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非遺之光——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在黃山勝利...

2020-12-16 騰訊網

為深入貫徹落實「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指示精神,挖掘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展現中華文化的魅力和時代風採,講好新時代的中國非遺故事,探討新時代非遺文化的傳承利用和創新路徑,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11月19日至20日在黃山市舉行。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白庚勝,文化部原副部長、國家博物館首任館長潘震宙,人民日報社原副總編輯張首映,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潘魯生,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會會長臧世凱,故宮博物院原常務副院長、北京故宮文物保護基金會理事長李季,東方華夏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理事長喬申乾,中央文史館特約研究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顧問羅揚,中宣部新聞局原副局長張文祥,人民日報社新聞信息中心主任張巨龍,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謝寶華,清華大學出版社董事長、黨委書記李勇,中國非遺保護研究中心主任朱小健,黃山市等領導,非遺專家和國家、省、市級非遺傳承人200多人出席了論壇大會。

全國政協常委白庚勝宣布大會開幕

文化部原副部長潘震宙致辭

人民日報社原副總編輯張首映致辭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潘魯生致辭

中央文史館特約研究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顧問羅揚致辭

人民日報社新聞信息中心主任張巨龍發言

清華大學出版社董事長、黨委書記李勇發言

黃山高新區黨工委書記金濤

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由人民日報社新聞信息中心、中國非遺保護研究中心、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研究中心、安徽省非遺研究會主辦,黃山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徽文化產業園承辦,黃山小罐茶業有限公司、北京鐘山紫晶文化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協辦,大會圍繞「新時代非遺活態傳承與創新」的主題,就非遺手工藝的活態傳承、非遺文化與工匠精神、非遺大數據與多樣化的傳播載體、非遺文化與特色小鎮共融共生、非遺文化與文旅融合創新等課題展開了八場熱烈研討。

小罐茶創始人杜國楹在分論壇上研討發言

中國非遺保護研究中心主任朱小健介紹,中國非遺保護研究中心以「探索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為使命,以保護、研究、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己任,以「宣傳、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宗旨,打造了以「中國非遺春節聯歡晚會」為品牌的系列非遺文化盛宴。

與會代表認為,十九屆五中全會制定的到2035年中國建成文化強國的目標,令人振奮。在新時代文旅融合的背景下,讓非遺有看點、有視點、有亮點,「非遺+旅遊+科技」既是時代新課題,也是發展新潮流。非遺文創,可在保留其外在文化符號和內在文化底蘊的前提下,解碼「非遺」本身的時代基因,創造屬於當下的具有非遺特色的產品。通過網際網路,可使「非遺」和億萬用戶的生活互聯互通,進社會、進校園、進家庭,通過設計師與「非遺」傳承人的合作,可打造集「產學研售秀」於一體的非遺新經濟鏈條,持續推動非遺的傳承與創新。在傳播方面,短視頻平臺對非遺衍生品的開發與傳播,用新媒體抖音等打造非物質文化遺產開放平臺,無疑將全方位助力非遺推廣,培養挖掘年輕一代對非遺的興趣,發掘非遺的文化底蘊和市場潛在價值。這些觀點,都為「非遺」傳承提供了新視角。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國際傳播中的「話語網絡」等論題,都為「非遺」文化的研究與傳播開拓了新空間。與會代表對搭建全民參與的非遺藝術品市場平臺、當代非遺電商新趨勢,特別是小罐茶等傳承非遺技藝的成功案例予以關注。一些非遺傳承人成功復活失傳的古工藝,採用新技術與新材料,與國際大品牌嫁接的實踐探索,也引起了與會者的濃濃興趣。

中國非遺保護研究中心主任朱小健介紹大會情況

論壇大會上,組織了非遺傳承人法律援助中心、中國非遺文創研究基地落地黃山、清華大學《中國非遺大全》出版工程暨編委會成立儀式,舉行了中國非遺研究保護中心廣東金花茶手工技藝研究基地、江西省綠色集團廬山雲霧茶研究基地、江西省綠色集團繭絲綢手工技藝研究基地、景德鎮青白瓷雕刻技藝研究基地、江蘇費氏食品傳承技藝研究基地授牌儀式,舉辦了國家非遺傳承人落地黃山徽藝小鎮,以及江西省民營企業家協會、黃山小罐茶葉有限公司與中國非遺保護研究中心長期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同時,非遺中心給百名非遺研究員頒發了證書。

與會嘉賓還饒有興趣地參觀了徽藝小鎮。作為國家級的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黃山市擁有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9大類240餘項,擁有國家、省、市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847人,門類豐富,人才密集。徽藝小鎮總規劃面積約4821畝,啟動區1569畝,由非遺核心區和非遺產業園、非遺博覽園、非遺研學園「一核三園」組成,作為徽藝小鎮的核心,非遺文化體驗區秉承了「大師+大園林」設計理念,融傳統技藝與自然美景於一體。小鎮以徽派元素建築為主格調,前店後坊,將非遺展示、互動、體驗與研學傳承等業態根植其中,每個組團、每幢建築自成特色,外面是絕品,裡面有絕活,在此可以零距離體驗非遺藝術品精湛的技藝和誕生過程。現已吸引徽墨、歙硯、木雕、磚雕等100名非遺傳承人意向入駐。徽藝小鎮以4A級旅遊景區為標準,精心打造非遺文旅街區、小鎮客廳、非遺交易展示中心、非遺傳習基地等一條龍服務體系。與會者認為,從黃山市的徽藝小鎮來看,非遺特色小鎮作為原真原生態的非遺文化傳承保護地和聚集地,既可以成為一個產業空間,也可以成為一個非物質文化傳承人的生活空間,更可以成為一個獨具魅力的文旅空間。

參觀徽藝小鎮

文化部原副部長潘震宙對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進行了充分肯定和總結,倡導全社會為非遺傳承助力,指出讓非遺活下去,智慧和行動力均不可或缺;全國政協常委白庚勝認為不能讓民間文藝成絕響,非遺的傳播是生命的傳播,永遠進行永遠活著不會閉幕,傳承離不開當下的生活、生產,並且與心靈與民俗同在,不斷產生新的文化遺產;人民日報社新聞信息中心主任張巨龍、中宣部新聞局原副局長張文祥、清華大學出版社書記李勇均提出要加大非遺的宣傳力度,通過學術研究、信息化、數位化方式,實現對非遺的記錄、保存和傳播;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謝寶華認為非遺不是文物,而是創造,要促進非遺在不失其本的基礎上融入當代人的生活;安徽省非遺研究會專家委員會主任樊嘉祿認為非遺傳承首先要學好中國歷史文化素養,克服創新中的浮躁;中央文史館特約研究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顧問羅揚提出非遺傳承不僅要有滋有味,更要原汁原味,要全面深刻地把握傳承人應有的價值和維度。論壇大會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主題歌《非遺之光》中圓滿閉幕。

中國非遺論壇大會主題歌《非遺之光》

相關焦點

  • 非遺瑰寶 歷久彌新——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成功舉辦
    非遺瑰寶,歷久彌新。12月22日上午,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在網上成功舉辦。國家體育總局宣傳司司長塗曉東致辭,成都體育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鄔紅麗,內蒙古多倫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何明鑑,泰安市捶丸院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但華香參與論壇作主題分享。
  • 江西景德鎮市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成立
    景德鎮市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成立大會現場為更好地保護和傳承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景德鎮手工制瓷技藝,景德鎮市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成立大會暨首屆會員大會在景德鎮市非遺中心會議廳召開。景德鎮市文旅局負責人要求廣大陶瓷非遺保護協會會員緊扣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發展試驗區建設和景德鎮發展要求,將景德鎮優秀的制瓷技藝傳承下去。大會宣讀了《關於成立景德鎮市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的批覆》;審議通過《景德鎮市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章程》,選舉產生第一屆理事會,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李文躍為協會會長。
  •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在巴塞隆納巴特羅之家舉辦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在巴塞隆納巴特羅之家舉辦
  • 2020中國非遺傳承與國際文創論壇在京開幕
    人民法治網訊 為積極相應落實文化和旅遊部、商務部、國務院扶貧辦舉行的首屆「非遺購物節」及系列「非遺」主題活動,由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聯合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倡議發起的「走向世界的非遺更精彩 」為主題的2020中國非遺傳承與國際文創論壇今日在京開幕。活動期間將持續推出多場線上、線下的非遺作品展示、宣傳交流等活動。
  • 北京聯合大學牽頭舉辦首屆大運河非遺論壇
    兩位專家是在11月14日上午9時的「首屆大運河非遺論壇」上發表這些觀點的。本次論壇以「融匯貫通 南北對話」為主題,由北京聯合大學藝術學院(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學院)聯合中共北京市西城區委宣傳部、北京市西城區文化和旅遊局、中國美術學院手工藝學院、杭州師範大學音樂學院、中國戲曲學院戲曲研究所、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藝美術系、北京工藝美術行業發展促進中心共同主辦。
  • 中國世界遺產高峰論壇福州閩劇文化交流中心福州揭幕
    這一中心將陸續開展以弘揚閩劇文化為主題的文化活動,為全社會的閩劇愛好者提供交流平臺,增強全社會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閩劇文化的參與和保護意識。圖為曾海洪在會上致辭。 呂明 攝2020年,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將在福州召開。
  • 我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居世界第一!
    12月17日,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兩個項目,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全世界提出要保護自然和文化遺產。當時提出了「保護自然和文化遺產」的概念。1972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十七屆大會在巴黎通過的《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公約》(簡稱《世界遺產公約》),確定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的三種類型,擴大了歷史文化遺產的範圍,從此,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受到世界各國政府和公眾的普遍關注和重視。
  • 第三屆深圳非物質文化遺產周寶安區系列文化活動開幕
    10月31日,第三屆深圳非物質文化遺產周寶安區系列文化活動在新橋街道曾氏大宗祠開幕。「老村老祠堂.新作新風尚」——歷屆「群藝杯」全國攝影藝術非遺影像優秀作品展、「媽媽的味道」之國泰民安憶美食活動、「非遺會客廳」之專家論壇暨傳承人培訓三大主題活動紛紛亮相,傳承與弘揚非遺文化,助力「雙區」建設。
  • 福州市鼓樓區中小學生助力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 傳承創新非遺文化
    1月18日,福州市鼓樓區「中小學生助力2020世界遺產大會暨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在少年科學藝術宮正式啟動。據悉,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今年將在福州市召開,鼓樓區率先行動,將舉辦以「閩都風 星火揚」為主題的一系列非遺進校園活動,實現「一校一非遺,人手一非遺」的非遺傳承全覆蓋,提升學生愛護非遺、傳承非遺的意識,為世界遺產大會助力。
  •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我們該如何去傳承非遺文化
    被外國申請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家還記得曾經鬧得沸沸揚揚的「申遺門」嗎?這件事得要追溯到2009年初,當時韓國人聲稱「中國有個叫武當山的地方,盜用我國國旗做徽章」,並要以此起訴武當山盜用韓國國旗。2010年3月初,一篇大意為支持「韓國學者提出的將武當和太極申遺」的號召的帖子發表於韓國一知名論壇,並迅速得到眾多的響應。
  • 非物質文化遺產魏門武學
    2020年12月13日,由臨清市文化和旅遊局、臨清市教育和體育局主辦,臨清市文化館、臨清市非遺保護中心、魏門武術學會承辦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魏門武學發展論壇暨第五代傳承人魏星授徒儀式》在臨清市三和新宴會廳隆重舉行!
  • 「2020中國非遺整體性保護論壇」在廣西桂林開幕
    央廣網桂林12月7日消息(記者許大為)7 日,「2020非物質文化遺產整體性保護論壇」在廣西桂林開幕。該論壇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和廣西文化和旅遊廳、桂林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旨在分享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管理經驗及實踐成果,探討整體性保護的模式與途徑,進一步推動整體性保護理論和實踐,為保護區建設提供智力支持和決策參考。
  • 謀劃「文化中國」論壇永久會址 非遺盛宴 保定能否迎來文化復興
    先看一下這幾個口號:> 新時代中國文化地標> 基層文化建設樣板之城> 「文化中國」論壇永久會址> 永不落幕的非遺盛宴同時提到,深化文化產業項目深度和功能保定文化資源豐富,有14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99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前不久也提出打造新時代文化保定的建設目標,最終實現保定之「古城」與雄安之「新區」相得益彰。上面提到的幾個概念,最早是在與光明日報的對接會談中提到的。
  • 華山腳下將舉辦黃河流域九省(區)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展示展演
    記者 楊青山攝陝西網(記者 楊青山 陳冰娟 )在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到來之際,為進一步保護、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充分展示黃河流域九省(區)多元、多樣、獨具魅力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非遺文化活態傳承和有效利用,營造非遺保護良好社會氛圍,渭南市將於6月13日在華山腳下華陰市西嶽廟廣場,舉辦黃河流域九省(區)傳統戲曲保護聯盟啟動儀式暨首屆
  • 21世紀前20年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中國理念、實踐與經驗
    中國21世紀前20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既秉持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理念與精神,亦進行了獨具特色的創造性實踐,構建了文化多樣、整體、科學、人本、文化再生產等理念,進行了涵蓋面較廣、涉及人數較多、影響意義較大、成效卓著的實踐與探索,形成了系統完備、富有活力的措施體系,積累了獨特、寶貴的經驗,走在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前列,並為之提供了智慧啟迪。
  •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後背,哪些你不知道的知識……
    中華文明歷經5000年以上的時間歷史演變,給我們遺留下來了非常豐富的文化遺產,殷墟、萬裡長城、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及兵馬俑、泰山、黃山等,都是最傑出的代表。除了這些,我們還有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它也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結晶。截至2018年底,我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總數已達40多項,成為世界上入選「非遺」項目最多的國家。
  • 甘南5項非遺項目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甘南5項非遺項目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名單 2021-01-06 11: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1年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重點工作會商會在潮州召開
    12月10日上午,2021年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重點工作會商會在潮州召開。 潮州市政府李克儉副市長致歡迎辭 會議總結「十三五」期間、2020年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情況,提出下一步非遺保護工作思路
  • 繽紛非遺,美好生活!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南昌西站精彩亮相!
    繽紛非遺,美好生活!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南昌西站精彩亮相!原來,由市文廣新旅局主辦的非遺文化宣傳推廣活動於當日啟動。活動現場,市文廣新旅局一邊做好疫情防控措施、一邊布置好展廳裡所展示的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吸引了諸多旅客頻頻駐足欣賞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