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海律協
· 歡迎大家踴躍留言,分享交流各自觀點 ·
編者按
2019年上海律師行業評選出第四屆「東方大律師」10名,他們是(按姓氏筆畫為序):
馬晨光(女)、王榮、陳峰、林東品、季諾、周知明、陶鑫良、黃榮楠、曹志龍、譚芳(女)。
馬晨光
歷年所獲榮譽:
2014年獲得「上海市優秀青年律師」稱號;2015年被評為「上海市三八紅旗手」;湯森路透(ALB)2017年度中國最佳女律師;2018年被評為「首席法務官」年度中國十佳金融律師,獲得「全國千名涉外律師人才」稱號;獲得2015—2018年度「上海市優秀律師」稱號;2019年錢伯斯公司商事第一等律師,2019年被評為上海市第四屆「東方大律師」。
上海將建成國際金融中心,這個城市新坐標無疑給上海的金融法律服務業帶來了良好的機遇。上海市協力律師事務所在這一領域異軍突起,而它的領軍人物就是該所主任馬晨光律師。
倘論資歷,馬晨光從事律師執業18年,堪為上海新生代律師;倘論實績,她可是卓爾不群,功力非凡,尤其是2008年起專注於金融資管法律領域,實現了法律服務水平的跨越式提升,在業界被公認為是一名金融領域的專家型律師。馬晨光所擔任的社會職務——上海市法學會金融法研究會理事兼基金委員會主任、上海市律師協會基金業務研究委員會主任、上海市仲裁委員會及上海國際仲裁中心仲裁員等,完全證實了這一點,可謂是「實至名隨」。
當問及何以在金融法律服務領域脫穎而出,馬晨光謙和地說:「我的執業生涯幸運地遇到了三位『貴人』相助。」
2000年畢業於大連海事大學法學院後,馬晨光進入了一家外資房地產公司做法務工作,遇到的第一位「貴人」就是這家公司老闆高海祥。這位既有經濟實力又有豐富學識的儒商很信任年僅23歲的馬晨光,大膽委以重任。馬晨光在這家公司學到了外商投資、地產開發、併購、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和操作經驗。2002—2003年,馬晨光脫產一年入讀由清華大學與上海對外經貿大學聯合舉辦的「巨匠班」,遇上了第二位「貴人」——「巨匠班」組織者兼教師潘躍新。作為全國律協青年律師培訓部負責人,潘躍新請來了京滬兩地律界大咖任課,從理論到實務兩個層面與學員深度交流,馬晨光站位提升,視野開闊。
隨即,馬晨光進入上海市協力律師事務所,並於2009年入讀復旦大學法學院在職研究生,獲得法律碩士學位。在協力所她遇到了第三位「貴人」遊閩鍵。「專業化帶動規模化,規模化帶動國際化」、「國際視野,本地智慧」等理念的趨同打下了兩人精誠合作的紮實基礎,馬晨光向遊閩鍵學到了如何走專業化發展道路。該所於2003年成立了由遊閩鍵領銜的「智慧財產權」專業團隊、2008年成立了由馬晨光領銜的的「金融併購」專業團隊以及後期引進的「海商海事」等專業團隊,由此,協力所從1998年創立時僅有4名執業律師的「小作坊」起步,如今躋身於中國精英律所30強的400餘人大所,為國內外客戶提供對標國際一流標準的法律服務。2019年,已執掌協力所10多年的遊閩鍵舉薦這位後起之秀接任之。
金融法律服務領域聲名鵲起
十多年來,馬晨光主要執業領域是私募基金、風險投資、信託、銀行、保險、融資租賃、金融併購等,辦理這些金融及投資機構在資產管理、投融資非訴訟法律業務中廣受認可,並在金融及投資訴訟爭議解決過程中以其專業精湛、作風精細、服務精到、操作精審而贏得客戶的讚譽和對手的尊重。
馬晨光說:「當下的中國已經不是懂得一些金融術語就是金融專家的年代,知識更新的速度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即便是掌握了最新的專業知識,如果不再深入鑽研,恐怕也只能各領風騷三五月。」多年來,馬晨光筆耕不輟,相繼在《民主與法制》《上海律師》《商法》等刊物上發表文章近百篇,諸如《網絡借貸草根金融的法律命運》《資管行業各主體的責任邊界亟待釐清》《資管新規下私募基金的合規風險》《「上市對賭」法律風險分析與實務建議》《信託公司通道業務責任承擔問題》,都是就當下金融資管領域的熱點、疑點、難點作出敏銳的分析和精緻的論述,彰顯出一名優秀律師所具備的睿智和良知。
馬晨光堅信專業才是律師和律師事務所安家立命的根本,而專業必須有載體去體現。因此,她帶領團隊力排眾議,創辦了《協力金融法律評論》專刊以及「金融法律評論與實務」公眾號,持續跟蹤研究金融資管動態及法律前沿所面臨的挑戰,以專業品牌在界內產生了廣泛影響和積極回應。
馬晨光擔任上海市法學會金融法研究會理事及基金委員會主任期間,正是金融資管糾紛頻發的多事之秋。她多次聯合上海市法學會、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上海市股權投資協會、上海證券交易所等單位,邀請行業領袖、監管部門、審判專家及律師同行,先後就監管規則缺乏統一性,管理人責任邊界不清晰、嵌套投資、「明股實債」、保底保收益等突出問題,舉辦了20多場專題研討會,並形成數十份立法建議、會議專報等研究成果,積極推動資管行業法律服務水平上一個臺階,為上海金融中心建設出謀劃策。
發揮專業優勢,承擔行業責任,是馬晨光擔任上海市律師協會基金業務研究委員會主任的主導思想。期間,她致力於提升上海基金律師的風險意識和執業水平,連續四年為律師學院開設「私募基金實務」課程;她主編的《私募基金業務律師實務》教材被業界譽為「基金律師執業指南」;她領銜制訂的全國首個《律師辦理私募投資基金法律業務操作指引》,在無先例可循的情形下,建立了私募基金業務領域執業參考標準;她還組織各委員共同研討國務院有關私募條例和資管新規的徵求意見稿,形成書面意見上報立法部門,為完善相關立法發出了上海律師的專業聲音。
一個不同尋常的跨境併購案
十多年來,馬晨光在為工商銀行、太平洋保險、國泰君安、中遠海運、中國中信、協鑫集團、豐隆集團、AkzoNobel等眾多國內外知名金融機構提供卓越法律服務的同時,還辦理了大量的具有一定社會影響的金融大要案,既為馬晨光本人的執業生涯增添了亮麗的一筆,也為我國金融法律實務留下了精彩的一章。
通過對法律法規、司法案例、行業自律規則的實時追蹤和研判,馬晨光積累了對於金融行業、金融監管和金融裁判的系統性認知和經驗。她在案件策略、細節溝通和解決方案方面以解決問題為目標,從立法監管角度理解合同、提出代理意見,為爭議解決增加靈活度,提高勝訴率,還擅長綜合運用調解、和解等非訴方式推進訴訟進程;在非訴法律服務中,馬晨光以訴訟的思維把控交易中的重大風險點,爭取關鍵節點,為客戶爭取利益最大化。
這裡,不妨列舉一起歷時六年,牽涉中國大陸、香港特區、加拿大、美國多地的跨境併購案。馬晨光是東方海港國際大廈資產併購項目的操盤人、跨境多國股權爭端的訴訟代理人和訴後成功調解的推動者。
東方海港國際大廈由港商高海祥先生作為主要投資人的展鵬實業開發建設。這一項目於2011年前後竣工驗收並獲得國家綠色建築設計標識三星級及LEED-CS金級雙認證。優秀的品質使得該項目成為郵儲銀行上海分行落子虹口的首選,2012年郵儲銀行與展鵬實業就收購東方海港大廈展開了併購談判。
正在雙方就境外交割與境內交割結構安排、稅負承擔、銀行數據機房要求改造方案等細節談判正酣之際,一紙訴狀如驚天霹靂在談判桌上炸開了。展鵬實業在境外間接持股的加拿大籍投資人賈雲峰起訴展鵬實業,主張就東方海港項目分紅人民幣1.6億元。賈雲峰隨即要求上海市二中院採取財產保全措施,一旦法院裁定採取財產保全措施查封大廈,併購交易必將胎死腹中,這對交易雙方以及虹口區政府而言都將是巨大損失。為保障併購交易順利進行,她一方面向法院積極爭取變更保全措施為交易掃除障礙,和交易對手積極溝通消除誤解,經過真誠溝通、重新安排以資產併購未核心的交易模式,雙方終於如期完成項目併購並順利交接,一方面積極應對訴訟。
據賈雲峰所述,展鵬實業董事長暨大股東高海祥先生通過郵件發出要約,要求賈將其在境外間接持有的項目公司8%的股權轉讓給高指定的境外公司,作為對價高將在境內向賈支付項目公司分紅款1.6億;賈回復同意,並按此要約將境外股權全部轉讓給高的公司。當事方展鵬實業對賈所訴事實完全否認,但原告所示的重要證據的確是從客戶的郵箱中發出並經過公證,另一份核心證據換股協議書所蓋公章又無明顯異常,何以客戶對這些細節完全不知情呢?馬晨光以對金融投資法律的精深理解仔細分析證據材料,尋找突破口。初步看來證據對客戶嚴重不利,原告看似完美的證據也讓法官對這位境外小股東產生了同情心。打官司講的是法律事實,即便與客觀事實相反也必須依從證據斷案,但事實就是事實,歷史無可改變,只是需要用什麼樣的方法去還原真相。馬晨光對證據材料分析後發現,儘管證據表面看似完美,但還是有一些不合理處,可能就是撕開真相的口子:1、原告在美國所學專業為計算機,其曾幫助客戶公司建立內部郵件系統,客戶董事長郵箱密碼是初始密碼,黑入公司郵箱製造偽證並非難事;2、原告賈雲峰助理曾因幫助原告仿冒他人籤字、私刻展鵬公司及境外股東的印章等行為被追究刑事責任,原告因「雙相情感障礙」診斷被免於刑事起訴;3、原告擔任展鵬實業監事期間,曾有一批蓋有公章的空白A4紙用於租賃推介。
經過一層層抽絲剝繭,真相逐漸浮出水面,但合理懷疑和有效證明還是兩回事。在合理懷疑的基礎上,馬晨光以證明展鵬實業真實股權落點為核心、以證明原告證據的疑點為重點,迅速組織境外取證,制定應訴策略。在境內,馬律師多方訪談內部財務及外部會計及審計機構、申請法院進行鑑定以重現真相;同時組織境外律師對展鵬公司的境外股權變更過程展開調查,並在香港高等法院提起訴訟,請求確認境外股權變更無效;配合境內訴訟,完成了境外取證、香港高等法院訴訟、域外送達、境外法院提存等高難度跨法域的工作。訴訟過程中,馬晨光起草了數十份專項法律意見,幫助主審法官釐清事實。在歷時六年的訴訟過程中,馬晨光律師用大量證據還原真相,最終取得一審、二審的全面勝訴。
雖然賈雲峰在案件中提交的證據是虛假的,但其在境外實際持有的8%股權享有六千萬多萬的投資收益。此時,如將這筆款項購匯後託管在香港高等法院,律師的工作就圓滿完成了。但賈雲峰在二審過程中死亡,馬晨光考慮其年邁的父母、三任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生活困難,在香港法院恢復股權並取得分紅需要相當的專業能力及資金,且曠日持久,遂在分紅程序等方面做出人性化設計。經客戶同意,她組織香港、BVI等地區的律師,就股權恢復、資金託管、外匯和稅收等問題進行論證,最終制定了授權境外律師託管分配的總體方案。後期又因賈的眾多繼承人為繼承份額爭論不休,馬晨光多次幫助協調,最終幫助他們達成一致並取得繼承款項,實現了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服務國家和上海的戰略發展目標
作為上海市浦東新區二屆人大代表並任法制委委員,馬晨光圍繞上海「五個中心」建設目標,積極履行代表職責,建言獻策。她通過實地考察、調研走訪,針對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頻繁「爆雷」困境,提議建立上海網際網路金融信息平臺,促進有效監管;為解決信託財產登記難、信託受益權流轉難的問題,她分析落戶上海自貿區的各項優勢,最終促成信託統一登記平臺落地;針對2018年資管領域爭議蜂起、解決糾紛頻發的現象,她促成浦東新區人大常委會與上海金融法院、監管部門、金融機構、學界專家座談,為金融風險防控和化解突出矛盾提供有益思路。
馬晨光於2009年加入致公黨,並擔任致公黨浦東新區區委副主委。她善於抓住機遇,勇於開拓進取,連續十年,馬晨光參與策劃組織由致公黨浦東新區區委與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共同主辦的「致公·張江」論壇。該論壇旨在發揮致公黨人才庫、智力庫優勢,匯聚和整合社會各界資源,服務張江中小企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馬晨光負責組織的「致公·張江」第九屆論壇,以助力「一帶一路」為主題,新穎的形式滿載著務實的內容,引起海內外華人的廣泛關注,成為多黨合作、參政議政的典範。
上海已評選了四屆「東方大律師」,馬晨光是歷屆年輕者之一。她說:「一個成功的律師要志存高遠,更要順應大局的發展,從容做好當下。」——這是馬晨光的自勉,也是人們對這位年富力強的「東方大律師」的殷切希冀。
上海律協投稿通道:
shlxwx@lawyers.org.cn歡迎來稿~
原標題:《東方大律師 | 馬晨光:一名金融領域的專家型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