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3—30日,溫州市第十一幼兒園雙樂園區於開展了「垃圾分類,變廢為寶」的一系列親子手工製作活動。呼籲家庭從「我」做起,從小做起,共同提高環保意識,為擁有一份美麗家園而努力。
垃圾分類,從我做起。幼兒園是我們播種希望的田野,為了減少資源浪費,為了減少環境汙染,該園積極引導幼兒做到垃圾分類投放。日前,該園周一利用晨會的時間,為幼兒們開展了「垃圾分類,變廢為寶」主題活動。
巧手製作,變廢為寶。一個礦泉水瓶、一個舊盒子、一張紙、一根棉繩……在許多人眼中並不起眼,甚至當做「垃圾」而扔掉。但是,這些「垃圾」真的沒有價值了嗎?答案當然是NO!NO! NO!大家一起來看看幼兒們是怎麼做的吧!家長們和幼兒們各出奇招,充分發揮著想像力和創新意識,獨具匠心地利用各種普普通通的紙盒、毛線、塑料繩、舊光碟、瓶瓶罐罐等生活中常見的廢舊材料,用靈巧的雙手製作出一件件令人賞心悅目、讚嘆不已的手工藝術作品。將生活垃圾變成了一件件精美的作品並在幼兒園裡展出,在增進親子情感的同時也增強了大家的環保意識。
創意大比拼。作品展評比現場由幼兒、教師組成評委團,對親子創意手工作品進行評選。評比遵循教育性、實用性、科學性、趣味性、創新性、可操作性、耐用性的原則,公開、公平、公正的地進行評選。
環保時裝秀。伴著動感歡快的音樂,幼兒們身著自製的「盛裝」開始了登臺走秀,一場創意無限、高潮跌起的視覺盛宴開啟了!有用垃圾袋製作的漂亮、高貴的裙子;也有用廢舊氣泡袋製作的氣派的晚禮服;還有用廢舊紙張做成天使的翅膀等等。幼兒們穿上了家長親手製作的環保衣服,一個個像維密小模特,走出了自己的風格,走出了自己的特色,走出了向大家呼籲環保的號召!
垃圾是放錯地方的寶貝,這些不經意間被我們扔棄的垃圾,如果能細心收集,經過大家的奇思妙想和用心製作,就能變成好玩又實用的物品。通過本次活動,十一幼兒的孩子們從此將愛上手工、愛上創造,在玩樂中成長,做一名垃圾分類的先行者。(鹿城區教育局)
【來源:溫州市教育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