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將於明日在樟木頭...

2020-12-15 東莞日報i東莞

麒麟舞是樟木頭鎮傳統表演項目。

非遺傳承,健康生活!麒麟競舞,迎祥納福!12月15日,2020年第三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在東莞市樟木頭鎮市民休閒廣場舉行,15支隊伍將在樟木頭鎮同臺競技,以極具客家文化特色的活動方式,迎接即將到來的2021年。

第三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少年麒麟舞

邀請賽活動流程

(一)「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廣東省非遺墟市一日遊

地點:東莞市樟木頭鎮市民休閒廣場(東側)

(二)「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廣東省麒麟大巡遊

參賽麒麟隊伍巡遊路線:鎮市民休閒廣場→銀河中路→帝豪路→東城路→柏興三路→銀河中路(在鎮行政廣場集中)

(三)「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2020年第三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

地點:東莞市樟木頭鎮市民休閒廣場舞臺

「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 15支隊伍同臺競技

2020年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年麒麟舞邀請賽以「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為主題,由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會、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樟木頭鎮人民政府共同主辦。

活動期間,當地還將舉行省非遺墟市一日遊、麒麟大巡遊、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等,旨在傳承和弘揚傳統麒麟文化,推動廣東省麒麟舞創新發展,促進全省各地青少年麒麟隊伍互相交流。

主辦方介紹,組委會從來自全省各地的報名參賽隊伍中甄選出15支隊伍入圍參賽,其參賽作品均為2018年以後創作、尚未獲得過市級及以上獎項的新作,舞蹈動作、結構編排、伴奏音樂、舞臺設計、服飾等必須有別於傳統麒麟舞表演。

樟城麒麟成功舞向世界

作為歷史悠久的客家古鎮,樟木頭鎮早在明清時期就興起麒麟舞表演活動,傳統至今已有450多年歷史。作為東莞市唯一的純客家鎮,樟木頭鎮有著極富特色的客家文化資源,麒麟舞、麒麟製作、客家山歌、餈粑製作技藝等非遺項目異彩紛呈,麒麟舞也成為本地一道獨具風格的文化風景線。樟木頭人崇尚麒麟、愛舞麒麟,一代代客家人舞起了麒麟,表達迎祥納福、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良好願望。

近年來,樟木頭鎮麒麟隊在國家級、省級比賽中屢創佳績,先後獲得中國(樟木頭)首屆麒麟大賽金獎、中國第七屆民間文藝山花獎、中國首屆傳統舞蹈展演銀獎,還應邀赴加拿大進行傳統藝術交流,美名遠揚。

樟木頭麒麟舞曾兩次進京獻演,在上海世博會和廣州亞運會的相關表演活動中均有露臉,還登上央視《群英匯》舞臺,成功被列為國家「非遺」保護項目。樟木頭鎮還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麒麟舞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樟木頭麒麟舞成功舞出家門、舞出國門、走向世界,在國內外掀起一道道客家麒麟舞旋風。

「中國麒麟舞之鄉」打造嶺南地區旅遊目的地

樟木頭鎮藉助豐富的生態旅遊資源,獨具特色的客家文化傳承,擬打造嶺南地區旅遊目的地。樟木頭鎮位於東莞市東南部,地處廣州、深圳、東莞、惠州四個城市的中心地帶,交通便利,環境優美。先後獲得中國百強鎮、國家級生態宜居示範鄉鎮、中國麒麟舞之鄉、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省全域旅遊示範區、省生態森林小鎮等榮譽稱號。

樟木頭鎮城市配套設施完善,四面環山、環境優美,森林覆蓋率全市最高達68.2%,市級生態社區覆蓋率100%。從生態環境來看,石馬河貫穿樟木頭全境,經過數年的攻堅整治,河道中魚群重現,白鷺棲息,水生態環境得到根本性改善,目前該鎮正推進石馬河等萬裡碧道建設,打造山水相依的灣區森林小鎮。

近年來,在樟木頭鎮委、鎮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樟木頭鎮文化事業發展日新月異。新圖書館投入運營,高質量完成樟木頭文化分館建設,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濱河體育公園即將投入使用;每年創編推出具有樟木頭客家文化特色的文藝精品,在國家及省市獲得榮譽獎項保持15個以上,全鎮文化事業蓬勃發展。轄區有國家及省級森林公園、蔡氏宗祠、三家巷、冠和博物館、「觀音綠」名品荔枝等豐富的生態文化旅遊資源,目前樟木頭鎮正以成功創建省全域旅遊示範區為契機,積極挖掘旅遊資源,完善旅遊配套,定位打造嶺南地區旅遊目的地。

扶持企業做大做強 加快「產城一體化」步伐

今年以來,樟木頭鎮積極出臺政策,扶持企業做大做強,促進經濟回暖升溫,加快「產城一體化」步伐。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樟木頭鎮經濟運行總體上仍呈現出持續恢復的良好態勢。其中規上工業增加值28.98億元,自4月起連續5個月實現當月同比正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達28.31億元;消費市場逐步回暖, 社會消費零售總額52.03億元。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三季度,樟木頭鎮9宗重大項目進展順利,今年累計完成投資9.06億元,佔1-9月計劃投資的119.1%,安佳、樂的和樟木頭醫院綜合住院大樓等項目建設進度較快。接下來,樟木頭鎮還將對目前已籤約的民泰、中控、羅曼、安佳、樂的、基爍、稻裡、樟洋電廠等項目,嚴格按照時間節點推進項目進度,確保全面完成年度目標。

同時,促進塑膠產業提質增效,繼續大力實施「塑膠產業三年培育行動」,著力擴大塑膠交易規模,力爭用2-3年時間實現產值增至千億元,打造華南塑膠產貿城。

此外,樟木頭鎮還加大企業和項目扶持力度。今年以來,樟木頭鎮積極實施社保降費減負,為企業減負近3000萬元;實現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有效緩解群眾跑腿墊資之憂;疫情以來發放就業補貼近70萬元,同比增長10%。該鎮將持續加大對重點企業的扶持力度,密切掌握企業經營狀況,大力保障企業保訂單搶訂單穩市場,全力培育企業穩定發展、做大做強。

城市品質提升 打造宜居宜業宜商新樟城

在城市品質提升方面,樟木頭鎮投入大量資金,推動城市更新、改善交通路網,提升民生服務品質,打造更加宜居宜業宜商的新樟城。

目前,官倉舊改、裕豐舊村改造、銀嶺工業區工改工、特藝達工改工等項目基本已完成總體方案編制等前期準備工作,正在全速推進當中。其中綠景RTD新城項目已確定實施主體、官倉舊改已確定前期服務商。

同時,樟木頭鎮投入5000萬元升級永寧路、泰安路路等5條道路,採取擴建車道、加鋪瀝青等措施提升道路快速通行能力;投入1700萬元開展「千景繡東莞」景觀系統提升工程,在25處重點路口建設一批精品景觀,對新興街等9條道路進行綠化和市政設施升級,對鎮標公園的綠化景觀和設施設備進行升級改造。

在民生服務方面,鎮中心小學、實驗小學兩所學校的新建教學樓均已投入使用,實驗小學新建體育館鎮正加速推進,預計本月可以投入使用。第一幼兒園已經投入使用。三所學校總共新增公辦學位2000餘個。與振豐教育集團達成合作協議,建立一所十二年一貫制優質民辦學校,將提供優質學位5000多個,預計2022年9月投入使用。樟木頭鎮第一小學、樟木頭鎮第一中學選址工作也正在加速推進,爭取年內立項。

遠近聞名的「中國麒麟舞之鄉」,正在升級為一座更加宜居宜業宜商的新樟城。

文、圖/謝英君、蔣幸端

相關焦點

  • 2020年第三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舉行
    近日,2020年第三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在樟木頭鎮市民休閒廣場舉行,來自全省的16支隊伍同臺競技,一爭高低,共同展示客家麒麟舞的新傳承。,節目表演氣勢恢宏、情節跌宕起伏、動作扣人心弦、構思引人入勝,樟木頭鎮柏地麒麟隊的《柏地麒麟盛世歡》等16支麒麟舞代表隊的表演接連上演,同臺競技。
  • ​麒麟舞樟城—廣東16支麒麟隊齊聚樟木頭同臺競技
    「百姓愁,麒麟走;天下和,麒麟舞。」12月15日,2020年第三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在東莞市樟木頭鎮舉行,16支隊伍同臺競技,迎接即將到來的2021年,讓市民群眾大開眼界。2020年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年麒麟舞邀請賽以「非遺傳承健康生活」為主題,由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會、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樟木頭鎮人民政府共同主辦。
  • 羅山拳傳承中心麒麟舞隊代表海豐參加省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
    12月15日,由我縣選送的麒麟舞「玉麟獻瑞」參加2020年第三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以獨特的表演展現海豐麒麟舞魅力。麒麟競舞,鑼鼓喧天。2020年第三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在東莞市樟木頭鎮舉行。在麒麟大巡遊和比賽中,海豐縣羅山拳傳承中心義興堂麒麟隊與來自東莞、深圳、廣州、潮州、佛山等地的16支麒麟隊伍同臺競技,以濃厚地方特色風格和新穎的編排、緊湊的套路、精彩的動作和虎步生風的羅山拳表演,受到觀眾喜愛並獲銀獎。
  • 青少年麒麟舞賽下月在樟木頭舉辦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謝英君 通訊員黃俊麟、蔡波東)下個月來樟木頭一睹少年們的風採吧
  • 省非遺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 樟木頭比舞-新快網-新快報官方網站...
    新快報訊 記者楊英傑 通訊員黃俊麟 蔡波東報導 記者昨日獲悉,2020年第三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將於
  • 剛剛,樟木頭兩支代表參賽的麒麟隊厲害了!
    25日晚,「多彩非遺 美好生活」2018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年麒麟舞邀請賽在樟木頭舉行,來自全省各地的麒麟隊歡聚一堂競舞麒麟,一比高下。省非遺促進會會長杜佐祥、市政府調研員黃福泉、鎮領導周偉森、李惠明、蔡傳勝、丁志洪、蔡獻軍等領導嘉賓共同觀看比賽。
  • 青少年麒麟舞賽下月東莞樟木頭舉辦
    下個月來東莞市樟木頭鎮一睹少年們的風採吧,2020年第三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將於12月11日至12日在樟木頭鎮舉行,屆時還將有大巡遊等節目。 2020年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年麒麟舞邀請賽以「非遺傳承,健康生活」為主題,由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會、東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樟木頭鎮人民政府共同主辦。邀請賽將於12月11日-12日舉辦,期間將舉行省非遺墟市一日遊、麒麟大巡遊、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等。
  • 全省16支麒麟隊齊聚東莞樟木頭大巡遊
    12月15日,「非遺傳承,健康生活」2020年第三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系列活動之廣東省麒麟大巡遊,在東莞市樟木頭鎮市民休閒廣場正式啟動,來自全省16支麒麟隊歡聚樟木頭客家古鎮,以各自獨特的表演向廣大市民展現麒麟魅力,送上美好祝福。
  • 省非遺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結束
    12月15日,2020年第三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在樟木頭鎮市民休閒廣場隆重舉行,來自全省的16支隊伍同臺競技,共同展示客家麒麟舞的新傳承。活動當晚雖然寒風呼嘯,但是麒麟舞表演者和現場觀眾的熱情不減,精彩絕倫的表演吸引大量市民群眾前來觀看,贏得了在場所有觀眾的歡呼和喝彩。
  • 16支青少年隊伍同臺競舞展現客家麒麟舞新發展
    2020年第三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15日在中國麒麟舞之鄉——廣東東莞樟木頭鎮舉行。圖為比賽現場 中新社發 蔣鑫 攝中新網東莞12月15日電 (李映民 李純)2020年第三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15日在中國麒麟舞之鄉——廣東東莞樟木頭鎮舉行,16支由青少年組成的麒麟舞隊伍同臺競技,以富有客家文化特色的活動方式,展現客家麒麟舞的新傳承。有客家人的地方,必有麒麟舞。
  • 廣東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近日,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布關於公布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的通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有關規定,為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隊伍建設,有效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廳組織開展了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申報和評審工作,經申報、審核、評審、公示、審定等程序,確定了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108人),現予以公布。
  • 第三屆深圳非物質文化遺產周寶安區系列文化活動開幕
    10月31日,第三屆深圳非物質文化遺產周寶安區系列文化活動在新橋街道曾氏大宗祠開幕。「老村老祠堂.新作新風尚」——歷屆「群藝杯」全國攝影藝術非遺影像優秀作品展、「媽媽的味道」之國泰民安憶美食活動、「非遺會客廳」之專家論壇暨傳承人培訓三大主題活動紛紛亮相,傳承與弘揚非遺文化,助力「雙區」建設。
  • ...大展示精武會專場暨2020年濱州市第三屆非物質文化遺產武術比賽
    活動現場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邱延崗 見習記者 吳悅 濱州報導為進一步推動全民健身活動健康發展,加強濱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武術項目的交流與合作,9月5日,由濱州市體育局、濱州市體育總會主辦,濱州精武體育會承辦的「走近黃河韻動濱州」全民健身大展示精武會專場暨2020年濱州市第三屆非物質文化遺產武術比賽在市民體育健身廣場舉行。
  • 2021年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重點工作會商會在潮州召開
    12月10日上午,2021年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重點工作會商會在潮州召開。 2021年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重點工作會商會會場
  • 1576年,潮汕傳承百年的非遺「麒麟舞是這樣來的......
    舞麒麟是南澳深澳的一種民間傳統舞蹈,是汕頭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城隍廟建成後,晏繼芳便從閩南請來表演麒麟舞的民間藝人,逢年過節在總兵府前表演,並在島上傳授,使麒麟舞活動在島上迅速傳開。1662年,曾在南澳島招兵的鄭成功率領將士打敗荷蘭侵略者,收復了我國神聖領土臺灣,大大激發了海島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古城深澳鑼鼓喧天,張燈結彩,舞麒麟慶賀達半月有餘。此後,麒麟舞活動日益風行,成為古城民俗活動的重頭戲。
  • 【麒麟文化】一個街道文化傳奇的背後
    小金口麒麟舞藝術團能取得這樣的成績,有世界性的舞臺,與小金口文化站的努力分不開。小金口麒麟舞是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培養青年的「非遺」傳承人,從2012年7月開始,小金口街道辦組織各村年輕人參加麒麟舞培訓。廣東惠州城裡一條街道誕生的不僅僅是這一個傳奇。
  •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平樂郭氏正骨法」25名傳承人出師
    據了解,此次出師儀式是由深圳市羅湖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主辦,深圳平樂骨傷科(深圳市坪山區中醫院),廣東省深圳市郭春園中醫發展基金會承辦的「第三屆平樂正骨醫術傳承與發展高峰論壇」的一項重要內容。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平樂郭氏正骨法」傳承保護單位及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基地,為醫院在出師儀式後,還舉辦了平樂郭氏正骨醫術臨床應用學習班,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連線上海、廣東、福建、河南四地的10餘名骨科專家,圍繞平樂郭氏正骨、石氏傷科、泉州正骨等中醫正骨流派進行了交流與學習。
  • 黃驊麒麟舞:神獸舞吉祥
    麒麟舞據考證,黃驊麒麟舞的形成時間不晚於清朝乾隆年間。本地一位皇宮藝術家將他的麒麟舞絕技帶回家鄉黃驊市齊家務鄉,教鄉親們娛樂玩耍。此後,黃驊麒麟舞逐漸形成自己的扎制特色及表演風格。麒麟舞演出場面氣勢磅礴,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保護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