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在職場鬥志滿滿,為什麼漸漸活成了這般樣子?

2020-12-12 獵頭老王

你對自己的職場滿意嗎?

工作讓你充滿了成就感,還是讓你疲憊不堪?

最近,一位職場人在和老王聊天,談到自己的工作時,充滿了無奈。他形容自己的工作,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又找不到方向。眼前的這份工作他做了9年,他在這種狀態中已經掙扎了4年。老王認為,如果不去改變,那麼在5年甚至10年之後,這位職場人仍會是這種感覺,甚至是更糟。

因為,時間能帶走青春,衝淡人的鬥志,卻無法疏通職場的困境,相反,如果不去解決問題,困境將越積越深。

職場是一條漫長的徵途,在初入職場時,幾乎所有人都鬥志滿滿,渴望在職場上大展拳腳,做到更高的職位,賺到更多高的薪資。但能始終保持前進的佼佼者越來越少,越往下走,掉隊的人越多。他們步履緩慢,或是踟躕不前,甚至走了下坡路。在職場上,活成了當初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老王總結,失敗的職場人,都活成了這幾種樣子。

1、忍不住抱怨,厭倦工作,想遠離職場。

很多職場人都曾有這樣的心態,每個月總有那麼不順心的幾天想要裸辭。他們無比嚮往和羨慕自由職業。可是低頭看看自己的存款,想想生活上的開銷,便打消了念頭,繼續埋頭扎進餓不死又沒奔頭的職場中。

做內勤的小Q就是這樣,她在職場工作6年,換了3家公司,每天混著平庸的日子,隨波逐流,得過且過,做著普通的基礎工作。沒有積累下什麼獨當一面的能力,老闆們自然也沒有給她升職的機會。工作有時忙碌,有時清閒,但她總有一種揮之不去的疲憊感。久而久之,迷茫盤踞在了心底。

職場沒有給她帶來什麼成就感,卻讓她倍感壓力。吐槽職場,抱怨老闆,成了她最大的宣洩的出口。在此起彼伏的職場抱怨中,她成為了推波助瀾的一員,為小事計較,為小利憤怒。

她曾無數次渴望逃離職場,也十分豔羨自由職業,自己卻又沒有什麼可以立身的一技之長。每當自媒體上出現關於自由職業的信息,她總是忍不住觀望,還曾多次購買過自由職業的培訓課程,最後成了「韭菜」,卻都沒能賺到錢。

其實像小Q這類人不在少數,他們不思進取,滿腹抱怨,厭倦職場。他們渴望逃避,又被自己囚困,就如同陷入了泥潭一般,越是掙扎陷得越深。

老王認為,職場是優秀者的舞臺,也是失敗者的囚籠,成為怎樣的角色,選擇權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如果你自甘墮於平庸,那麼也只能被負能量纏繞,被職場的殘酷鞭撻。

2、不甘於現狀,又沒有勇氣改變。

馮小姐是一個特別喜歡做計劃列清單的人。她常常都是在規劃著未來,如何成為一個更優秀的人。如何升職,如何賺到更多的錢,如何能夠讓自己變得更漂亮等等。

但時間一天一天過去,她仍是什麼都沒有改變,仍舊活在過去的節奏裡,做著和昨天一樣的事情和選擇。

而每當看到同學和朋友變得越來越優秀,她也會很焦慮,痛下決心,要在職場上有所作為。但最後往往還是重蹈覆轍,而這時候,她總是能在客觀環境中找到許多藉口,自我安慰。

老王認為,這樣的人就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缺乏執行力。那麼所有的願望,只不過是一場空幻想,他們也只能在不甘心的渴望與現實的失落中來回拉扯。

3、自我設限,藉口滿滿。

有一種職場人,他們總是畏首畏尾,自我設限。每當機會來臨時,習慣性地選擇了逃避。他們害怕失敗,所以放棄了嘗試,也因此錯過了許多機會。

職場人H工作能力很強,在工作中他也有很多次機會成為團隊leader。有一次公司新開發的項目,領導有意讓組織工作帶團隊。這本是一個很好的鍛鍊機會,卻讓H憂心忡忡。一方面他害怕自己分配工作,拿捏不好尺度,原本關係融洽的同事會對他有意見;另一方面,他擔心自己做不出成績,給公司造成損失,最終找了個藉口還是選擇了放棄。也因為這樣的心態,他再而三地錯過了很多機會。

直到後來,他發現自己在公司越來越沒有存在感,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和失敗。

老王認為,自我設限的人就是親手堵上了自己的上升通道。

有人說,我35歲了,轉行就等於自尋死路。

有人說,我對寫作一竅不通,怎麼可能靠寫作賺錢?

有人說,我都10年沒背東西了,怎麼可能通過職業資格考試……

這個世界,每天都不斷有人用年齡、能力、客觀環境等等,對自己設下層層枷鎖,但也有人不斷地在為夢想而奮鬥,嘗試打破瓶頸。

的確,任何挑戰裡都有失敗的可能,但也同樣藏著無數人生的可能性。

而如果你想擺脫平庸,成為優秀的職場人,那麼就一定要學會打磨自信,鍛鍊勇氣,突破限制,才有可能遇見更好的的人生。

4、自恃經驗,用時間證明價值。

有這樣一種職場人,他們擅長用工作時長來衡量表現,總喜歡用工作資歷證明自己的價值,駁斥他人的觀點。他們理所應當地把自己當成職場前輩資深人士,喜歡對別人指指點點,卻很少自我反思。

他們總覺得,經驗代表著正確性,而他們站在正確的一方。職場新人不懂規矩,不懂行業,沒有經驗。

他們喜歡曬加班、曬辛苦贏得上級領導的信賴,展示自己的優秀和忠誠,又對破壞規則的職場新人嗤之以鼻。

但老王認為,時間和經驗並不等同於優秀,真正優秀的人懂得聚焦於當下的結果和未來的價值。而只有失敗的人才會沉浸在自己過去的經驗和成績中。

寫在最後

在職場的徵途上,人們前赴後繼,渴求擁有更好的發展,可很多人卻漸漸放鬆自我,在不知不覺中敗下陣來。

老王建議,無論你是在起點還是在半路,也無論你身處怎樣的職位,怎樣的環境,都要做個努力奔跑的人。即使你深陷泥潭,也要努力做出改變,否則你失去的不只有現在,還有未來。

相關焦點

  • 熱刺漸漸活成了狂人想要的樣子!
    很簡單,我們將從戰術的角度來回答兩個問題:1.穆裡尼奧為什麼來熱刺?2.穆裡尼奧在熱刺做了哪些工作,試圖打造一支什麼樣的球隊?應該說這種充滿激情的打法,成就了熱刺,也成就了波切蒂諾,熱刺成了英超遠近聞名的青年近衛軍,然而,時過境遷,我們卻發現熱刺除了換來了掌聲,什麼都沒有,原因何在?
  • 熱刺漸漸活成了狂人想要的樣子
    很簡單,我們將從戰術的角度來回答兩個問題:1.穆裡尼奧為什麼來熱刺?2.穆裡尼奧在熱刺做了哪些工作,試圖打造一支什麼樣的球隊?應該說這種充滿激情的打法,成就了熱刺,也成就了波切蒂諾,熱刺成了英超遠近聞名的青年近衛軍,然而,時過境遷,我們卻發現熱刺除了換來了掌聲,什麼都沒有,原因何在?
  • 「變形」最成功的富二代,易虎臣為什麼活成了這般?
    很多父母都是這般,因為自己吃多了苦,更加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吃苦。於是拼盡全力給孩子帶來更好的生活,對孩子的要求有求必應。但這樣的教育方式也給孩子的成長帶來很大的隱患。「大少爺」把一輩子沒有幹過的活都幹過了。幾乎所有人都在關注著易虎臣的表現,大家都在等著他忍耐到極限的那一天。只是易虎臣的表現讓大家都刮目相看,他不僅在這樣艱苦的生活中堅持了下來。
  • 我們終於活成了不那麼中規中矩的樣子
    我們終於活成了不那麼中規中矩的樣子作者 | 薩德不知從何時,我們變得不那麼中規中矩了。仔細想想,應該是從走出學校的那一刻開始的吧。我們從教科書式的活法變成了千奇百怪的活法,我們從單一的人生追求變成了五顏六色的人生追求。
  • 人人都是餘歡水,沒有「絕症」,你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嗎?
    餘歡水:高壓之下的眾生相,你有活成自己的勇氣嗎?前幾天,我被一部網劇圈粉了,這個年代說實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感同身受,但是在這部劇中,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那個和餘歡水一樣的社畜,得過且過,背負壓力。但是比較難的一點是,話劇的精簡不適用於電視劇的長篇大論,劇情的展開和情節的過度都成了難點,為此導演做出了一個舉動,和市面上大多電視劇的二十集起步不同的是,《我是餘歡水》將劇集壓縮在了12集,這是一個非常大膽的嘗試,集數短那麼相對的劇情看點就顯得很密集,又很迎合現在的快節奏時代。
  • 殷桃勇敢做自己,39歲零緋聞美出新高度,活成女人想要樣子
    殷桃勇敢做自己,39歲零緋聞美出新高度,活成女人想要樣子說起來現在與當初真的有著截然不同的變化,每個人似乎都享受著自己一個人的生活,尤其是在職場中打拼的女性晚婚晚育似乎一種稱為一種常態,娛樂圈中的明星更是如此,很多人在三十多歲的年齡依舊沒有找到自己合適的命定之人。
  • 科比,活成了我們想要的樣子
    而科比,成為了我們夢想的踐行者,活成了我們想要的樣子。 特別是職業生涯的末期,眼裡從來沒有給新人機會的樣子。自信到自負,一意孤行。覺得他的執拗和偏執不符合我們心中的籃球的樣子。 好像我們都變得成熟了,為什麼科比打球還那麼不成熟?年紀也不小了,還這麼頂著人強行出手,命中率又不高,何必呢?傳傳球帶帶新人,好好退役不就好了?
  • 科比,活成了我們想要的樣子
    而科比,成為了我們夢想的踐行者,活成了我們想要的樣子。特別是職業生涯的末期,眼裡從來沒有給新人機會的樣子。自信到自負,一意孤行。覺得他的執拗和偏執不符合我們心中的籃球的樣子。好像我們都變得成熟了,為什麼科比打球還那麼不成熟?年紀也不小了,還這麼頂著人強行出手,命中率又不高,何必呢?傳傳球帶帶新人,好好退役不就好了?細細想下,那個時候我們之於科比的心態,是不是在我們二三十歲的時候,父母對我們的心態是一樣的。
  • 藍盈瑩,你活成了太多女孩想要的樣子
    都市現代劇《虎媽貓爸》中,她搭檔趙薇,飾演職場心機女黃俐。校園青春電影《睡在我上鋪的兄弟》中,她飾演為了上位拋棄初戀男友的拜金女高寶鏡。是的,沒錯,她拋棄的男人就是你們的「現男友」。講真,她參演作品著實不少。
  • 看到歐陽娜娜的20歲生日禮物,難怪女生想活成她的樣子!
    歐陽娜娜昨天舉行的20歲生日會,並曬出了自己收到的生日禮物,看了歐陽娜娜曬出的禮物,難怪女生都想活成她的樣子。歐陽娜娜作為娛樂圈的00後小花代表,生日也是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她在微博曬出收到的禮物,太令人羨慕了。女孩子想要的她都有。一雙紅色的高跟鞋也是歐陽娜娜長大的標誌,紅色代表著成熟,上面的亮鑽太耀眼了,根本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擬。
  • 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不為取悅任何人。
    談戀愛的時候覺得不管什麼時候,跟男朋友一起是我最想要的,所以不管什麼事都會優先考慮他,結果就是當我拒絕了所有人,自己卻也一個人無聊了一整天 現在單身了,所有的時間都是我自己的,安排的滿滿的
  •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你是否活成了自己當初討厭的樣子?
    鄭微——我們都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與最初的自己相比,鄭微的變化最多,而對於我來說,她的青春才算得上是青春。鄭微來到她就讀的大學為了追逐愛情,但那個人沒有跟她打招呼就離開了。她算得上整個學校的風雲人物。當她認定陳孝正時,她瘋狂的追求他,搞的全校皆知,這種瘋狂很少有人能達到。
  • 一年淨賺1.6億,深山裡的大網紅李子柒,活成了多少人羨慕的樣子
    或者是這樣的:她為什麼這麼美?她為什麼什麼都會?她為什麼這麼厲害?還有什麼是她不會的?這個世界上為什麼真的有人過著這般不食人間煙火的日子啊?再或者是這樣的:啊!我想變成她院子裡的貓!我想變成她院子裡的狗!隨便什麼都可以啊!
  • 工作中是什麼讓你失去了當初的熱情?
    青春象徵著有活力,激情四射,剛畢業參加工作每天拼盡全力工作,為了在公司留下來,為了努力做好工作更有發展,為了能賺很多的錢,漸漸的發現當初那個充滿激情的自己消失了,是什麼讓你失去了當初的熱情呢?仔細回想看看自己的情況,一部分夥伴是在職場中遭受挫折,有挫折不怕,怕就怕在每次堅持很久很久的努力,才換來一點點的成功,小成功的喜悅不足以覆蓋努力過程中的挫折,久而久之你會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甚至逃避。一部分夥伴,長時間在相同的環境中,所有能遇到的問題都遇到了,每年每月每日的內容差不多,付出努力漸漸少了,慢慢的節奏慢了,失去遇到挑戰的勇氣。
  • 對不起,我很努力也沒有活成讓你驕傲的樣子
    我很努力仍然沒有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喜歡這種哀而不傷的文字。我試著加了作者微信,想要找個人打開我久暗的心窗。他是一位90後的年輕詩人及作家,還好他沒有文人的那種清高,反而很健談。記得第一次問一個陌生人:像你一樣活得如此有靈魂的人青春是不是不曾迷茫?他回答我說:誰的青春不曾迷茫。
  • 活成你自己的樣子,不需要對任何人道歉
    你是不是逐漸活成了別人想要的你,而忘記了自己真正的感受?你是不是會對自己沒有變成某種樣子,沒有成為某種類型的人而產生內疚和羞愧?在成長過程中,我們生活中的很多選擇都是基於別人對我們的期待,而不是我們自己發自內心的選擇。你還記得,你自己原本的樣子嗎?你還記得,你的初心嗎?
  • 我來過這個世界,了無遺憾:豐子愷先生的「漸漸」之道
    漸漸地,我們從一個職場菜鳥成長為了職場老鳥。漸漸地,我們從一個孩子長成了大人。漸漸地,我們都披著一層層盔甲奮鬥在生活的一線。漸漸地,我們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亦或者我們討厭的樣子。但事實上只要我們靜下來,喝一杯茶的時間。就會發現身邊大自然的循環。一分一秒,一日一月一年,好像我們的人生就是這麼煎熬下來的,說驕傲其實有些過了,但能過下來的日子,好像都是幸福的。
  • 王一博,我想活成你的樣子!
    看了這就是街舞以後,真的很想說一句:王一博,我想活成你的樣子。也不是說要長的那麼好看,那麼優秀,取得那麼好的成績。可能你背後付出的努力是我們看不見的,但我仍舊羨煞了你為人處世的態度。
  • 70後在漸漸變老的路上,記住這幾句話,會越活越順
    漸漸老去的70後,就這樣奔五了,向這一代人致敬。此文,獻給已然悄悄老去的70後。世間酸甜苦辣鹹,70後都嘗過了,漸漸也懂得了人生冷暖。人到五十,我們才知道,自己的人生已經過去了大半輩子。「打工」一詞,就是從70後開始的。早些年他們上有老下有小,壓力山大,身心勞累。
  • 曾經紅極一時的龐麥郎,如今為何活成這般模樣?
    如今時隔多年過去了,當初爆紅全網的龐麥郎現在過得如何了呢?來自臺灣的知名歌手吳克群給大家帶來了答案。最早吳克群是通過網絡的一則關於龐麥郎在鄉鎮商演的視頻了解到他的,在這個視頻中看著龐麥郎在臺上賣力的演出,而臺下的觀眾似乎都把他當成透明的,表演完畢後他還是堅持對觀眾說了聲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