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深圳非物質文化遺產周寶安區系列文化活動開幕

2020-12-22 讀創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蘇兵 通訊員 左汀汀

非遺傳承,寶安在行動。10月31日,第三屆深圳非物質文化遺產周寶安區系列文化活動在新橋街道曾氏大宗祠開幕。「老村老祠堂.新作新風尚」——歷屆「群藝杯」全國攝影藝術非遺影像優秀作品展、「媽媽的味道」之國泰民安憶美食活動、「非遺會客廳」之專家論壇暨傳承人培訓三大主題活動紛紛亮相,傳承與弘揚非遺文化,助力「雙區」建設。

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會副會長王程太、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香港演藝學院客座教授詹曉楠、深圳市高層次人才、深圳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教授黃文勝、新橋街道黨工委委員、群團工作部部長餘介方與寶安區公共文化服務中心主任劉明軍等專家與領導出席了本次活動。

寶安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在數千年的人類活動中,留下了無數璀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文物古蹟,這些文化珍寶是寶安本土歷史文化與情感的記憶。據了解,寶安現有國家級非遺名錄1個、省級非遺名錄9個、市級非遺名錄15個、區級非遺名錄29個,國家規定普查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所列舉的十六項內容在寶安也均有存活,其中80%以上為寶安本土成長的傳承項目。

非遺周活動在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曾氏大宗祠首次舉辦非遺圖片展等,以古建築與非遺相結合的方式集中展示寶安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就是為了傳承與弘揚寶安非遺文化,正是文物活化利用的一次探索與實踐,有利於助推文物古建築的保護與傳承、活化與利用。

其中,「老村老祠堂.新作新風尚」——歷屆「群藝杯」全國攝影藝術非遺影像優秀作品展,用攝影語言全面客觀地反映中華民族古老生命記憶和文化基因的傳承與發展,喚起人們珍愛傳統的文化自覺。此外,現場還舉辦了寶安區非遺項目圖片展,展出寶安區四個批次29個非遺項目,宣傳展示寶安區非遺保護成果,深化市民對寶安非遺項目的理解,傳承與弘揚非遺文化,進一步提升市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知度,充分發揮非遺文化增強城市凝聚力的重要作用。

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至11月6日。在「媽媽的味道」之國泰民安憶美食活動現場,市民絡繹不絕,品嘗寶安眾多傳統美食小吃,喜嫁禮餅、麥氏奶茶、公明臘腸、櫓罟方粽……市民在感受傳統美食魅力的同時,喚醒兒時美味的悠長記憶,想起「媽媽的味道」。

當天,還舉辦了「非遺會客廳」之專家論壇暨傳承人培訓,國家、省、市三級的非遺保護專家與寶安區非遺傳承人齊聚一堂,就粵港澳大灣區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背景下如何做好非遺保護工作進行交流與對話,探尋非遺項目的傳承與發展思路,促進非遺保護實踐與理論研究更好地結合。

寶安區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劉明軍表示,深圳正站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新起點,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寶安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突出非遺活化傳承和文物合理利用,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並與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深度融合、開放共享,是寶安文化人義不容辭的文化使命與責任擔當。

據了解,本次活動由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會指導,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寶安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寶安區公共文化服務中心(文化館、博物館、美術館)、寶安區攝影家協會承辦。

相關焦點

  • 第三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將於明日在樟木頭...
    12月15日,2020年第三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在東莞市樟木頭鎮市民休閒廣場舉行,15支隊伍將在樟木頭鎮同臺競技,以極具客家文化特色的活動方式,迎接即將到來的2021年。第三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活動流程(一)「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廣東省非遺墟市一日遊地點:東莞市樟木頭鎮市民休閒廣場(東側)(二)「非遺傳承
  • 第三屆中國(深圳)收藏文化月系列活動拉開帷幕
    12月12日,第三屆中國(深圳)收藏文化月系列活動在龍崗文博展覽館隆重開幕,「玉成中華系列展」作為本次活動的展覽活動內容同期開展。中國收藏家協會會長羅伯健致辭深圳收藏文化月組委會執行主任、深圳市收藏協會會長韓昌晟致歡迎辭活動開幕式上,中國收藏家協會、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龍崗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領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全國各地古玉石器研究專家,各省市收藏組織代表和深圳市簡帛書法藝術院代表等紛紛對本次活動的盛大開幕表示祝賀。
  • 苗年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巡遊及開幕式在雷山正式開幕
    >一系列有趣、隆重、熱鬧的活動紛至沓來11月19日,2020中國·雷山苗年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巡遊及開幕式在雷山正式啟幕,現場亮點紛呈,元素豐富,吸引眾多遊客和群眾駐足觀看,為遊客獻上一份苗族文化盛宴。中午12時30分,來自雷山縣各鄉鎮的苗族同胞們身著特色民族盛裝,34支隊伍組成的12個方隊,伴著悠揚的蘆聲,整齊有序的從雷山縣銅鼓廣場出發,到木鼓廣場進行開幕式並開展民族歌舞展演活動。
  • ...大展示精武會專場暨2020年濱州市第三屆非物質文化遺產武術比賽
    活動現場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邱延崗 見習記者 吳悅 濱州報導為進一步推動全民健身活動健康發展,加強濱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武術項目的交流與合作,9月5日,由濱州市體育局、濱州市體育總會主辦,濱州精武體育會承辦的「走近黃河韻動濱州」全民健身大展示精武會專場暨2020年濱州市第三屆非物質文化遺產武術比賽在市民體育健身廣場舉行。
  • 2020年第三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舉行
    近日,2020年第三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在樟木頭鎮市民休閒廣場舉行,來自全省的16支隊伍同臺競技,一爭高低,共同展示客家麒麟舞的新傳承。活動當晚雖然寒風呼嘯,但是麒麟舞表演者和現場觀眾的熱情不減,精彩絕倫的表演吸引大量市民群眾前來觀看,贏得了在場所有觀眾的歡呼和喝彩。
  • 濟南將規劃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產廊道,策劃黃河國家文化公園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飛躍12日,濟南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濟南市市長孫述濤代表市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濟南將加快提升泉城文化影響力。彰顯泉城歷史文化底蘊。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大力傳承弘揚齊魯文化,展現黃河風採、齊魯風範、泉城風韻。
  • 高陵木輪大車長途跋涉抵達山東,參展「第六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10月23日,第六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在山東濟南開幕。受活動主辦方特邀,高陵區省級非遺項目「關中木輪大車製作技藝」入展。古樸且反映中國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的「木輪大車」獲得觀眾駐足欣賞,勾起遙遠的記憶和鄉愁一片,現場稱讚聲連連,交耳議論嘈嘈。
  • 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卡魯斯儀式舞蹈亞美尼亞杏木雙簧管音樂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或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及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全世界提出要保護自然和文化遺產。當時提出了「保護自然和文化遺產」的概念。1972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十七屆大會在巴黎通過的《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公約》(簡稱《世界遺產公約》),確定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的三種類型,擴大了歷史文化遺產的範圍,從此,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受到世界各國政府和公眾的普遍關注和重視。
  • 北京扶貧支援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活動第七站|十堰鄖陽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市委市政府關於扶貧支援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進一步促進北京扶貧支援地區非遺文化發展,加強地區間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於 9 月至 11 月組織開展北京扶貧支援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活動。
  • 長治市第十一屆「晉峰杯」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暨線上雲商城推廣月...
    2020年11月1日由長治市商務局、長治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長治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長治市飯店餐飲烹飪行業協會協辦,長治市晉峰生態園有限公司承辦的以「古韻上黨 多彩非遺"為主題的長治市第十一屆「晉峰杯」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暨線上雲商城推廣月活動在長治市潞州區晉峰生態園隆重開幕。本屆活動為期一個月從2020年11月1日到2020年11月底結束。
  • 梁治平• 觀察與記錄 | 什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主要材料有兩份,一份是公約草案本身,另一份是教科文組織總幹事要向下一年的大會即第三十二屆會議提交的有關該公約制定情況的初步報告。讀過這兩份文件和其他相關材料,事情的輪廓就慢慢顯現出來。自那以後,教科文組織為推動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進行了長期的努力,而在它採取的一系列措施裡面,應當特別提到的有兩項。一項是教科文組織大會於1989年通過的《保護傳統文化與民俗建議書》;另一項是該組織1997年大會決定實施的名為「人類口頭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公告」的項目。
  • 2020中國·雷山苗年非物質文化遺產巡遊展示活動側記
    苗胞苗年慶典,非遺文化盛宴。11月19日舉辦的2020中國·雷山苗年苗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巡遊展示活動, 當天下午13時,2000名身著節日盛裝的苗族同胞從雷山縣城銅鼓廣場出發,在蘆笙的伴奏下,各個巡遊方隊載歌載舞,以最靚麗的一面展示在遊客眼前,歡歡喜喜拉開了苗年的帷幕。
  • 新疆和田啟動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暨第八屆新疆非物質文化...
    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為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提高各族群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同,進一步支持和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上午,和田地區在團城隆重舉行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暨第八屆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周活動啟動儀式。
  • 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優秀實踐案例發布
    省文化和旅遊廳開展了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實踐案例徵集活動,各地、各單位共推薦77個優秀實踐案例,經專家評審,確定「河洛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保護實踐」等16個項目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優秀實踐案例,於6月13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進行了發布。
  • 第三屆中國(深圳)收藏文化月系列活動之「玉成中華系列展」開展
    你好臺灣網12月15日消息(記者 慧清 特約通訊員 陳健)作為第三屆中國(深圳)收藏文化月系列活動內容之一的「玉成中華系列展」近日在深圳龍崗文博展覽館開展。開幕式上,中國收藏家協會、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龍崗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領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全國各地古玉石器研究專家,各省市收藏組織代表和深圳市簡帛書法藝術院代表等紛紛對本次活動的盛大開幕表示祝賀。
  • 雲競技閃亮第六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
    由文化和旅遊部、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濟南市人民政府承辦的第六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於10月23日至27日在濟南市舉辦。本屆博覽會以「全面小康非遺同行」為主題,採取「線上為主、線下為輔,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全面展示非遺保護傳承成果。臨沂市組織20多個非遺項目參加線上活動,其中,彩印花布、木旋玩具兩個項目參加線下展覽。
  • 第二屆山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開幕,旅發大會籤約逾300億元
    9月10日,2020年山西省第六次旅遊發展大會「走進雁門關」儀式「長城博覽在山西」活動在代縣雁門關舉行。中外賓朋相聚「中華第一關」,領略古老長城的雄偉壯美。
  •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平樂郭氏正骨法」25名傳承人出師
    5月30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平樂郭氏正骨法」傳承人出師儀式,在深圳平樂骨傷科(深圳市坪山區中醫院)隆重舉行。25名師從「平樂郭氏正骨法」傳承人的醫生們經過多年的拜師學習,今日正式出師。截至目前,深圳平樂骨傷科醫院共有「平樂郭氏正骨法」傳承人34名,形成了老中青三代的平樂郭氏正骨醫術傳承梯隊。據了解,此次出師儀式是由深圳市羅湖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主辦,深圳平樂骨傷科(深圳市坪山區中醫院),廣東省深圳市郭春園中醫發展基金會承辦的「第三屆平樂正骨醫術傳承與發展高峰論壇」的一項重要內容。
  • 「阿肯」唱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新篇章
    在群山環繞,綠野茵茵之中,一場文化與藝術的盛會正在這裡緩緩拉開序幕……為傳承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弘揚文化精神,塔城各族幹部群眾齊聚額敏縣喀拉也木勒鎮美麗的克孜勒布拉克草原,共同慶祝塔城地區第二十二屆阿肯阿依特斯文化旅遊節。阿肯是哈薩克語「民間歌手」的意思,「阿依特斯」有彼此訴說、爭論盤問的寓意。
  • 陽信武協:濱州市全民健身暨第三屆非物質文化遺產武術比賽獲佳績
    初秋九月,值上海精武體育總會建會110周年之際,濱州市迎來了全民健身大展示精武會專場暨第三屆非物質文化遺產武術比賽武術是中華民族傳統體育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陽信縣武術協會自2019年正式成立以來,在縣教育和體育局、民政局等各級領導的重視、關懷、大力支持和幫助下,擔當作為,為全民健身,主辦多次武術比賽展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