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保定官方在謀劃2021年工作會議上,針對文化領域提出了幾個相當有魄力的願景。本文作簡要解讀。
先看一下這幾個口號:
> 新時代中國文化地標
> 基層文化建設樣板之城
> 「文化中國」論壇永久會址
> 永不落幕的非遺盛宴
同時提到,深化文化產業項目深度和功能,確定時序,加快推進。
保定文化資源豐富,有14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99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前不久也提出打造新時代文化保定的建設目標,最終實現保定之「古城」與雄安之「新區」相得益彰。
上面提到的幾個概念,最早是在與光明日報的對接會談中提到的。
希望光明日報社充分發揮在非遺領域深耕多年的權威性、影響力和資源整合能力,充分發揮在新媒體、融媒體領域的理念優勢、技術優勢,以保定所處燕趙大地的深厚文化底蘊與非遺魂脈為基礎,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培訓基地」,加速推進非遺小鎮項目落地,努力打造成新時代中國文化地標、基層文化建設樣板之城、「文化中國」論壇永久會址和永不落幕的非遺盛宴,讓非遺與保護共進、與產業共舞,在燕趙大地久久傳承。
此外,還提到以下幾方面的題材:
> 謀劃推動中國文化產業年度人物
> 中國非遺年度人物
> 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
> 《非遺裡的中國》大型文化綜藝節目
> 思想文化大數據實驗室
落地保定非遺小鎮,加快推動非遺小鎮項目建設,齊心協力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培訓基地」打造成最具保定特色,同時又可複製的區域性樣板工程,讓非遺展現恆久魅力、煥發時代風採。
口號喊出來了,還需要有力的支撐。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和保護條例希望不是一紙空文。
文化在當今城市競爭力中的分量越來越大。對於保定來說,任重道遠。
保定真的需要來一場「文化復興」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