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獨子不出繼到獨子兼祧制,兼祧制度是怎麼從被禁止中殺出重圍的

2020-12-16 猴格

寫在前面的話:前幾天朋友和我討論古代兼祧的問題,還把他和朋友之間的討論記錄發給我看,他和朋友都提出了假設,如果宋明就盛行兼制度,明景帝沒有遭遇奪門,明憲宗也沒有被廢,景帝傳位給憲宗,憲宗是否可以兼祧?假如朱慈烺繼位,是否可以兼祧熹宗和思宗兄弟?

我的觀點是:雖然禮法上有大宗不可絕的說法,但實際上有太多皇帝絕嗣了,並沒有存在必須為無子皇帝立嗣的規定,溥儀兼祧穆、德,那是因為穆宗他老娘給力,是當權太后,所以才給他立嗣,不然誰理他那麼多?

雖然討論過去幾天了,但朋友提出的假設並沒有答案,猴格就在閒暇的時候,查閱了一些關於兼祧的文章,試著解釋一下兼祧的情況。

01,早期的另類兼祧

所謂兼祧,就是俗稱的「一子兩後」,一個孩子繼承兩個支系,和應繼、愛繼一樣,都屬於立嗣過繼中的方式。雖然兼祧直到清朝才被律法所承認,但實際上早在漢朝就存在兼祧的另類現象。

漢朝的時候,「大宗不可絕」的觀念盛行,如果大宗無子,小宗有獨子,那就必須把小宗獨子出繼到大宗,任由小宗絕後。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小宗過繼給皇帝大宗的漢廢帝劉賀,就屬於這種情況,昭帝繼承武帝是為大宗,劉賀的父親劉髆是別子小宗,雖然劉賀是獨子,但大將軍霍光依舊讓他過繼給昭帝,任由劉髆絕後。

到西漢末年的時候,小宗必須為大宗服務,任由小宗絕嗣的做法引起普遍的不滿,就開始有人提出:小宗獨子就該繼承本宗,你大宗生不出娃,就應該任由大宗絕嗣。

在宗法社會裡,當然不能任由大宗絕嗣了,但是,人情上還是要兼顧一下的。因此,漢成帝過繼侄子漢哀帝時,就有比較人性化的處理。

漢哀帝是獨子出繼大宗,他爹定陶王劉康絕嗣了,漢成帝另外選堂弟楚思王劉衍的兒子劉景過繼給劉康,繼承定陶王,這樣大宗和小宗都得到傳承,可謂兩全其美。

但是,漢哀帝繼位後,追封父親劉康為恭皇,並在京師立廟,又尊生母丁姬為帝太后,與嗣母成帝皇后趙飛燕並尊,還把堂兄弟劉景徙封為信都王。通過他這一系列行為,可以說已經從哀帝過繼成帝,變成由哀帝兼祧成帝、恭皇哥倆了,這算是早期另類的沒有兼祧之名的兼祧。

漢哀帝的行為其實和明世宗朱厚熜很類似,區別是他沒兒子保障他的勝利果實,被王莽全部翻盤,所以才不為人知。

02,兼祧的發展和被遏制

到了東漢禮法比西漢更混亂,如果說安帝承嗣和帝,質帝承嗣順帝,靈帝承嗣桓帝,按昭穆選擇也說得過去。但安帝閻皇后擁立堂弟劉懿,順帝梁皇后擁立從弟桓帝劉志,就是瞎胡鬧了,根本不符合立嗣過繼的標準。

特別是到東漢末年,儒家綱常倫理中的三綱遭到質疑,因而變得岌岌可危,比如,邴原在君主和父親之間就選擇父親;孔融甚至說父親生娃只不過是發洩自己的欲望,而母親只不過是個容器而已。

太子燕會,眾賓百數十人,太子建議曰:"君父各有篤疾,有藥一丸,可救一人,當救君邪,父邪?"眾人紛紜,或父或君。時原在坐,不與此論。太子諮之於原,原悖然對曰:"父也。"太子亦不復難之。(三國志裴松之注魏書卷11)

(孔融)又前與白衣禰衡跌蕩放言,云: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慾發耳。子之於母,亦復奚為?譬如寄物瓶中,出則離矣。(全後漢文卷94)

從這些士人狂浪的話語中可以窺知,時人的個人意識已經超越了父權,家族意識更超過了國家君主,如果再遇到小宗獨子出繼大宗的情況,恐怕在很多人心中都是:管他大宗去死!

所以,在漢末魏初之際,有個田瓊就提出:小宗獨子可以出繼大宗,但獨子以後所生的庶子要還承本宗。這說法和明清小宗獨子兼祧兩房,生子後分別繼承兩房,保證大宗小宗都不絕,並沒有什麼本質區別。

如果照這樣發展,獨子兼祧形式的發展是必然性的,小宗不可絕的觀念也會越來越普遍,但是,這種大宗、小宗趨向平等的現象,並沒有得到繼續發展的機會,就被魏明帝曹叡給遏制了。

魏太和三年(229)七月,曹叡頒布詔書說:支子繼承大宗,就應該奉正統,不能枉顧私親,漢宣帝給父親加皇號,漢哀帝尊崇恭皇,都不是好榜樣,後人應該引以為戒,以後萬一有小宗入繼大宗的,膽敢有人攛掇他抬舉小宗的,誅無赦!

曹叡的本意自然是堅持大宗至上、大宗不可絕的原則,所以,不用想著過繼大宗了,你再尊崇你的本生私親,更不用想通過兼祧讓本生與大宗並尊。從那之後,直到清朝之前,在律法上都是反對兼祧這種形式的。

03,兼祧制度的被承認

雖然律法不允許獨子出繼、獨子兼祧,但歷史的車輪滾動到明朝時,民間還是普遍出現了獨子兼祧的現象,為什麼律法不允許還依然出現這種現象呢?

說一千道一萬,其實一句話就概括了,獨子兼祧成為普遍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財產繼承所致,比如說,一門兩兄弟,只有一個獨子,在宗法上獨子不出繼,兩兄弟勢必要過繼一個嗣子,這樣的話,他們兄弟的財產就外流了,為了避免肥水外流,最好的辦法就是一子兼祧兩門。

像明初重臣楊士奇就是兼祧子,他的父親楊子將,原本是長房楊辰的次子,過繼給無子叔父楊榮。後來,楊辰的長子,即楊子將的親大哥(過繼後稱堂兄),和兒子相繼早亡,致使長房楊辰絕嗣,楊士奇就申請由他兼祧伯祖父(實際是本生親祖父)楊辰,一子祧兩門。

雖然律法不允許兼祧行為,但民間已經約定成俗,還因為缺乏有效管理,而處於混亂狀態。清初的學者萬斯同就曾經抨擊過兼祧行為,說一子繼承兩人後,是貪戾無恥的表現。從萬斯同的批評可見,兼祧在明清時期已經比較普遍了。

乾隆四年(1739),朝廷頒布《獨子出繼條例》,禁止獨子出繼,如果為了貪圖財產讓獨子出繼,發現後就勒令歸還本宗,本生父母杖八十。事實證明,這個條例並沒有什麼用,根本無法制約民間習慣法。乾隆四十年(1775),清純帝修正了獨子出繼條例,在兩廂情願下,允許一子繼承兩房。

從此,約定成俗的民間習慣法——兼祧,終於從被禁止、被遏制中殺出重圍,披上了合法的衣服,獨子兼祧制度正式確立。

當然,要實施獨子兼祧,還要遵循三個法定條件:

其一,繼承人是獨子;其二,獨子只能兼祧父親和親兄弟的宗祧;其三,必須兩房父母都同意,宗族也支持。只要符合法定條件,小宗獨子可以兼祧大宗,大宗獨子也可以兼祧小宗,小宗獨子還可以兼祧另一小宗,一子兼祧二門、三門,乃至於四門、九門,都有例子可循。

04,兼祧制度的衍生問題

隨著兼祧制度的確立,隨之衍生其他問題,比如如何為兼祧父母服喪;兼祧子如何婚配。

兼祧子如何服喪的問題,還是按宗法制度大宗為重的原則:如果獨子兼祧中有大宗,就是獨子為大宗服斬衰(三年),為本生小宗服期年(一年);如果獨子兼祧同屬小宗,就以本生為重,服斬衰,為兼祧父母服期年。

到了嘉慶年間,又出現一種新情況:小宗之子出繼另一小宗後,本宗又絕嗣改為兼祧時,兼祧子怎麼服喪呢?還以本生為重嗎?

這就並沒那麼絕對了,因為出繼在前,兼祧在後,所以,這個兼祧子要為嗣父母服斬衰,只為本生父母服期年即可。

到道光年間,又出現另外一種新情況:小宗之子出繼另一小宗後,本生絕嗣改為兼祧,但本生父母和兼祧父母都健在,以後又該如何服喪呢?

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兩房父母都在時,就算是出繼在前兼祧在後,也應該以本生為重,兼祧子為本生父母服斬衰,兼祧父母服期年。

那麼要以溥儀為例,他出繼穆宗同治帝,又兼祧德宗光緒帝,還有本生父醇親王,他又該怎麼服喪呢?這問題並沒有什麼糾結的,對溥儀來說,同治帝是大宗嗣父,服斬衰三年,本生父載灃次之,服期年,光緒帝身為兼祧父,也服期年。雖然本生父和兼祧父都服期年,但本生父重於兼祧父,因為光緒不是大宗。

雖然在禮法上,仍然是以大宗為重,但在實際情況中,從父子親情考慮,也有獨子為兩房父母服斬衰的,比如道光年間的南昌知府張子畏就是如此。同治帝的師傅李鴻藻也是出繼後改兼祧,他已經為嗣父母服喪三年,又申請禮部為本生父母服喪三年,還被人誇讚守禮。

兼祧制度的確立,除了衍生為兩房父母服喪的問題,還有兼祧子的婚姻問題,在民間,一夫兩妻是獨子兼祧的普遍狀態,就是兩房父母各自為獨子娶妻生子。

比如丁汝昌,本生父丁志謹(燦勳),兼祧父丁志宏,他在本生父門下先娶錢夫人,早亡,續娶魏夫人;在兼祧父門下先娶徐夫人,早亡,續娶趙夫人,又早亡,再娶王夫人。五個妻子都受到清廷的封誥,除了王夫人是「夫人」外,其餘四位都封「一品夫人」。

兼祧子的兩妻,在民間都被視為正妻、嫡妻,稱為「兩頭大」,或者說是「平妻」,但實際上與禮法不合,所謂「兩頭大」是不能見官的,因為律法不承認一夫兩妻婚姻的。

就是說你在家裡怎麼樣都行,一旦牽扯到律法中,可不存在「兩頭大」、「平妻」的情況,只有先聘娶的才是妻子,後聘娶的只能算妾。

嘉慶二十五年的《禮部則例》明確規定:獨子承祧兩房,只應娶嫡妻一人,其置側室以廣嗣育,在所不禁,不得兩門均為娶妻,有違定例。

所以,不要在律法面前扯什麼「兩頭大」,先娶者為嫡,後聘者為妾。當然,法理不外乎人情,遇到具有人情味官員時,結果也會有不同。

鹹豐年間,保定府人王宗閔的弟弟無子,由王宗閔的獨子王廷庸兼祧兩門,王宗閔已經為兒子娶妻,他弟弟又為王廷庸娶妻張氏。王宗閔意圖姦污張氏,未成,事後張氏與丈夫王廷庸發生口角自盡。

當地官員按照律法,後娶者為妾,就把王宗閔定罪為調奸子妾未成,杖一百,徒三年。案子報到保定府,這位覆審的官員很憐憫張氏,不贊成判決結果。這位官員認為:雖然法律不認同兩位正妻,但張氏畢竟是明媒正娶的,具有正妻的外在表現形式,不能視為妾室。應該按照有妻更娶律,把王宗閔改判擬滿流。這個案子報到刑部後,刑部同意了保定府的覆審。

05,猴格說

獨子兼祧制度的確立,對古代宗祧繼承法來說,可謂是進化到極致,既能避免財產的外流,又維護小宗的感情,還避免了應繼、遠繼造成的血緣淡漠,嗣父母與嗣子之間的心理隔膜相對更少,雖然現在看來滿是糟點,但在古代社會,可以說是比較人性化的制度。

那麼,如果清朝之前就實行兼祧制度,明景帝傳位給明憲宗,憲宗如何做兼祧子?如果朱慈烺繼位,又如何兼祧熹宗、思宗兄弟呢?

如果朱見深和朱慈烺真的是兼祧子,按照宗法制度,大宗不可絕的原則,還是以大宗為重,也就是說,朱見深之於英宗、景帝,以大宗本生英宗為重,兼祧景帝為次;朱慈烺之於熹宗、思宗,以兼祧大宗熹宗為重,本生思宗為次。

而兼祧制度從漢朝的另類存在,到明清在民間的悄然普遍,再到最終確立制度,正說明了民間習慣法對國法的影響,民間習俗對正統儒家倫理的較量,說明了人類一直在進步,某些冰冷的教條總歸會被拋棄的。

就是這樣。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參考資料:清代獨子兼祧制度述論、清代獨子兼祧制度研究、論兼祧制度、宗廟禮制研究等

透過表象尋找歷史真相,以史為論,訴說個人見解,謝絕脫離人文環境的過度解讀和陰謀論。有喜歡遼夏金元以及後宮八卦的朋友可以關注猴格,這廝雖然總是處於拖延症晚期,但寫出來的東西儘量不會讓讀者菌失望!如果發現有失誤之處,非常歡迎留言糾錯。

相關焦點

  • 單身媽媽痛失獨子想冷凍他的精子留點希望 專家:倫理問題比代孕更...
    不過,現代快報記者採訪相關專家獲悉,採集精子冷凍保存從技術上可以達到,但我國法律對代孕確是明令禁止的,也就是說,即使張女士能夠冷凍兒子的精子,法律也不允許其採用輔助生殖技術培育出下一代。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毛曉華  交了女友升了職卻突然離世  「兒子18個月大時,他父親就癱瘓在床,8年前老伴走後,我們娘倆相依為命。」
  • 肖恩·康納利在夢中去世,留下12億遺產不給獨子半毛錢
    去年過生日的時候,肖恩·康納利的兒媳愛爾蘭歌手菲奧娜·烏夫頓曾曬出一張合照,為他慶祝生日。 但第一任妻子曾出自傳揭露肖恩·康納利是不負責任、喜歡家暴的丈夫,她曾被肖恩·康納利打得昏迷不醒,身心遭到雙重折磨。前妻黛安克蘭杜自曝離婚之後,沒有拿過一分錢的離婚贍養費。
  • 43歲名媛孫瑩瑩再婚嫁豪門獨子五年仍未孕,婆婆心急抱孫難以啟齒
    孫瑩瑩是二婚,2015年嫁給了軍火商的獨子,婚後五年至今沒有生下子女。雖說孫瑩瑩的婆家都很尊重她的私人生活,對夫妻倆生育與否不加以幹擾,不過長輩想要抱孫的心情可想而知,日前因為孫瑩瑩被發現低調現身孕醫診所,孫瑩瑩的婆婆獲悉後驚喜萬分,直言如果能抱得孫子,真是大喜事,可見她是多想抱孫子,這也令人好奇43歲的孫瑩瑩是否會冒高齡的風險再度懷孕?
  • 臺灣知名導演升級做爺爺,演員獨子與女插畫家秘密結婚當爸
    本文編輯劇透社:年年未經授權嚴禁轉載,發現抄襲者將進行全網投訴最近,臺灣知名導演、作家吳念真的獨子吳定謙,在社交平臺宣布自己在中秋節已經登記結婚,並表示將在明年升級成父親。只見結婚照中的吳定謙太太低頭,笑得十分燦爛,不少網友都讚美兩人看上去真是幸福。吳定謙今年37歲,是臺灣知名導演吳念真的獨子,出演過不少戲劇、舞臺劇。吳念真,筆名念真,是臺灣知名的影視導演、編劇、演員作詞人和藝術總監,同時也是金馬、金曲、金鐘獎的三獎得主。
  • 寶媽試管生下孩子,DNA卻顯示是「叔叔」的娃,寶爸:我是獨子
    所以通過親子鑑定是可以檢測出常規的親生血緣聯繫,但實際上親子鑑定的準確率並不是百分之百的,所以因為某些特殊原因,它也存在著出錯的可能。 在廣州電視臺的《說法》頻道中報導了這樣一個令人詫異的事情,廣州的一對夫妻在結婚之後因為特殊原因,所以無法正常的懷孕,於是他們就通過試管的方式生下了一個孩子,這本來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但孩子的父母卻鬱悶不已。
  • 父親留下420億遺產,獨子每月只能領200萬,全部領完需要1750年?
    許世勳是四大船王之一許愛周的第三個兒子,這個家族曾經在廣東以經營船運與油類生意為主,後來移居到香港,成立中建企業,開始涉及各行各業的投資發展,包括房地產、礦產、航空、基建等等,資本越來越多。兩位兄長許歧伯、許士芬相繼離世之後,許世勳就接管了周興置業,僅僅一年,也就是1990年的時候,他就已經為居香港富豪榜第15位,此後生意越做越大,不比香港四大家族,卻也躋身成為了香港十大富豪之一。許世勳一生只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長子已經離世,只剩下次子許晉亨。
  • 馬步芳獨子,汶川地震捐款5000,問:西北人還罵我們不?
    歷史中的一沙一影都需要細細品味,大家好,這裡是《一沙一去留》,我是去留君。講一個江湖中的傳聞。據說西北軍閥馬步芳第一次帶獨子馬繼援見蔣介石的時候,蔣介石介紹蔣經國給二人認識,說:「這是犬子經國。」馬步芳有點慌神,心想經國都只是「犬子」,那馬繼援怎麼介紹合適?他頓了一下說:「這是驢日的馬繼援。」
  • 慈禧臨終前讓溥儀「兼祧」 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
    提示:點擊上方"吉祥滿族"↑關注微信訂閱號:@吉祥滿族(微信號:jixiangmanju)滿族門戶網站、中國滿學專委會滿文書法研習會門戶網站——吉祥滿族,2002-2018年在古代封建社會的宗法制度下若有家族嫡子未出子嗣而死亡,又或沒有生育能力,為了防止大宗後繼無人,則會從近支親族中選擇一位後輩入嗣,是為「承祧」。這種承祧制度下的父子關係,是法理上的,而不是血緣上的,但並不是說這種關係只是流於形式。因為日後財產的繼承,以及社會關係的變化,都是實實在在的。而到乾隆年間,民間又創新出一種新的承祧方式,叫做「兼祧」。
  • 薩摩耶生了獨子,一時間難以辨別它爹是誰,長大後反應過來了
    經過一段時間後,薩摩耶順利產下了獨子,身體的其它部分都是白色的,唯獨耳朵和右眼的毛髮是黑色覆蓋的,一時間難以辨別它爹是誰,只好再等幼崽長大些再進行判斷了。等過了1年左右,狗子長大了,狗主人也反應過來了:確認是二哈的崽無疑了。這藍色的小眼睛,除了二哈,還有誰能這麼特別呢?
  • 【賽博朋克冬日祭】殺出重圍:人類分裂
    「殺出重圍」的故事 說到賽博朋克遊戲 由Eidos工作室/Square Enix 開發發行的 《殺出重圍》系列是繞不過去的坎
  • 徐志摩的獨子,高壽102歲還健在,說母親同情陸小曼不恨林徽因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在徐志摩短暫而又不凡的一生中與三位民國傳奇女子之間的愛情故事。 不僅如此,你們知道徐志摩的獨子,是怎麼形容徐志摩和三位女子的愛情故事的嗎?我們接著往下看。
  • 「遊戲雜談」《殺出重圍3:人類革命》:來自未來的科技之殤
    今天,我又將推薦一款PC/主機平臺的遊戲,看標題,沒錯,就是《殺出重圍3:人類革命》。這款遊戲類型也不太好下定義,這應該算是FPS+TPS+潛行+RPG類遊戲,但是這款遊戲的素質,和同期的FPS,TPS,潛行,RPG比,都不能算作是最佳,但它卻把四種遊戲的精髓巧妙融合在了一起,且完成度極高。因此,它低調而獨一無二。
  • 香港豪門貴族鄧永鏘獨子曬婚照攜丈夫慶
    餼滄摶韝鱷蜹莵狄軽畃蟡箻嚐饅岓萊鏷揩卅戶包蟲姥嬕棴譚僰蕠蘫睶孮堛駁韀駒藪顁鏸霏畤纛妮棗姊斣貼磚熴盈淉鄧永鏘被譽為香港最後的貴族,這個貴族的身份不只是因為他是名門出身,生前是香港實業家——知名品牌上海灘的創辦人,同時也在於他在英國皇室中有很高的聲望
  • 中國第一位男播音主持,5億遺產未給獨子,趙忠祥為何這樣做?
    中國第一位男播音主持,5億遺產未給獨子,趙忠祥為何這樣做?兒子趙方從小就受到父親趙忠祥嚴厲的教育,就如同他的名字一樣,趙忠祥希望他能成為一個堂堂正正的男子漢,儘管是自己工作忙,沒時間管教兒子,對兒子的教育就壓到妻子身上,成家立業的趙方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不僅事業有為俺組成一個幸福的家庭,為趙忠祥生下孫子。可能是趙忠祥為了彌補從小對趙芳的苛刻,所以每當看到兒子就非常的愧疚。
  • ——遊戲《殺出重圍3:人類革命》給我們的反思
    《殺出重圍3:人類革命》由Eidos Montreal,Feral Interactive開發,殺出重圍這一系列可以說是賽博朋克類型遊戲的裡程碑之作。同樣的作為殺出重圍系列的《殺出重圍3:人類革命》也並沒有辱沒了這一系列的名頭,IGN評分高達9分。作為經典的續作,能夠做到錦上添花,絕對是一款非常優秀的作品。
  • 獨子家庭vs獨女家庭,哪個晚年會更幸福?答案跟你想的不一樣
    獨子家庭vs獨女家庭,哪個晚年會更幸福?小區的王阿姨今年60歲,她的獨生子李明今年也已經30歲,在5年前已經結婚生子。王阿姨為了幫忙照顧孫子,便在5年前搬到兒子家中,與兒子、兒媳婦、孫子一起生活。當然,他們父母所產生的煩惱也不一樣,從中我們亦可看出,獨生子與獨生女的家庭,不僅僅在教養的過程中存在極大的差異,晚年時,父母關注及受到的困擾也不同。獨生子家庭與獨生女家庭,有何區別呢?
  • 廣東一男生向三女同學潑硫酸 村幹部:其系家中獨子,父親去年車禍去世
    12月28日,社交平臺瘋傳廣東石油化工學院有一男生在做實驗時,將硫酸潑灑到多名女同學身上,致女生臉部、眼珠受損嚴重。就網傳消息,紅星新聞和廣東石油化工學黨委宣傳部長黎齊英取得聯繫,黎部長告訴紅星新聞,目前轄區所屬的茂名市茂南區公安局已發布《警情通報》,以《警情通報》為準。
  • 國產車再出風頭,哈弗H9殺出重圍,榮升「公務車」
    國產車再出風頭,哈弗H9殺出重圍,榮升「公務車」近幾年國產品牌的強勢來襲,讓合資車的市場份額被搶走了很大一部分,這樣的狀況對於合資品牌來說絕對是一個巨大的威脅。短短幾年時間,不僅打破的合資壟斷的局面,甚至連自身的生存環境都出現了不小的縮水,這種程度的變化讓許多合資品牌還有一種如夢似幻的感覺。但面對國產車銷量不斷暴漲的狀態,合資車卻表現更差,就在近期曝光的8月投訴榜中,前十名的寶座均被合資品牌佔滿,其中不乏一些人氣、熱度極高的銷量型選手。面對這樣的情況,日益壯大的國產車顯得更加可靠穩定。
  • 《民初奇人傳》殺出重圍 奇人江湖「乘風破浪」
    周末綜藝強檔殺出重圍 「奇人傳」大受好評《民初奇人傳》開播檔期可謂「危機四伏」,原本周末兩天就是各大綜藝節目喜聞樂見的強力檔,更不用說撞上《乘風破浪的姐姐》這一爆款綜藝,不免令人擔憂。然而憑藉著反轉不斷的快節奏和新奇豐富的故事設定,《民初奇人傳》在一眾大熱綜藝中殺出重圍,取得了不俗的收視和口碑。
  • 《人生模擬器》中國式人生怎麼開局 中國式人生開局方法
    導 讀 人生模擬器中國式人生中開局是非常重要的,那麼到底要怎麼開局比較好呢?希望下面這篇人生模擬器中國式人生開局攻略大全能幫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