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區7月PMI反彈!歐洲主權債相繼到期 義大利西班牙或成拖累

2021-01-11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歐元區7月PMI反彈!歐洲主權債相繼到期,義大利西班牙或成拖累

  市場機構IHS Markit周一(8月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7月份多項PMI數據錄得超預期增長。歐元區製造業PMI指數從6月的47.4反彈至7月的51.8,這也是歐元區PMI數據自2019年2月以來首次突破50大關。

  西班牙7月製造業表現也較為強勁,從6月的49.0升至7月的53.5。德國和法國增長較為溫和,錄得51.0和52.4,略高於前值。

  IHS Markit首席經濟學家威廉姆森(Chris Williamson)評論稱,歐元區工廠第三季度開局非常積極,新訂單的增長超過產量,這表明8月份產量有望進一步增長。但威廉姆森同時指出,就業仍是主要問題。調查數據顯示,至7月,歐元區公司已連續第15個月裁員。威廉姆森表示,失業率上升、第二波疫情來襲和持續的社會隔離措施都會對經濟復甦產生衝擊。

  關鍵行業迎逆風

  儘管PMI數據超預期,但歐元區經濟復甦仍存隱憂。

  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7月30日《2020-2021年汽車行業袖珍指南》指出,汽車工業是歐洲經濟的重要支柱,歐洲汽車業復甦對歐洲經濟的廣泛復甦至關重要。

  ACEA的報告顯示,2019年,歐洲生產製造近1800萬輛汽車,佔全球汽車產量的20%。汽車業同時是各國政府的主要財政收入來源,每年可帶來超過4404億歐元稅收,並提供1460萬個工作崗位,佔歐盟總就業人數的6.7%。

  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總幹事Eric-Mark Huitema 7月30日表示:「不幸的是,在新冠危機之後,汽車製造商正面臨非常強勁的逆風,這場危機以空前的力量衝擊著汽車行業。」

  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7月16日的數據顯示,6月歐盟乘用車銷量同比下降22.3%至95萬輛以下。

  除法國錄得上漲外,6月整體歐洲市場汽車銷量均呈下降趨勢。德國新車註冊量下降了32.3%,西班牙、義大利和葡萄牙下降了36.7%、23.1%和56.2%。

  各大車企財報數據也相當慘澹。大眾汽車宣布上半年收入損失23%,虧損14億歐元,雷諾-日產聯盟上半年則報告虧損73億歐元。

  有「汽車教父」之稱的德國權威汽車經濟專家杜登霍夫(Ferdinand Dudenhoeffer)在3月新冠疫情初期曾預判,西歐汽車市場需要10年才能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

  杜登霍夫在8月初仍然維持預判。他指出,「我們認為,下半年情況將非常艱難,全球汽車業不會出現真正的復甦,我們每周都可以觀察到裁員現象的發生。」

  此外,杜登霍夫認為政府支持力度仍然不足。儘管法國和德國政府已經出臺電動汽車購買補貼以支持汽車行業復甦,但對傳統汽車的購買並沒有相同的激勵機制。

  杜登霍夫指出,德國的經濟刺激方案並未將整個汽車市場納入考量。他表示,「由於只專注於電動汽車的推廣,超過90%的傳統汽車市場被忽略了。德國本來有機會通過強有力的汽車刺激計劃來推動市場復甦。」

  在德國6月達成的1300億歐元刺激計劃中,德國計劃撥款500億歐元用於推動電動汽車發展以及設立更多充電設施。但計劃不僅沒有對傳統內燃汽車進行補貼,同時對SUV等高排放車輛加徵稅費,這也是各界爭議的焦點之一。

  杜登霍弗認為,在經濟困難和不確定的時期,可以通過更大的激勵措施以鼓勵汽車消費。

  梅茨勒銀行高級顧問JürgenPieper則指出,「法國是歐洲六月唯一出現反彈的市場。原因之一是法國政府提供的補貼……對於標緻雪鐵龍等汽車製造商來說是積極的,這也對法國新車註冊量產生很大影響。」

  ACEA表示,歐洲汽車工業正處於極其困難的境地。受疫情影響,汽車製造商平均需要關閉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30個工作日以上,導致減少了240萬輛以上的汽車生產。ACEA預計,汽車銷售預計將在2020年萎縮25%,再創歷史新高。

  二季度GDP下降12.1%

  儘管7月份的PMI數據給歐元區經濟復甦帶來樂觀的消息,但7月31日公布的歐元區GDP數據也令機構保持謹慎。

  歐盟統計局數據顯示,歐元區二季度GDP環比下降12.1%,再創歷史新高。分析師認為,數據表明新冠疫情對歐洲經濟的真正影響正在不斷顯現。

  西班牙GDP下降幅度最為明顯,較上一季度下滑18.5%,其次是葡萄牙、法國、義大利,經濟分別萎縮了14.1%、13.8%和12.4%。

  荷蘭國際集團銀行(ING Bank)高級經濟學家Bert Colijn表示:「這是令人震驚的下降,但完全可以理解,因為歐洲經濟在本季度停滯了相當長的時間。」

  西班牙是歐洲最早受到新冠疫情衝擊的國家之一,與其他歐洲國家相比,西班牙的封鎖更為嚴格,意味著經濟活動受到更大打擊。

  西班牙目前的疫情發展態勢也加劇了人們對西班牙可能進入第二波疫情的恐懼。當地媒體稱,「現在的情況似乎與3月份遭到疫情重創時類似。」

  自7月1日歐盟宣布將向15個歐盟以外的國家重開邊境以來,西班牙新冠確診病例不斷攀升。

  值得注意的是,西班牙、法國、義大利等經濟表現較弱的國家同時持有大量到期債務。一旦各國發生債務違約,都會成為拖累歐元區經濟發展甚至使其陷入崩潰的多米諾骨牌。

  2020年和2021年是歐洲主權債務償還的高峰期,2020年5月-12月累計到期1.78萬億美元、2021年累計到期1.82萬億美元,合計佔總未償還規模的22%。

  進一步來看,2020年-2021年德國、義大利和法國主權債到期規模最高,佔總量比重均超過15%。英國和西班牙也相對較高,佔總量比重均超過10%。綜合各國經濟狀況以及債務負擔來看,義大利和西班牙在未來債務違約風險相對較高。

  目前歐盟已為債務違約風險較高的義大利、西班牙和法國提供援助。

  據歐盟各國領導人在7月21日歐盟特別峰會上達成的協議,未來6年內,2090億歐元(即「恢復基金」總額的28%)將用於援助義大利,其中810億歐元為無需償還的贈款,其餘為低息貸款。

  西班牙則將獲得1400億歐元資金援助,其中722億歐元為無需償還的贈款。分配給西班牙的援助金額相當於西班牙2019年GDP的11.2%,這使西班牙成為僅次於義大利的第二大被援助國。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責任編輯:DF524)

相關焦點

  • 德法力阻貝氏回歸 歐債「新愁」:義大利政局動蕩
    義大利總理蒙蒂提前辭職,令稍有緩解的歐債局勢再度惡化。12月11日,義大利政壇因素持續發酵,歐洲股市和債市分別出現動蕩,西班牙國債風險溢價因義大利政局動蕩而大升。投資者擔心,鑑於義大利經濟規模過大,其政局變動不僅會讓歐元區債務危機一發不可收拾,更可能引發歐洲範圍內的經濟危機。
  • 德意志銀行綜述歐元區6-7月關鍵事件
    6.19:西班牙短期票據拍賣。6.19:希臘短期票據拍賣。6.20:德國-荷蘭首腦會議。默克爾將與荷蘭首相Mark Rutte會談。6.21:西班牙銀行審計結果公布。奧維諮詢和羅蘭貝格將出具對西班牙銀行的獨立審計報告。西班牙政府稱,接下來的救助措施將基於審計結果。6.21:歐洲央行月中會議。ECB將於此非常之時討論貨幣政策。
  • 德意志銀行總結歐元區6-7月重大事件預覽
    6.19:西班牙短期票據拍賣。   6.19:希臘短期票據拍賣。   6.20:德國-荷蘭首腦會議。默克爾將與荷蘭首相Mark Rutte會談。   6.21:西班牙銀行審計結果公布。奧維諮詢和羅蘭貝格將出具對西班牙銀行的獨立審計報告。西班牙政府稱,接下來的救助措施將基於審計結果。   6.21:歐洲央行月中會議。
  • 歐洲復甦勢頭失去動能 義大利和西班牙再次陷入萎縮
    來源:新浪財經歐元區的復甦勢頭在第三季度似乎中途失去動力,經濟活動指標表明義大利和西班牙萎縮。據IHS Markit的報告,雖然8月份歐元區製造業產值顯著增長,但服務業僅出現了小幅增長。訂單增長放緩,裁員活動持續,對前景的信心減弱。
  • 歐洲研究機構:第二波疫情打斷歐元區復甦 全年預計衰退7.3%
    中新社柏林12月22日電 (記者 彭大偉)德國、義大利和瑞士三國權威研究機構22日聯合發布的最新報告指出,歐元區經濟今年三季度出現強勁反彈後,四季度由於第二波疫情下實施新的封鎖措施而再度陷入衰退。報告預計,今年全年歐元區經濟同比預計將出現7.3%的衰退。
  • 歐元區12月PMI喜憂參半:製造業超預期,服務業拖後腿
    12月16日周三,英、德、法、歐元區公布11月製造業PMI初值,皆高於預期。其中,德國12月製造業PMI初值創2018年3月以來最高值,而法國製造業PMI初值也衝破了榮枯線。歐元區12月製造業PMI初值:55.5,預期:53,前值:53.8。英國12月製造業PMI初值:57.3,預期:56,前值:55.6。消息公布後,歐洲股市普漲。
  • 歐洲「軟封鎖」規模擴大,經濟寒冬將至?
    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局勢令歐洲又進入新一輪封城抗疫。雖然歐盟統計局10月3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等歐洲主要經濟體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大幅回升,超市場預期,但經濟學家們對歐元區第四季度經濟前景悲觀。英國《金融時報》2日發布的調查顯示,在接受調查的18位經濟學家看來,歐元區第四季度GDP或將萎縮2.3%。
  • 歐元區加強封鎖應對第二波疫情,經濟二次衰退...
    來源:匯通網匯通網訊——9月24日,市場分析師Silvia Amaro撰文稱,經濟學家此前預測,歐元區經濟將在2020年下半年反彈,但現在對此表示質疑。9月23日,荷蘭國際(ING)首席經濟學家布熱斯基(CarstenBrzeski)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歐元區經濟可能出現二次衰退,比如第四季度經濟再次萎縮的可能性大增。他預計在未來的幾周,如西班牙馬德裡和法國裡昂那樣,會有更多的歐洲地區實施疫情封鎖措施。
  • 全球周新增病例超400萬,歐元區PMI重回萎縮區間丨全球疫情與經濟...
    發達國家疫情的惡化主要由於美國疫情的快速蔓延,上周美國新增病例1195989例,連續兩周超過100萬例,自10月初以來首次超過歐洲發達國家。隨著防疫措施不斷強化,上周歐洲發達國家新增病例1080557例,已連續2周下降,為4周最低。根據美國疾控中心數據,11月2日新冠肺炎在醫院就診患者達到98萬,已經接近4月峰值(100萬),這意味著即便入院率在降低,但龐大的患者基礎依舊對醫療體系構成巨大的壓力。
  • 德國鬆口 義大利國債中標利率「腰斬」
    義大利和西班牙都將拍賣債券,這也是自歐洲推出3年期流動性操作(LTRO)後,第二次核心債務國舉行國債拍賣。去年12月底,義大利10年期國債中標利率仍維持在7%,顯示市場仍擔心國債違約。  好消息是,德國在拍債前給市場帶來了安慰。據悉,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會晤義大利總理蒙蒂後表示,德國願意為ESM提供更多資金,但歐洲金融穩定機制(EFSF)的槓桿化比想像中困難。
  • 第二波疫情威脅歐元區復甦
    參考消息網8月3日報導 英媒稱,在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跡象引發人們對於歐洲繼美國之後也將陷入雙底衰退的擔憂之際,歐洲經濟復甦正陷於停頓。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8月1日報導,8月第一個周末跟蹤招聘人數、道路交通和消費者信心的實時經濟信號表明,該地區已停止追回損失的產出,並有開倒車的風險。
  • 義大利公投時點臨近 歐元區危機多米諾?
    此外,倫齊辭職後,反對歐洲一體化的民粹主義政黨「五星運動」可能上臺,其領導人貝佩·格裡洛曾多次號召義大利就是否留在歐元區進行公投。  由於倫齊將其政治生涯作為賭注,這場公投更是一場民眾對於其滿意與否的投票。但遺憾的是,最新的幾份民調都顯示反對修憲的意見領先。由於11月19日開始到12月4日的這段時間是公投的靜默期,禁止發布民調結果,現在是否出現了新的變化,誰也不得而知。
  • 歐洲疫情日增二十萬!再封鎖後,西班牙爆發騷亂,義大利醫護罷工
    法國疫情日增破四萬,西班牙日增一度破三萬,義大利日增也連續多日在兩萬以上,德國日增也在一萬以上,整個歐盟算上英國,新冠日增的確診病例都已經突破十三萬了...整個歐洲更是日增突破二十三萬。歐洲疫情二度爆發以後,歐盟各國和英國相繼在十一月之前採取了全境隔離措施。但在經過短暫的「夏日自由」之後,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再度封鎖。
  • 兩國「候補」 歐元區擬擴容
    歐元區19個成員國財政部長和歐洲央行官員10日投票,批准保加利亞和克羅埃西亞加入歐洲匯率機制,即成為歐元區「候補」成員國。  【接受「觀察」】  歐洲聯盟委員會10日確認,保加利亞和克羅埃西亞獲準加入歐洲匯率機制。按德新社的說法,這一機制通常被視為加入歐元區的「等候室」。
  • 歐盟預測西班牙經濟下滑程度將排倒數第一!西班牙真成了歐洲的「爛泥潭」?
    11月5日,歐盟委員會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發出報告,歐盟認為在今年最後一個季度,西班牙將是歐洲經濟下行最嚴重的國家。根據報告預測,到2020年底,西班牙全年經濟總量將收縮12.4%,比歐盟在夏季時做出的收縮10.9%的預測結果更加嚴重,這是整個歐盟國家中最差的數字。就目前而言,儘管歐盟委員會的統計技術人員僅僅只能夠提供預測數據,但實際數據屆時甚至會更加糟糕。
  • 歐洲央行購買債券計劃違反德國憲法的消息迫使了歐元大跌
    OANDA駐紐約高級市場分析師Ed Moya稱,「許多投資者對風險意願在股市於3月23日觸及低位後反彈持懷疑態度。你將看到投資者變得極為保守,我們將看到穩定的避險資金流,這應會令美元受益。」 當然還跟上文提到的一樣,美股上漲除了來自世界多國重啟經濟的支撐外,還來自美國服務業數據強於市場預期的提振,所以美元的上漲自然也是離不開美數據的,周二的數據表明,美國4月服務業數據好於預期。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4月非製造業指數從3月的52.5降至41.8,顯出龐大的服務業近10年半來首次出現萎縮,受為減緩疫情蔓延政府採取嚴厲措施拖累。
  • 人氣依舊的歐元區如何克服分裂危機?
    歐洲央行7月10日宣布,保加利亞和克羅埃西亞已被批准加入歐洲匯率機制(ERM2)——即所謂的歐元區「候機室」。根據歐元區的準入規則,上述兩國在歐洲匯率機制的約束下通過至少兩年的考核和評估,就可以正式加入歐元區。
  • 疫情反彈迅猛,德法等歐洲六國相繼下達封鎖禁令
    當地時間28日,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在歐洲反撲來勢洶洶,法國和德國於同日宣布加強封鎖措施。法國總統馬克龍宣布,從10月30日起,法國將重新實行禁足措施;德國總理默克爾也宣布,從11月2日起,德國將實施更為嚴格的社交接觸禁令。
  • 西班牙和義大利的企業是否已做好應對新冠疫情衝擊的準備?
    根據科法斯的預測,西班牙和義大利將進入受新冠(COVID-19) 影響最嚴重的經濟體之列,預計2020 年經濟增長率將分別下滑12.8% 和 13.6%。預計到2021 年,西班牙和義大利的企業破產數量將在2019 年的基礎上分別增加22% 和 37%。
  • 歐洲經濟能否抗住又一個寒冬?
    西班牙政府近日宣布將緊急狀態延長至明年5月;義大利頒布新令,將在全國範圍內實施宵禁;英格蘭地區從11月5日凌晨開始實施第二次全面「封鎖」;德國和法國在10月28日先後宣布將進行全國「封城」……  最近一周,面對來勢洶洶的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歐洲多國政府不得不再度採取嚴格的防疫措施。這對初露復甦跡象的歐洲經濟來說,儼然一記重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