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是個值得深入探究的國家,正如葡萄牙最偉大的詩人費爾南多.佩索阿描繪:緊湊的空間,給世人提供了極其豐富的體驗。葡萄牙所具有的浪漫情懷和給人帶來的文化震撼,令遊客流連忘返。我們精心設計了一個葡萄牙深度旅遊的自由行方案,十天的行程,體會葡萄牙不同區域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我們服務的最大特點是可以根據客戶的時間,需求和預算,量身打造一份私人定製的難忘之旅!
裡斯本機場接機,送達入住酒店。
葡萄牙首都裡斯本是一座建在大西洋沿岸的城市,位於歐洲大陸的最西端,伊比利半島的塔古斯河河口。裡斯本沉浸在歷史傳統中,又有著豐富的夜生活,是歐洲最時髦的城市之一。它建在塔古斯河的七座小山上,每次峰迴路轉都可以看到城市令人驚嘆的景色,無論步行或者乘坐纜車,在裡斯本遊覽十分方便。
自新石器時代開始,裡斯本地區已經有伊比利亞人居住。公元前205年起為羅馬人統治,當時的統治者凱撒把這個地區升格為市,並命名為「Felicitas Julia」 (意為「祝賀凱撒」) 。五世紀起相繼被蠻族佔領,八世紀時摩爾人統治了裡斯本,除在市內興建了很多清真寺外,還建了很多房屋和新的城牆,在他們的統治下,城市發展迅速,而在當時,市內住了信奉不同宗教的人如基督徒、穆斯林和猶太人等。
摩爾人一直統治裡斯本直至1147年,他們被阿方索一世率領的十字軍擊敗,使得裡斯本重回基督徒的手中。1256年,裡斯本正式成為葡萄牙的首都,從此就發展成為歐洲和地中海一帶重要的貿易城市。在地理大發現時代,很多航海家如瓦斯科·達·伽馬都是由裡斯本出發到世界不同的地方探險的,因此,到了十六世紀可算是裡斯本最輝煌的時期,大量黃金從當時葡萄牙的殖民地巴西運到裡斯本,使得裡斯本成為歐洲富甲一方的商業中心。
1755年, 裡斯本大地震造成城市及港口的嚴重衰落,全城三分之二毀於大地震,重建後的新城呈格子狀布局。十九世紀,拿破崙入侵裡斯本,當時的皇室集體逃亡至巴西,而城市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裡斯本則是少數開放的大西洋港口城市。
遊覽內容主要包括老城、貝倫塔和熱羅尼莫修道院。
裡斯本 → 辛特拉 → 羅卡角 → 裡斯本
8點30酒店出發前往辛特拉
第一站:佩納宮
佩納宮(Palácio Nacional da Pena)是國王離宮,它耀眼、奇特、矯飾的身姿看上去像一座樂園式的城堡。宮殿本身為多種建築風格的大雜燴,兼具哥德式、文藝復興式、摩爾式、曼努埃爾式(Manueline,葡王努埃爾一世在位時的建築風格)乃十九世紀葡萄牙女王瑪麗雅二世的丈夫——費迪南德(Ferdinand of saxe-Coburg-Gotha)之心血結晶。
這裡不僅是葡萄牙國家古蹟,也是葡萄牙七大奇蹟之一,位於裡斯本附近的辛特拉市聖伯多祿堂區(São Pedro de Penaferrim)一個山丘的山頂,晴朗天氣下在裡斯本市區便清晰可見。1995年,作為辛特拉文化景觀的一部分入選為世界遺產。現在頻繁的被用於葡萄牙總統和其他政府官員國務活動。
而在中世紀時期,這裡僅是一個聖母小堂。1493年,若昂二世夫婦來此朝聖,繼任者曼努埃爾一世修建了修道院,1755年在裡斯本大地震中修道院被夷為平地,1842-1854年,花大力氣興建了王室的夏宮,建築師為德國人馮埃施韋格南爵(Baron von Eschwege),最終完工於1885年。
第二站:摩爾人城堡
摩爾人城堡 (Castelo dos Mouros) 與佩納宮隔山相望。與佩納宮相比,這邊是破落的遺址,有著荒涼之美。雖然逶迤起伏的城牆現在長滿了青苔,但卻佔據著整個山頭,規模之大與年代之久讓人浮想聯翩。伴著清爽的山風順著城牆走,可以欣賞山腰蔥翠茂密的樹林及其環抱著的幾座綠中白得奪目的別墅和山麓下淡橙色的辛特拉城。
12:30:安排吃午餐
第三站:辛特拉宮
辛特拉宮(Palácio Nacional de Sintra)始建於約翰一世,直至16世紀曼努埃爾一世統治時期才完工。從14-18世紀修建多次,建築式樣融合了哥德式、摩爾式及葡萄牙式風格。在葡國成立共和制前,一直是國王的避暑宮殿。其中最大的「天鵝廳」裝璜極美,天花板上描繪著27隻不同姿勢極為生動的天鵝。另有花磚裝飾的「人魚廳」,收藏中國象牙塔的「中國廳」,飾有美麗花磚壁畫及貴族徽章的「徽章廳」。
第四站:雷加萊拉莊園
雷加萊拉莊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是辛特拉的主要旅遊景點之一。它包括浪漫主義的雷加萊拉宮(Palácio da Regaleira)、雷加萊拉小堂,以及一個豪華的公園,內有湖泊、洞穴、水井,長椅,噴泉和繁多精美的建築。此建築又稱為「百萬富翁蒙泰羅的宮殿」,得名於第一個主人的的綽號。
第5站:羅卡角
羅卡角是葡萄牙境內一個毗鄰大西洋的海角,是一處海拔約140米的狹窄懸崖,為辛特拉山地西端。它位於北緯38度47分,西經9度30分,距離裡斯本大約40公裡,處於葡萄牙的最西端,也是整個歐亞大陸的最西點。人們在羅卡角的山崖上建了一座燈塔和一個面向大洋的十字架。碑上以葡萄牙語寫有著名的一句話:「陸止於此、海始於斯」(Onde a terra a caba e o mar começa)。羅卡角曾被網民評為「全球最值得去的50個地方」之一。
18點結束返回裡斯本。
裡斯本老城區 → 貝倫 → 卡斯卡伊斯 → 裡斯本
9:00酒店出發
第一站:老城區
在裡斯本撩人的古樸氣息中,市中心的自由大道(Avenida da Liberdade)無疑是這座古城市中心一抹鮮活的亮色。自由大道建成於裡斯本1755年的大地震之後,從彭巴爾侯爵廣場到拉斯多雷多斯(Restauradores)廣場,寬90公尺,長近 1.2公裡,享有裡斯本香榭麗舍大道之稱,路上有精美鑲嵌的彩繪地磚,大道兩旁均為現代化建築。中間是寬闊的人行林蔭道,布滿高大的法國梧桐,兩旁是較高檔的酒店與飯館、航空公司、銀行、電影院、奢飾品商店等。
穿過自由大道之後便是羅西奧廣場(Praça do Rossio),不論對於遊客還是當地人來說,羅西奧廣場都是裡斯本絕對的中心,相當於倫敦的特拉法格。這裡是裡斯本的交通樞紐,地鐵 Rossio站和多路公交都經過這裡。一路上除了很多奢侈品店還有些特色店鋪值得一看,往西是夜生活的聖地Bairro Alto(高區),往南和往東就是必遊的Baixa/Chiado(低區)和Alfama(阿法瑪)。
阿爾法瑪(ALFAMA)是裡斯本最古老的城區,分布在聖若熱城堡和特茹河之間的山坡地帶。其名稱來源於阿拉伯語 Al-hamma,意為噴泉或浴室。該區擁有許多重要歷史名勝,許多法多酒吧和餐館。在摩爾人統治時期,阿爾法瑪就是整個城市。後來城市擴展到西面的Baixa。阿爾法瑪成了漁民和窮人居住區。
Baixa區是裡斯本的老城區,也是最熱鬧的區域之一。宏偉的宮殿廣場,莊嚴的各種建築,好看的拼花街道,一片橘紅色的屋頂,非常有特色的手工小店。如果想在一個街區裡同時體驗繁華和寧靜,這裡是不錯的選擇,商業街的繁華和特茹河畔的寧靜都屬於你。穿過Baxia商業街,向南走到海邊便是商業廣場(Praça do Comércio),毗鄰特茹河。它又名宮殿廣場(Terreiro do Paço),因為毀於1755年大地震的裡韋拉宮就曾位於此處。地震發生後,龐巴爾侯爵將廣場徹底改建為龐巴爾下城的一部分。由於曼努埃爾一世在城牆外的特茹河邊興建新的裡韋拉宮,特茹河河岸的裡韋拉(Ribeira)在16世紀初開始發展,該地區進一步發展了港口、造船設施,印度之家(Casa da India)及其他管理葡萄牙與歐洲其他國家,以及非洲、亞洲和美洲殖民地之間貿易的行政大樓。
12:30 安排吃午餐
推薦品嘗當地的海鮮飯,葡式海鮮飯是葡萄牙地道的傳統美食。它與西班牙海鮮飯(乾飯)不同,是用鐵鍋煮的稀飯。葡式海鮮飯一般選用上乘新鮮石斑、肉蟹、魷魚,蝦及其他海鮮作材料,以海鮮湯、洋蔥及蕃茄熬成,飯身軟綿少汁,帶上香濃的海鮮鮮味,口感特別不同,配合用橄欖油煎過的洋蔥、蒜頭、蕃茄,再加上鹽及黑胡椒等調味料,飯香四溢,味道鮮美,極為可口。在裡斯本並不是每家餐館都會做海鮮飯。只有在專門的餐館才可以吃到味道純正的葡萄牙海鮮飯。
第二站:貝倫 熱羅尼姆修道院是在葡萄牙全盛時期,經歷100年時間才建成的偉大建築,是葡萄牙最華麗雄偉的修道院。1501年國王曼努埃爾一世正式開始修造,當時每年用相當於5%的亞非貿易收入來支付工程開銷,相當於70公斤黃金。使用葡萄牙特產的學名為金彩米黃石材修造,規模宏大,有令人震驚的寬長超過300的門面。另外這裡由於地處葡萄牙首都的入海港,因此被認為是葡萄牙的名片。在現代這裡也有歷史性的事情發生,07年歐盟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裡斯本條約》就在這裡籤訂的。和貝倫塔一同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和葡萄牙7大奇蹟之一。
在修道院的不遠處就是百年蛋撻老店Pastéis de Belém,從1837年存在至今,蛋撻在葡萄牙被稱為Pasteis de Nata,可謂是家喻戶曉的傳統點心,而這家蛋撻店是全葡萄牙乃至世界最有名的,歷史悠久,是每一個來到葡萄牙的旅客都必嘗的美食。
貝倫塔(葡萄牙語:Torre de Belém)是一座五層防禦工事,位於葡萄牙裡斯本的貝倫區。它建於曼努埃爾一世時期的1514年到1520年間,用來防禦位於貝倫區的港口,以及附近的哲羅姆派修道院。塔內供奉的是裡斯本守護神-聖·維森特。後來逐漸轉型為海關、電報收發塔和燈塔,也曾經是大航海家門的起始點。值得一提的是在西班牙統治時期,這裡曾經用來關押重要的政治犯。塔內可以看到陰森的由倉庫改造成的地牢,目前塔內存有16世紀火炮等文物。1983年被國際教科文組織正式評定為世界文化遺產,2007年被評為葡萄牙七大奇蹟之一。
葡萄牙航海紀念碑建於1960年,位於貝倫塔附近,屹立於海岸邊的廣場上,頗具氣勢。已成為葡萄牙的象徵。為紀念航海王子恩裡克逝世500周年而建。其外形如同一艘展開巨帆的船隻,碑上刻有恩裡克及其它80位水手的雕像。
船頭站立者即恩裡克,身側是達伽馬,隨後是一些航海家以及葡國歷史上有名的將軍、傳教士和科學家。碑前的地面上刻有世界地圖,上面標誌著發現新大陸的日期,登上碑頂可以眺望附近的景色和海港風貌。
第三站:卡斯卡伊斯
卡斯卡伊斯(Cascais)位於葡萄牙首都裡斯本市以西30公裡,交通便利,旅遊業發達,是葡萄牙著名的海濱旅遊勝地。邦德系列小說的作者伊恩·弗萊明在二戰期間是英國著名的特工,卡斯卡伊斯是他工作的主要地點。弗萊明的多部007小說就在此地創作。
地獄之口是由海邊的巖石經過海水長期衝刷形成一個個的大洞,一片怪異黝黑的焦巖,中間深溝看不清的地方水流湍急,不時激起大片水花,好像有股力量再把海水往下吸,這就是地獄之口的名字由來。一個值得探尋和感受的理想觀光地。
18點結束返回裡斯本。
裡斯本 → 奧比杜斯 → 巴塔利亞 → 科英布拉
8點30酒店出發
第一站:奧比杜斯
奧比杜斯(Óbidos)是葡萄牙一個著名的山村,其名字源自拉丁語的「城堡」。奧比多斯是羅馬人的重要居住點,如今在村莊的山上遺留有不少羅馬時代的遺蹟。之後,西哥特人也佔領了此地,713年以後摩爾人統治了這裡,直到1148年,葡萄牙第一個國王阿方索·恩裡克 (Afonso Henriques) 從摩爾人手中收復。現在所見的城堡是摩爾人統治時期所建。13世紀時,葡萄牙皇后伊莎貝拉來到此處,初見此城非常歡喜,認為奧比杜斯就像珍珠一樣鑲在大西洋岸邊。於是國王阿方索二世將這城市送給皇后,當作為結婚禮物。因為這一層緣故,此城又號稱「白色婚禮之城」,又有「山谷間的珍珠」之稱。從此,這個村莊就歸葡萄牙王后所有,很多皇室人士,甚至都選擇在此渡過晚年,奧比杜斯就成為葡萄牙一個寧靜的童話小鎮。
12:30 安排午餐
第二站:巴塔利亞
巴塔利亞修道院位於葡萄牙海濱貝倫省巴塔利亞市,是為紀念1385年戰勝卡斯蒂利亞人而建的,巴塔利亞修道院是葡萄牙民族獨立得到進一步鞏固的標誌,1385年8月15日,英勇的葡萄牙人民在阿爾茹巴戰役中擊敗卡斯蒂利亞人之後,國王若昂一世允諾建造該修道院,這座莊嚴的哥德式建築由此誕生。巴塔利亞修道院也被稱為凱旋的聖母瑪麗亞修道院。
第三站:科英布拉
科英布拉(Coimbra)位於蒙泰古河畔,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學城。1139年至1260年,科英布拉是葡萄牙的首都。保留了很多名勝,中世紀的教堂和葡萄牙最重要的圖書館,科英布拉最令遊客喜愛的是其狹窄的街道、美麗的庭院、中世紀的拱門和華麗的屋簷,還有眾多的酒吧,咖啡館,畫廊和書店。
喬安娜圖書館建於1717年,是在約翰五世倡議下興建的。圖書館內上層的三個房間由多彩的木拱門連接,這些拱門同大門一樣都是巴洛克風格,室內裝飾充滿了錯視法的繪畫技法。圖書館收藏有25萬冊十二世紀至十九世紀的圖書,包括重要的市民和宗教法典、神學和哲學的典籍。
晚上入住布薩科宮
布薩科宮距離科英布拉約29公裡,位於Serra do Bussaco中心,葡萄牙最後一位國王於1885年建造了這座宮殿,這座華麗的裝飾著曼奴埃爾式的哥德式建築坐落在布薩科國家森林公園內的最高山頭,四周被幽靜的森林環繞,還有種滿各種玫瑰的華麗庭院,仿若童話之境,絕對讓你嘆為觀止!宮殿於1917年改建為豪華的五星級酒店,是目前世界上最美麗和歷史悠久的酒店之一,酒店的餐廳也被譽為葡萄牙最好的餐廳之一。
推薦美食
該地區被稱為烤乳豬之鄉,烤乳豬是葡萄牙的名菜,葡萄牙傳統美食之一。遊客們來到當地會專門找一家烤乳豬的餐館,屠門大嚼、大塊朵頤。剛出爐的烤乳豬油光發亮,散發縷縷香氣,讓人垂涎欲滴。上桌前,服務員通常用剪刀把烤乳豬剪成3、4 釐米大塊,放入盤中。吃烤乳豬,必須配上現炸的薯片,然後就是生菜、洋蔥絲、西紅柿等拌有葡萄牙橄欖油的新鮮色拉,還有用大蒜碎做成的蘸料。用小勺舀一點蘸料澆到烤肉上塗勻,然後放進嘴裡,皮脆香,肉柔嫩,味鮮美,回味無窮。
科英布拉 → 阿威羅 → 波爾圖
9點酒店出發
第一站:阿威羅
阿維羅(Aveiro)是葡萄牙中部的一座城市,地處一個瀉湖區,運河貫穿整個城鎮。因此,阿維羅也被稱為「葡萄牙的威尼斯」。這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城鎮,羅馬時代貿易就很繁盛,由於港口的淤塞,由一個海港變成了一個內港。15世紀時,作為葡萄牙中部的一個重要集市,阿維羅成為木製品、軟木製品和陶瓷的交易中心,城市也因之興盛。第二站:波爾圖
波爾圖(Porto)是一個新舊城區融合得非常好的城市,舊碼頭區保留了錯落有致分布的各式傳統建築和蜿蜒曲折的老城街道,在舊港口和老倉庫之間,遍布著酒吧和餐館。波爾圖歷史中心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被稱為裡貝拉 (Ribeira) 的舊城區,窄窄的,魔幻般的小路,花崗巖製成的傳統式的房屋,以及眾多古蹟和美妙奇異的文物。
波爾圖的著名古蹟有十二世紀羅馬建築風格波爾圖大教堂和早期哥德式聖馬丁教堂,以及圓柱山修道院和高10層 (246英尺) 的牧師塔。美麗的杜羅河上有三座橋梁。其中,路易斯一世橋為歐洲最大的拱形橋之一,長560英尺,車道分高低兩層,拱橋的造型與巴黎鐵塔的底層大致相似,跨越杜羅河兩岸,氣勢十分宏偉。富有當地特色的鐵、木結構的陽臺,杜羅河岸花崗巖峭壁和繁茂的街心花園,構成了這座古城一幅絢麗的風情畫。
利貝拉廣場(Praça da Ribeira)是波爾圖的一個廣場,位於城市的歷史中心,是這個世界遺產項目的一部分。該廣場位於河濱歷史文化區,屬於聖尼各老堂區。利貝拉區沿著杜羅河延伸,自中世紀以來便是繁忙的商業和製造業活動的中心,無數的酒吧、咖啡廳和餐館,白天和夜晚都滿是臉上掛著微笑的人們。充滿魅力的中世紀老建築、古老的小街小巷、對岸加亞碼頭的波爾圖酒窖、唐路易斯一世鐵橋,漂浮在河上的傳統翹尾小船……這些都是遊客們的最愛。
中午在廣場河邊吃午餐,還可以欣賞美景
最美火車站 - 聖本篤車站是波爾圖的一個火車站,1916年啟用,以展現葡萄牙歷史的2萬幅瓷磚畫著稱。它位於市中心的阿爾梅達加勒特廣場。 其名稱源自於曾經位於此處的16世紀的本篤會修道院,在19世紀末荒廢。1900年,國王卡洛斯一世為車站奠基。車站為本地建築師何塞·馬克斯·達席爾瓦設計,但是受到了法國美術學院派的影響。
聖弗朗西斯科教堂(Igreja de São Francisco)是波爾圖最重要的哥德式建築,歐洲最奢華的教堂之一。走進教堂你會不禁感嘆:內部的橫梁、柱子、雕刻全都用黃金覆蓋,據統計用了大約400公斤黃金。一些沒有用黃金點綴的部分,比如寬肋哥德式拱門的建築材料也是價格不菲的大理石。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那棵「耶西之樹」的歷史可以追尋到1718年。地下博物館裡收藏了大量從前修道院流傳下來的寶物,在1910年就被定級為國家文物。教堂已經不用來做宗教儀式很久了,有時候會有古典音樂會在這裡舉辦。就算你不是宗教徒,也應該去感受一下這座特別教堂,去體驗下真正的金碧輝煌,其精美程度讓人嘆為觀止。
牧師塔是波爾圖市中心的絕對地標式建築,由於它的高度,也讓它成為最好找的景點,從老城各個角度都能看到,可能是你來到這座城市後第一個吸引你眼球的古建築。塔高76米,共有6層。1763年建成時,曾是整個國家的最高建築,由於它的突出,當年來到波爾圖的船隻總是把它當做燈塔和波爾圖的符號。如果您想把波爾圖老城區所有的,也是最美的景色盡收眼底,請做好攀爬240個階梯的準備,塔頂可以360度俯瞰波爾圖市中心,絕對值得!
雕刻復古圖案的紅色旋轉大階梯、彩色玻璃天窗、雕花裝飾拼接的天花板、層層疊疊擺滿了書籍的梯邊書架,走進萊羅書店(Livraria Lello e Irmão)就像走進了一間魔法書屋。萊羅書店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869年,最早書店建在Clérigos street,名為Livraria Internacional de Ernesto Chardron。幾經轉手後,這間書店才由萊羅兄弟於1894年買下,1906年完工啟用,而1919年,書店才正式被命名為Livraria Lello e Irmão。
《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由於母親去世等一系列打擊,在1990年獨自一人來到了波爾圖療傷,並以英語老師作為職業謀生。她在這裡與一位名叫喬治·阿蘭蒂斯的記者相識,興趣相投,沒過2年便結為連理。可沒想到的是,喬治·阿蘭蒂斯是一個虐待狂,在J.K.羅琳生下女兒沒多久後她便攜女兒逃回了愛丁堡。但這段時光,這家書店為J.K.羅琳帶來了《哈利·波特》的寫作靈感,其中霍格沃茨學校的魔法樓梯原型就是萊羅書店內的被譽為紅色階梯。電影版中也有幾個鏡頭是在這家書店取景的。這座葡萄牙最具歷史的書店之一也被旅行圖書孤獨星球(Lonly Planet)選為全球十大最美書店之一。
波爾圖商業協會1842年聘請名家建造的股票交易市場,置身其中很容易讓人誤以為自己身在某座宮殿裡。這座置身老城區中心新古典主義建築,用途很明顯,是用來吸引來自各地的歐洲投資商。內部裝飾的美輪美奐,融合了多個國家早期的風格,阿拉伯廳就是實例,以及當時無法避免的濃濃的英國風,見證了當年英國商人在波爾圖的存在。最值得推薦的幾個亮點是阿拉伯廳的奢侈、萬國庭院(Pátio das Nações)裡的透明大天窗,是鐵架構建築的典範。
波爾圖城中歷史著名建築眾多,宮殿教堂、博物館、畫館、紀念碑、雕塑群像比比皆是。波爾圖的主要景點都很集中,除了以上幾處最有名的景點外,波爾圖音樂廳、波爾圖主教堂、杜羅河兩岸的酒莊以及連接對岸加亞新城和波爾圖的路易斯一世橋都是不容錯過的打卡地點!
晚上入住波爾圖市中心
波爾圖 → 吉馬良斯 → 布拉加→ 波爾圖
8點30酒店出發
第一站:吉馬良斯
吉馬良斯,位於葡萄牙北部布拉加區,建於公元四世紀,十二世紀曾為葡萄牙首都。誕生在這個小城的阿方索亨利克斯於1143年以吉馬良斯為都城,創建了葡萄牙王國,有「葡萄牙的搖籃」之稱。至今,走在進入古城的通道處,都能看到有用葡萄牙語寫的「葡萄牙從這裡誕生」。由于吉馬良斯浪漫純正且豐富的文化遺址使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了它世界文化遺產的稱號。更被選為2012年歐洲文化之都。
吉馬良斯堡是坐落在吉馬良斯古城的典型中世紀城堡,建於10世紀,用於保護布拉甘薩宮以及周圍的僧侶免受諾曼人和摩爾人的侵擾。
建於1420年的吉馬良斯布拉幹薩公爵府是葡萄牙中世紀民族建築歷史上最有名的,是根據葡萄牙國王若奧一世的旨意建造,其風格受諾曼第式建築的影響。它曾是國王的寢宮,現為博物館,見證了吉馬良斯的千年滄桑。來到吉馬良斯,公爵府是必到的景點之一。
中午可以選擇在古城中央的奧利維拉廣場就餐,由中世紀遺留下來的教堂和廣場組成。現在已經被很多露天snack bar和餐館佔據,可以坐在這裡邊吃飯邊感受歷史。
第二站:布拉加
布拉加約建於公元前296年。在羅馬人時代,布拉加曾是伊比利亞省的大都會之一。公元716年被摩爾人佔領。12世紀初併入葡萄牙王國。直至十六世紀時代,布拉加一直都處於低微的地位。直到後來由一個叫Diogo de Sousa的人開始重建布拉加,包括擴闊街道、興建廣場、廣設醫院和新教堂等等。這局面使布拉加的面貌煥然一新,直到今日依然可窺見其當時風貌。現在,其商業和工業均有巨大發展,許多紀念性建築物值得駐足。
布拉加大教堂(Sé de Braga)是葡萄牙最古老的建築之一,同時也是布拉加市的名片。它於十二世紀由恩裡克和特勒薩下令修建的,他們的墳墓就在大教堂的迴廊裡。其位於布拉加山上,是每年教徒朝聖和數以萬計遊客的聖地。它是這個城市宗教的象徵,也是主教教區的總部所在地。教堂始建於1070年,出自名家若奧·德·斯蒂略之手。作為布拉加人的歷史文化遺產,集哥德式、文藝復興式和巴羅克建築風格於一身。大教堂中的牆壁上懸掛了12幅瓷磚畫,顯示了高超的雕刻和繪畫工藝。
山上仁慈耶穌朝聖所(Santuário do Bom Jesus do Monte)是由工程師卡洛斯-阿瑪蘭特(Carlos Amarante)設計的,採用的設計風格受到了義大利影響的新古典主義風格。將精美絕倫的山上仁慈耶穌朝聖所和諧地融入到葡萄牙北部的優美風光中。通向山頂的接替是由17個階地構成。每個接地用象徵意義的泉眼、諷喻性的雕像和其他涉及幾個主題的巴羅克式裝飾。這幾個主題包括:聖路(Via Sacra)、五官(Cinco Sentidos)、貞操(Virtudes)、摩西(Terreiro de Moisés),然後在頂部是聖經中參與過耶穌定罪(Condenação de Jesus)的八個人物。不可以錯過的是階梯深處的那些特點。
18點結束返回波爾圖
波爾圖 → 埃武拉 → 阿爾加維
8點半酒店出發
第一站:埃武拉
埃武拉位於葡萄牙中南部,在裡斯本東南約130公裡處,是一座歷史古城,始建於三世紀羅馬帝國統治時期,當時面積不足1平方公裡,長期為羅馬軍隊駐地。目前,尚能看到的羅馬時期的古蹟有羅馬神廟、溫泉浴池、羅馬城牆遺址以及唐娜·依薩貝爾拱門。羅馬帝國滅亡後,埃武拉曾先後被西哥特人和摩爾人佔領,其間城市規模開始擴大,建築風格體現出哥德式和阿拉伯特色。
1165年,葡萄牙第一個國王唐·阿方索·恩裡克派「無畏勇士」吉拉爾多率部將埃武拉從摩爾人手中奪回,此後成立了皇家阿維斯騎士團並修築城牆保衛城市,儘管周圍地區均被摩爾人控制,但埃武拉城始終未被攻陷。摩爾人於十三世紀被逐出伊比利亞半島後,埃武拉成為葡王室成員居住地之一,國王在此逗留的時間甚至超過裡斯本。這一時期城市面積進一步擴大,建築以巴洛克和曼努埃爾式為主,大多為與基督教有關的建築。十六世紀前後,在僅10平方公裡大小的土地上就聳立著50多座大小教堂和修道院。成立於1559年的埃武拉大學是當時的知識中心之一。
埃武拉素有「博物館城市」之稱,這裡集中了從古羅馬到文藝復興、從西哥特到摩爾時期不同藝術風格和流派的建築作品,雖歷盡滄桑,但這些文化遺產仍較完整地保存了下來。因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86年將其確定為世界文化遺產城市。
這座人骨教堂用上千人的骨骼和頭顱建造而成,是埃武拉最值得參觀的景點之一。教堂本身建造於15世紀後期,建築風格混合了哥德式和曼努埃爾式,在16世紀早期已成為一處名勝。16世紀時,為了更好地利用城市土地,埃武拉城內42處修道院墓地中的人骨被集中起來放到這裡,並被用作教堂內壁的裝飾。約5000具骸骨裝飾了天花板、柱子、窗臺和牆面,僧侶們還用不同部位的骨頭拼出形態各異的拼花。
黛安娜神廟是伊比利亞半島保存最好的羅馬神廟,是埃武拉城市裡非常重要的遺 址。這座神廟是公元前3世紀到2世紀的古羅馬建築,據說是當時的王室神殿,供奉古羅馬的月亮女神和狩獵女神黛安娜。兩千多年的歲月侵蝕了黛安娜神殿大部分建築,如今只剩下後排6根柱子和兩側各4根柱子。
第二站:阿爾加維
阿爾加維是葡萄牙南部大區(Algarve),以獨特的巖石海岸風光和奇異懸殊的 海岸線落差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人,是最受西歐遊客歡迎的旅行目的地之一,英德遊客心目中的度假勝地,一年中日照超過300天的地方,藍旗海灘一個連著一個,葡萄牙真正的度假天堂。
阿爾馬桑德佩拉(Armação de Pêra)是葡萄牙南部阿爾加維西邊的一座著名度假小鎮,位於一個漂亮的海灣內,擁有無與倫比的大西洋景色,小鎮擁有美麗的海灘、氣氛怡人的咖啡館和酒吧。
晚上入住Vila Vita Parc Resort & Spa酒店
Vila Vita Parc Resort & Spa酒店位於阿爾馬桑德佩拉(Armação de Pêra),坐落在可俯瞰大西洋的懸崖上,是一家舒適的豪華度假酒店,毗鄰Vale do Olival Beach海灘,酒店的客房是由熱帶花園環繞的摩爾式建築。
阿爾馬桑德佩拉 → 波爾蒂芒 → 阿爾布費拉 → 阿爾馬桑德佩拉
9點酒店出發
第一站:波爾蒂芒
波爾蒂芒(Portimao)是葡萄牙南部阿爾加維的一個城鎮,位於阿爾加維首府法羅的西面。這裡是阿爾加維重要的漁港和購物中心,海灣內美麗的懸崖和沙灘,深受遊客的青睞。
波爾蒂芒史前時代最早的居民是凱爾特人,古代腓尼基人和希臘人都在這裡生活過。羅馬時代在這裡建立了一個港口,古港口的遺蹟今天依然可辨。5世紀西哥特人佔領羅馬帝國的領土,也一直深入到葡萄牙最南方的阿爾加維,之後這裡便成為摩爾人進入歐洲的橋頭堡。13世紀基督教收復運動驅趕摩爾人,阿爾加維是摩爾人在歐洲最後的據點,1249年葡萄牙的阿方索三世從摩爾人手裡奪取了波爾蒂芒。1415年波爾蒂芒成為了城鎮,為了應付海盜的襲擾,修建起城牆和城堡。如今,殘存的城牆和城堡是波爾蒂芒的重要歷史遺蹟。19世紀以後,波爾蒂芒成為葡萄牙南部重要的漁業基地,直到20世紀80年代全球的經濟衰退,打擊了阿爾加維地區的漁業生產。之後波爾蒂芒開始利用沙灘和海洋的資源大力推廣旅遊業,成為葡萄牙南部最重要的釣魚、帆船和潛水基地。
因為波爾蒂芒有著很好的餐廳和購物中心,這裡成為遊客的聚集地,酒店資源豐富,美味的烤沙丁魚是當地最知名的小食,同時波爾蒂芒的糕餅也聞名遐邇。
佩達德角(Ponta da Piedade)聳立在拉各斯(Lagos)西南兩公裡處,以獨特的英姿延伸至大西洋之中。岬角周圍散落著許多千奇百怪的巨巖,幾經風雨洗鍊和浪濤衝蝕,大小洞穴雲集叢生,石灰巖層色彩斑斕。人們稱這裡為「怪石灘」,一睹其風採也許是每個旅遊者的心願。
貝納吉爾海灘洞穴(Benagil Beach Sea Cave)是一處令人窒息的海灘美景。洞頂的圓形裂口將陽光引入,使洞內細軟的沙粒閃閃發光。旁邊洞口的景象是大海粼粼的波光。跟那些山中的黑暗洞穴不同,貝納吉爾海灘洞穴給人無限安逸的感覺。平靜溫暖的海水很適合遊泳。
中午可以在海邊的餐廳品嘗當地海鮮
第二站:阿爾布費拉
阿爾布費拉(Albufeira)在羅馬時代和伊斯蘭統治期間都是一個富有魅力的小漁村,如今則是一個深受歡迎的旅遊度假地。繁榮的漁市場、建立在陡峭山崗上老城、以及隱秘的沙灘,使之成為一個充滿活力的城鎮。這裡夜生活豐富,酒吧、餐館林立。
晚上返回Vila Vita Parc Resort & Spa酒店
阿爾馬桑德佩拉 → 法羅 → 塔維拉 → 裡斯本
9點酒店出發
第一站:法羅
法羅(Faro)是阿爾加維地區的首府,人口約4萬,是葡萄牙南部最大的城市。當地人說法羅是發現葡萄牙祖先的地方,但是歷史上並未記載。在希臘人和羅馬人將它作為交易的港口之前,這裡是北非摩爾人的地盤。現在法羅還有一些最早建於13世紀的摩爾人和羅馬人的遺蹟。
穿過19世紀初由義大利建築師Francisco Xavier Fabri設計的拱門,就進入了法羅的老城區,高高的城牆立刻隔斷了現實與歷史。石頭路被雨水和歲月衝刷得鋥亮,白牆依然白得晃眼。文藝復興時期的大教堂聳立在老城的中心,外牆裝飾著18世紀的彩色瓷磚,裡面那架高高的管風琴上繪有中國風格的圖案。教堂旁是13世紀的城堡。古老與寧靜在登上教堂鐘樓的一瞬間煙消雲散:城牆外,洩湖連著大海,白色的海鳥飛舞其間,遊艇劃出弧形的浪花,法羅暗礁像一彎弦月伸向大海,盡頭是法羅國際機場。
古城之外,法羅的建築呈現出多樣性,既有哥德式、文藝復興式,也有巴洛克風格,還有一些現代建築。步行街上連著老城與港灣,一條顏色略深的路算是將步行區圈了起來。雖然道路不寬,行車有些混亂,但是商業街上遊客與當地人一起悠閒自在,共同享受著藍天大海。
法羅最美海灘是在它附近的四個小島上。乘船穿過沼澤區,四個小島皆可在一個小時之內到達,四個小島中,最美的就是無人島Ilha Deserta。
Ilha Deserta一側是綿延數公裡的金色沙灘,而一側因為靠近沼澤區,植被豐茂,有一條木板路沿岸穿梭在植被之間,所以,一邊是天海相接,濤聲陣陣,一邊淡淡花香,海鳥聲聲。遊客們基本都會走上這麼一圈兒,美景當前,自然是要好好享受一番。幾乎找不到什麼合適的詞來描述 Ilha Deserta, 與畫面相比,語言是如此蒼白無力。
中午12點30安排午餐
第二站:塔維拉
塔維拉(Tivira)是葡萄牙南方距離西班牙最近的一個城市。因為沒有過度開發,依然保留著屬於自己的風情。這裡曾因漁業而興盛一時,後來隨著交易量的減少而日漸沉落。可那些窄小的街道、羅馬貴族的宅邸、吉爾歐(Gilao)河上的七拱門羅馬那橋、37個教堂卻使之成為今日不可多得的旅遊地。
下午4點返回裡斯本,約3個小時車程,300公裡,晚上入住酒店。
根據航班時間,從酒店送至裡斯本機場,結束美妙的葡萄牙之旅。
以上行程是我們精心策劃並深受客人喜歡的經典行程,客人也可以根據自己喜好自由選擇景點,出發時間和人數,具體請添加我們的微信,您只需加我們微信,與我們深度溝通,我們就會為您提供一份專屬於您的歐洲私人定製旅行策劃方案,方案和報價得到您的確認後,我們即著手安排您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