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片新興的熱土。放眼濰坊高新區,動力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醫養健康、航空航天、物聯網等產業蓬勃發展,新舊動能轉換全面起勢,打出一系列高質量發展「組合拳」。2019年,濰坊高新區主要經濟指標實現兩位數增長,創歷史新高,湧動澎湃發展動力,生動詮釋濰坊高新區的責任擔當。
日月不肯遲,四時相催迫。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濰坊高新區深化體制改革、重塑競爭優勢、加快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年。站在高質量發展的新起點,濰坊高新區風華正茂、砥礪奮進,奮力爭當濰坊市現代化高品質城市建設領頭羊,向著全球市場行穩致遠。
打贏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場硬仗
2月12日,濰柴(濰坊)新百萬臺數位化動力產業基地在濰坊高新區開工建設。該項目總佔地面積約1000畝,計劃投資100億元,新增產能100萬臺。該項目以建設國際先進發動機製造園區為目標,通過智能物流、先進位造、在線檢測、信息管理、能源控制等系統全方位結合,實現生產過程全數據監控及自我管理,搭建柔性化、智能化綠色發動機生產基地,對推動山東省高端裝備製造業轉型升級、邁向世界一流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此前,濰柴集團在積極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於1月27日逐步恢復正常生產,2月5日恢復滿產秩序,在山東省率先打響滿負荷生產第一槍。4月2日,濰柴集團董事長譚旭光向山東重工、濰柴動力的全體幹部員工發出動員令,搶抓疫情後時代快速發展機遇,從滿產向超產邁進,大幹二季度,衝刺單季收入過千億元目標。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動搖不了濰坊高新區「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的堅定信心,更阻擋不了園區開拓奮進的鏗鏘腳步。園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按下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建設的「加速鍵」,推動各類企業迅速復工復產,扎紮實實做好「六穩」工作,確保高質量發展實現良好開局。
滿負荷生產第一槍打響後,為了做到防疫生產兩不誤,濰柴集團建立了科學有序的疫情防控體系,統一為員工發放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資。濰坊本部1.5萬名員工每天上崗之前都會接受兩次以上體溫測量,生產車間和辦公區域每天不低於兩次全覆蓋消毒,同時採取分時段供餐、打包帶走等方式,減少人員聚集。
非常時期,當有非常之策。濰坊高新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強化服務意識、主動做好工作,千方百計解決企業面臨的用工緊張、資金不足、原材料短缺等難題,全力支持和組織推動各類生產企業復工復產。福田汽車山東多功能汽車廠每天生產負壓救護車約30餘臺;雅士空調主動承接淨化空調生產任務於2月3日復工;沃華醫藥捐贈藥品生產線於1月28日復工。
同時,濰坊高新區建立復工復產企業備案制度,落實「一企一策」管理,指導企業嚴格落實防護物資和人員配備、廠區消殺防疫、職工健康監測、突發疫情應急處置等「十條」防疫措施,形成從企業管理層到車間班組、一線職工「橫到邊、縱到底」的疫情防控全員責任體系。實行包聯服務企業「秘書制」,幫助企業解決防疫物資、用工、交通等困難問題。
為全力做好金融服務工作,濰坊高新區開闢應急綠色通道,為政府機構、防疫相關企事業單位及個人提供緊急取現、資金劃轉、信貸審批等應急金融服務。同時,積極推行線上金融服務,引導市民使用手機銀行、網上銀行等電子渠道辦理業務,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聚集。
真招實招紛紛落地,為企業安心復產、擴大產能掃除障礙,吃下「定心丸」。濰坊高新區各級各部門全力應對,社會各界積極行動。各個企業開足馬力,生產車間「燈火通明」,各類設備高速運轉,以實際行動支援疫區,再一次擦亮「高新名片」。
搭載濰柴動力的各類工程機械全力以赴,讓濰柴動力在火神山、雷神山項目現場「奔騰不息」,順利按期完成施工任務;
福田汽車緊急集結自願請戰的員工,組成生產突擊隊,加班加點,全力生產,保障抗疫前線需求,趕製生產的首批福田圖雅諾負壓救護車集中交付,開赴疫情防控一線;
雅士空調除夕當天就與火神山醫院建設方取得聯繫。大年初一該公司首批捐贈的10套訂製淨化空調機組火速發到施工現場,初九空調機組進入全面調試,企業應急小組也全部靠上一線服務,確保為醫護人員及患者提供清潔健康空氣;
山東沃華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捐贈價值1160萬元的藥品,專項支援武漢等地,包括防風通聖丸、橘紅梨膏、鳶都感冒顆粒等,其中防風通聖丸已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列為新冠肺炎推薦用藥;
沙多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加緊趕製分子碘皮膚消毒劑,全部發往疫情較重地區;海王醫藥、萬孚博德等醫藥流通企業,也第一時間復工運營,全天候做好醫院、藥店藥品供應保障……
萬眾一心,共克時艱。濰坊高新區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經濟社會平穩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為贏得這場全民阻擊戰築牢安穩的大後方。
全力推進高新技術產業擴規模、提質量、強動能
濰坊高新區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持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不斷激發全社會創造力,全力突破項目建設,築牢高質量發展「根基」。
激發動能增強活力,改革是關鍵。濰坊高新區從講政治的高度,堅定不移地把這項「硬性任務」落實到位。此次體制機制改革,園區按照「大部門、扁平化」的思路,對管委會內設機構、事業單位及領導職數進行了大幅精簡壓縮,通過整合、撤銷、劃轉等方式,將67個區直部門、單位整合為10個工作機構,實現了瘦身強體,彰顯了園區刀刃向內、敢於自我革命的決心。
「當前,濰坊高新區正處在建區以來的最佳戰略機遇期,只要我們心無旁騖、矢志發展,就一定能夠持續爭先、勇立潮頭,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2020年全區經濟工作會議上,濰坊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宋赤鋒向全區發出了高質量發展「動員令」。
今年,濰坊高新區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濰坊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深入開展「重點工作攻堅年」,堅持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為主線,紮實開展產業發展、雙招雙引、科技創新、城市提升、民生改善、社會治理「六大攻堅行動」,持續強化改革開放、要素保障、作風建設「三個關鍵支撐」,加強全面從嚴治黨「一個根本保障」,奮力在濰坊市高質量發展中走在前列、起好帶頭作用,爭當「生態、開放、活力、精緻」的現代化高品質城市建設領頭羊。
在「動員令」的指引下,濰坊高新區攤開棋局、謀定而動:以濰柴、福田、盛瑞、華豐動力為龍頭,輻射帶動山東銀輪、凱信機械等50餘家行業骨幹企業,加快車用動力、船用動力、航空動力、磁懸浮等產業協調發展,重點抓好濰柴新能源動力產業園、濰柴國際配套產業園,全力打造國際動力城;以聲學光電為引領,加速聚集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5G、人工智慧等高端業態,發揮歌爾股份龍頭帶動作用,支持貞明半導體、元旭光電、新港電子等高成長性企業做大做強,重點抓好歌爾股份智能硬體產業園、藍創科技智慧養老等項目;以航空航天產業園為依託,在抓好明日宇航、鑫精合航空、山東惠風軍工等現有項目的基礎上,繼續加大項目引進力度,確保華控航空發動機關鍵部件、臺灣五軸高速工具機等項目儘快落地,拉長補齊產業鏈條……
傳統產業「存量變革」,新興產業「增量崛起」。2019年的「雙十一」期間,一款新型搭載3D立體定位技術的兒童電話手錶Q2成為爆款,這款手錶可在密集的建築群和各種室內場所,定位孩子所在的樓棟和樓層範圍。而為Q2提供精準定位的氣壓測高傳感器正是來自濰坊高新區的歌爾股份。令人讚嘆的技術成果背後,是歌爾股份牢牢抓住科技創新,在聲學、光學、智能傳感等多領域持續不斷的探索實踐。
濰坊高新區立足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積極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讓創新成為園區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
「店小二」+「保姆式」服務為高質量發展「蓄勢添能」
「這個平臺匯集了企業訴求、惠企政策等板塊,能夠為企業提供平臺提報、分類移交、限時辦結的鏈條式服務,確保政府與企業高效溝通,良性互動。」說到濰坊高新區經濟運行綜合服務平臺,濰坊高新區經發局工信科科長王振德如數家珍。
以往,企業在遇到問題需要解決或諮詢相關政策時,多採用線下渠道反饋問題訴求,既耗時又耗力。為更好地優化營商環境,創新服務企業工作機制,濰坊高新區推出經濟運行綜合服務平臺,將問題反饋渠道由「線下」轉到「線上」,有效地打通了跨部門服務企業「最後100米」。該平臺主要包括經濟指標、項目建設、科技人才、安全生產等內容,設有惠企政策、企業訴求、會議管理等模塊,企業可直接在平臺填寫訴求內容,並自主選擇擬解決部門、單位。企業反映問題後,相關部門、單位會第一時間收到簡訊提醒。如確認是本部門、單位職能事項,須在3個工作日內給予反饋或協調解決;逾期未回復的,平臺將亮紅燈警告,並自動發送至區績效考核辦、督查室等進行督查。
「因為業務關係,此前我們經常往濰坊高新區各個職能部門跑。現在有了這個平臺,我們就不需要往園區各職能部門跑了,可以直接在這個平臺上提訴求,各個職能部門看到我們的訴求後就能幫我們解決,非常方便。」匯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明霞感觸頗深。
為打造更加優質的營商環境,濰坊高新區全面開展優化企業開辦、優化不動產登記、優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簡化水氣暖報裝、簡化獲得電力、便捷獲得信貸、優化政務服務、相對集中行政審批、推進信息共享、營商環境評價等10個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並建立一個行動、一套方案、一位區領導負責、一個牽頭部門、一個工作專班的落實推進機制。
更為重要的是,濰坊高新區堅持項目專班化、服務高效化,總結推廣濰柴、歌爾股份專班工作模式,全力深化服務企業「133」工作機制,及時做好用地審批、項目申報、招投標等各項準備,確保項目早開工、快建設、早達效。先後制定了新興高端產業發展、加快創新驅動、資本招商等一攬子政策,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服務效能持續提升。良好的營商環境,為園區引來了企業、留住了人才、增強了競爭力,成為優質項目紛至沓來的內生動力。
「多虧了濰坊高新區『雪中送炭』,使我們能夠全力組織生產,保證產品的供應。」山東俊富非織造材料有限公司財務總監陳志紅說。該公司主要生產醫療功能性非織造材料,產品直接供應醫用口罩生產。春節期間,該企業響應國家號召加班生產,一天未休,採購原材料的高額費用讓企業產生較大資金缺口。濰坊高新區金融監管中心得知這一情況,積極牽線搭橋,緊急協調濰坊銀行給予增援,僅用2個小時就調整確定支持方案並通過授信審批,給予防疫專項貸款2300萬元,再次刷新快速、高效、領先的「高新速度」。
項目建設的「加速度」在濰坊高新區處處展現。總投資2000億元的濰柴國際配套產業園,計劃引進配套企業500家以上,打造萬億級產業園,項目一期從去年7月份開工以來,9月竣工、12月投用,實現了「當月籤約、當月落地、當年投用」;歌爾智能硬體產業園比原定計劃提前80多天奠基開工;山東宇太科技從籤約到入駐僅僅用了150天;明日宇航項目去年6月12日籤約、6月30日開工、12月20日竣工,實現了「當月籤約、當月開工、當年竣工」;山東航景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無人機項目實現見6次面,籤約3000萬元;沃華醫藥、華辰生物、華豐動力、天瑞重工等駛入快車道,連年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長……園區「一對一」包聯3091家企業,專人包靠每個企業,全面提升服務效能,堅持事事有落實、件件有回覆,切實為企業發展排憂解難。
不僅如此,濰坊高新區出臺《濰坊高新區推進「雙招雙引」工作實施意見》《濰坊高新區管委會關於加快企業上市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全力推動企業做大做強,切實提高「雙招雙引」成效和對外開放水平。
通訊員:沈振江 魏小慧 李碩
原標題:《濰坊高新區按下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