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歷史源遠流長,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它不僅對中華民族的歷史和現實產生著深刻的影響,也對世界文化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然而中國傳統文化正在慢慢的流失。
近幾年,中國武術多次受到泰國泰拳、日本空手道、韓國跆拳道以及西方拳擊的挑戰,我們的優勢正在逐步減退,因此,我國散打要不斷吸收中國武術精華的拳術,集眾家之長,使中國功夫不斷發展壯大。
詠春拳擅長近身搏擊,其招式多變,運用靈活、善發寸勁,用最簡單的動作完成最直接的進攻,因此,詠春拳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1、日字拳
日字拳也稱「日字衝拳」,因拳頭沿著中線擺正似「日」字而得名。日字衝拳的寸勁是以旋轉力加上手肘力而形成的。
日字拳
詠春拳有「發拳肘在中」的拳訣,因此每次出拳都必須注意,手肘部應貼近中線,使用肘部的力量將拳推送出去,動作軌跡呈一條直線。出拳時,打出的每一拳都要位於另一隻手手腕的上方,使雙手連環出拳形成封閉的形態,這種連環形態可以有效防範對手搶奪中線。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連環出拳時,身體應該處於較為鬆弛的狀態。
2、連環日字衝拳
連環日字衝拳是詠春拳初學者需要學習、掌握的第一種拳法。所謂連環,就是左右手交替使出日字衝拳。
連環日字衝拳的使用訣竅,一在於松,二在於快。所謂松,指的是肩膀放鬆,使勁力傳遞舒暢通達,出拳更具威力。所謂快,就是左右手交替出拳時,應保持收打同時,即一拳收回之際,另一拳已經打出。
3、側身拳
側身拳是詠春拳中的一種長橋攻擊掌法。
側身出拳攻擊時,腰馬發力。需要注意的是,側身攻擊與正身、近身面對對手有所區別,正身面對對手時講究快速和巧勁,而近身面對對手時著重以寸勁和手肘的力量為主。
4、衝天炮拳
衝天炮拳是詠春拳中的一種攻擊對手的組合掌法,上手為勾拳,下手為下拍掌。兩掌旋轉設防,勾拳可由下拍掌之內鑽出,對對手下顎部位實施攻擊。
5、鳳眼拳
風眼拳是佛山一派詠春拳的保留拳型,有多種使用方法。
鳳眼拳
鳳眼拳是詠春拳中的一種威力巨大的攻擊掌法,穿透性強,實戰中常用來擊打對手穴位。
鳳眼拳在實戰中常用來擊打人體穴位或其他薄弱部位。主要訓練食指的第二骨節,可以用來攻擊對手的任何部位。
鳳眼拳威力巨大,主要有五個擊打方向:正打、側打、從上往下打、反手向上打、反手向下打。
十個擊打的基本位置:眼睛、下顎、耳朵、太陽穴、天突穴、後腦、腋下、羶中穴、下陰、軟肋。
弘揚中華武術,傳承民族精神。中華武術博大精深,派別眾多,詠春拳是南少林拳術之一。
一百多年來,詠春拳經歷了戰爭的磨礪和歲月的考驗,歷代詠春拳武者的努力下,詠春拳不斷被發揚光大,流傳於世界各地,弘揚了中國武術以及中華民族精神。
中國傳統文化維繫了幾千年中國社會的發展,蘊藏了極為豐富的內涵。正是傳統文化中積極因素的長期薰染、潛移默化和代代傳承,才培養了中華民族的品格和精神,並逐步發展為中華民族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