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生:你是嶽飛後人,何不反清?此總督:好說!連夜上奏雍正!

2021-01-08 騰訊網

在很多人心目中,」龍生龍,鳳生鳳「,自然詩書之家出才子,而忠義之後必定也是鐵血丹心。在雍正年間,有一位叫做曾靜的書生,也是抱著這樣的想法。他雖然是一介書生,但卻堅持「夷夏之防」,認為作為夷狄的滿清不配擁有天下,素有反清大志!但一直以來,他始終覺得自己是紙上談兵,因此很希望找到當世豪雄,自己好輔助其完成反清大業!至於人選,曾靜非常鍾意一位清朝的封疆大吏,他便是時任川陝總督的嶽鍾琪。

嶽鍾琪

嶽鍾琪是漢家千古忠烈嶽飛的二十一世孫,可以說根正苗紅!當然,不光因為嶽鍾琪是嶽飛後人,也是因為當時的嶽鍾琪深受雍正猜忌!嶽鍾琪是當時的不世名將,在西徵葛爾丹,平定青、藏等叛亂上功勳卓著。在康熙六十年,年僅36歲的他便成為四川提督,到了雍正時,因為平定青海和改土歸流之中的功績,更是官拜川陝總督,賜爵三等功!以一位漢人的身份成為清朝的封疆大吏,可以說是備受帝王恩寵!但是功高之下,也因此受到雍正的猜忌,稍有不慎,便會落得和他的前任年羹堯一般的下場!

雍正劇照

曾靜見嶽鍾琪作為川陝總督手握重兵,又是嶽飛之後,更難得的是還受雍正猜忌,因此喜不自勝,認為他便是成就反清大業的天選之人!於是曾靜派出自己的門人張熙帶上自己的勸反書前去總督府。嶽鍾琪看了曾靜在勸反書中洋洋灑灑、慷慨激昂的文辭之後,作為嶽飛後人的他是怎麼做的呢?根據《清史稿》記載,嶽鍾琪並沒有拍案而起,直接造反;也沒有當場將「反賊」拿下,而是非常客氣地接待了張熙,然後,讓這位門人詳細闡述他老師曾靜的造反理念和計劃!在獲悉曾靜等人的全部圖謀之後,嶽鍾琪終於露出真面目:立即將曾靜等一干人全部逮捕,接著火速將其圖謀不軌之事上奏給雍正,交由雍正發落!

由於事情相當嚴重,雍正親自審問該案,曾靜在案中供出自己受明末學者呂留良所」荼毒「,於是死了多年的呂留良被開棺戮屍,而呂家被誅滅全族,其他但凡有私藏呂留良書籍的,全部株連受死!至於始作俑者曾靜本人,卻被雍正無罪釋放,當然曾靜必須到全國各地宣講,向天下士子懺悔自己的聽信謠言,誤入歧途!與曾靜的全國懺悔相配合的,便是雍正親自編寫的《大義覺迷錄》,將關於自己的種種諸如「謀父、弒兄、屠弟、貪財、好殺」等爭議一一予以解釋,還對「夷夏之防"作出深入辯解,希望以此緩和漢人對滿清的牴觸情緒,然後全國分發!

嶽鍾琪對於雍正如此忠心,但也始終擺脫不了猜忌,到了雍正十二年,他因為一次小小的失利差點被斬立決,最後雍正念在他的功績,」仁慈「地改為死緩,之後被貶為庶人,乖乖回四川老家養老!直到乾隆十三年,因為大小金川叛亂,朝中無能用之人,乾隆這才想到昔日的這位名將嶽鍾琪,此時他已經62歲了。之後直到死去,他一直是在為乾隆東徵西討平亂之中。其一生,可以說為清朝江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相關焦點

  • 嶽鍾琪是嶽飛的後人,他敢向雍正承認麼?雍正為何敢讓他手握重兵
    但是不管你承不承認,查一查你的祖上,這是朝廷用人的手段之一。嶽鍾琪是嶽飛的第二十一世孫,是嶽飛的第三個兒子嶽霖的後人。雍正百分之百知道嶽鍾琪的身份,但是他還是敢用嶽鍾琪,這就是雍正的特別之處了。畢竟嶽飛和女真族的祖先們,那可是水火不容的關係。
  • 嶽飛後人嶽鍾琪,竟然也倒在「莫須有」上,雍正:只為防患於未然
    到了第三代的嶽鍾琪,功績更超父祖,最高峰的時候擔任過陝甘總督,這一職位有清一代可是極為重要的封疆大吏,這是一個一力主持了關係中原腹地門戶的軍事要職,清末名臣左宗棠也擔任過此職位。嶽鍾琪一生都在參與或主持西部軍務,直到乾隆十九年,六十八歲的嶽鍾琪病逝於軍中,乾隆皇帝下旨旌表賜諡「襄勤」,作詩讚其:「三朝師武臣,鍾琪為巨擘。」
  • 嶽飛的後人嶽鍾琪,對雍正忠心耿耿,為何卻被雍正判處斬監候?
    嶽鍾琪是雍正朝著名的封疆大吏,曾官拜川陝總督,加兵部尚書銜、太子太保,封三等公爵,可謂一時風光無二。
  • 嶽飛後人嶽鍾琪,功勳卓著卻遭雍正猜忌,竟也栽倒在「莫須有」上
    到了雍正三年(1726年)的時候,雍正與年羹堯之間的矛盾不斷加深,雍正以「九十二條大罪」賜以年羹堯自盡,嶽鍾琪正式接替年羹堯成為了川陝總督,並且節制西北地區軍政民務。雍正六年(1728年),「曾靜逆案」爆發,嶽鍾琪可謂是「無故躺槍」。當時,湖南教書先生曾靜派自己的學生前往嶽鍾琪的大帳鼓吹「反清復明」,並勸諫他「重拾」嶽飛後人的身份,率領大軍起兵造反,重新恢復漢人江山。
  • 嶽飛後人,「戰神」稱號伴隨康雍乾三代,雍正賜其銅官刀
    嶽鍾琪,字東美,號容齋,漢族,清四川成都人,宋朝民族英雄嶽飛的嫡傳後裔。歷仕康、雍、乾三朝,在平定西藏,青海及大小金川戰役中卓有戰功,舉國素有威望的大將。據《清史稿》載:其父嶽升龍,康熙三十五年隨駕西徵葛爾丹,功擢四川提督。
  • 他是名門嶽飛之後,為了朝廷死而後已,為何被雍正判以「斬監侯」
    當初雍正剛剛即位,根基尚不穩固,外有西北少數民族虎視眈眈,內有幾位兄弟親王拆臺,所以雍正帝一心想要培養自己的勢力,而嶽鍾琪成為雍正的目標之一,先後被授予川陝總督、加兵部尚書銜
  • 嶽飛的後人嶽鍾琪,一心效忠清朝,為何會被雍正帝判處斬監候?
    嶽鍾琪是雍正朝著名的封疆大吏,曾官拜川陝總督,加兵部尚書銜、太子太保,封三等公爵,可謂一時風光無二。 1686年(康熙二十五年),嶽鍾琪出生在四川成都,他是南宋抗金名將嶽飛的第二十一世嫡孫,其先祖是嶽飛的第三個兒子嶽霖。
  • 被雍正稱為模範總督的李衛,在乾隆朝結局如何?
    清朝康熙年間,由於準噶爾部多次與清發生衝突,康熙皇帝持續對準噶爾部用兵。為彌補軍費的不足,康熙帝多次下詔允許富戶捐納,也就是出錢買官。當時各地捐官之風盛行,僅山西一地一年內捐納縣丞的就有萬餘人。李衛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於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捐資員外郎進入仕途的。在很多影視劇中,李衛的出身被演繹成一個目不識丁的叫花子。
  • 清代陝甘總督歷經一百四十多任,有兩人威名天下
    在清代史料記載中,首任三邊總督名叫王文奎,但他未到職,由孟喬芳代理。孟喬芳原為明朝軍中副將,後因罪罷職歸鄉。天聰四年(1630年)降清,仍為副將。後隨清軍返回遼東,累封至漢軍梅勒額真,隸屬漢軍鑲紅旗。由此,年羹堯遂總攬西部一切事務,權勢列在輔國公延信和其他總督之上。雍正元年十月,雍正命年羹堯以川陝總督身份兼任撫遠大將軍。隨後不久,年羹堯平定青海戰事成功,令雍正喜出望外。在此之前,年羹堯已經先後受封三等公和二等公。此次又因出奇制勝,被晉升為一等公。成為威鎮西北,又可參與雲南政務的朝廷要員。
  • 嶽飛後人不再做宋朝將領,卻在清朝連出虎將,打下百萬領土
    嶽飛被平冤昭雪後,當時嶽飛的兒子嶽霖甚至官至兵部侍郎(國防部副部長),其他嶽飛兒子也成為了南宋的文官。後來嶽家開枝散葉,但其後代大多默默無聞,在元明兩個朝代都沒有出現大放異彩的後人,但到了滿清統治的清朝時期,卻連出三名虎將。
  • 嶽飛墓前跪著5個人,如今卻只剩4個,有1個是被後人移走了嗎?
    後來1162年,宋孝宗趙昚登基,嶽飛的冤情終於昭雪,秦檜的黨羽被連根拔除,除以極刑以藉嶽飛在天之靈。 嶽飛平反後被追贈諡號武穆公,而隗順之子也站了出來,將嶽飛忠骨的埋藏地告訴了朝廷。宋孝宗遂將嶽飛的屍骨遷出,為其舉辦了盛大的葬禮,最後改葬在了西湖棲霞嶺,還親自為他立碑。
  • 嶽飛的21世孫一心效忠清朝,卻被雍正判處斬監候,結局悲慘
    嶽鍾琪,表字東美,他是南宋嶽飛的第二十一世孫。嶽鍾琪的父親嶽龍升效力於漢軍八旗。嶽龍升在隨同康熙帝親徵西北時,曾立下過大功。
  • 嶽飛後代,在清朝被判死罪,雍正為何將「斬」字換為「斬監候」?
    清朝年間,嶽飛後代嶽鍾琪因戰場失利,被押入牢房議罪。經過長發兩年的討論,最終兵部給出的審判是斬決,意思就是秋後問斬。不過雍正在接到這份報告時,卻直接將「斬決」改為了「斬監候」,意思就是改判成為了死刑緩期執行,也就是說嶽鍾琪基本不用死了,那麼為何雍正會對嶽鍾琪網開一面呢?是因為嶽鍾琪的先祖嶽飛嗎?
  • 兩江總督唐文堯為什麼會被滿門抄斬?只因雍正拿了他的尿壺泡茶喝
    唐文堯,清雍正時期的兩江總督,聽到總督這兩個字,大家就知道這個人來頭可不小。沒犯事之前可是雍正皇帝的寵臣,真是啥事都敢讓唐文堯去幹,可見關係不一般。1;個人經歷說起這個唐文堯,也是個白手起家的人,自幼家貧,但是非常好學,也非常的聰明伶俐。通過科舉,讓他進入仕途。
  • 雍正:你死!
    作者:老談「若個書生萬戶侯」詩中之鬼李賀曾有詩云: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1721年,年羹堯入京覲見,皇帝親自賜給他弓矢,42歲的年羹堯,官拜川陝總督,成為滿清西北邊陲的重臣要員。能夠取得如此成就,年羹堯所憑藉的,也只是自己卓絕的才能。實際上,從20歲中進士,到成為川陝總督,風起雲湧二十載,年羹堯得到的一切,與雍正沒有半分關係。
  • 嶽鍾琪為何被雍正關了兩年?斬決改成斬監候是何用意?留著還有用
    雍正三年,年羹堯被雍正給宰了,嶽鍾琪就順利地代替了年羹堯,成為了川陝總督,手握川陝甘三省的兵權。 雍正十二年,川陝總督嶽鍾琪,卻被雍正判處了斬決,後來雍正親自將斬決改成了斬監候,這才保住了嶽鍾琪一條小命。這又是為什麼呢?
  • 嶽飛死後三代不為宋將,清朝連出三虎將,打下百萬領土後被判死罪
    嶽飛作為南宋時期著名的抗金名將一直以來都備受國人敬仰愛戴,而他終其一生留下的「還我河山」和「精忠報國」的愛國精神也是激勵了無數後人。在當時嶽飛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他善於謀略、治軍嚴明,先後參與並指揮大小戰鬥數百次,幾乎是一位戰無不勝的常勝將軍!不僅如此,嶽飛的文學才華也是將帥中少有的,其中《滿江紅·怒髮衝冠》更是千古傳誦的愛國名篇。
  • 雍正皇帝死亡之謎
    後人大致有三種說法:一正常死亡說這是官方史籍記載的說法。比如,最早記載雍正之死的第一手資料《起居手冊》是這樣記述的:8月21日,上不豫,仍辦事如常。。22日上不豫。子寶親王、和親王朝夕侍側。這段是原始的記載,雍正、乾隆兩朝《實錄》和後來的《清史稿》等史籍所記,均與此大致相同。根據這些官方史籍所記,雍正從「不豫」到龍馭上賓」,首尾雖僅3月,卻仍屬於正常死亡。
  • 雍正說:「你死...
    當時,統領四川軍事的最高指揮官是川陝總督,但總督府邸位於陝西西安,有道是鞭長莫及,總督大人不太可能時刻盯住四川。 所謂天降斯人,年羹堯本來只是負責民政,形勢所趨,他開始越權插手軍事活動。 風雲變幻的戰場生涯,便是從此時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