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新城 | 變廢為寶,這群孩子把垃圾分類「玩」出了新花樣

2020-12-27 澎湃新聞

走遍新城 | 變廢為寶,這群孩子把垃圾分類「玩」出了新花樣

2020-12-23 23: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可愛的小房子、微型垃圾分類桶、小帆船、小坦克、小飛機、小花籃、花盆……近日,在亦莊新城舊宮實驗小學內,將生活垃圾「變廢為寶」的行動正在上演,學生們充分發揮想像力與創造力,見「圾」行事,將一件件生活垃圾拼湊、組合,一個個最「in」單品陸續在他們手中誕生。

△學生們用生活垃圾做出的各種物件

自9月份學生返校複課以來,舊宮實驗小學在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基礎上,為響應《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在學生中間培養反對浪費、弘揚勤儉節約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學校帶領師生們積極行動,踐行垃圾分類,在校園內進行了多次有關垃圾分類的主題活動。

△學生用生活垃圾做出的作品

為激勵孩子們發揮想像力,創新垃圾分類工作,讓更多的同學們感受到垃圾分類和變廢為寶的樂趣,學校在全校範圍內開展了「垃圾分類 變廢為寶」活動,鼓勵學生們集思廣益,利用身邊的生活垃圾進行了一場垃圾變身秀。

在這個過程中,同學們將瓶瓶罐罐、廢舊紙箱、報紙等生活中常見的可回收物收集來,並對它們進行了一場大變身,有的變成了可愛的房子,有的變成了垃圾分類回收桶,有的變成了小飛機,連小小的瓶蓋也被小朋友們利用起來,做成了一朵朵色彩繽紛的小花兒……在學生的眼中,快遞箱、紙杯、垃圾袋「華麗變身」,組合成了他們眼中最時尚最fashion的單品。

△學生用生活垃圾做出的作品

「學校將活動的部分優秀作品,在全校進行了展示,並最終經由全校同學投票,選出了『垃圾分類 變廢為寶』十佳作品及優秀手抄報品。」據學校有關負責人介紹,學生們在參觀由回收垃圾做成的展品時,紛紛被同學們的創意感染,表示下次也要親手變「垃圾」為「寶貝」,「學校也會繼續落實垃圾分類宣傳教育工作,引導學生樹立節約資源、綠色環保的意識,讓學生作為接力棒,將健康文明的理念帶回家。」

END

本文由北京亦莊發布

轉載請註明出處

記者:劉娜

原標題:《走遍新城 | 變廢為寶,這群孩子把垃圾分類「玩」出了新花樣》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綠色生活「新」風尚|豐潤區新城道幼兒園開展垃圾分類主題活動
    為了讓幼兒了解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從小培養幼兒愛護環境、參與垃圾分類的意識,近日,豐潤區新城道幼兒園以「垃圾分類、從我做起」為主題開展了一系列環保活動,吸引全園師幼、家長共同參與到垃圾分類處理的氛圍裡,真正實現了「教育一名幼兒,帶動一個家庭,文明整個社會」的目的。
  • 通州區梨園鎮社區垃圾分類「玩」出新花樣
    樹葉上作畫變「藝術品」、大闖關遊戲普及分類知識……最近,梨園鎮多個社區推出了不少好玩有趣的垃圾分類活動,社區居民和青少年在玩遊戲、做手工的過程中鞏固記牢了分類知識,培養了要分類更要減量的意識。活動開始前,居委會工作人員向孩子們詳細講述了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孩子們聽得非常認真,並分享了自己在家中垃圾分類的經驗和故事。如何讓垃圾變廢為寶?工作人員拿出提前準備好的樹葉和顏料,讓青少年根據現有素材自由創作樹葉畫。小小的活動室頓時熱鬧起來,孩子們紛紛大展身手,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很快完成了作品。不少人還現場介紹自己的創作初衷。
  • 溫十一幼:垃圾分類,變廢為寶
    2020年11月23—30日,溫州市第十一幼兒園雙樂園區於開展了「垃圾分類,變廢為寶」的一系列親子手工製作活動。呼籲家庭從「我」做起,從小做起,共同提高環保意識,為擁有一份美麗家園而努力。垃圾分類,從我做起。
  • 小學老師自創垃圾分類歌曲 加入說唱玩出新花樣
    「垃圾要分類,紅藍和綠灰,人人要自覺,不要隨便堆。」說唱加上敲擊「樂器」,配上簡單的歌詞和朗朗上口的旋律,音樂老師張紅自創的垃圾分類歌曲,受到學生的喜愛。加入說唱和敲擊樂器 歌曲玩出新花樣9月10日下午2時,華商報記者來到陝西師範大學大興新區小學,看到張紅正在給學生上音樂課,教唱《垃圾分類歌》。「有毒有害紅桶桶,可回收的藍桶桶,廚餘垃圾綠桶桶,其他垃圾灰桶桶。」從音樂教室裡,傳來四年級2班學生歡快的歌聲,伴著學生敲擊板凳的節奏,張紅正在為學生鋼琴伴奏。
  • 當童心碰撞垃圾分類 孩子們描繪心中的美麗城鎮
    孩子們紛紛化身創意畫家,在廢棄鞋盒和服裝上,用畫筆描繪出心中的美麗城鎮。「快看我畫的米老鼠,跟電視上的一模一樣哦!」「我心中的美麗城鎮就是一個大花園,有長頸鹿、鯨魚,爸爸媽媽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耍。」……在活動現場,孩子們紛紛自豪地解說著自己的作品,「原來家裡不需要的紙板箱和衣服還能變成這麼多漂亮的寶貝。」「本次活動增強了孩子們的環保意識,養成節約資源的好習慣,還能帶動背後整個家庭一起來參與垃圾分類,一舉兩得。」
  • 垃圾分類遇上爵士舞有什麼火花?這群人展現了垃圾分類新時尚
    引領垃圾分類新時尚,「城市美容師」當主角!直播當天,荔灣首次推出的垃圾分類城市爵士音樂短劇《舞動分類新時尚》也正式上線,這支「動感MV」邀請了多位環衛工人與垃圾分類志願者參演。「倒垃圾,倒啥垃圾?要把垃圾分類記在心裡。新時尚做什麼最最有型?
  • 「變廢為寶」,蘇州北橋開展垃圾分類手工製作活動
    5月8日,蘇州市相城區北橋街道靈峰村組織黨員群眾志願者、巾幗志願者開展「垃圾分類 變廢為寶」手工製作活動。 活動中,志願者們充分發揮想像,利用廢舊物品,通過精心設計與製作,賦予了廢舊物品新的生命。廢棄的塑料桶、吸管、紙杯……搖身一變成了「花籃」「檯燈」等手工藝品,精緻美觀、栩栩如生。
  • 垃圾分類達人|高帥傑:「興壽模式」的推動者,讓垃圾分類在農村落地...
    但鎮上糟糕的環境讓村民們開展草莓採摘活動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大家來採摘,吃了草莓之後,卻拍不出一張好看的照片。」 為了有效提升村容環境,高帥傑走遍了全鎮的各個村落,了解各村的情況和特點。走訪過程中,他注意到辛莊村推行垃圾分類效果顯著。
  • 來圍觀:垃圾變廢為寶 廚餘垃圾堆肥學起來!
    8月7日,瀏陽市淮川街道聯城社區組織轄區兒童開展「垃圾分類變廢為寶 家庭廚餘堆肥」環保知識講座活動。活動旨在豐富轄區兒童的暑期生活,提高他們的環保意識,同時,將垃圾分類新理念廚餘堆肥傳達給轄區小朋友。左都祥正在講解廚餘垃圾堆肥方法。聯城社區 供圖早上9點30分,活動正式開始,社區工作人員左都祥帶領小朋友們重溫了垃圾分類知識,一起觀看了垃圾分類知識小視頻。
  • 南京雨花臺區首屆垃圾分類家庭PK賽舉行 秀出「變廢為寶」好創意
    12月19日,南京市雨花臺區首屆垃圾分類家庭PK賽總決賽暨「垃圾分類青年志願者服務隊」成立儀式舉行。10組雨花「時尚家庭」唱響垃圾分類「好聲音」,秀出「變廢為寶」好創意。「垃圾分類離不開每個人的參與,樹立主人翁意識非常重要。」
  • 變廢為寶、親子遊戲……海口秀英區居民這樣學習禁毒、垃圾分類知識
    22日,海口市秀英區海秀街道辦開展「我為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作貢獻」系列活動,包括「變廢為寶」小課堂活動、禁毒宣傳趣味活動和垃圾分類趣味遊園會3項內容。活動通過理論講解和趣味互動,宣傳垃圾分類、禁毒等知識。
  • 「小手拉大手」 綿竹市積極開展垃圾分類進校園活動
    1月4日上午,在綿竹市南軒小學一年級的垃圾分類環保課上,同學們踴躍提問。老師通過圖片、動畫、童謠等多種形式,向孩子們系統講授了什麼是垃圾分類,為什麼要進行垃圾分類,如何正確分類投放垃圾等知識,孩子們根據已掌握的知識模擬垃圾分類,一件件「垃圾」被同學們準確投入到四分類垃圾桶中。
  • 變廢為寶從我做起!垃圾分類手工製作活動獲居民積極響應
    垃圾分類是一項長期的民生工程,為了擴大宣傳力度,促進居民參與,近日金碧雅苑社區居委會攜手鶴龍街社工站,號召轄區居民利用家中閒置或廢棄物品,開展題為「變廢為寶 從我做起」垃圾分類手工製作居民活動。在現場投票過程中,有評委嘉賓表示,本次參賽的手工製品,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製作不了的,「而且大多作品從製作上可以看出父母和孩子的用心,及對環保的理念,真的非常貼切主題
  • 分類遊戲、知識競賽、光碟行動……濟南多家幼兒園舉行垃圾分類...
    ,近日,濟南多家幼兒園舉辦了垃圾分類主題活動。&nbsp&nbsp&nbsp&nbsp在活動中,老師帶孩子們學習垃圾分類知識,引導小萌娃們垃圾分類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讓幼兒園與家庭建立相互聯通的紐帶,共同開展垃圾分類行動。
  • 東城區東四街道「三大行動」不斷探索垃圾分類新路徑
    為持續做好垃圾分類工作,東四街道團工委充分發揮共青團的組織動員優勢,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創新實施「三大行動」,不斷探索垃圾分類新路徑。近期,「分小青」垃圾分類志願服務項目在第五屆中國青年志願服務項目大賽中榮獲金獎,取得階段性成效。
  • 「慢跑+撿拾垃圾」, 引領垃圾分類新風尚
    12月12日上午,由佛山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佛山市禪城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主辦的「撿跑中國 重塑2020」——垃圾分類 佛山在行動在佛山嶺南天地熱力開跑,來自佛山各區約300名市民紛紛通過實際行動,踐行垃圾分類。主辦方表示,舉辦這次撿跑活動,旨在通過流行的環保時尚運動,將垃圾分類的生活理念傳遞到千家萬戶,讓市民養成垃圾分類處理和循環利用的良好習慣,推動生活垃圾分類成為新時尚,共建美麗佛山。
  • 對垃圾的思考:變廢為寶 難臻至善
    這種「鄰避思維」讓政府左右為難:杭州目前在城市的東南西北4個方向都建有垃圾焚燒廠,但每天的處理能力已經嚴重跟不上垃圾的產生速度,杭州市每天尚有超過5000噸的垃圾無法處理,只能直接填埋。   比爾·蓋茨曾經用凝練的一句話來概括垃圾並非一無是處:「世界上沒有垃圾,只有放錯地方的資源。」如果能夠變廢為寶,不僅垃圾不再無處安放,還能發揮餘熱,體現「剩餘價值」。然而,變廢為寶,並非易事。
  • 錦州市政協對錦州市實驗學校推廣垃圾分類知識情況進行視察
    12月15日,市政協主席韓彤帶領視察組蒞臨我校德勝校區,就民進委員會提出的《關於在我市幼兒園、中小學推廣垃圾分類知識的建議》對我校推廣垃圾分類知識情況進行了視察。市長於學利陪同視察。視察組一行首先聽取了市教育局王斌局長對全市教育系統落實垃圾分類情況的匯報。隨後來到小機器人教室,聽取了吳麗主任的匯報,了解了我校在全國項目式學習優秀成果展評活動中獲得一等獎的《銀杏果收集器》這一項目的設計初衷和踐行情況——拒絕浪費、變廢為寶;同時還觀看了學生機器人搭建、編程的演示過程。
  • 楓樺葦岸社區「花式」帶動垃圾分類新時尚
    近年來,楓樺葦岸社區積極探索適合社區實際情況的垃圾分類工作模式,並強化管理,多措並舉,打響了一場垃圾分類工作的攻堅戰。不僅提高了社區居民對垃圾分類知識的知曉率和參與率,讓「綠色、低碳、環保」理念深入人心,將垃圾分類行動帶入千家萬戶,努力將垃圾分類成為楓樺葦岸的「新時尚」。
  • 變廢為寶還能換點小錢!金山這個鎮垃圾分類有「絕招」
    變廢為寶還能換點小錢!「以前家裡的這些瓶子紙板都往垃圾桶裡一扔,垃圾分類以後就不一樣了,能回收利用,我們老百姓還能換點小錢,想得很周到。」金瀚園居民幹麗芳說道。滿載而歸的「兩網融合回收車」開進位於山陽鎮的上海奧任環境服務有限公司,這是全區最大、最先投入使用的垃圾分類「兩網融合」回收服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