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嶽鍾琪:25歲晉少將,42歲成為清朝唯一一位漢人大將軍

2021-02-07 清朝那些人

嶽鍾琪,南宋抗金名將——嶽飛的嫡傳後裔,身歷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一代名將。雍正皇帝曾經為其賦詩數首,以贊其功績,其中「智勇原無敵,忠誠實可風」的評價,至今流傳;乾隆皇帝更是將其評價為「三朝武臣巨擘」。嶽鍾琪率軍徵戰西北時,被敵將稱為「天人」;《清史稿》更是將其列為「忠而毅」的武將典範;直到現在,嶽鍾琪依然是「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惜命」的傑出代表人物!

所謂「英雄不問出處」,嶽鍾琪雖為名將之後,而且其家族在明清兩朝也幾乎時代為將,但嶽鍾琪卻是依靠「買官」的方式進入仕途,而且這個買來的官職還是一個類似於「副市長」的「同知」,正兒八經的文官。

康熙四十九年,嶽鍾琪的父親——時任「四川提督」的嶽升龍退休;康熙五十年,嶽鍾琪決定接過父親的衣缽,向朝廷請命「棄文從武」,被授予「遊擊」。

「遊擊」,清朝「將軍」中的最低級別,品秩為「從三品」。這個官職雖然只相當於今天的團長,但軍銜卻相當於今天的少將。自此,嶽鍾琪正式開啟了自己徵戰沙場的一生;這一年,嶽鍾琪25歲!

初入軍隊的嶽鍾琪

康熙五十七年,西北戰亂再起,康熙皇帝任命皇十四子胤禵為「大將軍王」,嶽鍾琪被破格提拔為「副將」,作為先遣部隊先行進入青藏作戰。

「副將」,品秩為「從二品」,基本相當於今天的軍長。

康熙六十年,西北大勝,戰功赫赫的嶽鍾琪被授予「左都督」銜,一個明確武將身份和地位的虛職加銜;而後,被晉升為「四川提督」,達到了其父嶽升龍的生前官職高度。

這裡,需要說明一下清朝綠營軍隊的武職排序:提督、總兵、副將、參將、遊擊、都司、守備、千把、把總等。

也就是說,憑藉著卓越的戰場表現,嶽鍾琪再次被越級提拔,直接成為了省軍區司令。這一年,嶽鍾琪35歲。

雍正朝的嶽鍾琪

雍正皇帝登基後,西北仍未消停;雍正元年,雍正皇帝拜年羹堯為「撫遠大將軍」,同時命嶽鍾琪為「徵西副將軍、參贊大臣」進入西北。大體而言,此時的嶽鍾琪基本相當於年羹堯的參謀長,地位特殊。雍正二年,嶽鍾琪因功獲封「奮威將軍」。

同年,嶽鍾琪率精兵五千,一戰收服失地六十萬平方華裡,雍正皇帝大喜,並加封嶽鍾琪「太子太保銜」,晉爵「三等威信公」,同時令其兼任「甘肅提督」。

「太子太保」,基本相當於人大或者政協的副職加銜;「三等威信公」,乃係清朝功臣爵位最高等級——「公爵」中的第三等;而「兼任甘肅提督」,則相當於嶽鍾琪同時成為了四川和甘肅兩省的省軍區司令。

雍正二年下半年,青海叛軍試圖重振旗鼓,嶽鍾琪再次親率精兵平定。這一次,嶽鍾琪知道將當地百姓全部安頓,恢復了當地農業和經濟發展以後,才將捷報上奏朝廷。雍正皇帝聞聽更是大喜,命嶽鍾琪再兼「甘肅巡撫」並督辦青海、甘肅兩省的軍務政要。

甘肅省省委書記兼省軍區司令、四川省軍區司令並監管青海省軍務政要,此時的嶽鍾琪已然成為僅次於年羹堯的西北二把手!

雍正三年,年羹堯作死作到了頭,嶽鍾琪順利上位,接任「川陝總督」,成為手握四川、甘肅、陝西三聲軍政大權的西北一把手,基本相當於現今兼任國務委員的地方局書記,行政級別稍低於正國級。

雍正六年,「曾靜案」爆發,但被無辜牽連其中的嶽鍾琪並沒有受到懲治,反被加封為「寧遠大將軍」,並在之前「太子太保銜」的基礎上再加「太子少保銜」。

注意,年羹堯雖然漢族出身,但他卻隸屬於「漢軍旗」,能成為「大將軍」並不奇怪;但嶽鍾琪卻是正兒八經的清朝唯一一位漢人大將軍。就此,嶽鍾琪成功問鼎清朝武官的最高級別;這一年,嶽鍾琪42歲。

只是「曾靜案」到底給嶽鍾琪的仕途發展埋下了隱患,而且他在之後的指揮作戰中有過幾次失誤,再加上此時的朝廷重臣鄂爾泰趁機攻擊嶽鍾琪,使得雍正皇帝對其徹底失去信任。

雍正十年,嶽鍾琪的「三等公爵」和「太子太保銜」被削除,降為「三等侯爵」,但仍保留「大將軍印」;可就在不久之後,雍正皇帝下令嶽鍾琪「回京述職」,將「大將軍印」交由副將暫管。嶽鍾琪知道,曾經用在年羹堯身上的手段開始用在自己身上了。

雍正十年十月底,返回京城的嶽鍾琪被捕入獄;可判決結果直到雍正十二年十月才正式下達:

兵部奏議,擬鍾琪斬決,上改斬監候並處罰銀七十萬兩。

好在,雍正皇帝於次年崩逝,嶽鍾琪的「斬監候」便被一直擱淺,直到乾隆二年,乾隆皇帝下令將嶽鍾琪釋放並貶為庶人。

乾隆朝的嶽鍾琪

被貶為庶人的嶽鍾琪,返回了成都老家並踏踏實實地過上了幾年退休的清閒日子,直到乾隆十三年,大金川叛亂爆發。

乾隆十三年三月,因清軍多次徵戰未果,乾隆皇帝決定重新啟用嶽鍾琪,先授「總兵銜」,再實授「四川提督」,命其趕赴前線指揮作戰。這一年,嶽鍾琪已經62歲,而且已經遠離戰場十幾年。可儘管如此,嶽鍾琪還是未負皇恩,成功平定了大金川叛亂。

乾隆十五年,西藏叛亂,嶽鍾琪再次率軍平亂並很快取得了勝利;

乾隆十九年,重慶邪教叛亂,重病在身的嶽鍾琪再次披掛上陣,平定叛亂。只是,在返回成都的途中,嶽鍾琪清兵惡化,溘然長逝。這一年,嶽鍾琪68歲。曾在雍正朝一朝跌倒的嶽鍾琪,到底憑藉著自己的努力,為自己爭回了身後清譽,成就了千古流芳。

後記

作為清朝唯一一位漢人大將軍,嶽鍾琪沒給他的先祖嶽飛丟人,青海一站,功勳蓋世,收服失地多達72萬平方公裡。「精忠報國」,嶽鍾琪做到了;「武官不惜命」,嶽鍾琪更做到了。

乾隆四十四年,乾隆皇帝將嶽鍾琪列為「五功臣」之一,將其稱為「三朝武臣巨擘」,並給予了「卓有古將風,書勳太常冊」的至高評價。

想了解更多關於清朝歷史人物的故事嗎?這本《這個清朝太有意思了》就能滿足你所有的需要!點擊下方連結,即可直接購買!

參考文獻:《清史稿·列傳八十三》、《清實錄·世宗實錄》、《清實錄·高宗實錄》

相關焦點

  • 為何清朝最厲害的漢人將軍是嶽鍾琪?
    清朝是滿人建立的朝代,漢人將軍一直不受當權者信任。而清朝眾多漢人將軍中,論最厲害的漢人將軍,非嶽鍾琪莫屬。下面從出身、戰功、統兵和受封四個方面進行分析。由於出身將門的優越條件,嶽鍾琪並沒有花費精力去參加科舉考試,在康熙五十年,嶽鍾琪通過捐納的方式,用幾千兩銀子買了一個五品同知的官職。沒多久嶽鍾琪由同知改為武職,並被授予松潘鎮中軍遊擊,從此開始了一生軍涯。
  • 手握大權,一心效忠清朝的嶽鍾琪,為何會被雍正帝判處斬監候?
    三朝師武臣,巨擘嶽鍾琪。嶽鍾琪是清朝著名的封疆大吏,是「漢大臣拜大將軍,滿洲士卒隸麾下受節制」的唯一一人,他的名字多次出現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大清的「三朝功臣」,他為清朝穩定西南。西北邊疆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對清朝影響很大,但就是這麼一位影響巨大、軍功無數的大將卻遭遇了牢獄之災,變成了階下囚,在雍正時期被判處斬監候,差點死在了牢獄之中。
  • 一心效忠清朝的嶽忠祺,卻被雍正判處斬監候,結局悲慘_嶽鍾琪
    原標題:一心效忠清朝的嶽忠祺,卻被雍正判處斬監候,結局悲慘嶽鍾琪,表字東美,
  • 嶽鍾琪為何被雍正關了兩年?斬決改成斬監候是何用意?留著還有用
    而嶽鍾琪效忠的這個清朝也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權,你說歷史是不是喜歡開玩笑? 不過你要是想罵嶽鍾琪兩句,那就沒道理了。上億人都投降了清朝,憑什麼要讓老嶽家斷子絕孫呢?而且自打嶽鍾琪的爺爺嶽鎮邦開始,就已經給清朝賣命了,要不罵兩句嶽鎮邦好了。
  • 特寫:拜謁寧遠大將軍嶽鍾琪!
    在成都嶽研召集人嶽炳澤先生的助力下,拜謁寧遠大將軍嶽鍾琪陵墓的心願如願以償。5月11日,成都。多雲。天氣涼爽宜人。和嶽炳澤先生聯繫上後,約定在成都金沙公交站見面,然後驅車直奔70公裡外的金堂縣。金堂,地處成都平原東北部。這裡一片沃野,嶽鍾琪將軍的陵墓就在這片鍾靈毓秀的大地上。金堂縣棲賢鄉嶽公村嶽公山,棲息著大將軍的靈魂,安放著大將軍的忠骨。
  • 有人蠱惑嶽鍾琪謀反,而雍正居然寬恕了嶽鍾琪,這是為什麼呢?
    在25歲的時候,嶽鍾琪就被封為遊記將軍,33歲就帶領兵馬進入到四川地區,進軍拉薩。到了雍正時期,雍正還命令嶽鍾琪隨著年羹堯一起前往青海,逐一擊破那邊帶給我們這邊的威脅,成功的平定了青海,收復了青海六十萬平方公裡的領土,由此被封為奮威將軍。到了雍正三年的時候,年羹堯被雍正處死,嶽鍾琪從年羹堯的手中接過川陝總督的職務,當上了兵部尚書。
  • 劉姓百歲開國將軍三人:四川、山東均一位!另一位103歲的健在!
    劉姓百歲開國將軍三人:四川、山東均一位!另一位103歲的健在!本文由將軍瓷板畫定製平臺「微拍號」授權「江西老徐說歷史」發布,禁止轉載,侵權必究!劉姓是我國人口大姓,有7000多萬人口。共和國開國將軍中,筆者注意到劉姓有89位。其中,一位元帥,兩位上將,十三位中將。1955年,劉姓有少將42人,1961年-1963年,劉姓13人晉升少將,1964年18人晉升少將。當然,也有人說是92人,因為有幾位開國將軍,本姓劉,比如劉姓健在開國將軍文擊將軍。
  • 嶽飛死後三代不為宋將,清朝連出三虎將,打下百萬領土後被判死罪
    輕輕一陣風,喚醒沉睡了千年的軀體;輕輕一陣風,拂去歷史神秘的面紗。站在時間的肩膀上,我與歷史對話。 嶽飛作為南宋時期著名的抗金名將一直以來都備受國人敬仰愛戴,而他終其一生留下的「還我河山」和「精忠報國」的愛國精神也是激勵了無數後人。
  • 嶽飛後人嶽鍾琪,功勳卓著卻遭雍正猜忌,竟也栽倒在「莫須有」上
    可連嶽飛也不會想到的是,他一生都在抗擊著由女真人建立的金國政權,更是立誓「直抵黃龍府」,渴望將女真人驅逐出中原故土,而他的後世子孫中,卻有人恰恰是用盡一生在拱衛由女真人後裔建立的大清王朝,這不可不謂之是歷史的一種「巧合」。這位嶽飛的後人,便是其二十一子孫,清朝時期的名將嶽鍾琪。
  • 嶽鍾琪:戎馬生涯一生,雍正又愛又恨意難平,乾隆棄前嫌再續前緣
    對於嶽鍾琪而言,人生最失意的階段,莫過於被下大獄,一位功勳卓越的大將,何以至此,其只原委一言難盡。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嶽鍾琪這位大將的卓越功勳,再談談他被判處「斬監候」的前因後果。嶽鍾琪的人生高光時刻嶽鍾琪生於康熙25年(公元1686年),人稱嶽將軍。
  • 嶽飛後人嶽鍾琪,竟然也倒在「莫須有」上,雍正:只為防患於未然
    嶽鍾琪是一個很容易被人忽略的清代將領。說起清代名將,多數人可能會脫口說出多爾袞、鰲拜,如果問清朝中葉的名將,許多人則會提起傅恆,這幾位都是影視作品裡耳熟能詳的人物,唯獨嶽鍾琪,作為一位承上啟下的將領,他的遭遇長久以來不為大家所知。
  • 一戰成名——嶽鍾琪閃擊拉薩
    嶽鍾琪之父嶽升龍官至四川提督即省軍區司令,他移籍即把戶口遷到了四川,因而籍貫分別有四川成都、甘肅蘭州以及甘肅平番等好幾個說法。嶽家為嶽鍾琪花錢捐了個同知,即正五品的副知府。二十四歲時,這個將門子弟向朝廷請求改為武職並獲批,於是「以遊擊發四川」,這是個從三品軍職,位列提、鎮、副、參之下,乍一看似乎升官,但其實並非如此,因為清代武職級別普遍高於相應文職。
  • 清朝歷史上第二個「海蘭珠」,妹妹為順治帝殉葬,被追封為皇后
    董鄂氏是滿洲的一個古姓,努爾哈赤在位期間,有五大將軍,其中之一叫何和禮。出身董鄂氏一族的何和禮,當初為了拉攏何和禮,努爾哈赤甚至把自己年僅11歲的長女東果格嫁給了何和禮,人們稱其為「棟鄂額駙」。而且清朝歷史上有兩個著名的妃嬪,她們也都是董鄂氏一族,她們是誰?
  • 祺嬪,15歲出嫁,17歲守寡,她是清朝唯一歷經四朝的皇貴妃
    祺嬪,15歲出嫁,17歲守寡,她是清朝唯一歷經四朝的皇貴妃09/15 00:47 永樂歷史講堂《甄嬛傳》裡面有個祺嬪,在甄嬛失寵後
  • 沒骨氣的幼天王洪天貴福,成為歷史上唯一被凌遲的帝王
    沒有骨頭的洪天貴福成為歷史上唯一被震驚的皇帝。 如果太平天國失敗了,那些被俘的人會怎樣呢? 開放清代歷史書籍是中華民族的血淚歷史。清朝初期,大屠殺在世界範圍內進行。在清朝中期,文學奴隸被用於世界。在清末,清朝被悼念的力量所羞辱。在清朝,人民的起義始終貫穿始終。為了壓制人民的抵抗,滿族統治者在清朝進行了十大折磨。
  • 漢奸嶽鍾琪為何被吹噓為一代戰神?
    而知乎眾大一統癌也為嶽鍾琪辯解,說嶽鍾琪效力清朝不過各為其主,維護中國統一,不能稱作漢奸,在清朝就是中國的時代,反而是英雄表現。  這裡洒家要說。第一,嶽鍾琪是不是漢奸,與他幫清朝打仗沒有半點關係,只和他搞釣魚執法,殘害漢族義士有關。
  • 人物|「棋子」嶽鍾琪:一生只為大清帝王的政治版圖
    在清朝早期的歷史裡,一個漢人要想取得政治上的成功,往往要比滿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艱辛
  • 湖北省是吳姓開國將軍最多的省份,最大的一位活到了91歲!
    湖北鮮豔奪目的紅色文化,在湖北現代歷史上寫下厚重的一筆。從中共建黨、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的28年中,中國紅色革命各個階段都曾在湖北點燃火把。湖北以300人為基礎組建工農革命軍第七軍開始,到紅25軍主力撤離根據地進行長徵,餘部重組紅28軍為止,共孕育了十多支軍級紅軍部隊、二個主力軍團和一個方面軍。彭總的紅三軍團和賀總的紅二軍團,日後成為紅軍一、二方面軍的主力。對於十大將軍省,大家都不陌生,湖北將軍數量位列全國第二,張姓和王姓開國等開國將軍最多的省份。不過吳姓開國將軍,湖北也是最多,有六位。
  • 歷朝歷代都是名將輩出,為什麼強盛一時的清朝,卻沒什麼名將!
    然而,同樣曾經強盛的清朝,似乎沒有名將。怎麼了首先,我們需要有一個定義。我們這裡講的名將,不包括建國時期的將軍。因為和平的建立取決於談判,而不是任何朝代的建立。因此,歷代歷史上建軍之時,必有許多名將。所以我們這裡講的名將,主要是建國以後的名將。清朝建立後,沒有一個強大的將軍。略強一些,如年庚堯、嶽鍾琪、訥琴、二臺、富亨等。但事實上,這些人只能說是將軍。
  • 他是安徽唯一高姓開國將軍,來自六安,享年107歲!
    他是安徽唯一高姓開國將軍,來自六安,享年106歲!他是誰呢?人口大姓高姓,又有多少開國將軍? 高先貴也是該鎮唯一的高姓開國將軍,那麼獨山鎮在哪兒?獨山鎮位於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西北部,境內大部分為山地。 全鎮面積約186平方公裡,目前人口約10萬。 將軍不死,只是漸漸凋零。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曾說,人類唯一能從歷史中吸取的教訓就是,人類從來都不會從歷史中吸取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