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的21世孫一心效忠清朝,卻被雍正判處斬監候,結局悲慘

2021-02-13 歷史故事

 

嶽鍾琪,表字東美,他是南宋嶽飛的第二十一世孫。嶽鍾琪的父親嶽龍升效力於漢軍八旗。嶽龍升在隨同康熙帝親徵西北時,曾立下過大功。到了康熙執政的中期,嶽龍升出任四川提督一職。可以說嶽龍升做過康熙、雍正兩朝的高官,其子嶽鍾琪做過雍正、乾隆兩朝高官,父子二人曾為大清三代君王效力。

在康熙任命胤禵為大將軍王徵伐西北時,嶽鍾琪正追隨年羹堯,於四川境內剿匪,當時的嶽鍾琪不過是年羹堯麾下的一員參將。後來年羹堯升任川陝總督,四川提督一職便由嶽鍾琪接任。
雍正登基後,胤禵被雍正罷去手中兵權,並被派去為康熙帝守陵。由與此同時年羹堯接任西北大將軍一職,作為昔日部下的嶽鍾琪又回到年羹堯的麾下,隨軍徵伐西北。年羹堯因功高震主,被雍正以恃寵而驕,結黨營私之罪判處了死刑。年羹堯死後,雍正便將西北數十萬兵馬交給了嶽鍾琪。隨後書生曾靜給嶽鍾琪去了一封策反的信,曾靜在信中表示,希望漢人嶽鍾琪能像他的祖先一樣,率軍反叛雍正。

要知道清軍兵卒出身八旗,反叛雍正對於嶽鍾琪而言毫無勝算。於是嶽鍾琪便將信和曾靜一起交給了雍正,以此來證明自己的忠心。
雍正為了證明自己並非如曾靜信中所說的那樣,是弒父欺母的篡位之人,便選擇了饒恕曾靜死罪,只將其交給地方官員來看管。同時雍正又寫了一本《大義覺迷錄》來自證清白。雖然雍正暫時放過了嶽鍾琪,但因為此事,也讓雍正開始猜忌起嶽鍾琪,畢竟手握大軍的嶽鍾琪是個漢人。後來因兵敗準噶爾之事,嶽鍾琪被雍正判了個斬監候。雖然最終雍正念及嶽鍾琪昔日立下的功勞,只是讓嶽鍾琪罷官回鄉,但這也讓忠心耿耿的嶽鍾琪十分鬱悶。

一、漢人出身,遭到了滿清貴族的歧視和猜忌,亦如昔年的周培公。要知道當年的周培公還只是個文臣,而嶽鍾琪卻是徹徹底底的手握重兵的漢臣武將。雍正沒因為猜忌之心處死嶽鍾琪,已算嶽鍾琪命大了。

二、雍正做皇帝期間,先是解決了政敵胤祀一黨,隨後又處置了昔日最信任的奴才年羹堯,最後雍正還處置了親生兒子弘時。這都說明一個問題,雍正的猜忌心很重。即使沒有曾靜一案,嶽鍾琪也不可能長時間掌管西北大軍。隨著曾靜案的爆發,雍正帝對嶽鍾琪的猜忌也有所加重。
二、雍正手下有個寵臣名叫鄂爾泰(論關係是雍正的表兄弟)。這位鄂爾泰和李衛以及張廷玉,是雍正最為信任的三個臣子。鄂爾泰和嶽鍾琪宿怨頗深,在嶽鍾琪自作主張,給手下將領張廣泗等人升職時,鄂爾泰趁機誣告嶽鍾琪仗權謀私,勾結黨羽。此時曾靜案剛剛爆發不久,隨後嶽鍾琪又兵敗準噶爾。於是數罪併罰,雍正判嶽鍾琪斬首之刑。

後來雍正查明嶽鍾琪並沒有反義,於是雍正又改判嶽鍾琪斬監候。最終念及嶽鍾琪多年所立戰功,雍正只將嶽鍾琪貶為了庶人,遣回成都老家。
雍正處理嶽鍾琪時,他已經在處理昔日的擁立之臣。如果雍正真的懷疑嶽鍾琪有反義,他怎麼會用嶽鍾琪替代年羹堯,接管西北大軍呢?這就說明了一個問題,雍正深知嶽鍾琪的為人與忠心。

雍正處置嶽鍾琪,只不過是不想讓漢臣長期掌握兵權,隨之雍正便借兵敗準噶爾一事,罷去了嶽鍾琪手上的兵權。
隨著年羹堯死去,嶽鍾琪被罷官,到了乾隆執政時期,清朝再也沒有出色的將領。這時的清朝雖然國庫豐盈,但在西北戰事上卻一直處於下風。無奈之下乾隆帝只好重新啟用嶽鍾琪。這位歷經兩朝的漢人武將,終於用無數戰功證明了自己的忠心。相較於年羹堯,嶽鍾琪的領兵能力,無疑是有一定差距的。嶽鍾琪之所以會被雍正判處斬監候,一是因為他是漢臣,二是因為他遇到了猜忌心頗重的皇帝。
公元1753年,嶽鍾琪之子嶽濬在隨軍出徵期間,患肺癆病逝。嶽鍾琪深受打擊,因此患病。次年嶽鍾琪病情剛有所好轉,就又被乾隆派去大巴山平叛。平叛雖然成功,但嶽鍾琪也因舟車勞頓,引發舊疾病逝,終年六十八歲。嶽鍾琪死後乾隆特賜其諡號:襄勤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一心效忠清朝的嶽忠祺,卻被雍正判處斬監候,結局悲慘_嶽鍾琪
    原標題:一心效忠清朝的嶽忠祺,卻被雍正判處斬監候,結局悲慘嶽鍾琪,表字東美,
  • 一心效忠清朝的嶽忠祺,卻被雍正判處斬監候,結局悲慘
    嶽鍾琪,表字東美,他是南宋嶽飛的第二十一世孫。嶽鍾琪的父親嶽龍升效力於漢軍八旗。嶽龍升在隨同康熙帝親徵西北時,曾立下過大功。
  • 嶽飛的後人嶽鍾琪,對雍正忠心耿耿,為何卻被雍正判處斬監候?
    然後,雍正下令將瘋子以「造謠惑眾,誣陷大臣罪」斬首示眾,此事便就此終結。見雍正對自己如此信任,嶽鍾琪也投桃報李,更加死心塌地地效忠雍正。雍正六年,靖州秀才曾靜派門人張熙致信嶽鍾琪,書信中對雍正帝極盡責罵之詞,又以嶽飛抗金的事跡激勵嶽鍾琪,勸他掉轉槍頭指向金人的後裔滿洲人,為宋、明二朝復仇。嶽鍾琪是嶽飛的第二十一世孫,曾靜以為嶽鍾琪會被他說服。
  • 嶽飛後代,在清朝被判死罪,雍正為何將「斬」字換為「斬監候」?
    清朝年間,嶽飛後代嶽鍾琪因戰場失利,被押入牢房議罪。經過長發兩年的討論,最終兵部給出的審判是斬決,意思就是秋後問斬。不過雍正在接到這份報告時,卻直接將「斬決」改為了「斬監候」,意思就是改判成為了死刑緩期執行,也就是說嶽鍾琪基本不用死了,那麼為何雍正會對嶽鍾琪網開一面呢?是因為嶽鍾琪的先祖嶽飛嗎?
  • 嶽鍾琪為何被雍正關了兩年?斬決改成斬監候是何用意?留著還有用
    嶽鍾琪是嶽飛的第21世孫,這玩意兒還是有家譜可以查的,比劉備中山靖王劉勝之後,要靠譜的多。可是嶽鍾琪他們家到了清朝,這處境就比較尷尬了。 我們都知道,嶽飛是抗金名將,他抗的那個金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權。
  • 手握大權,一心效忠清朝的嶽鍾琪,為何會被雍正帝判處斬監候?
    嶽鍾琪是清朝著名的封疆大吏,是「漢大臣拜大將軍,滿洲士卒隸麾下受節制」的唯一一人,他的名字多次出現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大清的「三朝功臣」,他為清朝穩定西南。西北邊疆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對清朝影響很大,但就是這麼一位影響巨大、軍功無數的大將卻遭遇了牢獄之災,變成了階下囚,在雍正時期被判處斬監候,差點死在了牢獄之中。
  • 嶽飛的後人嶽鍾琪,一心效忠清朝,為何會被雍正帝判處斬監候?
    嶽鍾琪是雍正朝著名的封疆大吏,曾官拜川陝總督,加兵部尚書銜、太子太保,封三等公爵,可謂一時風光無二。 1686年(康熙二十五年),嶽鍾琪出生在四川成都,他是南宋抗金名將嶽飛的第二十一世嫡孫,其先祖是嶽飛的第三個兒子嶽霖。
  • 嶽飛後代被處死,雍正在「斬」字後面加了兩字,令他免於一死
    提到嶽飛,想必人人都會為他豎起大拇指。他是南宋時期著名的抗金名將,還是我國公認的民族英雄。嶽飛自20歲起,先後四次從軍,參與、指揮大小戰鬥數百場。金軍勢如破竹攻打江南時,他力主抗金,並收復健康,極大的振奮了南宋的士氣。
  • 嶽飛雖死,後裔卻是一代比一代牛,二十一世孫戰功不輸嶽飛
    嶽珂子嗣傳至嶽琳(嶽飛七世孫),宋度宗時為金部主事;嶽琳五世孫傳至嶽懋(嶽飛十二世孫),為元代榮壽官;嶽懋五世孫傳至嶽九皋(嶽飛十七世孫),明朝的通議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其弟嶽九德,明朝的資政大夫,通政使司,南京兵部尚書。
  • 年羹堯被扳倒後,蔡珽自認為功大,雍正下令:「判蔡珽斬監候」
    年羹堯敗於這四個字,年羹堯的仇人蔡珽同樣敗於這四個字,年羹堯先被誅殺,蔡珽緊接著被判處斬監候。要說年羹堯和蔡珽兩人,都曾是封疆大吏,卻也是一對活寶。蔡珽本是雲貴總督毓榮的兒子,受到父親蔭蔽,因此進入仕途。蔡珽能夠進入雍正皇帝的視野,還是因為年羹堯的推薦,最終蔡珽接替年羹堯出任了四川巡撫。年羹堯作為蔡珽的伯樂,蔡珽應該感恩才對,但是蔡珽上任後不久,就阻撓年羹堯開採礦石。
  • 嶽飛後代現在是誰,有三位是清朝名將
    說起嶽飛,大部分中國人都知道是誰,許多人都是從小耳濡目染,民族英雄嶽飛精忠報國,率領嶽家軍,抗擊金兵的入侵,保住了南宋的半壁江山,可惜最後被秦檜等人陷害
  • 嶽飛後人嶽鍾琪,竟然也倒在「莫須有」上,雍正:只為防患於未然
    清朝傳到雍正一朝已經入關八十多年了,經過往上兩代人的治理,清政府的統治地位已經非常穩固。這時候,湖南有個書生叫做曾靜,因為屢試不第意志消沉,後來接觸了明末清初學者呂留良「華夷大防」的理論,跟一百年後因為屢試不第而夢見了天父的洪天王一樣,對現實生活不滿的曾靜已經萌生了反社會的傾向,一接觸這種理論立刻就入了迷,幻想著自己成為了反清復明的大英雄。
  • 嶽飛後人嶽鍾琪,功勳卓著卻遭雍正猜忌,竟也栽倒在「莫須有」上
    嶽飛,千百年來一直被奉為「民族英雄」,尤其是他「精忠報國」的精神與氣節,更是被推崇至今,為後世所歌頌。可連嶽飛也不會想到的是,他一生都在抗擊著由女真人建立的金國政權,更是立誓「直抵黃龍府」,渴望將女真人驅逐出中原故土,而他的後世子孫中,卻有人恰恰是用盡一生在拱衛由女真人後裔建立的大清王朝,這不可不謂之是歷史的一種「巧合」。這位嶽飛的後人,便是其二十一子孫,清朝時期的名將嶽鍾琪。
  • 他是名門嶽飛之後,為了朝廷死而後已,為何被雍正判以「斬監侯」
    根據坊間傳聞,嶽鍾琪是南宋名將嶽飛的第世孫,屬於將門之後。嶽鍾琪有家族光環撐腰,再加上後天本人的努力,自康熙一朝起就成為為數不多的漢人將領,隨皇帝御駕親徵噶爾丹。 康熙爺死後,嶽鍾琪迎來了自己事業的巔峰。
  • 雍正麾下最厲害的四大虎將,一位是嶽飛後裔,一個是成吉思汗後裔
    到了雍正即位的時候,年羹堯更上一層,被雍正視為左膀右臂,屢次調兵遣將,鎮壓各地叛亂,保衛大清疆土,可謂是風雲一時。不過年羹堯憑著雍正的寵信,做事漸漸就超出了本分,這當然也就引起雍正的不滿,所以最後被雍正削了官位,並且連下了92條大罪,賜死了年羹堯。
  • 嶽鍾琪是嶽飛的後人,他敢向雍正承認麼?雍正為何敢讓他手握重兵
    嶽鍾琪是嶽飛的第二十一世孫,是嶽飛的第三個兒子嶽霖的後人。雍正百分之百知道嶽鍾琪的身份,但是他還是敢用嶽鍾琪,這就是雍正的特別之處了。畢竟嶽飛和女真族的祖先們,那可是水火不容的關係。清朝入主中原以後,甚至把嶽飛從武聖人的位置上給拉了下來,將關二爺給扶正了。
  • 嶽飛死後三代不為宋將,清朝連出三虎將,打下百萬領土後被判死罪
    嶽飛死後三代更是不為宋將,其子孫擔任的多是文職,可到清朝時卻連出三虎將,為滿清打下百萬領土後依舊被判死罪! 而與此同時,宋高宗趙構在面對各路宋軍對金戰爭中節節取勝,他也擔心將領功大勢重、尾大不掉,便乘機打壓手握重兵的將領,尤其是堅決主張抗金的嶽飛、韓世忠二人。後來宋高宗為了向金國表示堅決議和的決心,逐漸解除嶽飛、韓世忠等大將的兵權乞和。金朝名將完顏兀朮也在給秦檜的書信中提到:「爾朝夕以和請,而嶽飛方為河北圖,且殺吾婿,不可以不報。必殺嶽飛,而後和可成也。」
  • 書生:你是嶽飛後人,何不反清?此總督:好說!連夜上奏雍正!
    在雍正年間,有一位叫做曾靜的書生,也是抱著這樣的想法。他雖然是一介書生,但卻堅持「夷夏之防」,認為作為夷狄的滿清不配擁有天下,素有反清大志!但一直以來,他始終覺得自己是紙上談兵,因此很希望找到當世豪雄,自己好輔助其完成反清大業!至於人選,曾靜非常鍾意一位清朝的封疆大吏,他便是時任川陝總督的嶽鍾琪。
  • 歷史上的嶽鍾琪:25歲晉少將,42歲成為清朝唯一一位漢人大將軍
    嶽鍾琪,南宋抗金名將——嶽飛的嫡傳後裔,身歷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一代名將。雍正皇帝曾經為其賦詩數首,以贊其功績,其中「智勇原無敵,忠誠實可風」的評價,至今流傳;乾隆皇帝更是將其評價為「三朝武臣巨擘」。嶽鍾琪率軍徵戰西北時,被敵將稱為「天人」;《清史稿》更是將其列為「忠而毅」的武將典範;直到現在,嶽鍾琪依然是「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惜命」的傑出代表人物!
  • 作為雍正皇帝的得力助手,一位名臣李衛的五個兒子後來怎麼樣了?
    所以雍正即位後,李衛當官就象坐火箭一樣,升遷速度快得很,剛開始雍正派他去當直隸驛傳道,還沒上任又被改封為雲南鹽驛道,管理一省鹽務,在古代鹽鐵是國家專營,清朝的腐敗,大多是從鹽務上來的,很多販私鹽的與官府勾結,而鹽梟也多是亡命之徒,有組織的跟官府對抗,李衛不負雍正所託,在任上治理鹽務有方,在緝查私鹽方面絕不手軟,由於李衛在鹽務這方面做得很好,他的官不斷升遷,卻依然兼任管鹽務的要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