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農耕文化大地藝術攝影展在京開幕

2020-12-23 人民政協網

12月19日,傳統農耕文化大地藝術攝影展開幕儀式暨《種子:全球挑戰與中國現實》報告發布會在京舉行。本次活動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執委會辦公室指導下開展,由聯合國環境署國際生態系統管理夥伴計劃(UNEP-IEMP)和南寧市綠種扶貧服務中心(農民種子網絡)主辦,得到樂施會(香港)北京辦事處的支持。

活動以「播厥百穀,藏種於民」為主題,通過攝影展、報告發布、講座沙龍、線上直播等方式,展現中國在生物多樣性保護利用領域的成功經驗。傳統農耕文化大地藝術攝影展呈現了中國6個省(市、區)12個鄉村的自然與人文風貌,攝影師王文燕(秋筆)長期拍攝的作品,展現了中國農民守護種子多樣性和傳統農耕知識的努力。《種子:全球挑戰與中國現實》報告認為,20年來中國的種子政策卓有成效,該報告還提出了「播厥百穀、藏種於民、合力創新、綠色轉型」作為中國農業生物多樣性保護利用的可行方案。

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二級巡視員劉寧表示,農民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發揮著關鍵作用,沒有農民參與、不惠及鄉村的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是不可能實現的。

農業農村部生態總站資源環境國際項目辦公室業務部主任張豔萍表示,鼓勵農民、社會組織承擔農業種質資源保護任務,登記、保存、利用農業種質資源,對於激發參與資源保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焦點

  • 土地、種子的生命故事 | 傳統農耕文化大地藝術攝影展暨《種子...
    傳統農耕文化大地藝術攝影展 Traditional Farming Culture Exhibition時值隆冬,萬木蕭瑟,大地冰封。 布穀聲聲中的盎然春天正悄然臨近,提醒人們:多舛的2020年即將過去。 即將告別2020之際—— 順天應時、躬耕大地的農人邀請你,聆聽他們與土地、種子的生命故事,守護璀璨的農耕文化,傳遞流動不息的種子智慧……
  • 「播厥百穀,藏種於民」——傳統農耕文化大地藝術攝影展在京開幕...
    中國日報12月19日電 2020年12月19日上午,傳統農耕文化大地藝術攝影展開幕儀式暨《種子:全球挑戰與中國現實》報告發布會在北京舉行。開幕致辭環節由聯合國環境署國際生態系統管理夥伴計劃主任張林秀主持,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二級巡視員劉寧、農業農村部生態總站資源環境國際項目辦公室業務部主任張豔萍、樂施會(香港)北京辦事處首席代表廖洪濤、社區夥伴(香港)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林志光向本次活動表示祝賀。
  • 「夢縈絲路·絢麗甘肅」攝影展在臺北開幕
    「夢縈絲路·絢麗甘肅」一一甘肅省走進臺灣大型攝影展剪彩儀式。
  • 「鏡頭下的友誼」印尼主題攝影展在上海藝術品博物館開幕
    圖說:「鏡頭下的友誼」印尼主題攝影展開幕2020年不僅是中國和印尼建交70周年,也是萬隆會議舉行65周年。昨天,「鏡頭下的友誼」印尼主題攝影展,在上海藝術品博物館開幕。展覽分為「旖旎風光」「魅力文化」「多彩插畫」「第二故鄉」四個部分,分別呈現了印尼的自然風景、 人文風貌、插畫藝術以及旅居申城的印尼人眼中的國際化大都市。展覽中有不少作品直觀反映了兩國人民的友好交往歷史。
  • 國際攝影周2020「城市• 家園--文化旅遊推介」主題攝影展開幕
    中新網北京新聞12月19日電  由北京國際攝影周組委會、新時代攝影聯合主辦,《新時代攝影》雜誌承辦的北京國際攝影周2020「城市•家園——文化旅遊推介」主題攝影展開幕式18
  • 道明竹編亮相成都市首屆天府大地藝術作品展
    9月8日晚,成都市首屆天府大地藝術季在邛崍市開幕。用崇州道明竹編所打造的「尋回」「吞吐」兩組大地景觀在藝術季上進行展示。作為成都平原岷江水潤、茂林修竹、美田彌望、蜀風雅韻景觀特色的代表,以「竹」為原材料,藉助現代藝術與傳統文化結合的表達方式,「尋回」「吞吐」兩組大地景觀完美詮釋了人們對「川之美學」的理解和「蜀之文化」的傳承。
  • 「神奇寧夏 星星故鄉」專題攝影展在京開幕
    本文轉自【新華網】;10月27日,寧夏十大觀星目的地在北京發布,同期由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北京國際攝影周組委會、中國藝術攝影學會聯合主辦的2020北京國際攝影周「神奇寧夏 星星故鄉」專題攝影大展在中華世紀壇開幕。
  • 快來感受微觀世界之魅 2020昆明西班牙科學攝影展開幕
    攝影展開幕現場。「藝術創作是將觀眾與科學連在一起的橋梁。如果你喜歡科學,這種以照片形式接近科學的方式會令你耳目一新。你對科學不感興趣?攝影展開幕現場。為進一步深化昆明市與西班牙在科技文化領域的合作交流,迎接COP15,提升昆明國際化水平,向公眾展示區域國際化建設工作成果,11月27日,由昆明市人民政府、西班牙駐華大使館主辦,中共昆明市委宣傳部、昆明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承辦的2020昆明西班牙科學攝影展在1903現代美術館開展。
  • 第三屆中日交流攝影展在東京中國文化中心開幕
    中國僑網1月13日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日前,由日中寫真交流協會、東京中國文化中心主辦的第三屆中日交流攝影展,在東京中國文化中心舉行了開幕儀式,日本攝影家安珠,日本寫真協會理事尾畑正光,森大廈株式會社特別顧問星屋秀幸,東京中國文化中心主任羅玉泉以及中日兩國文化界代表、攝影愛好者共百餘人出席
  • 「世界遺產與今日中國」攝影展開幕式主持詞
    西班牙「世界遺產與今日中國」攝影展開幕式主持詞主持人:李前光(2011年2月17日20:00)1.主持人開場白女士們、先生們:大家晚上好!歡迎大家出席「世界遺產與今日中國」攝影展開幕儀式。本次展覽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駐西班牙大使館和西班牙馬德裡文化局主辦,中國攝影家協會和西班牙塞丹尤拉-瑞普萊特藝術攝影協會承辦。 感謝攝影讓我們相聚在馬德裡,讓我們在分享影像之美的同時,相互學習、增進了解。今天,是中國農曆的正月十五元宵節,我們也稱之為燈節。這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
  • 河南省中牟一高:走進農耕文化遺產搶救館 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河南省中牟一高:走進農耕文化遺產搶救館 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2020-12-15 17: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020「中國義大利文化和旅遊年」在羅馬開幕
    中國義大利文化和旅遊年在羅馬音樂公園開幕。中意旅遊合作論壇、兩國音樂家聯袂演出的開幕音樂會和中意世界遺產攝影展三場高水平文化活動,在展示雙方交流合作成果的同時,開啟了2020年上百場精彩活動的序幕。出席論壇的義大利前副總理、中意文化合作機制意方協調人佛朗切斯科·魯泰利認為,意中兩個古老文明的互鑑對話為世人帶來了啟示:「兩個數千年的文明,兩個偉大的民族擁有願意相互聆聽的傳統。我認為在當今世界處於困境的時刻,意中文化旅遊年是一個具有積極意義的實踐,因為我們要創造和諧,而不是製造有害無益的敵視和對立。」
  • 山西農耕文化:千年文明的守望與傳承
    在山西不僅可以看山看水看廟、看大宅大院,還可以看古色古香散發著濃鬱書香味的小鎮、保留千年農耕文化的鄉村。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穩步推進,留住鄉愁情懷,守望心靈家園,成為社會共識和時代呼聲。因而,我們更應該深入挖掘農耕文化的根與魂,深刻闡釋其時代賦予的精神文化價值。
  • 「壽山石韻」藝術大展在京開幕 「以石為媒」促進文明互鑑
    新中國成立後一批優秀的人才投身工藝美術行業,系統梳理壽山石雕的發展歷史及現狀,逐漸完善了壽山石文化的學科體系。隨後,八閩大地掀起壽山石文化熱,一時名家輩出,繁榮興盛。中國美術館副館長安遠遠在開幕致辭中表示:在「國家遺產日」到來前夕,舉辦「壽山石韻」大展是向傳統工藝和傳統文化致敬,也是對工匠精神的大力弘揚和致敬。安遠遠說:「千年的石頭不會說話,但在工匠的巧思妙想、精緻琢刻下,呈現出不同時代的歷史風貌,也在石頭的魅力中注入了人的精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壽山石人不斷提高壽山石文化研究的系統性,積極推動壽山石文化的當代傳承與創新。
  • 煙臺開發區「瑞東杯」2020潮起自貿主題攝影展開幕
    膠東在線10月18日訊(通訊員 劉少寧 攝影 李剛) 10月18日上午,由煙臺開發區工委黨群工作部、開發區文化館、開發區攝影家協會和山東瑞東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瑞東杯」2020潮起自貿主題攝影展在開發區文化館隆重開幕。
  • 《飛閱臺灣——齊柏林紀念攝影展》開幕 最美視角閱覽臺灣
    《飛閱臺灣——齊柏林紀念攝影展》開幕 最美視角閱覽臺灣  【解說】《飛閱臺灣——齊柏林紀念攝影展》7月28日在臺北誠品信義店、臺中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高雄駁二藝術特區同步舉辦。攝影展再現了臺灣眾多珍貴景致,並免費向民眾開放。
  • 就在今晚,「全球華人第一男中音」廖昌永唱響太湖文化藝術季開幕演出
    就在今晚,「全球華人第一男中音」廖昌永唱響太湖文化藝術季開幕演出 2020-10-19 11: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衡南縣「泉湖二月八」農耕文化節精彩開幕
    2016衡南縣「泉湖二月八」農耕文化節開幕式現場。    3月16日,2016年衡南縣「泉湖二月八」農耕文化節激情開幕。本次農耕文化節由中共衡南縣委宣傳部主辦,衡南縣文體廣新局、衡南縣廣播電視臺、泉湖鎮黨委、政府承辦。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黃科衛宣布活動開幕,縣人大副主任劉志偉主持開幕式,縣人民政府副縣長謝芸梅發表熱情洋溢的講話,縣政協副主席夏海蓉、副處級幹部陳朝暉、蔣東山等領導出席活動,泉湖鎮黨委書記羅俊元致歡迎詞。
  • 廣州流溪文化旅遊研究院執行院長梁鐮芝:用藝術方式體現農耕文化
    12月22日,北回歸帶農耕文明溯源與生態文明建設座談會在華南農業大學舉行會議提到要加強中華文明考古研究,追溯北回歸帶中華農耕文明的起源,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廣州流溪文化旅遊研究院執行院長梁鐮芝在會議上發言說:「有關北回歸線文化的研究,我是一名參與者,我主要研究的方向是北回歸帶附近的古村落文化以及藝術方面的研究。」
  • 青春大地·鄉約鴻山|新吳區首屆鄉村文化旅遊節開幕
    10月24日,一場激昂的豐收擂鼓,帶大家走進了豐收的金秋鴻山,青春大地·鄉約鴻山,新吳區首屆鄉村文化旅遊節正式開幕!「江蘇省副刊協會(鴻山)採風基地」、「江蘇攝影家協會(鴻山)創作基地」、「中國藝術研究院培訓中心(鴻山)藝術寫生基地」揭牌,未來這三個基地將通過攝影、文學、音樂、書法等藝術形式深度挖掘和表現吳文化的當代價值和發展成果。6位小朋友的創作設計獲得了稻草人設計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