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北回歸帶農耕文明溯源與生態文明建設座談會在華南農業大學舉行。會議提到要加強中華文明考古研究,追溯北回歸帶中華農耕文明的起源,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廣州流溪文化旅遊研究院執行院長梁鐮芝在會議上發言說:「有關北回歸線文化的研究,我是一名參與者,我主要研究的方向是北回歸帶附近的古村落文化以及藝術方面的研究。」
梁鐮芝說:「我是讀藝術的,為何藝術會跨界到生態、農耕領域,就是因為我覺得農耕文化的承載,就是古村落文化,農耕文化很多需要通過古村落來呈現。農耕文化的繁衍也要歸到村落中進行。我主要做村落和藝術文化,一直在思考如何用藝術的方式去體現農耕文化。」
梁鐮芝繼續說:「農耕文化的外在表現主要是農具、農書、農副產品等等,其中,農具常常能與藝術直接產生關聯,比如農具要做得好看,而它的實用性還和力學相關。這也是農耕文化的藝術化體現。」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武威、張丹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武威、張丹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武威、張丹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蔡凌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