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晚,「多彩非遺 美好生活」2018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年麒麟舞邀請賽在樟木頭舉行,來自全省各地的麒麟隊歡聚一堂競舞麒麟,一比高下。
省非遺促進會會長杜佐祥、市政府調研員黃福泉、鎮領導周偉森、李惠明、蔡傳勝、丁志洪、蔡獻軍等領導嘉賓共同觀看比賽。
樟木頭鎮劉屋村麒麟隊蓓蕾幼兒園麒麟隊帶來的《鼓舞麒麟咚咚鏘》拉開2018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年麒麟舞邀請賽帷幕。在歡快的節奏中,麒麟師傅帶著孩子們進入麒麟的世界,生動講述著麒麟文化的起源,收穫現場觀眾的掌聲與青睞;
潮州市潮安區文裡麒麟舞隊帶來的《多彩麒麟文化 引領美好生活》也吸引眼球,潮州文裡麒麟的造型獨特,頭頂雙角,嘴巴和耳朵周圍有絨毛,眼睛圓而有神,生動活潑,可以翻滾和騰躍,富有潮州地方特色和藝術特點,兼具觀賞性和趣味性。
「多彩非遺 美好生活」2018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年麒麟舞邀請賽由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會、東莞市文化館、樟木頭鎮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旨在弘揚中華民族傳統優秀文化,進一步推動我省麒麟文化藝術的創新發展,提高麒麟舞創演水平,增強我省麒麟舞民間藝術的交流。
15支風格各異的麒麟隊分別來自廣州、從化、中山、佛山、惠州、潮州、茂名、深圳、東莞等全省各地。比賽場上,各隊擊鼓擺擂、一決高下,展示著各地麒麟非遺風採,為現場觀眾奉上了一臺豐盛的麒麟文化盛宴。
最終,樟木頭鎮劉屋村麒麟隊蓓蕾幼兒園麒麟隊的《起鼓麒麟咚咚鏘》、潮州市潮安區文裡麒麟舞隊的《多彩麒麟文化 引領美好生活》、樟木頭柏地村麒麟隊的《麒麟舞出好運來》、廣東省中山市三角鎮三角小學的《麒麟獻瑞》、東莞市清溪鎮文化廣播電視服務中心黃家班麒麟隊的《麒麟與太極的碰撞》成功斬獲金獎。相關領導嘉賓分別為獲獎隊伍頒獎。
東莞市非遺中心辦公室主任 何超群表示:舉辦賽事第一個是展示我們廣東省這個麒麟舞在傳承和創新方面的最新成果,第二個是交流,通過這次集中的展演、比賽,讓各個隊之間互相的借鑑、學習,提供這樣一個契機,第三個是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加入到麒麟舞的傳承裡面來,讓麒麟舞后繼有人。
在樟木頭行政辦事中心廣場,現場鑼鼓喧天,一隻只麒麟在傳統樂器的伴奏下顯得威武靈動。樟木頭劉屋村麒麟隊、蓓蕾幼兒園麒麟隊帶來了《鼓舞麒麟咚咚鏘》。
幼兒園的小麒麟隊員舞動著麒麟頭,將小麒麟活潑可愛、憨態可鞠的形象,唯妙唯肖地展現出來。這支麒麟舞隊的隊員涵蓋老中青幼各個年齡層次。大小麒麟共舞彰示了樟木頭麒麟舞創新發展傳承有方,後繼有人。
樟木頭劉屋村麒麟隊 劉偉團說:「這個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老祖宗的遺產不要遺忘,一定要傳下去,但也要創新。」
參加賽事的既有經驗豐富的麒麟隊,也有別具一格的女子麒麟隊。首次參賽的中山市三角小學麒麟舞基地的女隊員們,她們在比賽中汲取其他隊伍的所長,讓麒麟舞更好傳承下去。
本次青年麒麟邀請賽競舞展現各地麒麟舞非遺魅力的同時,各支由青少年組成的麒麟隊尤為引入矚目,不少隊員甚至還在上幼兒園,雖然他們年紀小,表演節目卻毫不遜色,這些青少年麒麟舞隊員的加入,帶來麒麟舞的新傳承。
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傳承人 蔡玉財說:「我們這一批都是從很小就開始學麒麟,成為麒麟隊員,我們現在要傳承下去、後繼有人,不讓文化失傳,我們在中國麒麟文化中要起擔當的作用。」
25日,「非常體驗」樟木頭非遺墟市「開市」。眾多市民以及到樟木頭參加麒麟大賽的隊員零距離感受東莞非遺文化。
設在樟木頭行政辦事中心廣場的非遺墟市除了有樟木頭的餈粑、麒麟等製作技藝外,還展出了來自全市各鎮街的多項非遺文化。
來自萬江的黃師傅帶來千年的腐竹製作技藝。他認為通過活動能更好推廣水鄉文化。
萬江新村腐竹傳承人 黃淦輝說:「將我們水鄉的文化往你們山鄉這邊推廣一下,希望你們了解一下我們地道的本土文化。」
石龍麒麟製作技藝傳承人何師傅帶來了由他製作的東莞麒麟,他告訴記者,雖然東莞麒麟在顏色和製作上和樟木頭的麒麟都有區別,不過大家都是一家人,希望通過活動共同發揚好麒麟文化。
石龍麒麟製作技藝傳承人 何錦流說:「我的就是東莞麒麟,東莞的麒麟,樟木頭的就是客家麒麟,大家是不同的。我的是以紅色為主的,不同的。舉辦非遺墟市對推廣非遺非常有幫助,就是深入民心一點,能夠深入民心,給前一輩和後一輩綜合起來,讓他發揚光大,一輩一輩傳下去。」
市民 黃先生說:「這個展示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我看到現在全部都是年青,很年輕,甚至看到有5、6歲的孩子那麼小就開始玩了,對文化一直傳下去很有希望。」
市文化館有關負責人表示,非遺墟市已在全市開展多次,旨在全面展示東莞非遺項目的產業轉變成果,孵化出新的非遺創意產品,為推動東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提供新能源、新動力。
東莞市文化館非遺部主任 何超群說:「這是我們全市從三十多個項目裡挑出來到樟木頭來展示。我們這個東莞非遺墟市他是我們東莞非遺產品的集中展示的一個平臺,通過這個平臺我們主要的是以推廣和展示為主,同時也給我們一些項目有一個銷售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