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棋子」嶽鍾琪:一生只為大清帝王的政治版圖

2021-02-13 領導文萃

在清朝早期的歷史裡,一個漢人要想取得政治上的成功,往往要比滿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艱辛。即使偶然成功了,也還要隨時看滿人皇帝的臉色,將自己變成帝王們政治網圖中的一顆「棋子」,戰戰兢兢地活在這個世界上。嶽鍾琪就是這樣一顆有名的「棋子」。

嶽鍾琪從同知到遊擊,從副將到左都督,從四川提督到川陝總督,一路寫滿了戰功,寫滿了出生入死的經歷。他一生都在為清朝的邊疆鞏固和安全打仗,他為之服務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也給了他許多官位和虛榮,但在內心,他們又時時刻刻都防備著嶽鍾琪這樣的將才。誰叫他們是漢人,手裡還握有重兵呢?他們時而表揚、時而敲打、時而懲罰,使「嶽鍾琪」們不得不按照當權者預設的「棋局」,提心弔膽地走到人生的盡頭。

康熙時期是嶽鍾琪鋒芒初露的時候,也是清政權不斷給他肯定的時期。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到六十年,嶽鍾琪作為先鋒,屢用奇計,平定西藏。因戰功顯赫,康熙把他從永寧的協副將提拔為四川提督。緊接著,嶽鍾琪又接到命令去討伐郭羅克(一個少數民族部落)。官位的提升無疑代表著一種獎掖和認同,也給了他前驅的動力。在戰爭中,他英勇異常,攻打郭羅克的納務寨時,面對敵人的拼死抵抗,嶽鍾琪奮力還擊,不到一日,連克19個小寨,斬首300餘級。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雖說這個道理簡單,但能用得好、用得純熟的人卻也不多。可見,康熙「下棋」的功夫還是不錯的。

雍正在使用嶽鍾琪的問題上,比康熙又要高明一些。他有保有壓,軟硬兼施,表現出高超的領導藝術。雍正繼位的時候,西北未平,戰亂四起。嶽鍾琪作為熟悉西北邊事的將領迅速被派上用場,連續數年,都在邊陲作戰,對鞏固邊疆起了重要作用。為了持續不斷地給這顆「棋子」注入動力,雍正先是讓嶽鍾琪兼了甘肅提督,接著又讓他做甘肅巡撫。不久,又把川陝總督、兵部尚書的位子也給了他。能爬上這麼高的位子,成為封疆大吏和朝廷重臣,在當時的漢人中是不多見的。

因為嶽鍾琪手握重兵,又據兵家要地,難免會有人向皇帝告狀,甚至說他要謀反。雍正曾在一道聖旨裡說:「這幾年來,誹謗嶽鍾琪的告狀信不止一籮筐,有的甚至說嶽鍾琪是嶽飛的後裔,想報宋、金之仇。嶽鍾琪是因為功勳卓著,我才把他放在重要之地掌握重兵。川陝軍民,都曉得尊敬皇上,愛戴朝廷,這是眾所周知的。現在一些造謠的人,不僅在誣衊大臣,這是連川陝軍民都誣陷了啊。不管誰造謠,一定要嚴查。」後來還真查出個叫盧宗的人,殺頭了事。雍正這著表面上信任,實際上敲山鎮虎的「棋」下得實在好,嶽鍾琪果然十分感動也十分懼怕,此後行事更加小心翼翼,對清王室也更加忠誠。

雍正六年(1728年),湖南儒生曾靜讓弟子張熙寫信給嶽鍾琪,說清王是金的後代,而你嶽鍾琪是嶽飛的後代,應該替先祖報仇。嶽鍾琪讀信後大驚,他先假裝答應下來,並要張熙接老師曾靜一起來謀劃。張熙被騙,遂把老師的姓名、地址和盤託出。嶽鍾琪立即把這件事密報雍正。曾靜等人被抓個正著,且供出是受已故浙江文人呂留良影響。這一來,與呂留良有關的人都不得安寧,呂留良的子孫、親戚、學生數百人被斬殺或流放。呂本人已去世49年,屍體也被從墳裡挖出屠戮。此案在當時震驚全國。嶽鍾琪因此事常被後人詬病,但作為一枚「棋子」,他又能做什麼呢?要麼按照「棋手」預設的「棋局」往前走,要麼違抗「棋手」的意圖,被驅趕出局。他顯然不願意當後者,只能選擇繼續前行。 

雍正在對嶽鍾琪充分撫慰的同時,也時常給他一點顏色看。雍正九年春,雍正對正在西北邊塞徵戰的嶽氏作了這樣的評價:「鍾琪於地勢軍機,茫然不知,朕實為煩憂。」同年七月,又教訓嶽氏,在軍事上要「當先事圖維,臨時權變,勿貪功前進,勿坐失機宜」。雍正十年正月,雍正又責備嶽鍾琪「懷遊移之見」。大學士鄂爾泰等趁機彈劾嶽鍾琪專制邊疆,「智不能料敵,勇不能殲敵」。結果,嶽被降為三等侯,削少保,只留總督銜,護大將軍印。這年六月,又有人告嶽鍾琪的狀。這次,不僅免去嶽鍾琪所有的官爵,還交兵部拘禁,大學士鄂爾泰等人要求立即處斬。雍正改為關押候斬,相當於現在的「死緩」。嶽鍾琪迎來了人生的低谷,幾乎被徹底淘汰出局。

到了乾隆朝,嶽鍾琪被釋放。乾隆十三年(1748年),平定金川的戰役打得如火如荼,清軍久攻不下,乾隆想到了當年赫赫有名的嶽鍾琪,一顆被遺棄的「棋子」又重新走進「棋局」。雖然已是老年,嶽鍾琪還有志在千裡的雄風。從此,他繼續馳騁在保衛邊疆的戰場上,不斷立下卓著戰功,那些失去了的官爵,也一一還給了他。《清史稿》296卷載:「上諭獎鍾琪,加太子少保,復封三等公,賜號曰威信。入覲,命紫禁城騎馬。」這算得上莫大的榮耀了。有了這樣的褒獎,嶽氏不顧老邁,更加拼命。乾隆十九年,重慶的陳琨揭竿起義,嶽鍾琪親往鎮壓,死於回師途中。一代名將就此走完了曲折的一生。 

想起嶽鍾琪為清王朝所做的一切,乾隆有些傷感,又大加封賞,「賜祭葬,諡襄勤。上以所封公爵不世襲,予一等輕車都尉,令其子瀞襲。」這最後的榮譽,對嶽氏家族來說,也算是風光無限了。《清史稿》這樣評價嶽鍾琪:

「沉毅多智略,御士卒嚴,而與同甘苦,人樂為用……終清世,漢大臣拜大將軍,滿洲士卒隸麾下受節制,鍾琪一人而已。」  

單純從個人的命運來看,嶽鍾琪是輝煌的。但從歷史大格局來看,他始終都只是一顆「棋子」而已,無論如何努力奮鬥,都是在別人設計的「棋局」裡竄走。

摘自 | 《領導文萃》2020年8月下

稿件來源 | 《龍門陣》

責任編輯 | 井寧

微信編輯 | 箋遲

相關焦點

  • 嶽飛後人嶽鍾琪,竟然也倒在「莫須有」上,雍正:只為防患於未然
    嶽鍾琪是一個很容易被人忽略的清代將領。說起清代名將,多數人可能會脫口說出多爾袞、鰲拜,如果問清朝中葉的名將,許多人則會提起傅恆,這幾位都是影視作品裡耳熟能詳的人物,唯獨嶽鍾琪,作為一位承上啟下的將領,他的遭遇長久以來不為大家所知。
  • 漢奸嶽鍾琪為何被吹噓為一代戰神?
    在這群人眼中,清代大將嶽鍾琪論戰績、人格都遠勝於其先祖嶽飛。  翻開清史稿,嶽鍾琪的戰績也著實驚世駭俗,平西藏、蕩青海、議取敦煌、戰新疆、破金川,一生戰功赫赫,簡直與南北朝史書當中的白馬戰神陳慶之足以相提並論。
  • 掌故│清代川陝總督嶽鍾琪溫江別業
    嶽鍾琪是民族英雄嶽飛的21世孫,祖父嶽鎮邦曾任左都督、紹興總兵。父親嶽升龍以軍功任遊擊參將,康熙三十五年(1696)擢升為四川提督,後轉任山東總兵。看過《雍正王朝》的人,應該都知道嶽鍾琪接替年羹堯的位置,成為川陝總督,領兵部尚書,為朝廷一品大員,是軍事史上為數不多的常勝將軍。然而,嶽鍾琪的一生卻是起伏滌蕩的一生。
  • 特寫:拜謁寧遠大將軍嶽鍾琪!
    相知無遠近,萬裡尚為鄰。在成都嶽研召集人嶽炳澤先生的助力下,拜謁寧遠大將軍嶽鍾琪陵墓的心願如願以償。5月11日,成都。多雲。天氣涼爽宜人。佔今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版圖的五分之一。將軍一生為官清廉,愛民如子。任一方官員,體恤民情,革弊政利民生。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乾隆帝曰:三朝師武臣,鍾琪為巨擘。被我國著名清史大家周遠廉先生褒獎為:近代中國版圖奠定者之一,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惜死的典範。不愧為嶽武穆王之後!
  • 嶽飛的後人嶽鍾琪,對雍正忠心耿耿,為何卻被雍正判處斬監候?
    但是,嶽鍾琪不能因為此時莫須有,便無動於衷,要知道,他的祖先嶽飛,就是被莫須有的罪名害死。於是他馬上上奏,向雍正闡明自己的忠心,並多番解釋,希望雍正能為他洗刷冤屈。俗話說,解釋就是掩飾,解釋得越多,掩飾的成分就越大,雍正是如何看待嶽鍾琪的解釋的呢?雍正在他的奏疏上密密麻麻批示了許多字,大意是說,自己並不相信謠言,希望嶽鍾琪也不要在意。
  • 嶽飛後人嶽鍾琪,功勳卓著卻遭雍正猜忌,竟也栽倒在「莫須有」上
    可連嶽飛也不會想到的是,他一生都在抗擊著由女真人建立的金國政權,更是立誓「直抵黃龍府」,渴望將女真人驅逐出中原故土,而他的後世子孫中,卻有人恰恰是用盡一生在拱衛由女真人後裔建立的大清王朝,這不可不謂之是歷史的一種「巧合」。這位嶽飛的後人,便是其二十一子孫,清朝時期的名將嶽鍾琪。
  • 嶽鍾琪:戎馬生涯一生,雍正又愛又恨意難平,乾隆棄前嫌再續前緣
    嶽鍾琪是清一代著名的軍事將領,一生歷經清朝康雍乾三代帝王,為平定西北、西南邊陲民族分裂勢力的叛亂,維護祖國統一,穩定邊區,以及對於邊疆地區的生產與發展,都建立了不朽的功勳,不愧為清朝一代舉世矚目的封疆大吏。但如同眾生一樣,一帆風順的人生只是一個理想狀態,誰的人生都少不了一些坎坷。
  • 無法被超越的兩位帝王:一個奠定了中國版圖 一個確立了帝王制度
    秦始皇絕對是一位偉大的帝王,因為是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沒有他中國還處在奴隸社會,根本不會存在封建社會。 說完了秦始皇再說說漢武帝劉徹,史學界一直認為漢武帝是歷史上最成功的帝王,為何這麼說呢?
  • 為何清朝最厲害的漢人將軍是嶽鍾琪?
    由於出身將門的優越條件,嶽鍾琪並沒有花費精力去參加科舉考試,在康熙五十年,嶽鍾琪通過捐納的方式,用幾千兩銀子買了一個五品同知的官職。沒多久嶽鍾琪由同知改為武職,並被授予松潘鎮中軍遊擊,從此開始了一生軍涯。
  • 有人蠱惑嶽鍾琪謀反,而雍正居然寬恕了嶽鍾琪,這是為什麼呢?
    雍正可能覺得嶽鍾琪的功大於過,嶽鍾琪本事武將世家出生,父親是康熙的議政大臣、四川提督,還曾經追隨康熙前去徵戰噶爾丹,在邊疆立下了赫赫戰功。而嶽鍾琪也是受到了先輩的影響,喜歡研究那些兵法戰法,在打仗這一方面也是有著自己的謀略,在康熙時期那麼多的武將中脫穎而出,為穩定西北和西南邊陲立下了不少汗馬功勞。
  • 一心效忠清朝的嶽忠祺,卻被雍正判處斬監候,結局悲慘_嶽鍾琪
    嶽鍾琪的父親嶽龍升效力於漢軍八旗。嶽龍升在隨同康熙帝親徵西北時,曾立下過大功。到了康熙執政的中期,嶽龍升出任四川提督一職。可以說嶽龍升做過康熙、雍正兩朝的高官,其子嶽鍾琪做過雍正、乾隆兩朝高官,父子二人曾為大清三代君王效力。
  • 嶽鍾琪為何被雍正關了兩年?斬決改成斬監候是何用意?留著還有用
    康熙五十六年,西北叛亂,當時康熙將十四阿哥胤禵任命為大將軍王,讓他前往西北平叛。而嶽鍾琪當時32歲,也參與了這場平叛戰爭,他負責從四川入藏。 嶽鍾琪年輕有想法,帶著6000人活捉了當時叛軍首領,隨後又孤軍深入,平息了六個部落數萬戶人。
  • 什麼因素促使清朝版圖達到鼎盛?
    我們不能只看到晚清時期列強對大清王朝領土的蠶食,也需要看到大清在中亞、廓爾喀等等發生入侵戰事的時候維護祖國統一付出的努力。即使在清末也有對祖國西南江心坡、鎮南關等抵禦英法的戰鬥,一般王朝基本不會為了相對邊疆如此的大動幹戈。中國哥薩克-索倫兵幾乎參加了所有抵禦外敵的戰鬥。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大清雖然腐敗無能,但是中前期對於領土意識還是很強的。
  • 嶽飛的後人嶽鍾琪,一心效忠清朝,為何會被雍正帝判處斬監候?
    嶽鍾琪是雍正朝著名的封疆大吏,曾官拜川陝總督,加兵部尚書銜、太子太保,封三等公爵,可謂一時風光無二。 1686年(康熙二十五年),嶽鍾琪出生在四川成都,他是南宋抗金名將嶽飛的第二十一世嫡孫,其先祖是嶽飛的第三個兒子嶽霖。
  • 精通帝王心術的乾隆,為何讓無能的嘉慶接班?歷史學者:龍種不好
    因此,乾隆皇帝足以躋身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帝王之列。正如新銳歷史作者洪雷在《高宗乾隆》一書中所指出的那樣:步步為營的清高宗乾隆,是中國歷史上極善籌謀的傳奇帝王,他以莫大的智慧一步步攀上了權力頂端,並鑄就了封建時代政治、軍事、社會、文化和經濟的空前輝煌!
  • 歷史上的嶽鍾琪:25歲晉少將,42歲成為清朝唯一一位漢人大將軍
    嶽鍾琪,南宋抗金名將——嶽飛的嫡傳後裔,身歷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一代名將。雍正皇帝曾經為其賦詩數首,以贊其功績,其中「智勇原無敵,忠誠實可風」的評價,至今流傳;乾隆皇帝更是將其評價為「三朝武臣巨擘」。嶽鍾琪率軍徵戰西北時,被敵將稱為「天人」;《清史稿》更是將其列為「忠而毅」的武將典範;直到現在,嶽鍾琪依然是「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惜命」的傑出代表人物!
  • 手握大權,一心效忠清朝的嶽鍾琪,為何會被雍正帝判處斬監候?
    三朝師武臣,巨擘嶽鍾琪。嶽鍾琪是清朝著名的封疆大吏,是「漢大臣拜大將軍,滿洲士卒隸麾下受節制」的唯一一人,他的名字多次出現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大清的「三朝功臣」,他為清朝穩定西南。西北邊疆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對清朝影響很大,但就是這麼一位影響巨大、軍功無數的大將卻遭遇了牢獄之災,變成了階下囚,在雍正時期被判處斬監候,差點死在了牢獄之中。
  • 一戰成名——嶽鍾琪閃擊拉薩
    這支清軍的指揮官叫嶽鍾琪,官職為四川永寧協副將。副將即副總兵,清代為從二品,統理一協(綠營兵編制,通常數千人)軍務,大致相當於旅長。按嶽氏家譜,嶽鍾琪是嶽武穆的第二十一代孫。據說宋室南遷後,他家由河南湯陰老家搬到了江蘇常州一帶,十七代孫嶽仲武時又移居蘭州,此後嶽家便在西北世代從軍。
  • 大清最悲催的帝王:生前被捧上了天,死後卻被開棺鞭屍、挫骨揚灰
    滿清總共統治了200多年,從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算,一共傳了12代帝王,從順治入主中原算起,一共傳了10位皇帝,不過這其中都沒有算上清成宗。 可能熟悉清史的人會疑惑,清朝什麼時候又冒出來這位皇帝?說清成宗可能很多人都不清楚,但要說皇父攝政王就會想起來是誰。
  • 為清朝滅亡背鍋,被慈禧當作棋子的人,她就是隆裕太后
    但清朝真的宣布滅亡的時候,其實是通過隆裕太后的一道懿旨,一道遜位詔書讓大清王朝徹底覆滅。誰又能想到光緒皇帝那個平庸無能的皇后,才是終結者,結束了封建王朝的統治。要不是清朝的滅亡,誰又能知道隆裕太后這個人物,即使整個事件她並未參與。沒能在慈禧太后的手中覆滅,卻砸到了她的手裡。隆裕太后這一生,也是很可憐的,一直被人當作棋子控制,一生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