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引發深思的青年舞蹈風潮襲來|青年說

2020-12-14 光明日報

作者:彭景暉 李丹陽 李晉榮 晉浩天

(這是一場有關青春與舞蹈在當代青年中的思考。閱讀這篇文章,大概需要15分鐘)

與每個時代相似,一場青年舞蹈潮流興起;

與以往時代不同,這一次潮流舞動秦漢風月,吟唱唐宋詩歌,致敬紅色經典——這是一場國風舞潮。

現當代舞青年演員黎星、李豔超的作品《花樣年華》。

11月27日傍晚6點,北京西三環北路某物理研究所,90後研究員張晗離開辦公室,匯入晚高峰人群,奔往地鐵站。他要去五道口附近的一家舞蹈培訓機構。為了這堂舞蹈課,他購買了舞蹈服裝,婉拒了周末飯局。

此前,他所關注的90後舞蹈演員華宵一和羅昱文在湖南衛視青年舞蹈競技秀《舞蹈風暴》中展示了作品《見自己》和《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張晗震撼不已,在觀看節目當晚就報名學舞。「學習舞蹈,算是和自己的約會,在忙碌之餘給自己的心靈充電。」他說,「這兩支舞的魅力不只是肢體表達,還有中國文化元素和舞者的生命感悟。」

11月28日凌晨4:30,北京東五環高碑店附近的一個舞蹈排練室內,90後現當代舞演員黎星正在通宵練習,反覆揣摩著三國歷史中關羽的精神世界。記者見到黎星時,他眼中布滿血絲。儘管胯部在受傷50多天後依然隱隱作痛,但他仍在每次翻轉跳躍中保持剛柔並濟的力道。他希望通過自己的肢體語言與聖賢對話,打開高雅藝術的藩籬,讓青年走進舞蹈藝術,乃至中國文化。

舞蹈熱潮在90後、00後青年群體中湧起,古典舞、民族舞和含有國風元素的舞蹈持續升溫,帶有鮮明深刻的時代烙印。「這是文化自信在現代生活土壤中持續生長而盛開的燦爛花朵。」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中心《中國文藝評論》雜誌編輯部主任胡一峰評價道。

1.舉手投足,皆是對國人精神世界的擁抱

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迪斯科、霹靂舞、國標舞曾風靡當時的青年群體。80年代末就讀於雲南大學的70後工程師陳芸回憶,雖然她自小耳濡目染就會跳民族舞,但那時在同學面前因不夠時尚而羞於表現。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在物質上和文化上很多領域都在追隨世界潮流,努力學習和模仿。」當代著名劇作家、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羅懷臻感慨,「但看看今天這些90後和00後的孩子們,他們身上所具有的自信和對中國傳統文化與生俱來的親和感,是任何時期都沒有的。」

華宵一走上《舞蹈風暴》第二季的舞臺時,用一段古典舞《長相思》把觀眾帶回大唐盛世。形神流轉之間,觀眾領略到的是古典風韻的綿延不絕。「舞者銜著的那朵牡丹,就是盛世繁華。」網友在視頻留言區感慨。讓華宵一欣慰的是,一些年輕粉絲能把《長相思》解讀為「長相思,美在長,在專注不移。」

華宵一表演古典舞《長相思》。

「90後和00後出生於一個發展中的開放世界。開放格局中,人恰恰需要確認自己的身份、回望自己的來路、尋找自己的立場,因此年輕一輩的舞蹈語言,更自覺也更純粹地融入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元素,這是一種世界眼光之下的文化自信的表達。」羅懷臻認為,更可貴的是,這樣的自覺行為不是一兩個精英、偶像營造的,而是普遍昂揚奮進的青年氣質造就了這個時代的獨特現象。

2020年2月,上海芭蕾舞團通過網絡直播的「公益公開課」,向大眾提供專業的舞蹈課程,深受網民喜愛。(新華社發)

「隨著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影響力在國際舞臺上日益提升,新一代舞蹈傳承人更加從容和踴躍地為中華傳統文化鼓與呼。」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教授楊洪濤說,武術、書法、詩歌甚至民族服飾等文化元素在現代舞蹈藝術中融合,這是兼具守正和創新的藝術探索。

主攻現當代舞的黎星根據國人耳熟能詳的《西遊記》題材創作了舞蹈《齊天》,用嶄新的舞蹈形式詮釋大鬧天宮的孫悟空角色。「悟空是中國青少年心中的超人。」他說:「他不畏困難戰天鬥地,是每個少年理想中的自己。」

黎星全新演繹的角色孫悟空。

2.人以舞聚,審美認知在個性釋放中提升

舞劇藝術在青年中得到了市場。《孔子》《一把酸棗》《粉墨春秋》等優秀民族舞劇在國內外舞臺接連驚豔亮相。2019年12月,上海歌舞團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在國家大劇院演出5場,一票難求。該劇在全國巡迴演出場場爆滿,以高雅嶄新的藝術形式在青年中播撒民族正氣。

「這一代青年受過很好的教育,心理上更加自主開放,更希望找到有個性、有意味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思想。」胡一峰指出,舞蹈作為情感表達的有效手段,受到年輕人的青睞可謂順理成章。

青年舞蹈熱向少年群體傳遞,在哈爾濱市實驗學校,學生跳的自編操中融入了舞蹈元素。(新華社發)

《舞蹈風暴》官方帳號發布的舞臺純享視頻中,羅昱文的古典舞作品《問月》播放量已超20萬,熱評如潮。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俯仰之間,羅昱文將詩人李白灑脫不羈、攬月對酒的形象刻畫得飄逸傳神。排練時,記者看到,羅昱文努力化技巧於無形,捕捉詩人豪邁浪漫的神韻。讀詩、讀史,月光下體會、燈光中苦練,單是一個酒杯從嘴上滑落的動作和表情,羅昱文練了一個晚上仍不滿意。「李白對時空浩渺和人生短暫的追問中是有惆悵的,但最終情緒是昂揚樂觀的……就是這句『相期邈雲漢』,對,這裡應該微笑。」年輕的舞者推敲揣摩著一千多年前詩人的心境,把自己的解讀融入藝術表達。

羅昱文表演古典舞《問月》。

在B站上,中國舞頻道是熱門的頻道之一,精選視頻超過500個,播放量達7.4億。其中一段古典舞剪輯合集「我泱泱大國,會點輕功怎麼了」播放量超260萬。評論區中,網友不僅留下了「翩若驚鴻,宛若遊龍」的評價,還為《杜甫》等古典舞舞劇撰寫觀後感。

「年輕人不僅『以舞會友』,而且不斷提高審美水平。」楊洪濤指出,90後和00後舞者在舞蹈中傳達情感、講述哲思,在舞蹈語彙可以到達的範疇,在肢體技術可以控制的極限,把舞蹈編排的手法、風格和表現力努力做到極致。

3.陽春白雪,自然親切地融入生活方式

「過去專業舞種的門檻很高,我們只能仰望,而現在藝術殿堂的大門也向業餘愛好者開放。」張晗說,在他報名的舞蹈培訓機構,去年新增了古典舞課程。機構的經營者向記者透露:「年輕人熱情高,民族舞和古典舞的專業老師很搶手。」

專業人士向著大眾走,愛好者往門道裡鑽。楊洪濤評價:「當前很多舞蹈類節目注重藝術性與嚴肅性,也兼顧普及性,對舞蹈的種類、流派和歷史進行深入淺出的解讀,幫助觀眾從看熱鬧過渡到看門道。」

「高水平的舞蹈是技術與藝術的融合體,單方面強調技術或藝術,容易讓舞蹈被局限於小眾『圈子』,或脫離其本身的審美價值。所以我們作解讀時,注重用通俗的介紹引導觀眾了解作品的醞釀過程、排演故事和思想內涵。」《舞蹈風暴》鑑證官張藝興致力於搭建「專業」與「大眾」之間的橋梁,帶觀眾一起觸摸和體味那些流淌在舞蹈細枝末節處的美。

同時,愛好者藉助網絡平臺,將舞蹈融入生活方式。「當代青年喜歡舞蹈不僅是滿足藝術需求,也是在明確文化身份、尋求文化認同,與所處社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建立精神聯繫。」胡一峰認為,年輕人在短視頻平臺舞動,實際上是在建構或進入某種「趣緣」紐帶,可謂「舞之蹈之,求其友姿」。

「舞蹈,終究要零距離感受才能體會那份純粹與美好。」包括李豔超、黎星在內的很多專業舞者曾向記者表示,他們希望更多的人走進劇場,零距離感悟舞蹈藝術。今天,他們的願望正在青年舞蹈熱潮中逐步成為現實。

李豔超表演舞蹈作品《豔超》。

16年前,11歲的華宵一站在北京舞蹈學院西門,石碑上「舞蹈家的搖籃」幾個字刻進了少年的夢。成長路上,舞蹈藝術涵養著她的身心,她因此受益,也為它的傳播與弘揚不停追尋。她與許多年輕舞者有著共同的默契,要將生長在中國土壤裡的文化精魂更好地融合於時代舞蹈藝術。他們相信自己所生活和熱愛的中國,不只是「舞蹈家的搖籃」,更是「舞蹈的熱土」。

【觀點擷英】

青年粉絲群體對舞蹈的熱愛,對舞者的推崇和模仿,既是舞蹈社會屬性的集中展現,又是新時期青年社會心理的集中反映。一方面,青年群體在社會生活中的生命體驗,與藝術殿堂中的專業舞蹈同頻共振,激發出新的意義和溫度。青年人對舞蹈敘事背後的社會情懷的關切,對優秀舞者創新意識、敬業精神的禮讚,和他們親身加入舞者行列的行動,讓我們看到新時代的青年正以唯美的敘事方式,用心用情地講述著他們追求夢想的中國故事。

另一方面,在信息爆炸、生活節奏加快、競爭日趨激烈的當下,青年人用「共情」的方式與舞蹈演員共享生活中「屬於自己的時光」。90後、00後的生存焦慮和發展需求已呈現為「集體表象」,他們從舞者的表演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每一個舞者的高光時刻就是他們嚮往的人生精彩瞬間。

——王慶明(青年學者,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經濟社會學、青少年社會問題研究等)

【舞者心聲】

正如走過的路、看過的風景都是人生,正如吃過的苦、忍受過的寂寞都是爆發時的儲備能量,在舞臺上扮演的角色、演繹的命運會慢慢融入我們的性格、我們的生活,最終成為我們的一部分。我是這一過程的受益者。

我與舞蹈結緣21年,早已不算舞臺新人,可每次接觸新作品、每次走上新舞臺、每次配合新搭檔,我都保持著年少時第一次登臺演出的狀態——好奇、緊張、全力以赴。專業舞蹈的路到底能走多遠?我幾乎沒有任何預設,因為「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我所知道的是,在或高光或低谷或尋常的日子裡,永遠對熱愛的東西保持內心的純真和專注。這是舞蹈帶給我最大的財富、最榮耀的徽章。

——李豔超(青年舞蹈家,主攻現當代舞。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現就職於中國煤礦文工團。代表作品有《沙灣往事》《杜甫》《大飯店》《嶺南秋雨》等。)

作者:彭景暉 李丹陽 李晉榮 晉浩天

相關焦點

  • 第五屆兩岸青年舞蹈嘉年華臺中閉幕
    原標題:第五屆兩岸青年舞蹈嘉年華臺中閉幕  中新社臺中12月27日電 (林春茵 鍾秋香)「相約寶島,舞動青春」,兩岸近300名舞者27日在臺灣臺中文華高中聯袂獻演「海峽兩岸青年優秀舞蹈校園大聯歡」,為第五屆海峽兩岸青年舞蹈嘉年華畫上句號。   「以舞會友,不亦樂乎?」
  • 國家大劇院與北京舞蹈學院共建青年舞團
    已經擁有自己的管弦樂團、合唱隊、話劇隊的國家大劇院,又增添了一支藝術家隊伍——國家大劇院BDA青年舞團。12月1日,大劇院與北京舞蹈學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建舞團。該團匯聚了包括青年舞蹈家王亞彬在內的30位演員,幾乎每一位演員身後都有多塊專業大獎的金牌,其中一部分還是舞院的老師,可謂群星薈萃。國家大劇院BDA青年舞團是在北京舞蹈學院青年舞團現有的演職人員基礎上整合學院專業師生資源成立的。用北京舞蹈學院黨委書記巴圖的話來說,就是「採用兩塊牌子、一套班底的運行模式。」
  • 築夢計劃丨新時代 新青年 新風採——為獨立舞蹈青年打call(一...
    舞蹈已經伴著27歲的李響走過了22個酷暑寒冬。解放軍藝術學院舞蹈系畢業、曾供職於總政歌舞團、行舞坊創辦人、各大舞蹈金獎獲得者……這位來自吉林的獨立青年舞蹈家身上有諸多光環。
  • 一場跨界融合的青年盛會!2020世界溫籍青年精英說開講
    來自海內外的溫籍青年代表,共赴一場助力家鄉的鄉情之約、共話發展的青春之約、聚焦「重要窗口」建設的奮進之約。溫州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施艾珠出席活動並致辭。青年精英說2020世界溫籍青年精英說活動,是一次跨界融合的青春盛會。
  • 青年舞蹈人才培育計劃創作教學實踐基地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張娓)12月9日,中國舞蹈家協會與北京師範大學合作推出的青年舞蹈人才培育計劃創作教學實踐基地暨創意、「培青計劃」項目負責人焦皎,企業資助代表京師遠望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銘鋒等領導嘉賓,以及青年舞蹈家殷碩、張翼翔、李宇、胡婕,和雲南、甘肅、湖南等地試點學校的代表參加此次活動。
  • 美國青年大學生訪華藝術團走進菁菁堂
    6月7日晚,美國青年大學生訪華藝術團走進上海交通大學菁菁堂,為交大師生們帶來了一場酣暢淋漓的舞蹈盛宴。這不僅是一場中美文化交流碰撞的文化盛會,更是一次屬於中美青年大學生跨越國界的青春狂歡。
  • 習近平總書記寄語新時代青年在青年律師中持續引發熱議
    在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向全國各族青年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並寄語新時代青年要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堅定理想信念,站穩人民立場,練就過硬本領,投身強國偉業。習近平總書記的深情寄語,讓廣大青年律師倍感振奮、備受鼓舞,在青年律師中引發熱議。
  • 《舞蹈風暴》第二季李豔超現高能風暴時刻,黎星舞蹈引人淚崩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何曉婷頂級青年舞者競技節目《舞蹈風暴》第二季,正在湖南衛視熱播中,今晚即將播出第十一期節目,半決賽之戰正式打響。在本周的節目中,黎星超好哭演繹自閉症人群、陳鎮威請出特別來賓前來助陣,李豔超一襲紅裙仿佛置身欲望名利場,Hellodance化身江洋大盜上演全員「惡」人……新的一期,眾舞者各顯神通,精彩不容錯過。
  • 國家大劇院與北京舞蹈學院攜手 「國家大劇院BDA青年舞團」成立
    12月1日,國家大劇院與北京舞蹈學院在京籤署《國家大劇院北京舞蹈學院戰略合作協議》,宣布成立「國家大劇院BDA青年舞團」,並將本著友好合作、互惠互利的原則,依託各自優質資源開展深入的交流與合作。在未來的合作中,國家大劇院與北京舞蹈學院將從諸多方面進行協同發展,包括:共同組建「國家大劇院BDA青年舞團」,雙方將以北京舞蹈學院青年舞團優秀舞蹈藝術家為基礎,通過國家大劇院藝術生產渠道及資源,聯合北京舞蹈學院創演方面的專業優勢,合作開展藝術活動,共同開展相關劇目生產、創作、演出、推廣、傳播等活動。
  • 說文解字:五四青年節說「青年」二字
    前言:動手寫這篇"說青年"文章時,已經是2020年5月4日的23時15分,青年節即將過去。最近在南京出差,今天的南京特別熱,下午下班回到住處之後,覺得有些不舒服,吃完飯之後便躺下休息。一覺醒來,看看手機上的時間,已臨近深夜,想著今天是"五四青年節"該寫點什麼,於是倉促構思,和大家共同探討"青年"二字的由來。「青年」二字的內涵提到「青年」一詞,腦子裡呈現出的是那種積極向上、朝氣蓬勃、意氣風發的模樣。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
  • 【五月青年季】五四青年節 法院青年說
    他們是法院裡「最富有」的人如果青春是一首詩,他們用法律來歌詠如果青春是一首歌,他們用法槌敲擊出音符他們是永遠年輕的法院人青年幹警是司法審判的重要新生力量,是人民法院審判事業的未來。03刑事審判庭 孟雅迪不忘初心 不負青春5動青春·4法有我·我的青春我做主 又是人間最美五月天,轉眼間,這已是我在安丘法院度過的第七個五四青年節。這七年來,得益於領導和同事的諄諄教誨,我完成了從法學生到法院人的轉變。
  • 青年舞蹈家劉福洋朱潔靜一段舞蹈全場起立,美國評委:這是雜技?
    青年舞蹈家劉福洋朱潔靜一段舞蹈全場起立,美國評委:這是雜技?-06 00:00 來源:認真你就熟了就 原標題:青年舞蹈家劉福洋朱潔靜一段舞蹈全場起立
  • 來一場熱血沸騰的五四青年線上馬拉松!
    在跑步中,如果說有什麼必須戰勝的對手,那就是過去的自己。」他今年26歲,曾經是一名飛機維修員,從小有藍天和飛翔的夢。但最終,他成為了一名全職跑者,因為兒時,他還有著一個跑進亞運會的夢想。2015年的港馬,他以2小時23分的時間完成全馬,在一直希望自己能夠腳踏實地完成夢想,有一天能夠代表中國香港出站亞運會。
  • 來一場熱血沸騰的五四青年線上馬拉松
    在跑步中,如果說有什麼必須戰勝的對手,那就是過去的自己。」他今年26歲,曾經是一名飛機維修員,從小有藍天和飛翔的夢。但最終,他成為了一名全職跑者,因為兒時,他還有著一個跑進亞運會的夢想。        現在,他是截肢者體育會主席,帶領跟過的殘疾人通過運動來尋找生活的意義。同時,他和妻子,一路跑過了30年。        如今他甚至開始準備挑戰沙漠馬拉松,他說「感謝太太陪我跑過的這些日子,以後我們更要堅持跑下去。對我來說,跑步是一種方式,讓我對妻子實現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承諾。」
  • 從舞蹈風暴中的《長相思》到舞蹈劇場的《一刻》 青年舞蹈家華宵一...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0月25日訊(記者 葉梅)本屆「深圳舞蹈月」國內優秀舞蹈作品展演特邀劇目《一刻》於10月24、25日晚在深圳保利劇院上演,由青年舞蹈家華宵一領銜主演,再現了經典舞劇的新編版本。薈萃海內外當代舞編導名家的原創力作、融合當代舞與舞臺裝置等多種藝術表達形式,舞蹈劇場《一刻》源源傳遞著對生命的感悟。
  • 一天一點普洱【視頻】2020年普洱市青年演員比賽舞蹈組獲獎作品來了!
    2020年普洱市青年演員比賽於7月15日在普洱大劇院圓滿落下帷幕,大賽分為舞蹈、音樂(聲樂和器樂)兩大類,41個舞蹈節目61位參賽選手,為大家帶來了精彩紛呈的演出,剛健有力的佤族舞蹈、婀娜柔美的傣族舞,熱情似火的拉丁舞,節目內容多種多樣。選手們在舞臺上盡情展現自我,真正詮釋了「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 讓青年影響青年 讓青年帶動青年
    12月4日,合肥共青團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青年宣講活動在巢湖學院舉行,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開琛這樣介紹說。連日來,團安徽省委聯合安徽省委宣傳部、省委教育工委和省委講師團開展「放飛青春夢 奮進新徵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走進青年系列宣講活動,各級團組織積極響應,深入社區、學校、企業等基層一線宣講。在安徽阜陽,青年宣講員結合各行業青年特點開展宣講。
  • 五四青年節,一句話證明你還是個青年,我先來
    我還是個青年,我還在為了我的目標而奮鬥著。五四青年節,傳承最光榮。青年永遠都是一個國家的未來,生活越來越好的我們,別忘了五四青年節的由來。1919年5月4日發生在北京以青年學生為主的一場學生運動,這是一場愛國運動,他推動了社會各個階層開始舉行罷工遊行,是中國人民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五四運動成為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這便是五四青年節的開端。我們現在生活越來越繁榮穩定,在這個時候,我們要記住,在這場運動中,做出犧牲的「青年前輩」們,是他們,推動了祖國統一發展的腳步。
  • 87.5%受訪青年表示「文化消費」升級了
    近些年,年輕人在線下觀看舞蹈演出、舞劇、音樂會等的熱情也有了很大提高。如今,這類「小眾」藝術已經不再「小眾」。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978名18~35歲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日常生活中,受訪青年最常觀看的表演是舞蹈和音樂會。87.5%的受訪青年感到,近些年年輕人的「文化消費」升級了。
  • 《四平青年》系列終獲認可,電影協會深度研討《四平青年之三傻罪途...
    8月18日,電影家協會就《四平青年之三傻罪途》與主創團隊在京展開了研討會,這是電影家協會成立71年來第一次舉辦的網絡電影研討會,與會人員從影片內容、表達手法、社會意義、風格質感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深度鑑賞,該片的提前點映不但獲得了業內專家們的聯合力挺,還刷新了資深影評家對網絡電影的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