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7日訊 寒冬時節,室外氣溫降至零下,濰坊高新區中央商務區學校項目建設仍在火熱推進。該項目最終確定的投資金額為2.2億元,比概算投資節省了0.5億元。
原來,在審報項目之前,濰坊高新區財政金融局聘請專家和第三方中介機構對該項目進行了現場勘察,優化了設計方案,取消了使用效率低、運維成本高的室內遊泳館、禮堂等建設內容,擴大了教學建築面積。在滿足教學使用功能的基礎上,優化了支出結構和財政資源配置,最大程度地節約了財政資金。
實施預算績效管理不是縮減資金,而是優化資金配置結構,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督促各預算單位把錢花到「刀刃」上,花更少的錢,辦更多的事。
「我們將績效目標與預算安排掛鈎,要求申報的政策和項目,全面填報績效目標指標,從數量、質量、成本、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等角度來衡量政策、項目,將謀劃不細、績效不明顯的項目擋在項目庫外,提高預算資金分配的科學性。」濰坊高新區財政金融局局長安斌介紹,2020年預算安排的967個項目、資金總額37.51億元,全部按要求申報項目績效目標。
為解決預算績效管理過程中績效目標和績效指標難以規範、難以量化和細化等實際問題,濰坊高新區財政金融局聯合區住建局、城市管理中心等預算單位,利用專家團隊和科研院所等智囊機構,聯合制定項目支出標準。將支出標準充分運用到預算績效目標和績效指標的確立上,通過項目支出規範化、標準化,約束項目立項投資概算,限額規劃、限額設計。
濰坊高新區還結合行業領域特點,合理選聘第三方中介機構,不斷優化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有效推動了績效評價質量的提升。同時,聘請國家高端智庫的相關專家進行專業指導,在制度頂層設計、完善操作流程、提高項目管理效果等多方面發力,加快推動預算績效管理的高效發展。
今年10月21日,濰坊半導體產業園奠基活動舉行。該產業園總投資19億元,佔地123畝,總建築面積24萬平方米。
該地塊是開發房地產項目的黃金地塊,鄰近土地成交價584萬元每畝。如果投資開發房地產,立竿見影就為政府增加7億多元的財政收入。但為了實現濰坊高新區的長遠發展,為了民生事業,經過績效評估專家論證,最終決定建設半導體產業園區。項目全部建成後,可容納企業28家,預計年產值30億元以上。
預算績效管理機制體制創新的核心,就是事前有評估、事中有監控、事後有評價、結果有應用,形成預算績效管理閉環。濰坊高新區將事前績效評估結果與預算安排相結合,改變過去項目完工後才謀劃績效評價的做法,從項目預算編制環節開始,第三方機構就介入、參與績效目標審核。
濰坊高新區編制2020年度預算時,通過開展事前評估,將預算安排項目由1133個核減到967個、核減率14.6%;項目金額由43.1億元核減為37.5億元、核減率13%。
「正是通過事前預算績效評估,保證了在安全利用財政資金的前提下,更加合理的實施項目建設。」安斌說。
在事中監控中,濰坊高新區對部門預算執行中績效目標進行跟蹤監控管理,及時調整低績效、無績效項目的預算資金,推進績效跟蹤與績效目標管理和績效評價有機銜接,逐步形成完整的績效管理體系。
同時,積極督促預算單位整改落實,確保資金安全有效,確保績效目標如期實現,並將績效運行監控結果作為以後年度同類項目預算安排和政策制定的參考。
在事後績效評價方面,濰坊高新區要求各部門、單位對其支出的所有項目、政策資金進行績效自評,財政部門選取重點項目進行再評價。評價結果作為安排預算、調整政策、改進管理的重要依據。
2020年,為提升區域商業配置,計劃建設谷德·茂停車場建設項目,建築面積約3.9萬平方米,投資1.1億元。財政局組織專業團隊,展開績效評價,評價結果資產安全風險較大,管委會採納績效評價意見,取消了該項目,另行選址建設停車樓,滿足片區的停車需求,規避了投資風險。
通過預算績效管理,為財政資源配置指明了方向,壓實了部門的主體責任,將錢花到最必要最急需的地方。
閃電新聞記者 李濤 通訊員 尹婷婷 李永江 濰坊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