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市,陳子昂故裡,四川省轄縣級市,由遂寧市代管。[1]地處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遊,遂寧以北,位於成渝經濟區北弧中心。射洪市幅員面積1496平方公裡。截至2019年,射洪市轄21個鎮,2個街道;共有446個行政村(587個自然村),69個社區。截至2017年,射洪市戶籍總人口97.24萬。
南北朝西魏時期,始置射江縣,得名源於其境內有射江。於北周(557年)改名射洪縣,故稱「西魏置縣,北周正名」。射洪市境內建立縣級政權已有1500多年歷史。2019年8月16日,經報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射洪縣,設立縣級射洪市。
射洪市是中國民間詩畫藝術之鄉」,是「全國科技進步示範縣」、「全國科普示範縣」,素有「子昂故裡,詩酒之鄉」美譽。射洪市境內有陳子昂讀書臺、楞嚴閣等古蹟,有矽化木化石群地質遺蹟,有子昂故裡文化旅遊區、金華山、太和鎮磨嘴村鄉村旅遊示範帶、桃花山風景區、螺湖自然景觀等景點。
射洪市地處四川盆地中部丘陵區北緣,介於北緯 30°40′~31°10,東經105°10′~105°39′之間,涪江上遊,遂寧以北。東靠南充,西鄰成都,南接重慶,北抵綿陽,位於成渝經濟區北弧中心,屬全省「一極一軸一區塊」成都都市圈增長極。射洪市東西最寬處46公裡,南北最長處58.6公裡,幅員面積1496平方公裡。
射洪市境呈心臟形,西北高,東南低。射洪市為典型的紅層丘陵地貌,以丘陵為主,地貌類型有低山、高丘、中丘、低丘、河谷地貌。丘陵地區佔89.1%(其中低山地貌佔縣幅員面積的15.4%,高丘地貌佔市幅員面積的35.4%,中丘地貌佔市幅員面積的17.3%,低丘地貌佔市幅員面積的21%)河谷地貌市幅員面積的10.9%。
射洪市氣候屬四川盆地亞熱帶溼潤氣候。其氣候特點為雲多霧重、冬暖春旱、無霜期長、雨量充沛且雨熱同季和夏旱伏旱、秋多綿雨。無霜期長達284天。年平均日照1310.7小時,年平均輻射總量為90.673千卡/平方釐米,年平均氣溫17.2°C。年降雨量885.0毫米,年平均蒸發量為1112.3毫米。
射洪市境位於盆中岷、沱、嘉中下遊與盆北嘉陵江中下遊春季較少水區的分界線上。自然水系以涪江為主幹流,梓江、青崗河、桃花河、富同河為主支流,呈樹枝狀延伸全縣境域。全市還人工修建了人民渠、前鋒渠、武引渠等引水工程渠系。
射洪市有栽培植物737種,其中糧經作物63種,蔬菜39種,飼料18種,綠肥5種,喬木樹類128種,竹類9種,花卉207種,經濟林木268種,另有菌類、藻類、苔蘚類等植物。
射洪市境內動物主要由亞熱帶農田動物組成,僅少數與人類活動有關的動物較多,動物的地理分布無大差異。射洪市野生獸類有18種(含亞種);野鳥有74種(含亞種);昆蟲有69種;魚類94種(含引進);有飼養動物30種。
金華山,是全球道教主流教派全真道的聖地,位於四川省遂寧市射洪市。因其「山貴重而華美」得名,被譽為「天下無雙景,人間第一山」。前山為金華道觀,後山是開初唐一代詩風的著名詩人陳子昂少年時代讀書臺。山上古柏森森,亭臺樓閣鱗次櫛比,巧奪天工。
四川射洪矽化木國家地質公園地質博物館為公園主體建築,面積4300平方米。博物館有各類展品1200多件,主要來自四川省射洪縣、國內其他省區,部分來自泰國、緬甸等地。博物館分序廳、地球廳、矽化木廳、射洪廳、侏羅紀海洋廳等部分,以新奇的創意設計,領先的技術手段,鮮明的藝術效果,展現和介紹地球科學、生命進化、矽化木的微觀世界和成因、四川盆地地質概況等。
陳子昂故裡金華鎮是中國四川省射洪縣下屬的一個鎮,位於涪江中西岸。因「一代文宗」陳子昂生於斯長於斯,加之她水秀山靈,故名聞遐邇,享譽中外。
陳子昂讀書臺,位於四川省遂寧市射洪市城北23公裡處的金華山上,是初唐詩人陳子昂青年時期讀書的地方。原名讀書堂,或稱陳公學堂。其舊址在金華山古觀之後,今祖師殿一帶,唐大曆年間,東川節度使鮮于叔明曾為陳子昂立旌德碑於讀書堂前。中唐以後政局混亂,戰爭頻亂,學堂因之此衰廢。宋嘉裕年間,邑令龐子明在其遺址建拾遺亭。
中華侏羅紀公園旅遊區(矽化木國家地質公園),位於四川省遂寧市射洪縣明星鎮東南4公裡處,距成南高速公路大英段隆盛出入口4公裡,距中國死海15公裡,景區規劃面積12平方公裡。
螺湖,與射洪縣城太和鎮僅一山之隔,將射洪縣城、平安寨、獨坐山子昂墓和金華山連成一體,山、水、城結合,為射洪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旅遊優勢。驅車行進在湖畔公路上,可看水上漁舟點點,望湖岸炊煙嫋嫋。 螺湖兩岸的山,樹木蔥蘢,蒼翠欲滴。這裡的山,有懸崖絕壁但並非高不可攀,無奇峰異石而氣勢奪人。杜甫當年從這裡經過,曾寫下「山連越西蟠三蜀,水散巴渝下五溪」的名句。
射洪獅子山位於中國四川省遂寧市射洪縣香山鎮境內,其主峰海拔600米,是該縣最高的山峰之一。山上有南寨門遺址,在2005年,謝玄齡在其主峰上發現有多個遠古時期人形石像,已申報當地文物部門,具有潛在的旅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