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財政五年來完成事前績效評估項目378個 涉及資金609.6億元

2020-12-23 瀟湘晨報

十三五」規劃已到「交卷」收官之年,北京財政交出了怎樣一份「成績單」?有哪些亮眼數據?日前,北青-北京頭條記者由北京市財政局獲悉,五年來,北京財政預算制度改革成效明顯,財政支出進度、盤活存量、收入質量等預算管理工作連續4年在國務院對地方政府「真抓實幹」考核中獲得通報表揚。

作為北京市2016-2020年財政改革發展的行動綱領,《北京市「十三五」時期公共財政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建立規範有序、公開透明的現代財政制度,必須完善立法,改進預算管理,完善稅收制度,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財政體制。」

五年來,本市強化預算執行管理,建立起了「月初預測、月中督導、月末考核」的管理機制。為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建立支出進度、盤活存量落後部門、區的約談通報機制。另外,全市深化預決算公開,除涉密信息外,實現所有使用財政資金的市級部門預決算全部公開,並在全國率先公開了部門具體項目預算和整體績效目標。在2020年預算編制中,大力推行零基預算理念,不斷優化支出結構。

預算績效管理制度也在不斷完善中,績效管理越來越精細化、標準化。據介紹,目前前本市已實現市級部門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的全覆蓋和閉環管理,重點支出項目績效目標全面公開,並開創式地實施全成本績效預算管理,圓滿完成「十三五」時期工作任務,逐步形成全面預算績效管理的「北京模式」。五年來,北京財政共完成事前績效評估項目378個,涉及資金609.6億元,核減資金35.6億元;完成績效評價項目187個,涉及資金2258.1億元;開展全成本預算績效管理改革試點,形成定額標準86項,節約財政資金60.7億元。

推進稅收改革工作方面,也在實質性進展突破。全市全面推進「營改增」改革,及時細化明確地方操作細則;深化資源稅、水資源稅試點、環境保護稅、個人所得稅、耕地佔用稅五大稅制改革;向中央爭取市內免稅店政策;先後獲批41項冬奧會稅收優惠政策。

「下一步,北京財政將繼續落實減稅降費政策,確保財政收入平穩運行、加強政府預算資金統籌,提高預算綜合平衡能力、優化支出結構,健全重點支出保障機制、梳理整合轉移支付政策」,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還將聚焦支持各區落實好區域功能定位、繼續深化「零基預算」管理改革,改進部門預算編制方式,使本市財政管理工作不斷取得新的成就。

內容來自北京頭條客戶端

[ 北京頭條客戶端 ]

【來源:青瞳視角】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貴州省財政廳3年完成評估評審項目378個
    12月17日,記者從貴州省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推進情況發布會獲悉,為全力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的全面實施,貴州省財政廳做「實」事前評估評審,制定《貴州省省級財政投資評審工作規程》,進一步加強項目事前評估評審,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著力提升部門績效意識。
  • 山東這樣落實績效責任確保財政資金用在「刀刃」上
    事前重在紮緊關口。省級對所有項目支出全部實施績效目標管理,沒有編制績效目標的,堅決不納入財政預算「盤子」。從2019年起,又對新增重大政策和項目開展事前績效評估試點,2020年起在全省全面推開。兩年來,全省各級各部門共對1萬多個新增項目開展事前績效評估,其中財政部門直接開展的事前評估項目3000多個,涉及資金453億元,否決不合規項目,減少不合理預算70.4億元。
  • 「基層」日照市積極推進項目事前績效評估 切實提高預算編制精準性
    日照市財政局積極推動預算先預事、決策先評估、花錢先問效,深入開展新增重大政策和項目事前績效評估,提高預算決策的科學性和財政資源配置效率。突出目標導向,增強花錢先問效意識制定出臺《日照市市級政策和項目預算事前績效評估管理辦法》,印發《關於開展2021年事前績效評估工作的通知》,明確部門單位對擬申請2021年預算的新增重點項目必須開展事前績效評估,否則不得列入項目庫或年度預算。
  • 山東預算績效管理紮實推進
    「全過程」,即在預算編制前,對準備入庫的新增政策和項目進行充分評估;在預算編制時,明確績效目標;在預算執行中,加強績效監控;在預算執行後,開展績效評價,並將評價結果與次年預算安排掛鈎,形成管理「閉環」,引導各方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 涇縣財政局:深入推進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建設
    近年來,涇縣財政局積極落實省、市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要求,加快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著力完善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全面提升預算績效整體水平。  一、開展事前績效評估。將績效管理關口前移,積極開展事前項目實施要素論證審查和績效評估,將績效評估和要素審查結果作為申請預算的必備條件,增強決策的科學性和精準性。2020年對16個重大工程類項目開展了事前績效評估,其中納入年度預算項目12個,涉及財政資金2億元,審核後不予立項項目4個。  二、完善績效目標管理。
  • 山東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向多領域拓展 2021年可壓減68.5億元
    山東省財政廳副廳長陳東輝介紹說,該省將績效理念和方法深度嵌入預算管理的全鏈條,預算編制前,對準備入庫的新增政策和項目進行充分評估;預算編制時,明確績效目標;預算執行過程中,加強績效監控;預算執行完畢後,開展績效評價,並將評價結果與來年預算安排掛鈎,績效好的多安排,績效差的少安排甚至不安排,引導各方面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 山東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兩年來壓減112個億!
    「三個環節」,就是堅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抓住「事前、事中、事後」三個關鍵環節,分段施治、各有側重。事前重在紮緊關口。省級對所有項目支出全部實施績效目標管理,沒有編制績效目標的,堅決不納入財政預算「盤子」。從2019年起,又對新增重大政策和項目開展事前績效評估試點,2020年起在全省全面推開。
  • 經濟深觀察丨讓財政的錢更精細地花——預算績效管理改革樣本調查
    來自濟南市財政局、相關預算單位、造價事務所等各方的代表,正圍繞一個個項目的預算支出據理力爭。這裡正在舉行的是2021年濟南市財政預算事前評估會,評估結果將直接影響這次會議涉及項目的預算金額。錢多了少了,都得有個明確的「說法」,讓各方都能接受。這種場面並非首次出現。
  • 江西:2019年度扶貧項目資金績效自評工作完成
    原標題:江西:2019年度扶貧項目資金績效自評工作完成5月15日,記者從省財政廳獲悉,全省各級各部門完成了2019年度扶貧項目資金績效自評,涉及扶貧項目2796個,資金149.96億元,實現了績效目標自評比例和績效自評填報審核比例雙100%,
  • 市財政局「345」工作思路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落地落實
    將政策和項目全面納入預算績效管理,從數量、質量、時效、成本、收益等方面衡量資金使用效果,絕不超財力安排預算支出。制定並落實《市級部門事前績效評估規範》,全面組織開展本級新增重大項目或政策開展事前績效評估工作,並對本級所有項目實施預算績效目標管理。年初以來,開展300萬元以上事前績效評估項目43個,涉及項目資金12.03億元。
  • 江蘇泰興財政:以五「破」集績效管理之智
    為破除鄉鎮、園區績效管理「邊界死角」,市財政局將構建鄉鎮(街道)、園區財政運行綜合績效管理模式作為改革重點,在編制2021年度預算時,由18個鄉鎮(街道)、園區分別選取1個代表性項目進行績效目標編制試點,涉及民政社救、企業考核、招商引資等各類資金3.25億元,將績效目標申報作為編制項目預算的前置條件,實現鄉鎮(街道)、園區預算和績效目標同步編制、同步審核、同步批覆、同步公開,將鄉鎮(街道)、園區納入預算績效管理考核體系
  • 山東將用3-5年基本建成「三全」預算績效管理體系
    簡而言之就是「哪裡有財政資金和政府公共資源,哪裡就有績效管理」。績效評價需要一套科學規範的指標來衡量。為此,省財政初步建立起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預算績效管理標準體系。截至目前,省級共出臺了普通國省道建設養護、地質勘查和博物館、美術館、科技館運維等11項預算支出標準,同時對鄉村振興、科技創新和新舊動能轉換等38個專項、60個部門,建立了分行業、分領域、分層次績效指標標準體系。
  • 全方位 全過程 全覆蓋 張店財政推進預算績效管理成效顯著
    政府收支預算全面納入績效管理,將區直部門預算管理績效綜合評價納入部門年度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將預算績效管理實施對象從項目支出為主向政策、部門整體績效拓展,2020年選取26個行政單位進行部門整體績效管理試點工作,試點工作旨在以部門整體績效目標為抓手,以預算資金管理為主線,建立標準化整體績效指標管理體系,落實部門主體責任,強化績效意識,優化財政資金配置,逐步推動部門行政績效與財政支出績效有機融合,探索建立與部門整體績效掛鈎的部門預算管理機制,促進部門提高行政履職效能。
  • 焦作財政:縱深推進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
    1月14日,記者從焦作市財政局獲悉,該局立足於源頭治理,深化預算績效制度建設,強化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約束機制,規範政府權力運行,在財政領域積極探索實踐廉潔社會治理工作。圍繞廉潔政府建設目標,注重結果導向、強調成本效益、硬化責任約束,以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推動財政資金聚力增效。
  • 把錢花在「刀刃」上 濰坊高新區預算績效管理改革紀實
    「我們將績效目標與預算安排掛鈎,要求申報的政策和項目,全面填報績效目標指標,從數量、質量、成本、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等角度來衡量政策、項目,將謀劃不細、績效不明顯的項目擋在項目庫外,提高預算資金分配的科學性。」濰坊高新區財政金融局局長安斌介紹,2020年預算安排的967個項目、資金總額37.51億元,全部按要求申報項目績效目標。
  • 績效評價要抓住關鍵 跟著專項債項目走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財政學會績效管理研究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白景明告訴記者,分析地方政府債務績效可以從宏觀和微觀兩個維度切入:宏觀角度主要考量其逆周期調節作用、補短板穩增長效應等;微觀層面可以按照資金形成過程分為融資績效和資金使用績效。
  • 權威發布|山東按照「一個目標、兩個支撐、三個環節、四個層次」的...
    其中,「1」指的是省委省政府印發的實施意見,「2」指的是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橫向面對省級部門單位、縱向針對轉移支付資金的2個配套辦法,「N」指的是省財政廳研究出臺的事前績效評估、績效目標管理、運行監控、績效評價等20多項制度辦法及操作規程。在此基礎上,省財政指導各市縣也出臺了一系列操作實施辦法,為改革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另一個是標準支撐。
  • 花錢必問效 無效必問責 財政預算績效管理在江蘇落地生根
    兩年來,江蘇各級財政部門已將預期績效作為財政資源配置的基礎依據,13個設區市及絕大多數縣市(區)財政局單獨設立績效管理處(科),省級部門明確內部績效管理牽頭單位,有的還設置了績效專管員,為預算績效管理提供了堅實的組織和力量基礎。各級主管部門也將管理重點從關注加大財政投入轉到提高資金績效上來,「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績效理念逐步樹立。
  • 霑化區財政局打造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鏈條
    牽頭擬定以區政府名義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意見》、《濱州市霑化區區級部門單位預算績效管理辦法》和《濱州市霑化區區對下轉移支付資金預算績效管理辦法》,並先後出臺了《濱州市霑化區區級部門預算績效運行監控管理暫行辦法》、《濱州市霑化區區級政策和項目預算事前績效評估管理暫行辦法》等系列規範性制度,構建了「預算績效有評估、預算編制有目標、預算執行有監控、預算完成有評價、評價結果有反饋、反饋結果有應用
  • 博望區財政局:多措並舉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工作
    今年以來,博望區財政局遵循「預算編制有目標、預算執行有監控、預算完成有評價、評價結果有反饋、反饋結果有應用」的工作思路,增強預算單位支出責任,提升預算管理水平,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一、完善制度,加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