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特區共成長 對話鵬城資本人物」東方富海陳瑋:我現在更擔心的...

2020-12-15 證券時報

【編者按】

2020年對深圳來說是一個特殊的年份,既是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全面鋪開、縱深推進的關鍵之年,還是深圳本土創投業的20周年。在深圳成長的40年曆程中,深圳本土創投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深圳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深圳本土創投亦發揮了重要的資本的力量。在這個特殊的年份,證券時報正式推出「與特區共成長——對話鵬城資本人物」系列報導,順著深圳創投的成長足跡,回眸深圳特區成長的歷程。

從三來一補的外貿加工業,到高新科技產業集群,深圳40年的蛻變密碼是「改革創新」。而在深圳創新驅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路上,有一股力量不可忽視——創業投資的力量。在深圳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創業投資可謂是相伴而生,其中有一批人以親身實踐見證了二者「親密關係」,東方富海董事長、創始合伙人陳瑋就是其中一位。

從大學教授到下海經商,陳瑋的首個商海履歷就是深創投,到後來創辦了東方富海,陳瑋與創業投資的緣分一結就是20年。從創投的200億到10萬億規模,從全民PE到大浪淘沙,從退出難到註冊制到來.......陳瑋悉數經歷。接受記者專訪時,陳瑋最為感慨的是:隨著註冊制的到來,長期掣肘創投流動性的退出困境終於得到階段性的改善。而他最為擔心的是,創投業出現了趨勢性萎縮跡象,如果沒有創投資金支持創業創新,要發展高新科技便是無源之水。

見證創投20年

▲▲▲

1999年之前,陳瑋還過著在蘭州商學院擔任會計系主任的安逸生活,在遠赴荷蘭研讀工商管理學回國後,陳瑋決定離開講臺,下海試煉。陳瑋並沒有馬上就想做投資,只想找一份工作進入這個行業。一個很偶然的機會,陳瑋遇到了深創投,那時深創投正在招聘會計學方面人才,而陳瑋恰恰是一名出色的會計學學者。陳瑋眼前一亮,毫不猶豫地投下了簡歷,面試通過後,陳瑋如願加盟深創投,正式邁入了投資圈。

「那個時候全國只有100多家創投機構,註冊資本只有200億元左右。」陳瑋回憶道。而至今,全國創投機構已超過1萬家,管理規模達10萬億。從1999年入行至今,陳瑋見證了本土創投行業發展的20年,在他看來,這20年中國創投業的發展成就非常顯著。而在這20年的發展中,深圳更是成為全國創投業的一桿旗幟。「當年和深創投一起成立的,也有北京、上海、廣州的一些國有創投公司,甚至有的規模比深創投還大,但如今真正走出來走得好的,深創投是很典型的一家了。」陳瑋說。

事實上,近些年,廣州、青島等多地都開始重視起創業投資,出錢出力努力打造創投之都,還有民間資本充裕的蘇杭之地,也在大力發展創投基金,然而活力仍然不及深圳。在陳瑋看來,相比之下,深圳在大力發展創新創業創投方面有三點顯著的優勢:第一,深圳市政府對市場的定位清晰,促進行業發展卻不伸手幹預,「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按經濟規律辦事,向國際慣例靠攏,這就是當年政府給深創投的定位 。」陳瑋說,這給本土創投的發展開了個好頭,也給此後在深圳發展起來的創投機構做了很好的表率。

此外,深圳創投業的發展離不開深圳創新創業的生態圈。「深圳不僅僅有創投,還有像華為、騰訊、大疆這樣的高新技術龍頭企業,以及圍繞這些龍頭企業發展的眾多創新型中小企業,這是創投業得以發展的重要養分。」陳瑋說,與其他城市不同的是,深圳沒有一個所謂的地域文化對創業創新的限制,因此創新生態能蓬勃發展。

最後,深圳創投20年的發展,不知不覺中形成了一個強有力的聚集效應,以及自己獨特的投資風格,特別是契合深圳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城市定位,「我覺得短期內,其他地方的後起之秀,可能需要假以時日才能夠真正趕上了。」陳瑋說。在他看來,深圳創投業能有今天的成就,總體上是得益於深圳當年銳意改革的精神,「如果創投行業完完全全按照行政化的管理規則來管理,那深圳可能就沒有創業投資了,至少不會有今天的地位。」

警惕行業萎縮

▲▲▲

在政策的力推之下,創業投資一路狂飆了20年,多家本土創投成為了行業的翹楚,取得相當不錯的成績。但近些年,不少業內人士發現,政府的推力似乎有所減弱,政策效應有點失靈了,行駛在高速路上的創投行業開始「剎車」。

今年6月,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公布的最新數據,股權類私募基金的數量和規模雙雙下降,而且,這是從中基協自2015年公布第一期備案數據以來,首次出現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規模下降。對於行業出現的「掉頭直下」,陳瑋也深有感觸。「不可否認,創投行業發展至今確實遇到了瓶頸,長期困擾行業發展的基本因素,還沒有得到完全解決。」陳瑋坦言。

實際上,在一些見證行業成長的創投「老人」看來,創投業正在萎縮絕非危言聳聽,這從募資端上可初見端倪。「從2018年以後,雖然募資數量每年仍超過1萬億,但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個顯著的特徵是,民間資本在萎縮,與此同時,國有資本正在增加。」陳瑋說。

當然,無論是民間資本,還是國有資本,都有自身的局限性。比如,民營資本周期短、來源雜、幹預GP決策;而國有資本市場化程度不高、存在返投限制、投資階段限制等非市場化的行政要求等。在陳瑋看來,這兩個資金來源都不算是創投的主流LP,真正的主流資金還沒有進入這個行業。「從美國的情況來看,大概55%的創投資金來自於社會養老金、保險資金、學校基金等,期限長達10-20年,而中國目前這方面基金的滲透率只有2%~3%左右。」

「我們現在看到的萎縮只是一個趨勢,但可能這個行業的萎縮速度會比現在官方公布的數據還要快。」陳瑋表示,去年以來,他發現許多過去小而美的機構都開始募不到資,只能依靠當前僅有的存量資金來投資,如果新的資金不到位,可能在兩三年內,會有50%以上的基金管理人失去資格,退出這個行業。當然,可以肯定的是,這也是經濟結構調整帶來的行業整合,良幣驅逐劣幣的過程。

創投行業遇到的困境,對深圳本土創投也不例外。但在陳瑋看來,在破解這些難題上,深圳應該更有優勢和能力。「深圳有當年改革創新精神的傳承,還有特區立法權,理應有更大的空間去推動一些事情。」從這個角度來看,陳瑋認為,深圳可以在幾個方面下功夫:第一,通過特區立法,在行業稅費優惠上做調整,鼓勵行業發展;第二,政府出面成立一些市場化母基金,包括S基金,破解募資難題。第三,政府向行業注入更多的資源,把更多優秀的項目交給行業判斷。

不求高收益 只求流動性

▲▲▲

可喜的是,困擾行業多年的退出問題從去年開始得以「破冰」。繼去年科創板推出以後,今年的創業板註冊制再給創投行業發放了「大禮包」,行業的退出渠道被打通,資金有望再度回流到投資端,從而緩解募資難題。在陳瑋看來,註冊制的最大意義在於,讓創投行業有了正常的流動性。

「我們不需要一個高市盈率的資本市場,而需要一個很強的流動性。」陳瑋對記者表示,可以等待所投資的早期項目五年八年甚至十年才去上市,但最怕的是,項目投了十年且符合上市標準,也沒有機會去上市。雖然創投機構對科創板和創業板註冊制都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但並非把所有的收益都押寶在通過IPO登陸資本市場上。「從過往的經驗來看,如果有三分之一的項目能夠IPO退出,還有三分之一的項目能夠併購退出,那基金就已經能賺不少錢了,能給LP交代了,這個市場就能正常流動起來了。」陳瑋表示。

可以肯定的是,註冊制的落地是中國資本市場在制度層面的重大突破,資本市場從此逐漸走向成熟和市場化,但若要評價其取得的成效,則為時過早。陳瑋表示,科創板和創業板註冊制之後,上市的企業都看似獲得不錯的市場認可,但這都是市場供應不足造成的。當市場供給足夠的時候,市場自然會進行分化,好的企業就有好的流動性,差的企業就自然會被淘汰出局,這個才是真正檢驗註冊製成效的時候。「等上了500家企業再說,有一天如果我們投的項目上市都虧錢,就說明市場成熟了。」陳瑋說。

市場供給不足,還會引發另一個現象,就是一二級市場套利,不可否認,當下市場套利空間依舊很大。「這是市場化的產物,也是市場分工的結果,只要合法就沒有問題。」陳瑋認為,只有當Pre-IPO的紅利越來越少,套利機構才會減少,政府應該給予他們寬容,給他們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市場經濟就是,給市場主體制定好遊戲規則,讓他們自由去發展,但要守住底線。」

陳瑋認為,如果退出的流動性不被進行人為幹預的話,中國資本市場將會非常了不得,一二級市場的投資者都能掙錢,市場就會形成一個正向循環。即創投投資的創新項目上市,創新企業得以發展,就業問題得以解決,國家也增加了財政稅收,中國的科技含量上一臺階,創投基金也賺了錢,從而再反哺到投資創新創業上去。「中國未來經濟的新引擎就是創業創新創投,就像一個三腳架,缺一條腿,或者有一條腿短了,都是站不穩的。」

寒冬中的逆市投資

▲▲▲

在創投募、投、管、退四個環節中,募資和退出更多受環境影響,但投資卻真正考驗創投機構的內功。在經濟下行和疫情雙重壓力之下,許多創業企業都或多或少受到衝擊,傳導至投資端,就是投資風險加劇。

「我們今年上半年已經投資了差不多10個億了,如果不出意外,我們今年的投資量會超過20億。」陳瑋對於當前經濟形勢對投資的影響表示樂觀。做投資20年,他在近五年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就是所投資的創業者、投資的項目,質量越來越高,創始人的素質、管理水平、規範程度、科技含量都比20年前,甚至10年前有大幅提升。「這些年的雙創,讓更多聰明人投入到創業中來,所以,我們感覺好項目是越來越多,而不是越來越少的。」陳瑋說。

至於疫情對一些行業造成的影響,也需要辯證的看待。「疫情期間一些行業異軍突起了,疫情之後,會發現一些能夠替代進口的先進位造業起來了,人工智慧也在很多場景投入使用等,包括科創板上的企業,技術含金量很高。」陳瑋認為,中國不缺好項目,因為中國不缺創業者,但最值得呵護的,就是中國的創業創新環境。

在科創板和創業板註冊制相繼落地之後,在國家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背景之下,陳瑋闡述了東方富海的兩條核心投資策略:一是把投資重點放在兩頭,即要麼投早,投天使輪至B輪企業;要麼投晚,投成熟期的項目。對早期項目來說,陳瑋最看重創始人的素質,其次就是大行業,以及技術創新能力和成長潛力;對於晚期項目來說,看重規模、規範性及退出的確定性和成長性。但是,陳瑋也坦言,如今的晚期項目,往往是項目方挑投資方,而不是投資方挑項目方了,因此,基金的品牌、資金實力、資源整合能力,在這個時候就顯得更加重要。

第二個投資策略是,注重政府鼓勵的新興產業項目。「生物醫療、新材料、節能環保、5G產業鏈等,這些都是我們有積累的,而且要比以前更加提高標準,強化投資。」所謂強化投資,陳瑋表示,就早期項目來說,一旦看上了,原則上20%-30%以上,如果項目發展得好,還會繼續跟投,「投得早,標準高,但我要投多。」

相關焦點

  • 東方富海董事長陳瑋:創業、創新、創投,缺一不可!
    東方富海董事長陳瑋:創業、創新、創投,缺一不可!作為國內第一批創業投資人,深圳東方富海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東方富海)董事長陳瑋不僅具有改革開放時期青年一代的創業熱情,更具有新時期的開拓精神。回看過往,陳瑋坦言,儘管行業面臨的阻礙仍舊不少,但深圳的創新之風早已讓本土創投紮根,堅持改革開放會令中國股權投資獲得更多機會,成就中國創投發展的輝煌。
  • 東方富海董事長陳瑋:入行創投19年,現在是最難時刻
    不過到目前為止,陳瑋還沒有重新回到大學做全職教授。作為深圳市東方富海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創投圈的資深人士,陳瑋覺得當下的創投越來越難做了,難處很多。以下節選自陳瑋今年7月在復旦大學管理學院2018創投峰會上的發言,該峰會由復旦管院校友創投俱樂部和復旦大學EMBA創投協會聯袂打造。
  • 深圳40年財經40人|中國創業投資先行者——東方富海董事長陳瑋...
    在這個中國最有名的特區,根植於這個城市的企業和企業家都以改革開放、敢闖敢試、公平效率、包容多元這樣獨特的「人格」而耐人尋味。本周的每經頭條,將走近這些深圳公司的董事長,傾聽他們的真實心聲,也體會深圳的成長脈動。深圳改革開放歷經40載,中國創投發展也激蕩了20年。
  • 「直播預告」闞治東來了!回望創投20年,與陳瑋等高手對話當下最熱...
    來源:證券時報.創業資本匯對於闞治東,媒體並不陌生。申銀證券、南方證券、陸家嘴事件、創建深創投等幾個關鍵詞,勾勒出他在中國資本市場的前半生。從第一家證券營業部,到第一個股票指數、主承銷第一隻A股、發行第一張金融債券、掌舵第一家本土創投機構……闞治東創造了中國證券發展史上多個第一,更被稱為孜孜不倦的「拓荒者」。
  • 東方富海董事長陳瑋:投資新媒體和電商需要注意到四個趨勢
    文丨獵雲網 ID:ilieyun作者丨林京12月18日,在中國首屆電商新媒體峰會上,東方富海董事長陳瑋以《數據化時代下的新媒體價值創造》為主題發表演講,他表示,隨著電商的出現,媒體也發生了深刻變革,圖文廣告在新媒體營銷中的投放比例呈下降趨勢,短視頻上升速度非常快。傳統媒體不變化,就會被替代。
  • 東方富海創始合伙人、董事長陳瑋創新是發展出來的不是監管出來的
    東方富海創始合伙人、董事長陳瑋在第八屆中國  觀察剛剛成立一年的科創板,陳瑋稱,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外資在這裡滲透率很低。「過去的模式是『兩頭在外』,美國有什麼企業,在中國找一個類似的企業去美國上市,但是現在科創板是以中國本土硬科技企業為主,創投機構在這背後發揮了功不可沒的作用。」
  • 「時代領潮投資人」東方富海陳瑋如何「乘風破浪」?
    在這些「時代領潮投資人」中包括了君聯資本總裁陳浩,東方富海董事長、創始合伙人陳瑋,北極光創投創始人、董事總經理鄧鋒,GGV紀源資本管理合伙人符績勳,聯想創投集團總裁、管理合伙人賀志強等人。   比如其中的東方富海董事長、創始合伙人陳瑋,在他看來,「未來中國的經濟引擎就是創業、創新、創投、缺一不可」。的確,作為國內第一批創業投資人,陳瑋不僅具有改革開放時期青年一代的創業熱情,更具有新時期的開拓精神。
  • 2020創投領袖對話圓滿落幕!星河資本發出深圳創投圈最強音!
    本次活動邀請了金融監管機構的領導出席,也匯聚了多位投資圈大佬,他們分別是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管局黨組書記劉平生、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管局政策法規處副處長倪焱平、深創投董事長倪澤望、東方富海董事長陳瑋、同創偉業董事長鄭偉鶴、招商資本執行長張日忠、松禾資本創始合伙人羅飛、深圳天使母基金董事長姚小雄、福田引導基金董事長王仕生、深圳資本集團副總經理朱志強、國中創投首席合伙人施安平、前海金控總經理李劍峰
  • ...對話鵬城資本人物】國中創投施安平:遵循企業發展規律做價值投資
    在深圳成長的40年曆程中,深圳本土創投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深圳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深圳本土創投亦發揮了重要的資本的力量。在這個特殊的年份,證券時報正式推出「與特區共成長——對話鵬城資本人物」系列報導,順著深圳創投的成長足跡,回眸深圳特區成長的歷程。  過去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許多中小企業進退兩難,也一定程度上讓過去洶湧澎湃的創業熱情有所降溫。
  • 東方富海陳瑋:疫情對創投行業帶來雙重不利影響,創業公司應做好3~6...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近日,在深圳市科技評審管理中心的支持下,東方富海董事長陳瑋召集了14家創投同行,召開了南方創投網投資聯盟籌備會議,包括深圳天使母基金、同創偉業、深圳高新投、高特佳在內的知名機構均加入了該聯盟。
  • 以小控大,東方富海12億元拿下光洋股份,PE掀起買殼潮?
    實際上,近期看上了上市公司的PE遠非東方富海一家,基石資本有意入主聚隆科技,不久前信中利近期也試圖將GP業務注入惠程科技……目前A股上已經聚集了基石資本、鼎暉投資、KKR、中信產業基金、IDG等眾多PE。PE機構「買殼」似乎在2019年迎來了轉折點。
  • 東方富海陳瑋:要創造更多上市公司必須大力發展創投
    來源:新浪財經湖北省政府於2020年9月28日-29日組織舉辦「2020湖北·高質量發展資本大會」。東方富海創始合伙人、董事長陳瑋表示,未來必須提高效率,提高科技含量,創業創新創投才是未來中國經濟的新引擎。股權投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經濟抓手。「城市有了知識和科技以後,它的技術就有了基礎,技術要落地,落地就需要資本,所以如果技術和資本能夠結合,武漢的未來就有一個很大的機會。
  • 駕享極致.榮耀鵬城 致敬深圳特區成立40年城市探秘之旅
    上汽榮威和深圳特區一樣,一直在不斷成長,用14年的時間不斷完善產品,在特區用傲人的成績單回饋給這片奇蹟城市。值此深圳特區四十周年大慶之際,上汽榮威南方區將舉行駕享極致.榮耀鵬城-致敬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城市探秘之旅,追尋深圳40年的榮耀腳步,與榮威一起發現深圳之美。
  • ​東方富海陳瑋:創新是發展出來的,不是監管出來的
    東方富海創始合伙人、董事長 陳瑋宋春雨/攝「過去,我們習慣了掙快錢,喜歡模式創新,喜歡華為手機,但是不知道華為手機裡一大半都是美國和日本的產品東方富海創始合伙人、董事長陳瑋在第八屆中國創業投資高峰論壇上如是陳述。觀察剛剛成立一年的科創板,陳瑋稱,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外資在這裡滲透率很低。「過去的模式是『兩頭在外』,美國有什麼企業,在中國找一個類似的企業去美國上市,但是現在科創板是以中國本土硬科技企業為主,創投機構在這背後發揮了功不可沒的作用。」
  • 與特區共成長,聽聽他們的故事……
    40年來,深圳在不斷地成長,身處改革開放中的我也一樣。聽媽媽說:「小時候衣服顏色灰藍灰藍的,長大後特流行穿喇叭褲……」身為00後的我對於服飾的變化也特有感觸。小時候的衣服給我的感覺是花花綠綠的;現在一般不穿太過鮮豔,更注重搭配,衣服的設計更大膽、新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風格。
  • 東方富海陳瑋:沒有創投,哪來「一億中流」?
    東方富海董事長及創始合伙人陳瑋獲評2019「年度投資家」。  陳瑋的獲獎理由:他是本土創投的拓荒者之一。他是行業「守夜人」,在熱潮時潑冷水,在低谷中為行業鼓與呼。20年來,他專注尋找「真正的創業者」,帶領團隊出手400餘次,收穫逾40家上市企業。他「寧做榴槤不做香蕉」,因為投資要更垂直、更專業、更具特點。投資案例:信維通信、星源材質、廣田股份、崑崙萬維、超華科技、任子行等。
  • 深圳40周年的成長:從小漁村到國際大都,做了哪些重大改變?
    1980年8月26日,深圳特區正式成立,這一天被稱為「深圳生日」,迄今整整40年。深圳,生於上海深圳,別稱鵬城,地處廣東省南部,珠江口東岸;與香港只隔一條淺淺的深圳河,與廣州、東莞、惠州形成「經濟四角戀」。
  • 陳瑋:建議多措並舉改變中國創業投資的發展困境
    9月18日,由證券時報主辦的第八屆中國創業投資高峰論壇在深圳舉行,東方富海創始合伙人、董事長陳瑋在演講中建議多措並舉改變中國創業投資的發展困境,第一是把發展創業投資作為國家戰略,建立跨部門協同機制,專項研究制定鼓勵創業投資發展的相關措施。
  • 陳瑋:中國基金都是短基金 沒有長基金
    原標題:陳瑋:中國基金都是短基金,沒有長基金   9月18日,由
  • 陳瑋談武漢創投發展5建議:鼓勵長線資金進入 設立市場化母基金等
    來源:新浪財經湖北省政府於2020年9月28日-29日組織舉辦「2020湖北·高質量發展資本大會」。東方富海創始合伙人、董事長陳瑋表示,當前中國創投的發展面臨幾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中國由於資管新規,這幾年募資呈現下降趨勢,市場化基金越來越少。第二個問題是民間資本進入這個領域的意願大幅下滑。第三個問題是由於註冊制出現,創業板、科創板註冊制,我們退出全面完善,中國人民幣創投迎來了比較好的發展時期,湖北武漢在這方面能夠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