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12月22日訊(記者 徐英淦)「截至11月,街道當年累計完成財政收入10207萬元,首次實現財政收入過億元!」最近,濟南市章丘區普集街道交出了一張亮眼「成績單」,預計全年財政收入將突破一億一千萬元。值得一提的是,工業企業納稅佔財政收入的95%以上。記者了解到,普集街道現有企業主體1215家,在這份「成績單」背後,與普集街道服務企業發展、優化營商環境緊密相關。
多措並舉幫助企業渡難關
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普集工業企業發展造成衝擊。復工復產在即,企業疫情防控成為普集領導幹部每日疫情防控調度會的關鍵內容。從口罩、消毒液、測溫槍等物資配備到企業消殺制度、企業人員管控、運輸車輛通行等等,事事街道掌握、問題實時解決,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優先保障實體經濟發展,逐步推動企業復工復產,推進項目穩步建設,充分保障群眾就業,為普集經濟社會恢復活力提供有力支撐,正月十五左右基本實現規模企業全部復工復產,中小微企業依照自身生產需求逐步恢復,1-6月完成財政收入5522萬元,同比增長11.2%。截至11月,在落實疫情常態化防控的基礎上,實現財政收入過億。
「街道幫助我們克服了疫情對企業發展的不利影響,提供防疫物資,在落實防疫措施的基礎上鼓勵復工復產,幫我們度過了一場嚴峻考驗。今年大金總產值不降反增,實現5000萬元。隨著新廠房、新設備投產達效,明年一定能再上一個臺階!」山東大金鍛造有限公司老闆焦錫寶說。
復工復產只是普集重商親商、優化服務的縮影。
為了提供專業化服務,普集街道成立園區管理辦公室,把企業發展制約點作為服務關鍵,全盤服務企業環評手續、電力增容、立項納統、政策申請等各領域發展問題。建立明確分工表,由領導幹部作為企業服務專員,規模企業與包保領導一一對應,街道主要領導每周調度匯總信息,將責任壓實到人;同時,規模以下企業由管區、村居統籌服務,領導幹部包管區,提供相關服務。此外,聘請安全環保管家為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組織專題培訓演練,定期、定時、定人進行專業化管理檢查,提高企業安全生產水平。
精準服務 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既要全面服務,還要精準服務。」為了了解企業發展規劃,掌握髮展訴求,近年來普集街道多次召開民營企業家座談會,主要領導直接對接企業負責人,溝通發展需求和政府服務方向;每年召開街道民營經濟發展大會,對納稅、畝均效益、企業成長、環保、技術水平等多個領域有突出成績的企業進行表彰,形成示範帶動作用,提升企業發展視野,打破信息鴻溝。每周堅持領導幹部重點項目調度,實地走訪項目現場,在建設的最前線聊發展、談問題、解難題。濟南江華鍛造機械有限公司今年是項目調度的常去之地,該企業計劃新建二層廠房,其中一層位於地下,實現恆溫恆溼,為明年建成放置精密儀器提供節能保障。
公司董事長盧開江介紹:「最開始的時候以為街道領導過來就是拍拍照片,走走形式,沒想到他們對材料、建設標準、產業發展都很了解,每周的督導確實讓我有了緊迫感,發展『時不我待』,企業建設不斷加速提質。」
今年為了掌握企業的新發展、新動向,普集街道聘請了安全、環保、規劃專家,由街道相關部門牽頭,以特色產業集群綜合整治和畝均效益評估為抓手,對轄區內177家製造業企業開展大排查、大走訪,對企業信息全面梳理,一企一檔,逐企業制定發展臺帳,分類幫扶。
對於中小企業幫扶,普集選擇打造企業發展特色,定向扶持,定點幫扶,促進中小微企業主動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培植潛力稅源,確保「小樹早成材」。山東華威鑄鍛有限公司,該企業過去僅生產一般鍛件,規模小,效益低,經營慘澹。「街道牽頭為我們企業引進了汽車配件廠、環保設備廠、鋁法蘭鍛件廠等四家企業,我們多企業聯合經營,現在產能和效益明顯提升,產品也從過去單純的法蘭變成包括鋁法蘭、環保設備等在內的多領域產品,通過資源整合、零地招商,達到脫困、引資和增稅『三贏』效果。」
多措並舉之下,製造業科技水平突飛猛進,2017年新增2家規模企業,2018年新增6家規模企業,2019年新增16家規模企業,2020年將新增13家規模企業,目前達到規模企業61家。再實現地方財政收入過億的同時,工業企業總共已解決13000人就業。
此外,普集其他前沿產業也正加緊發展。濟南達維爾汽車配件有限公司新投入技改資金1000餘萬元,新投入一批日本進口東洋壓鍛機、ABB機器人等先進自動化設備,提升生產效率和科技含量,逐步向「無人工廠」邁進;山東土秀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打農業生物科技開發與利用,近期更被評為「瞪羚企業」;山東嘉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山東明運能源動力有限公司等企業主打太陽能、風能新能源設備和碳晶等新材料應用,都是普集企業向新領域、高端化轉型發展的重要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