給她講政策希望通過她將其他毒販一網打擊,以此將功補過就能活下去,年少無知的陶靜選擇了拒不招供,隱瞞楊某販毒等人的犯罪事實,由於認罪態度差,法院依法判處其死刑。 被抓後第三個月,因販毒陶靜被雲南某自治州判處死刑。
  • 死刑犯被槍決時,為什麼要在他們腿上綁繩子?國家考慮很周到
    現代也推崇法制嚴明,但是現代對犯人更為人性化,一個死刑犯,就算被判處死刑,他本身的人權也會被充分尊重。而且無論是槍斃還是注射死刑,較之古代都沒有那麼殘忍。不過中國大多數的死刑犯被處決的方式還是槍斃,槍斃同樣有講究,不是直接開一槍了事。
  • 死刑犯被槍決前一天,為什麼監獄還要給犯人發放800元錢?
    情節惡劣甚至還不知悔改的情況下,國家也必定會採取最強制性的措施。因為沒有人能夠保證,這些人在離開監獄之後,不會再做出同樣對民眾生命安全存在威脅的事情。因此,國家在經過審判之後,直接一點就是宣判對其執行死刑。每個人都會犯錯,但是人總會需要為自己的錯誤行為而付出一定的代價。對於中國而言,一般執行死刑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注射,而另一種則是槍斃。
  • 為什麼死刑犯被槍決後,大腦沒有立即停止思考,看完漲知識了?
    死刑犯被槍決後,為什麼大腦沒有立即停止思考?看完都不敢相信!有的時候,犯罪可能是被逼無奈才犯下的,但是犯罪就是犯罪了,不能因為你有理由就不處決,尤其是現在的小孩被寵得越來越無法無天,從而更加容易犯錯。並且不知道是是誰傳遞的思想,認為未成年人犯罪可以被原諒,但是其實性質特別惡劣的刑事案件也是會被槍決的。有的時候我們會看到這樣的新聞,或者說相關的研究。發現人在被槍決的那一刻,雖然被直接槍擊大腦,但是還發現,死後的犯人,她的大腦和身體仍然會對外界刺激有所反應。可能很多人都比較好奇,死後的一段時間內大腦的活動會持續多久?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當死刑犯被槍決後,為什麼大腦沒有立即停止思考?
  • 1983年首次嚴打:死刑犯都在哪裡執行槍決?地點要滿足這3個條件
    古代執行死刑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腰斬、凌遲、斬首、五馬分屍或者絞刑等等,光是聽聽就覺得殘忍至極,而且在行刑之前,官兵會用囚車拖著囚犯一路走到刑場,中間這個過程也叫做遊街。一般行刑地點選在菜市場或者專用的砍頭臺,當時行刑是允許百姓觀看的,主要是為了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威懾百姓。
  • 她是新中國最小女死刑犯,20歲被槍決,死前要求取出避孕環
    但也有一些人因年少無知被人蠱惑而走上犯罪的道路,比如今天我要說的陶靜就是其中一位。 後來陶靜被境外的毒販子楊某,用花言巧語騙取了芳心,成為了他的情人。 在陶靜入境前,楊某與她約定要彼此信任,死也不能出賣對方。
  • 死刑犯臨刑前,母親叮囑:「念阿彌陀佛!」(實拍視頻)
    正文共:1512字 5圖死刑犯臨刑前向親人告別,對於親人來說,此情此景,肝腸寸斷,除了痛哭流涕,還能說什麼呢?
  • 中國八九十年代,槍斃一個死刑犯有哪些步驟?需要多少執行人員?
    有的過錯可以彌補,而有的過錯卻無法原諒,只能用法律處以嚴厲的判決,而這部分人被稱為死刑犯,而在八九十年代的中國,槍決一個死刑犯,到底需要幾個人執行呢?    主槍手如果在執行過程中出現偏差就由副槍手補上,使用槍械主要為半自動前面有槍刺,主要把槍刺頂在犯人的脖子上,犯人不走就用槍刺頂。一部分武警除了要羈押死刑犯,看守死刑犯,而執行死刑也是武警的責任。
  • 死刑犯執行前是什麼狀態?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刑罰之一,指行刑者基於法律所賦予的權力,結束一個犯人的生命。被判死刑的人就是死刑犯。要知道死刑犯執行前是什麼狀態,首先我們要知道死刑犯最後一天大概是怎樣度過的,整理如下:(註:死刑犯都是關在看所守的,並不是關在監獄)1:提前一天收到法院的通知,讓他們去開庭,告知他們最高院的覆核已經下來了,他們就知道第二天就要上路了。
  • 雲南美女死刑犯,1991年僅20歲便被槍決,行刑前一請求令警察惋惜
    警方考慮到她的年紀比較小,結束了她的生命比較可惜,就幫他爭取了機會,只要是說出背後的人,就能活下來。但是,陶靜沒有選擇要這個機會,而是選擇了什麼都不說。最終,法院只能將其判處死刑。在行刑前,她提出了一個特殊的要求,她希望可以將體內的避孕環取出來。當警察聽到這樣的要求後,都陷入了沉默。
  • 法警揭秘死刑執行:通常會請死刑犯行刑前抽三根煙
    死刑犯在最後關頭,會有怎樣的表現?那些貪官汙吏在淪為階下囚之後,又有哪些表現?近日,記者前往採訪了廣州中院神秘的司法警察隊伍。  安全第一又注重人性關懷  廣州中院法警支隊成立於1996年,隸屬於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警務部。法警支隊在工作中,受省總隊和廣州中院的「雙重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