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名揚四海的千年古剎,已經美出天際!

2021-03-01 江蘇微旅遊

名揚四海的千年古剎大明寺,雄踞於揚州蜀岡中峰之上。因初建於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間而得名。作為中國佛教第一批重點開放寺院,集佛教殿堂、文物古蹟、園林風光、國際佛學教育為一體而歷代享有盛名,是一處歷史文化內涵十分豐富的民族文化寶藏。

沿著數百節舒緩石階登上大明寺前的廣場,迎面是一座莊嚴典雅的牌樓。牌樓為紀念棲靈塔和棲靈寺而建,四柱三楹,下砌石礎,仰如華蓋。中門之上面南有篆書「棲靈遺址」四字,為清光緒年間鹽運使姚煜手書,字體雄美。

大明寺最有特色的建築是鑑真紀念堂,紀念堂是根據周恩來總理的指示,為紀念鑑真法師圓寂一千二百周年,於1963年中日兩國紀念鑑真圓寂1200周年時奠基,於1973年建成的。

鑑真東渡日本前,曾為大明寺住持。從唐天寶元年(742年)起,先後十餘年,歷盡艱險,至第六次東渡成功,將我國佛學、醫學、語言文學、建築、雕塑、書法、印刷等介紹到日本,為發展中日兩國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山門外東偏壁上,面南嵌著一方石刻,上有擘窠書「淮東第一觀」五字。此碑石立於清雍正年間。北宋時,揚州屬淮南東路轄區,著名文學家蘇轍(子由)與秦觀(少遊)暢遊大明寺,作詩唱和。

寺內最出名的是棲靈塔。棲靈塔建於隋文帝仁壽元年,塔高九層,塔內供奉佛骨,謂之佛祖即在此處。本焚僧大覺遺靈之言,故稱「棲靈塔」。

來到揚州,棲靈塔是一定要登的,因為只有在棲靈塔才可以追尋古人的足跡登高望遠,抬頭仰望藍天白雲的飄動,低頭俯瞰整個揚州的綠意盎然。

登塔遠眺,北面是綿延的低矮丘陵;而向南,是水波粼粼的瘦西湖,亭臺相映,草木依依,畫舫往來;東邊是觀音山,觀音廟靜臥山上,香火不息;皇家御花園西苑芳圃則位於棲靈塔的西邊。近處是樹木繁密的園林,遠處是樓宇參差的城市,再遠處便是「江作青螺帶,山為碧玉簪」的秀色江南了。

這般美景,是連李白、白居易、劉禹錫等唐代著名詩人都無法拒絕的。

《秋日登揚州西靈塔》

唐/李白

寶塔凌蒼蒼,登攀覽四荒。

頂高元氣合,標出海雲長。

萬象分空界,三天接畫梁。

水搖金剎影,日動火珠光。

鳥拂瓊簾度,霞連繡栱張。

目隨徵路斷,心逐去帆揚。

露浴梧楸白,霜催橘柚黃。

玉毫如可見,於此照迷方。

當時的李白登上高高的塔頂,看塔頂與天空相接,地面萬物與天際分界清晰,湖水把金色的古剎與塔影嫋嫋搖晃,太陽正放射著耀眼的光芒,秋露把樹葉洗白,寒霜把柚子與柑橘催黃。

如今登上棲靈塔,伴隨著悠揚的鐘聲,天空格外澄明而安詳,輕柔的秋風伴著暖陽吹過臉龐,感覺格外溫暖。塔下,秋水碧綠,一切都很安靜。雖然沒有春天的百花盛開,沒有夏天的枝繁葉茂,秋冬季節卻有著自己繽紛的色彩。站在塔頂俯瞰,所見的正是一幅斑斕的五彩畫卷。

位於大明寺大雄寶殿西側的平山堂是由北宋大學家歐陽修任揚州太守時所建,坐此堂上,江南諸山,歷歷在目,曾是大文豪們競相踏足的寶地。"遠山來與此堂平",故稱"平山堂"。後來蘇東坡任揚州太守時,常來此憑弔,並在後面為歐陽建造了"谷林堂"和"歐陽河"。

在平山堂之西是一座富有山林野趣的古典園林——西園。西園一名御苑,又名芳圃。始建於清乾隆元年(1736年)。今園中古木參天,怪石嶙峋,池水瀲灩,亭榭典雅,山中有湖,湖中有天下第五泉。據唐人張又新《煎茶水記》所載,這裡的泉水在當時被品評為天下第五。宋歐陽修在《大明寺泉水記》中稱:「此井為水之美者也。」今天,人們遊歷大明寺,仍以飲天下第五泉水為樂事。

在大明寺西園的康熙御碑亭東側有一塊依牆而築的石碑,碑上嵌著「鶴塚」二字。

提及揚州大明寺西花園裡的鶴冢,揚州人很少有不知道的。據寺內清代詩人、書法家李鬱華書撰的《雙鶴銘》載:兩淮副轉運使徐星槎,修葺平山堂後,「縱雙鶴其中,主僧星悟珍護之,俯仰池亭,飲啄自適。未幾,一鶴病足斃,一鶴巡繞哀鳴,絕粒以殉。」

在鶴冢的南側一處佔地40平方米的鶴池,如今已呈現在廣大遊客面前。兩隻仙鶴,一雌一雄,一隻在池中喝水,一隻在仰天長嘯。據悉,鶴冢還有個動人的傳說:清光緒19年,主持星悟禪師在平山堂養了兩隻鶴,極為珍愛,任憑雙鶴戲耍自如。後來,雌鶴患足疾而死,另一鶴悲痛欲絕,絕食而亡。星悟禪師深為感動,將雙鶴埋葬於此,並立一石碑,以此讚美這種可歌可泣的情義與忠貞不渝的感情。

揚州古剎大明寺,每年都會舉行形式多樣的各種慈善活動,助貧濟困、利益眾生、福利社會。每一年,在方丈能修大和尚的慈悲倡導下,在臘八當天,寺院都會向社會大眾免費施粥,此一公益活動,受到廣大佛教信徒和社會大眾的熱烈稱讚。一直以來,每年臘八,廣大揚州市民、信眾都會來到寺院排隊領取、品嘗寺院精心燒制的臘八粥,感受冬日裡溫暖、吉祥。

揚州人早上皮包水(上茶館),晚上水包皮(上澡堂子)的生活方式是出了名的。所以,早起遊完大明寺後,可以去冶春茶館定上一桌冶春早茶套餐,點上一壺茶,慢悠悠的喝上個半天。晚上走進永寧泉或揚州浴室的一家,完整體驗一把老揚州「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生活。

門票:旺季45元(3~6月、9~11月);淡季30元

地址:揚州市邗江區平山堂東路1號

開放時間:07:30~17:15

往期中獎名單公布

在11月22日《福利 | 打開蘇州的新方式,顛覆你對江南水鄉的所有想像!》發布的活動中,獲得2張蘇州市吳中太湖旅遊區門票的小夥伴有:    

Yujie TANG、蘇西、4 N - 2022、黛瀅、陳劍華、

Mr.Z、最佳損友、joveysha、七喜小燕子、need you now、

夜箏鳴、Dannie、向日葵、守望幸福、莨俍小米粥

恭喜以上小夥伴,快快聯繫蘇小遊領獎吧!截止時間:12月15日,過期作廢哦!

本文為江蘇微旅遊原創內容,圖片作者:@望秋嘆、@光影劍客N、蘇世。僅作分享之用,文章及插圖版權屬於原作者。如遇到1、分享內容侵犯您的版權;2、所標來源非第一原創;3、微信內容發現錯誤等情況,請第一時間私信「江蘇微旅遊」或聯繫小編電話:025-84600921-8155,我們會及時審核

■豔遇小鎮上演精彩大戲!教你「女追男」必備秘籍!

■福利|靖江美食大測評!喝湯包品江鮮,囤豬肉脯!

■從清晨到夜晚,尋找城南被遺忘的人文風景...

相關焦點

  • 新塍古鎮這棵千年銀杏美出天際!
    新塍古鎮這棵千年銀杏美出天際!
  • 走進開元寺,領略福州古厝之美!這座千年古剎,今日為何貴賓滿座?
    啟動儀式現場本次活動由海峽網等單位主辦,首站走進福州千年古剎開元寺,同時展開線上書畫影主題作品徵集評選,未來還將在開元寺舉辦優秀作品聯展活動。本次活動以媒體採風為主要形式,輔以攝影徵集、書畫寫生邀約、圖片展等形式。旨在尋訪古厝之美,深入講述福建故事,展示福建之美,全面助力世界遺產大會的順利召開。
  • 這座城,美了上千年,好吃了上千年
    前幾日,國外網友Aesthetic Sharer ZHR@CGdrawing在社交網絡上傳了一張西安千年古銀杏樹的照片,引起了國外網友的瘋狂轉發,短短幾天點讚數就破了10萬。原來,這是一棵位於西安市長安區古觀音寺內的千年銀杏樹,據傳是李世民親手栽種,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
  • 拜訪南京的千年古剎,感受古寺的千年歷史,讀懂南京的古都底蘊
    南京這座古城自從建成以來已經有2480年的歲月,而這些出力在南京的古剎,所記錄的佛教發展已經達到了1780年。早在考試到中學為止,南朝480座寺廟,而且是整個城市佛教全盛時期家長正在考察的城市裡,城市寺廟無論是絕代的錯綜複雜的感情,還是隱藏在煙雨的寺廟深秋色彩裡的寺廟,都能找到該城市千年的詳細內容,所以在這次旅行中,我要帶你去南京那千年古剎。
  • 河南這座千年古剎,與少林寺、白馬寺齊名,連乾隆皇帝都曾遊歷過
    導遊語:河南河南這座千年古剎,與少林寺、白馬寺齊名,連乾隆皇帝都曾遊歷過。河南是我國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也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河南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歷史遺蹟眾多,旅遊資源豐富,沒有特別的身份證,沒有特別的身份證。
  • 重慶有座「千年古剎」,感受豐富文化內涵,有渝中「小峨眉」之稱
    今日所謂千年古剎,既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又有它獨特的魅力。在重慶南岸區獅子山上有慈雲寺。慈雲寺原來是觀音寺。從唐代開始,到現在已經有近千年的歷史了,20年代,經籌資擴建的寺院改名為慈雲寺。整座寺廟佔地面積近8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4000平方米。在巴渝,其規模可以說是相當大的。慈雲寺不只是中國的重點寺院,它也是一座古代佛教寺院。
  • 唐朝千年古剎左溪寺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點擊底部「閱讀原文」發表評論在浦江盆地北山麓的群山峽谷中,濃樹密林掩映著一座古老的寺廟,它就是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曾出了天台宗八世祖
  • 莆田深山這座閩中最早的禪院古剎,寺院內供奉著開山祖師千年真身
    本期臻探帶您探訪莆田四大千年古剎之一的龜山福清寺,龜山寺位於莆田華亭鎮三紫山上,莆田新二十四景之一的龜洋積霧便在此處,由無了禪師始建於唐代穆宗長慶二年(公元822年),唐末,五代後梁貞明年間(915-921年)閩王王審知奏請,賜名龜山福清禪院。隨著滄桑迭變,曾幾度廢興,現存建築為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重建,是閩中最早標誌為禪院的古剎。
  • 龍山寺:難得一見的千年古剎,臺灣省400多座分院的祖庭
    鎮內,有龍山、鳳山兩山對峙,這樣的風水寶地之下,自然少不了一座千年古剎,因其坐落於龍山山麓,便被人稱之為「龍山寺」。傳說,寺廟最早建於東漢年間,一位古天竺高僧一粒沙來到安海,看見當地一顆亭亭如蓋的巨大樟樹,枝繁葉茂的樟樹白日裡濃蔭遍地,為過往的人們遮陽擋雨。在夜裡,古樟樹則會發出耀眼的光芒,高僧一粒沙認為這是佛法顯靈,於是發下宏願,要在此地建起一座寺院。
  • 湖南綏寧縣千年古剎—高臺寺
    殿內佛像高臺亭外圍是一個碩大的草坪,有幾棵桂花樹,四季飄香,四周蒼松翠竹,鳥語花香,空氣怡人,是天然的氧吧,鳥聲和著木魚聲,鐘聲,使這座千年古剎莊嚴而富有勃勃生氣。高臺寺現在正在建設中,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看到一個更好的,不一樣的古剎,使絡繹不絕的遊人香客選擇在此完成自已的心願之旅。
  • 千年古剎法華寺,悠悠晚鐘譽天下
    千年古剎法華寺,悠悠晚鐘譽天下 法華寺又名高山寺,位於零陵古城東山中麓最高峰,面朝青山碧水
  • 中國這座千年古剎,距今有1300年歷史,被譽為「西來第一禪林」
    那是廣德寺,不大,始建於唐朝貞觀年間,始建於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寺內大樹林立,古樹參天,枝繁葉茂,廟宇眾多,環境幽靜,是一處清淨寧靜的地方,曾經是中國皇室的禪林,在歷朝歷代的發展中,都備受重視,這也是許多人期盼的原因。
  • 古剎千年迷蹤:北京大覺寺百年傳言驗明正身
    大覺寺之美遠不止於景致,作為千年古剎的大覺寺古有帝王將相親臨,今亦成為文人墨客匯集之所,古寺不但留有名人詩詞、題字,還流傳著一個個故事與傳說,一代代博學之士來此探查淵源,撥開雲霧得還歷史以真相。御筆牌匾禪機無限沿著中路寺廟主體建築拾級而入。
  • 「千年古剎」宏覺寺發現千年梁檁彩繪和題記
    2020年10月17日,青海西寧宗喀大慈宏覺寺舉行「千年古剎西寧宏覺寺舊殿修復中發現重要文物梁檁彩繪與題記專家研討會。」近日,在青海省西寧市「千年古剎」宏覺寺的舊殿修復中,發現重要文物梁檁彩繪與題記——這些穿越千年歲月的圖文印記,記載了什麼?又講述著這座古剎怎樣的歷史故事?
  • 商州板橋鎮千年古剎西山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唐朝有一裴姓官員因厭倦喧囂、傾軋、汙穢,從長安出宮來到此處,見其山清水秀、雲霧綠經,便定居下來測發修行。後得唐王李世民營銀修建了西山寺,經宋、元、明、清歷代修繕已頗具規模。原建寺院有圍牆前後山門。前山院外有半面懸空的鳴鐘亭、內懸800多公斤的鐵鐘一項、院內有前殿五問,正面大雄寶殿內麴坐釋趣牟尼佛、韋馱護法倚立兩側,院北僧房三間,出門外東北方依次有姐娘廟、土地祠、觀音亭、山後千年龍泉,日夜露漏細流不斷,還能醫疾療病。觀音亭前懸崖下至今有和尚家一處。建國後公元1950-1952年西山寺曾為韓村村辦小學使用。53年拆廟砸鍾、千年寺院,毀於一旦,古建築蕩然無存,僅剩石碑六座。
  • 三明泰寧,一路越水穿林,只為一座懸掛在空中的千年古剎甘露巖寺
    與世無爭的地方,總是那麼隱秘與寧靜,所以道仙們修煉的地方,總是那麼意想不到,要說這裡啊,是只屬於自然的美色,蔥鬱的山林起舞翩翩,茂密的竹林,蒼翠欲滴,萬萬年前的神秘古崖,倒影著滄桑的痕跡,綠水青山的盡頭,還有一座千年古剎。
  • 浙江這兩個千年古剎,一個收費的遊客絡繹不絕,一個免費十分冷清
    自從佛教傳入我國以後,先後建立了一批寺廟,到今天,已經有很大的千年古剎。不缺浙江古寺古剎。兩座古寺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杭州靈隱寺和天台國清寺,它們都是千年古剎,且均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入寺費用75元,每天遊客絡繹不絕,而國清寺雖然不要門票,卻顯得十分冷清。
  • 晉代古剎 千年銀杏 奉化這個地方美到令人窒息!
    這兩天,奉化市民的朋友圈頻繁被溪口雪竇寺兩棵千年銀杏古樹的落葉照片刷屏。扇形的銀杏樹葉為大地鋪上一層金色綢緞。 昨天,記者聯繫到了照片拍攝者「悠遊」。雪竇寺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兩棵千年古銀杏獲得過許多榮譽,1997年評為寧波十大古樹名木,後來還被列入「百株中華人文古樹」名錄。
  • 福清這座千年古剎,跟狀元有關,你了解嗎?
    在福清西部旅遊勝地一都鎮一都村居然藏著這樣一座小而精的千年古剎。古剎協濟廟一都村北靠閩侯縣,南鄰莆田市,西接永泰縣,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的一都村,既是宋代古剎協濟廟的所在地,也是一都鎮村民們聚集的活動中心,更是宋代狀元黃定的出生地。
  • 【老閩南】千年古剎靈源寺
    靈源寺,位於靈源山的山腰處,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寺院周圍高山密林,讓這座有著千年歷史的古剎更顯清淨。傳說,寺廟建於隋朝,經過歷代的僧眾保護修葺,最終形成現在的規模。在1988年,靈源寺就被列為第二批晉江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靈源寺供奉的是如來佛祖和觀音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