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其大部分衣缽,作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強硬派"大國,其實力依舊不容小覷。每每與西方國家關係緊張之際,莫斯科方面都會採取"亮肌肉"的強硬手段與之對抗。可見,俄羅斯從來不是一個不敢"亮劍"的國家。
日前,俄國防部表示,俄海軍"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護衛艦再次成功試射了"鋯石"高超音速飛彈。此次"鋯石"的最高飛行速度超過8馬赫,在經過350多公裡的飛行後,精準命中目標。
有意思的是,在俄軍方宣布該消息後,美海軍也在同日宣布,"查菲"號驅逐艦成功試射了兩枚新型"戰斧"Block-V型巡航飛彈。
近年來,世界主要軍事大國針對高超音速飛行器開展了一系列研究,體現出航空乃至空天武器的發展趨勢。美國甚至計劃使用高超音速武器,在一小時內精確打擊世界上任何一處的目標。顯然,集快、遠、準、狠等優點於一身的高超聲速飛彈,已成為多國眼中的"香餑餑"。
俄羅斯此次試射的是可由水面艦艇和潛艇搭載的高超音速飛彈,而美海軍"回應"的則是最新版的亞音速、多用途遠程戰略巡航飛彈。雖然美國的"戰斧"進行了改造和升級,但其飛行速度並未有本質提升,依然屬於易被攔截的亞音速飛彈,從技術層面來說,顯然不如俄軍"給力"。
早在2017年,俄軍方就開始測試"鋯石"飛彈,旨在改變海上軍事力量格局。從理論上來說,2艘裝備鋯石飛彈的艦艇,就可以摧毀一個航母編隊。如果算上潛射型與空射型,俄軍即可通過飽和攻擊的方式,一次性對付複數的美軍航母戰鬥群。
此前,川普政府悍然退出了《中導條約》,試圖通過解除自身的"捆綁束縛",恢復對俄羅斯的軍事威懾,從而穩固"世界霸主"地位。此外,美俄之間最後的軍控條約也即將到期。因此,俄羅斯軍方此次"亮劍"絕非簡單的飛彈測試,更有對美國釋放強硬信號的意思。
既然普京已經亮明態度,向美國展示了俄羅斯先進的打擊能力。那麼,對於美俄兩國間謹慎不多的軍控條約,未來白宮是尋求"續約",還是以"解約"的形勢製造新的危機和衝突,就看其作何選擇了。
當然,解約的前提是美國能在短時間內拿出不遜於俄制高超音速飛彈的武器。從這個角度來說,如果美政府毫不猶豫地選擇解約,等於變相承認了美軍即將擁有成熟的高超音速武器,對各國都將是一個新的威脅信號。對此,我們應時刻予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