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歐元區7月PMI反彈!歐洲主權債相繼到期,義大利西班牙或成拖累
市場機構IHS Markit周一(8月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7月份多項PMI數據錄得超預期增長。歐元區製造業PMI指數從6月的47.4反彈至7月的51.8,這也是歐元區PMI數據自2019年2月以來首次突破50大關。
西班牙7月製造業表現也較為強勁,從6月的49.0升至7月的53.5。德國和法國增長較為溫和,錄得51.0和52.4,略高於前值。
IHS Markit首席經濟學家威廉姆森(Chris Williamson)評論稱,歐元區工廠第三季度開局非常積極,新訂單的增長超過產量,這表明8月份產量有望進一步增長。但威廉姆森同時指出,就業仍是主要問題。調查數據顯示,至7月,歐元區公司已連續第15個月裁員。威廉姆森表示,失業率上升、第二波疫情來襲和持續的社會隔離措施都會對經濟復甦產生衝擊。
關鍵行業迎逆風
儘管PMI數據超預期,但歐元區經濟復甦仍存隱憂。
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7月30日《2020-2021年汽車行業袖珍指南》指出,汽車工業是歐洲經濟的重要支柱,歐洲汽車業復甦對歐洲經濟的廣泛復甦至關重要。
ACEA的報告顯示,2019年,歐洲生產製造近1800萬輛汽車,佔全球汽車產量的20%。汽車業同時是各國政府的主要財政收入來源,每年可帶來超過4404億歐元稅收,並提供1460萬個工作崗位,佔歐盟總就業人數的6.7%。
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總幹事Eric-Mark Huitema 7月30日表示:「不幸的是,在新冠危機之後,汽車製造商正面臨非常強勁的逆風,這場危機以空前的力量衝擊著汽車行業。」
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7月16日的數據顯示,6月歐盟乘用車銷量同比下降22.3%至95萬輛以下。
除法國錄得上漲外,6月整體歐洲市場汽車銷量均呈下降趨勢。德國新車註冊量下降了32.3%,西班牙、義大利和葡萄牙下降了36.7%、23.1%和56.2%。
各大車企財報數據也相當慘澹。大眾汽車宣布上半年收入損失23%,虧損14億歐元,雷諾-日產聯盟上半年則報告虧損73億歐元。
有「汽車教父」之稱的德國權威汽車經濟專家杜登霍夫(Ferdinand Dudenhoeffer)在3月新冠疫情初期曾預判,西歐汽車市場需要10年才能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
杜登霍夫在8月初仍然維持預判。他指出,「我們認為,下半年情況將非常艱難,全球汽車業不會出現真正的復甦,我們每周都可以觀察到裁員現象的發生。」
此外,杜登霍夫認為政府支持力度仍然不足。儘管法國和德國政府已經出臺電動汽車購買補貼以支持汽車行業復甦,但對傳統汽車的購買並沒有相同的激勵機制。
杜登霍夫指出,德國的經濟刺激方案並未將整個汽車市場納入考量。他表示,「由於只專注於電動汽車的推廣,超過90%的傳統汽車市場被忽略了。德國本來有機會通過強有力的汽車刺激計劃來推動市場復甦。」
在德國6月達成的1300億歐元刺激計劃中,德國計劃撥款500億歐元用於推動電動汽車發展以及設立更多充電設施。但計劃不僅沒有對傳統內燃汽車進行補貼,同時對SUV等高排放車輛加徵稅費,這也是各界爭議的焦點之一。
杜登霍弗認為,在經濟困難和不確定的時期,可以通過更大的激勵措施以鼓勵汽車消費。
梅茨勒銀行高級顧問JürgenPieper則指出,「法國是歐洲六月唯一出現反彈的市場。原因之一是法國政府提供的補貼……對於標緻雪鐵龍等汽車製造商來說是積極的,這也對法國新車註冊量產生很大影響。」
ACEA表示,歐洲汽車工業正處於極其困難的境地。受疫情影響,汽車製造商平均需要關閉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30個工作日以上,導致減少了240萬輛以上的汽車生產。ACEA預計,汽車銷售預計將在2020年萎縮25%,再創歷史新高。
二季度GDP下降12.1%
儘管7月份的PMI數據給歐元區經濟復甦帶來樂觀的消息,但7月31日公布的歐元區GDP數據也令機構保持謹慎。
歐盟統計局數據顯示,歐元區二季度GDP環比下降12.1%,再創歷史新高。分析師認為,數據表明新冠疫情對歐洲經濟的真正影響正在不斷顯現。
西班牙GDP下降幅度最為明顯,較上一季度下滑18.5%,其次是葡萄牙、法國、義大利,經濟分別萎縮了14.1%、13.8%和12.4%。
荷蘭國際集團銀行(ING Bank)高級經濟學家Bert Colijn表示:「這是令人震驚的下降,但完全可以理解,因為歐洲經濟在本季度停滯了相當長的時間。」
西班牙是歐洲最早受到新冠疫情衝擊的國家之一,與其他歐洲國家相比,西班牙的封鎖更為嚴格,意味著經濟活動受到更大打擊。
西班牙目前的疫情發展態勢也加劇了人們對西班牙可能進入第二波疫情的恐懼。當地媒體稱,「現在的情況似乎與3月份遭到疫情重創時類似。」
自7月1日歐盟宣布將向15個歐盟以外的國家重開邊境以來,西班牙新冠確診病例不斷攀升。
值得注意的是,西班牙、法國、義大利等經濟表現較弱的國家同時持有大量到期債務。一旦各國發生債務違約,都會成為拖累歐元區經濟發展甚至使其陷入崩潰的多米諾骨牌。
2020年和2021年是歐洲主權債務償還的高峰期,2020年5月-12月累計到期1.78萬億美元、2021年累計到期1.82萬億美元,合計佔總未償還規模的22%。
進一步來看,2020年-2021年德國、義大利和法國主權債到期規模最高,佔總量比重均超過15%。英國和西班牙也相對較高,佔總量比重均超過10%。綜合各國經濟狀況以及債務負擔來看,義大利和西班牙在未來債務違約風險相對較高。
目前歐盟已為債務違約風險較高的義大利、西班牙和法國提供援助。
據歐盟各國領導人在7月21日歐盟特別峰會上達成的協議,未來6年內,2090億歐元(即「恢復基金」總額的28%)將用於援助義大利,其中810億歐元為無需償還的贈款,其餘為低息貸款。
西班牙則將獲得1400億歐元資金援助,其中722億歐元為無需償還的贈款。分配給西班牙的援助金額相當於西班牙2019年GDP的11.2%,這使西班牙成為僅次於義大利的第二大被援助國。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責任編輯:DF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