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後人,「戰神」稱號伴隨康雍乾三代,雍正賜其銅官刀

2020-12-26 槽語

嶽鍾琪,字東美,號容齋,漢族,清四川成都人,宋朝民族英雄嶽飛的嫡傳後裔。歷仕康、雍、乾三朝,在平定西藏,青海及大小金川戰役中卓有戰功,舉國素有威望的大將。

據《清史稿》載:其父嶽升龍,康熙三十五年隨駕西徵葛爾丹,功擢四川提督。嶽鍾琪由捐同知改武職從軍,康熙五十八年,「以先鋒隨康熙子永禵入藏」平亂,打箭爐大捷,擒叛軍頭子蘭佔巴,長途奔襲,神兵天降,佔領拉薩。康熙六十年師還,功擢四川提督,賜孔雀翎,36歲的嶽鍾琪成為清王朝西部的封疆大吏。雍正即位(公元1723年),同年青海蒙古族和碩部羅卜藏丹津發動叛亂,企圖將青海和河西走廊的部分土地從祖國的版圖分裂出去,嚴重破壞了青海和河西走廊一帶的安定,雍正帝深以為憂。嶽鍾琪以奮威將軍奉調為撫遠大將軍年羹堯的副將參贊軍務,出師青海平叛。嶽鍾琪協助年羹堯制定「乘春草未生」、「搗其不備」的戰略方針,親率一萬五千步兵大破羅卜藏丹津十萬叛軍,直搗其巢穴莊浪衛以西的桌子山、棋子山,全殲叛軍餘部,僅羅卜藏丹津一人女扮男裝逃脫。此次平叛大勝往返僅用兩個月,被雍正帝贊之為「奇功」。

雍正帝

嶽鍾琪卓越的軍事才能,突出地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以身作則,以嚴治軍。

每次大戰,除恰當運用戰略戰術,指揮得法外,更重要的是他以身作則,以嚴治軍。全軍將士的戰鬥力始終保持旺盛。汪景祺在《西徵隨筆》記載:「奮威將軍嶽公鍾琪,攝甲胃,為士卒先,替有滅此朝食之心,不敢留一賊以遺君父。且飛匆挽粟,士飽馬騰,壁壘族旗,煥然一變。」鍾琪率軍轉戰南北,「偏歷遐荒,其進藏次於錫松工也,目威積雪,失明者半月;瑜郭喇大嶺,觸啞瘴,失音旬日。甚至食盡炊斷,則河魚野獸,亦與軍士同吠共飽,極人生未有之厄,生死利害,毫不介意」。他和部下同甘共苦,將士人人都樂意為他效命。

嶽鍾琪剛調至金川軍營時,他發現這裡的士兵訓練鬆弛,根本就沒有戰鬥力。他乾脆不再訓練這些戰鬥鬆弛的那些士兵了,而改為召募新兵,於是他廣泛地招募體格健壯的男丁入伍,嚴加訓練,幾個月不到,就得到了一千多戰鬥力極強的士兵。軍隊的戰鬥素質迅速提高,士氣頓時大振。

嶽鍾琪再次出任四川提督時,針對四川境內軍隊鬆弛的狀況,建議「急需整頓」。他親自上陣,訓練、督提兩標、城守營及鎮協各營將士,很快隊伍就有起色,技藝嫻熟、步武整齊。他還認為操練部隊就要從「習勞苦而勵士氣」出發,最佳的方式是行圍,即在圍場裡狩獵。為此,他遞交《行圍訓練疏》一疏,得到乾隆的頗賞識,並傳諭各省照行。

其次,運籌帷幄,出其不意,以險用兵。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二月至九月,嶽鍾琪等先後招撫裡塘、巴塘,該地區頭人均親遞喇嘛、民人戶口清冊,以示原意回歸。巴塘之外、屬喀木地區的察木多(西藏昌都)、乍雅(西藏察雅)等地也陸續回歸。次年,他抵達察木多,停留期間,挑選軍中熟悉西藏語的三十人,喬裝打扮潛至洛隆宗(西藏洛隆),斬準噶爾使,番眾大驚,紛紛請降。很快,嶽鍾琪又親率一直輕騎軍直接開進拉薩,策零敦多布敗走,西藏得以平定。六十年(1721年)班師回朝,他因功升為四川提督,賜孔雀翎。

年羹堯

原居住於新疆的厄魯特四部之一的青海和碩特蒙古人,他們的首領固始汗在明末時率眾進入青海和西藏,其後裔在西藏的為拉藏汗,在青海的為鄂齊圖汗,在河西的為阿拉山王。

康熙親徵噶爾丹時,冊封了固始汗的子孫,自此青海和碩特歸屬清王朝。康熙末年,準噶爾的策妄阿拉布坦派兵入藏,清軍兵分兩路進藏,平定叛亂,羅卜藏丹津於康熙六十年(1721年)隨軍前行,獲勝後返青海。

羅卜藏丹津襲爵親王位後,又以固始汗子孫自居,希望成為青海和碩特諸部的首領,於是背地裡勾結策妄阿拉布坦,企圖脫離清王朝,歸附他的達二十萬人,於是羅卜藏丹津進軍西寧。

雍正任命年羹堯為撫遠大將軍,諭令西北的軍事事務都要通知年羹堯,以統一行動。年羹堯令四川提督嶽鍾琪率兵駐松潘,隨時待命。

9月23日,嶽鍾琪上奏摺,談自己對進軍的看法,雍正諭批:「朕信得你,但凡百以持重為上,西邊有年羹堯、你二人,朕豈有西顧之憂,願你等速速成功,朕喜聞捷報。」

年羹堯與諸將商議出兵事宜,最後決定:派軍二萬分四路徵伐。

嶽鍾琪則認為:青海廣闊,如果貿然進兵深入,就會被對方各個擊破,不如以精兵五千,直搗其老巢。

雍正同意嶽鍾琪的方案,二年(1724年)任他為奮威將軍,參贊軍務。

嶽鍾琪親率六千人進擊羅卜藏丹津,並大敗之,羅卜藏丹津男扮女裝才得以逃脫,青海回歸。嶽鍾琪也被授予三等公,賜黃帶,命兼署甘肅提督。

次年,又命兼甘肅巡撫。四月,年羹堯被解除兵柄,降為杭州將軍,命鍾琪亦上奮威將軍印,署川陝總督,督撫諸軍。

羅卜藏丹津逃走後,被準噶爾首領策妄阿喇布坦收留,雍正五年(1727年),策妄阿喇布坦死,其子噶爾丹策零立,屢次出動軍隊掠奪喀爾喀諸部,堅定了雍正帝對準噶爾用兵的決心。

雍正帝命侍衛內大臣、三等公傅爾丹為靖邊大將軍,駐軍阿爾泰山,出北路;命三等公、川陝總督鍾琪為寧遠大將軍,加少保,駐軍巴裡坤(新疆),出西路,並在當地築東西二城儲備糧草,作好深入作戰的準備。按清制,「雍正七年定,命將前一日告廟,行日告奉先殿並遣官。若先出師疆場,即軍前命為大將軍者,則命正、副使資救印往,大將軍率屬族教場。」(《清史稿》)。嶽鍾琪出徵前,雍正授予欽派之正、副使銅官刀,以壯軍威。

準噶爾部噶爾丹策零採用緩兵之計,遣使謊稱解送羅卜藏丹津入京。

八年(1730)五月,雍正皇帝受到影響作出了暫緩進軍的錯誤指令,並令兩位主帥回京商議。

準噶爾部獲知嶽鍾琪去了京師後,隨即出動二萬餘人趁機擄掠西路軍在巴密、巴裡坤之間所設的科舍圖嶺牧場,幾乎將所有的馬匹駱駝都趕走,這就是稱科舍圖嶺之役。

從京師返回前線後,上奏嘉獎諸將。朝廷遣內務府總管鄂善賞銀十萬犒師。立祠安西,祭祀陣亡將士。雍正親自以酒三爵遙酹,又命鄂善前往設祭。

嶽鍾琪

九年(1731)三月,準噶爾二千餘攻吐魯番,鍾琪令將赴援。嶽鍾琪施以「圍魏救趙」之計,率西路主力過關斬將,分三路進攻,叛軍聞風逃遁,西路軍佔領新疆首府。雍正表揚嶽鍾琪「此次領兵襲擊賊眾,進退遲速,俱合時宜」。

嶽鍾琪一生,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身歷行陣,熟諳邊情,憑其膽略才識,參與平叛戰略決策的籌劃與實施,為保衛祖國邊疆的事業做出了畢生的精力貢獻。

相關焦點

  • 嶽飛後人嶽鍾琪,功勳卓著卻遭雍正猜忌,竟也栽倒在「莫須有」上
    (圖片來源於網絡)嶽鍾琪橫跨康雍乾三朝,立下戰功無數,為這一時期大清王朝的統一與邊疆安定做出了極為巨大的貢獻,而他本人也得到了極大的封賞與褒獎,甚至可以說是做到了清朝時期「漢人武將的第一人然而,伴隨著康熙皇帝去世,雍正皇帝登基,盤踞在青海的蒙古貴族羅卜藏丹津,趁著西北大軍將帥更替之際,在雍正元年(1723年)發動叛亂,於是雍正派遣自己的「藩邸故人」同時也是自己「大舅哥」的年羹堯統兵西北,並將其封為「撫遠大將軍」,率兵平定羅卜藏丹津的叛亂。
  • 嶽飛的後人嶽鍾琪,對雍正忠心耿耿,為何卻被雍正判處斬監候?
    但是,嶽鍾琪不能因為此時莫須有,便無動於衷,要知道,他的祖先嶽飛,就是被莫須有的罪名害死。於是他馬上上奏,向雍正闡明自己的忠心,並多番解釋,希望雍正能為他洗刷冤屈。俗話說,解釋就是掩飾,解釋得越多,掩飾的成分就越大,雍正是如何看待嶽鍾琪的解釋的呢?雍正在他的奏疏上密密麻麻批示了許多字,大意是說,自己並不相信謠言,希望嶽鍾琪也不要在意。
  • 嶽鍾琪是嶽飛的後人,他敢向雍正承認麼?雍正為何敢讓他手握重兵
    嶽鍾琪是嶽飛的第二十一世孫,是嶽飛的第三個兒子嶽霖的後人。雍正百分之百知道嶽鍾琪的身份,但是他還是敢用嶽鍾琪,這就是雍正的特別之處了。畢竟嶽飛和女真族的祖先們,那可是水火不容的關係。清朝入主中原以後,甚至把嶽飛從武聖人的位置上給拉了下來,將關二爺給扶正了。
  • 康雍乾三代皇帝一致認可的人,究竟是誰?
    在清代嚴厲的政治紀律下,張廷玉能三代不倒並取得如此成功,絕不是偶然的。他的成功,有兩方面的原因:一個是有過人的才幹;第二個是對「臣道」——就是怎麼做大臣,有精深的研究。在清代嚴厲的政治紀律下,張廷玉能三代不倒並取得如此成功,絕不是偶然的。
  • 嶽飛死後三代不為宋將,清朝連出三虎將,打下百萬領土後被判死罪
    嶽飛作為南宋時期著名的抗金名將一直以來都備受國人敬仰愛戴,而他終其一生留下的「還我河山」和「精忠報國」的愛國精神也是激勵了無數後人。在當時嶽飛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他善於謀略、治軍嚴明,先後參與並指揮大小戰鬥數百次,幾乎是一位戰無不勝的常勝將軍!不僅如此,嶽飛的文學才華也是將帥中少有的,其中《滿江紅·怒髮衝冠》更是千古傳誦的愛國名篇。
  • 嶽飛後人嶽鍾琪,竟然也倒在「莫須有」上,雍正:只為防患於未然
    嶽氏出身,將門之後嶽鍾琪出生在一個典型的武將世家,他的遠祖嶽仲武在明朝萬曆年間來到了甘肅蘭州附近的永泰堡戍邊,後來讓人將家眷也移居來到這裡定居,按照族譜他們這一支算是嶽飛第三個兒子嶽霖的後代,於是嶽仲武這一支便成了嶽飛後代永泰系的支祖。
  • 王嘉樂 | 藝術與權術:清康雍乾三朝的宮作松花硯_鳳凰網
    在松花硯設計方面,1993年,臺北故宮博物院出版的《品埒端歙:松花石硯特展》,收錄並介紹了臺北故宮博物院所藏,原清宮舊藏松花硯89方,皆為康雍乾三朝宮作精品,圖版清晰,為本文的寫作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該書附有嵇若昕所作長文《品埒端歙——松花石硯研究》代序,該文較為詳細和深入地探討了康熙至乾隆朝宮作松花硯紋飾與型制,在學界影響較大。
  • 書生:你是嶽飛後人,何不反清?此總督:好說!連夜上奏雍正!
    在雍正年間,有一位叫做曾靜的書生,也是抱著這樣的想法。他雖然是一介書生,但卻堅持「夷夏之防」,認為作為夷狄的滿清不配擁有天下,素有反清大志!但一直以來,他始終覺得自己是紙上談兵,因此很希望找到當世豪雄,自己好輔助其完成反清大業!至於人選,曾靜非常鍾意一位清朝的封疆大吏,他便是時任川陝總督的嶽鍾琪。
  • 難得一見:瀋陽故宮珍藏的「清三代」瓷器精品
    清朝是中國瓷器史上集大成的時期,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是清代瓷器製造的頂峰品種繁多,千姿百態,造型古拙,風格輕巧俊秀,技術上講究精工細作,不惜工本。
  • 「康雍乾」最昂貴的十件珍品瓷器
    《故宮十大珍寶瓷》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盛世帝王畢其一生打造的十件稀世國寶,世界罕見;是故宮35萬件藏瓷中的彩瓷代表,涵蓋了皇家彩瓷多個工藝門類及器型。二、清雍正鬥彩摘枝花紋梅瓶三、清雍正琺瑯彩山水紋瓶
  • 雍正王朝:馬齊憑什麼獲得康雍乾三朝皇帝器重?
    《雍正王朝》評12:馬齊憑什麼獲得康雍乾三朝皇帝器重?小標題:三朝重臣馬齊,憑什麼在九王奪嫡中立於不敗之地?這不僅是嘉靖的心裡話,也是所有聰明皇帝們的心裡話,康熙雍正乾隆也不例外。那麼多精明絕頂之人,都無法在康雍乾時期善終,而一個馬齊卻能長享富貴安樂,原因就這麼簡單------馬齊同志既笨又直,看著舒心,用起來放心。
  • 秦檜的後代為國捐軀,反觀嶽飛的後代賣國求榮,是基因突變了?
    小編查閱了各種資料,發現的結果確實讓人大吃一驚,秦檜的後人秦琚成為了一個為國捐軀的忠良,而嶽飛的後人嶽鍾琪都成了一個賣國求榮的惡人,他們兩個後代人的身份竟然有如此大的轉變,難道是基因突變嗎?
  • 大清十二帝齊聚陰間,殘酷荒唐的文字獄,嘉慶皇帝怒懟康雍乾
    上一回中雍正談及乾隆的文字功力,由嘉慶引出關於文字獄的討論。(康雍乾時期文字獄盛行,歷史上是嘉慶結束了殘酷的文字獄制度。)乾隆:顒琰,你對祖先的文字獄制度有意見?嘉慶:對!有,而且很大!雍正:這只是我們皇帝利用文字統治國家的手段而已,你居然敢有意見?嘉慶:雍正爺,還記得這首詩嗎?莫道螢光小,猶懷照夜心。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
  • 他是名門嶽飛之後,為了朝廷死而後已,為何被雍正判以「斬監侯」
    根據坊間傳聞,嶽鍾琪是南宋名將嶽飛的第世孫,屬於將門之後。嶽鍾琪有家族光環撐腰,再加上後天本人的努力,自康熙一朝起就成為為數不多的漢人將領,隨皇帝御駕親徵噶爾丹。 康熙爺死後,嶽鍾琪迎來了自己事業的巔峰。
  • 康熙雍正乾隆,三個皇帝的書法誰最好?
    三人中,書法最好的當屬雍正,其書法遒雅,妙兼眾體。田忠彥在《淺說清代盛世帝王書法》寫道:「雍正書法與康熙、乾隆相比,康熙的字逸美,雍正的字放達,乾隆的字甜麗。相比之下,雍正的字個性更為舒展,意趣表達更為自然。」這樣的評價似乎還是比較客觀的。雍正的字是康雍乾三帝裡寫得最好的,比康熙的飄逸瀟灑,比乾隆的莊重有骨,尤其他的行楷寫得很好。世宗書法的藝術水平勝於乃父,當然更是在「十全老人」乾隆之上。
  • 嶽飛後人如今都在哪裡?在這個地區已傳33代,至今不忘嶽家拳法
    「萬死何知獄吏尊,威名蓋代古難存。」他是人為中興論功行封,當居第一的南宋名將;他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軍事家、民族英雄,他是嶽飛。提起嶽飛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作為我國古代著名將領之一,嶽飛一生為國而戰、為民而戰。其為人忠義,只可惜天妒英才,終是被奸佞所害,可謂是千古奇冤。
  • 朱三太子有何實力可以攪得大清康雍乾三代帝王都不得安寧?
    清廷之後也一直是在尋找朱慈炯,畢竟朱慈炯給清廷造成了極強的困擾,可是清廷一直沒有找到,甚至康熙在後來祭奠南京明孝陵之後,更是公告天下宣布朱氏後人無罪,並且還尋找朱氏後人入朝封爵。康雍乾時期的起義幾乎都打著朱三太子的名號所以就上面來看真實的朱三太子朱慈炯根本就找不到了,困擾康雍乾三代人的朱三太子實際上更是名號帶來的號召力。從康熙平定三藩之亂時起一直到乾隆初期,清朝的很多農民起義都是打著朱三太子的名號從而號召人民起義。
  • 多爾袞被順治定罪,康雍尚且不敢翻案,乾隆為何要為他平反?
    《清史列傳》載:「蘇克薩哈、詹岱等首告王薨時,其侍女吳爾庫尼將殉,呼近侍羅什、博爾恵、蘇拜、穆濟倫,告以王曾制八補黃袍,令與大東珠朝珠、黑貂褂潛置棺內;又王欲於永平圈房,以兩旗官兵移駐,與都統和洛會等共定逆謀,因出獵稽遲未行。」這段話記載了多爾袞「謀逆」的證據,然而稍作推敲後,卻發現此案存在諸多疑點。
  • 清朝皇帝列表之康雍乾,微觀角度的極盛一時,宏觀角度的災難前夜
    努爾哈赤只是後金的第一任大汗;皇太極只是關外清朝的第一任皇帝;多爾袞雖是入關後的第一任實際掌權人但並未稱帝;順治福臨即是皇帝又是入關後的第一任,但其有生之年並未實現一統。所以這樣看來,接下來的康熙玄燁就顯得在整個清朝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