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龍:「我沒有家,沒有父母,沒讀過書,沒有童年。」

2020-12-14 娛柒公子

程蝶衣,母親為妓,生父不詳,自小被賣到京戲班學唱青衣。

最初,因為天生六指,遭到班主的無情拒絕,程母狠心斷其一指,方得班主接納。

只因一句「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生生混淆了男女之間的界限——自己是男?還是女?分不清,也不想分清。

就像尊龍曾說的:

「性別是可以流動的,雌雄莫辨的吸引力最為致命。」

尊龍曾一門心思想演《霸王別姬》,只因程蝶衣和他太像太像。

不同於還有六姐和一眾朋友的張國榮,尊龍的身世可謂是「程蝶衣再世」,甚至在某些地方,比戲裡的人兒還要悽慘。

01

1952年,一位身患殘疾的上海女人走在香港街頭,卻意外發現了一個竹籃。

竹籃裡,裝著一個小嬰兒。看上去嬰兒剛出生不久,而且隨身並無任何字條、信物。

身在異鄉為異客,女人獨自在香港求生打拼已十分不易,這個嬰兒又仿佛天外來客一樣,闖進了她的生活裡。

但在當時的香港,領養孩子可以享受一定的福利待遇。女人為此將嬰兒帶回住所,取名吳國良。

可是,養母對這個孩子並不好。想想也是:動機不純、有非親生、自己又身患殘疾,過日子也沒有搭把手的人,加之本身生活條件又不好,自然也不會對撿來的孩子好到哪裡去。

尊龍日後在回憶自己童年時也說:

「養母年紀很大,很窮,還有殘疾,還要養活我,所以一直對我非常不好,亂打我,還要丟掉我。有一次將我丟在香港的巴士站上,不要我了。那次,我們對望著……最後,她還是走過來牽上我的手回家。我表面很犟,心裡還是感激她,因為她也很窮。」

遭遇暴力、生活拮据的童年,養成了尊龍乖張的性格,卻沒有奪走他感恩的心。

對於童年匱乏的飲食,他是感恩的:

「「我小時候每天吃麵團,沒有肉吃,沒有營養。但我現在很感激,正因為這樣,我的血很乾淨,沒有脂肪沒有油,牙也很好,因為小時候沒有吃糖。」

對於養母給他造成的創傷和負面回憶,他也是感恩的:

「成為明星後最重要的事,不是我的電影,不是我的財富,而是我還可以,為那位收養我的女士流淚。」

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說的,就是尊龍了吧?

02

可是,畢竟經歷過常人難以想像的傷痛,又怎會對這個世界毫無怨言呢?

這邊《霸王別姬》最終定下由張國榮飾演程蝶衣,那邊關於尊龍的傳聞卻喧囂塵上。

有人說,尊龍耍大牌,活該被徐颯棄用;

還有人說,尊龍那一套,在好萊塢好使,回國就不好使了。

前者有跡可循,畢竟尊龍當年要求確實在合同中提到了:

我跟我的狗要做最好航空公司的最高等機艙,而且我的狗要和我同時出關。

後者愈演愈烈。

尤其尊龍後來確實在2004年回國和李玟拍過電影《自娛自樂》;

又出演了《康熙微服私訪記5》;

還在2012年,被換掉本屬於他的《王朝的女人楊貴妃》中的皇帝,換成了黎明......

這一切的一切,無一不在給那些說他「過氣」,說他「回國撈錢」的人以把柄。

可是,就在他拍《自娛自樂》的時候,BBC曾要求跟他一起來拍攝紀錄片,被他拒絕了;

拍《楊貴妃》那年,他還偷偷跑去看崔健的演唱會。被認出他的記者形容「淡定祥和」;

對於這些事,尊龍從來不解釋。

哪怕是半夜2點給陳凱歌打電話,被陳指責「你知不知道現在幾點?」

哪怕是打斷記者的問題「你是不是容不下那些......」,轉而一句「我從來不容。」

哪怕是範冰冰和田大壯去看他,他也視若不見地給小陳助理介紹「會發光會冒泡泡」的浴缸。

正如某媒體評價的那樣:

尊龍一邊發洩著孩子式的不快,一邊又在做著紳士該做的事。

他會給養母安詳的晚年和體面,也會對陌生人噓寒問暖。

他就是學不會,如何變得圓滑一點,如何和這個瞬息萬變、說法頗多的世界,和平相處

03

除了那段讓人唏噓的身世,尊龍的學藝經歷,也仿佛「另一個程蝶衣」。

10歲那年,還叫吳國良的尊龍,被養母送進春秋戲劇學院學習京劇、舞蹈、武術。

那年頭,學藝=吃苦,而且吃的還是苦中苦。

如果說,養母對尊龍是「給不起」,那學藝的地方對來往的學徒,乾脆就是「不給你」。

但也正是這段經歷,讓尊龍的外形、氣質和表演風格,不同於其他所有人。

那一抹遺世獨立的光芒,哪怕隔著老遠,也能讓他在茫茫人海中,被一眼認出。

17歲那年,吳國良被一個美國移民家庭帶到了洛杉磯,並取名Johnny。

後來,是尊龍自己,在名字後面加上了意為「孤獨」的lone,並改為John Lone——尊龍。

到了美國以後,尊龍潛心在紐約劇院裡演舞臺劇。

一個偶然的機會,「傳奇伯樂」黃玉美發現了他,並給他安排進好萊塢的劇組。

簡單說一嘴,黃玉美曾提攜過的人,除了尊龍,還有陳衝、劉玉玲。

但最初的尊龍,只能在電影中跑跑龍套,最長的鏡頭莫過於《金剛重生》中的中國廚師。

連在《冰人四萬年》中,也是靠扮醜才能拿到主角。

直到1985年,一部讓美國震驚、讓華人震怒的《龍年》,讓尊龍這條東方龍,抬起了頭。

說「震怒」是因為:《龍年》的上映,直接導致美國唐人街旅遊業暴跌。因此,很多華人說這部電影「辱華」,尊龍也「不配為黃種人」。

但公子想說句公道話。

《龍年》這部電影,講的是「唐人街最後的教父」。不管傳說中的三合會多麼神乎其神,華人在外面不好混,這是幾百年來不爭的事實。

雖然《龍年》這部電影,學習《唐人街》用一個警探做主角,用探案的過程抽絲剝繭出整個故事的全貌。但其中的很多情節,都是基於事實去處理的。

用葬禮開場,用葬禮閉合的《龍年》,在如此重大的場合也不用東方音樂做背景,這本身已經將在外華人的身不由己,表現得淋漓盡致。

長話短說,這部電影本身,還是值得一看的。

雖不至於像外媒評價的那樣「可以媲美阿爾帕西諾的《教父》」,但至少在勾勒華人的苦楚權柄交替的動蕩上,尊龍的表演絕對可圈可點。

04

真正讓很多人記住尊龍的,是1987年的《末代皇帝》。

貝託魯奇拿著中國高層特批的「準許進入紫禁城拍攝」的證明,將尊龍這位「最美的溥儀」呈現給全世界。

在這部電影中,尊龍左手牽著陳衝、右手牽著鄔君梅,將末路君主的無奈,和時代賦予這個人物的悲哀,演繹得十分傳神到位。

尤其自剪辮子那段,那抹「終得其所」的微笑,更是讓人驚心動魄、心酸不已。

還有溥儀下車的鏡頭,至今仍被很多觀眾津津樂道。

但尊龍在那之後,即便被評為「亞洲美男」,又成為第一個拿到勞力士代言的華裔,還出演了《龍在天涯》等電影,仍不復《末代皇帝》的輝煌。

從他錯過的《霸王別姬》,以及《龍年》和《末代皇帝》中,都可以找到尊龍的影子:孤獨,冷清,不被別人懂,也無需別人懂。

但或許,演員和作品之間,總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緣分和玄機。

不同於《霸王別姬》帶給張國榮的成就和榮光,《蝴蝶夫人》則是開啟了尊龍的下坡路

《蝴蝶夫人》的原型是:原北京青年劇團的時佩璞,而故事中高仁尼的原型則是:原法國駐華大使館職員布爾西科。

也許和兩位原型的結局有關:時佩璞於1983年,在法國被判入獄。

也許和整個故事想突出的重點太多,又不像《黑皮書》那樣分得清輕重緩急。

總之,《蝴蝶夫人》流傳到現在,除了留下了尊龍的京劇扮相和可男可女的美麗,別無可說。

但對於觀眾來說,尤其對於那些為「程蝶衣沒讓尊龍來演」而遺憾的觀眾而言,能留下如此寶貴的影像和瞬間,足矣。

05

關於尊龍和陳衝之間的故事,眾說紛紜。

有人說,是早年間一位善於編排明星的人胡說的;

也有人說,尊龍和陳衝,本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兒璧人。

從他倆作為奧斯卡頒獎嘉賓,留在舞臺上的互動影像資料中,也能看出兩人的默契和親密。

但對於尊龍來說,最為遺憾的或許不是錯過陳衝,而是沒能維持住那段僅僅5年的婚姻。

上世紀70年代,尊龍在美國求學時,與大學同學尼娜薩維諾結婚。可這段婚姻最終,以雙方性格不合為由以離婚收場。

具體因為什麼,只有尊龍自己清楚。

但他帶著滿身的傷痕,以及多年來冠以成型的乖張古怪的性格,或許真不能由普通人能伴隨左右。

只是對於孩子,尊龍有一段話讓人由衷敬佩:

「有很多女演員想跟我生孩子,她們說『你可以不管,生下來我來管』。可像我這種經歷的人,怎麼可能如此對待孩子?我現在沒有孩子,但是我可以照顧全世界的孩子。我最大的願望,就是可以照顧那些,無家可歸的孤兒。」

公子之前分享過這段,還是那句話,對於「很多女演員想跟他生孩子」這件事,公子深信不疑。

但從尊龍熱衷慈善,曾多次幫助無家可歸的孩子也可以看出,這段話的後半段,亦是十分可信。

想想也知道,尊龍有著那樣的身世,又怎會忍心做出對孩子不負責任的事?

如果不能保證自己的付出和心態,乾脆就不要帶孩子來到這個世界。

06

說句心裡話,像尊龍這種性格,真心不適合在娛樂圈發展。

或許不近人情的好萊塢,比講究人情世故的國內,更適合他這種「不會做人」的人。

好在現在的他,在加拿大過著遛狗逛街的閒適生活。

畢竟只要人還在,一切就還有可能,不是嗎?

相關焦點

  • 尊龍:我沒有家,沒有父母,沒有讀書,沒有童年
    我不是特別會做人,我沒有家,沒有父母,沒有名字,沒有讀書,沒有童年,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我不太懂。從小沒有人來保護你,你必須要自我保護,就這樣我關閉了心門。」他說:「我對大自然最有親切感,我在北美認養了兩棵千年老樹。我一看見它們就呆住了,一千年的時間它們就站在那裡,太奇妙了。我叫這兩棵樹祖父祖母,我看著它們可以感動得流眼淚。」
  • 沒有來處,去無歸途的尊龍:孤獨或許是最奢華的享受
    每個人都行色匆匆地奔向溫暖的家。我常常想,如果一個人沒有了家,不知來處,也不知去處,他生命的意義到底在哪裡呢?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他沒有父母,沒有親人,他養了一條狗,兩棵千年古樹,他無所謂來處,也無所謂歸途,他像一顆從夜空中划過的流星,留下了驚豔的光亮,也留下了長長的嘆息。
  • 被父母拋棄的孤兒、18歲獨闖美國,李小龍之後的華人巨星尊龍
    尊龍的一生都在對抗命運。一,我沒有家、沒有父母、沒讀過書,沒有童年——尊龍。1952年10月13日尊龍出生於香港,但剛生下來就被親生父母遺棄。一位來自上海的殘疾婦女領養了尊龍,因為可以領取補貼。(五十年代的香港)多年後,已經成名的尊龍,理解了養母,幼年時期的悲慘生活並沒有成為尊龍的惡夢,他依舊成為了一個善良的人。「長大後,我慢慢知道老太太的痛苦,理解她對我的種種行為,她沒文化,又很窮,又要生養我…後來我在美國想到她還會流眼淚,我一直養她到過世,這是我最大的成就。」
  • 「盛世美顏」尊龍的傳奇一生,被父母拋棄,一生沒有妻子兒女
    「盛世美顏」尊龍的傳奇一生,被父母拋棄,一生沒有妻子兒女尊龍出生於中國香港,他的一生特別悲慘,一出生就被親生父母拋棄。他被福利機構送去收養,後來被上海一位殘疾婦女收養,養母是個很暴力的人,經常打罵尊龍。
  • 尊龍:有些人的童年,需要一生去治癒
    本以為被人收養就能有一個溫暖的家,擁有父母之愛,可結局卻是那位養母並不是真心想要收養孤兒,只不過因為當年收養孤兒可以另外得到一筆救助金,為了得到一筆補助罷了。尊龍在養母身邊的日子並沒有感受到愛,被養母打罵,受她的冷眼。10歲那年,養母發現尊龍長得並不醜,便將他送到了香港的春秋劇社學京劇,從此尊龍吃住都在劇團裡。
  • 尊龍,他這一生大概是下凡來渡劫的吧
    可是那麼多輝煌的經歷卻也依舊隱藏不了他有一個悲慘的童年,尊龍曾在一次採訪中說:「我沒有家,沒有父母,沒讀過書,沒有童年。」剛出生的尊龍被一位身患殘疾的獨身女士撿走收養。一開始領養並不是完全出於好心,因為當時香港收養小孩是可以領到補貼的。
  • 出生在「垃圾堆」的女孩,17年沒有讀過書,靠什麼逆襲成劍橋博士
    讀完這本登陸紐約時報暢銷榜80周+的《你當像鳥飛過你的山》,我沒有振奮,而是有些心塞。這是一本什麼書?為什麼能夠獲得這麼大的反響?比爾·蓋茨說:「這是一個驚人的故事,我在閱讀她極端的童年故事時,也開始反思起自己的生活。這本書每個人都會喜歡,它甚至比你聽說的還要好!」
  • 不為人知的「亞洲美男」尊龍:無父無母童年坎坷,孤單晚年顯悽涼
    「亞洲"第一美男子尊龍:無父無母的坎坷童年,晚年無妻無子他是亞洲最漂亮的男人之一,也是香港街頭的棄嬰。榮獲美洲中國博物館頒發的傑出成就獎.看到尊龍,我也明白了「陌生人如玉,兒子獨一無二」是什麼意思,以及當你像一朵孤獨的雲時,無家可歸是什麼意思。1952年10月13日,尊龍出生在香港。他生來就是個棄兒,被親生父母遺棄在一個冰冷的小籃子裡。後來,上海的一位老婦人收養了他。收養他的原因很簡單,收養孩子可以得到政府補貼。在養母眼裡,尊龍是個負擔。
  • 被父母遺棄,遭養母打罵,錯過陳衝,世界上最「寂寞」的孩子尊龍
    冷菜、冷飯,充實著尊龍整個童年,對於他而言,好的生活就是每天都能吃上醬油拌飯。多年後,回憶起童年的過往,尊龍稱:「童年時,有一碗飯,半個鹹鴨蛋,我就非常滿足了」。小時候,他唯一的樂趣就是在一家茶館裡偷看電視,那時候就幻想著有一天能夠成為熒幕中的人物。
  • 尊龍:被中國影視界辜負的男人
    不僅這條消息沒能在內地掀起水花,如今重映已經15天,網絡上依舊沒有任何關於《末代皇帝》的討論。更別提如今已經68歲的男主尊龍了。尊龍這個名字,好像已經被國內的影視界遺忘了。在大陸人的眼中,"尊龍"這個名字似乎過於陌生。乍一聽還需要反應一會:這是演員?還是歌手?
  • 「亞洲第一美男」尊龍,如今誰還記得?
    他從小被父母遺棄,一位居住在香港的上海老婦人將他從襁褓裡抱起。婦人家徒四壁,靠著政府救濟金度日,如果不是為了多領補貼,她絕對不會為自己增加負擔。因為養母脾氣差,尊龍的童年一直都是黑白色的,身上經常青一塊紫一塊,他的精神寄託來自於家中那臺舊電視機。
  • 尊龍、金城武被表揚了美顏,在沒有濾鏡的時代
    因為《末代皇帝》的重新發行,引起了人們對「亞洲第一美男」尊龍美麗面容的敬佩,在沒有修圖和整形手術盛行的時代,甚至沒有必要炫耀肌肉的身材,這些曾經被命名為美男子的男星,憑藉實力真的很帥!尊龍令巨星林青霞著迷的不朽美顏不僅被當時的日本媒體命名為「亞洲第一美男」,還與湯姆克魯斯、茱莉亞羅勃茲等著名影星一起入選「全球50大美人」排行榜,並獲得國際認證顏值。
  • 「亞洲第一美男」尊龍,從棄嬰逆襲到被奧斯卡提名,卻一語成讖
    「我不太會做人,我沒有家,沒有父母,沒有名字,沒有童年,人際關係我不懂,從小就沒人保護我,只能自己保護自己」——尊龍他是一個生來孤獨人,恰如名字中的英文諧音「lone」,冥冥之中早已註定其孤獨而又輝煌的一生。尊龍,從棄嬰到頂級華人巨星,回首他過去的六十載風雨,每一步都走的無比艱辛。
  • 他沒有讀過書,更沒有上過軍校,自帶驍勇善戰的天賦
    不論他戰績如何,恐怕在任何戰役中大家對這位大將的印象。那麼他又是如何登上這第二的位置呢?以德服人。在我軍長徵途中,條件十分艱難,吃穿用度極其短缺,大家真的是穿一條褲子,用一雙碗筷。又因為敵人窮追不捨,根本不給我軍喘息作調整的時間。戰士們沒有足夠的衣服食品,就憑著自己一腔熱血和無所畏懼的勁兒,完成了25000千裡長徵。
  • 如果能回到過去,真希望我父母讀過這本書
    她整理了這些父母的案例,並做了細緻深入的心理學剖析,把她總結出的所有寶貴經驗寫成一本書,書名是《真希望我父母讀過這本書》,還有一個副書名:你的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真希望我父母讀過這本書》這本書在英國剛一上市就成為《星期日泰晤士報》的榜首圖書,並成為亞馬遜家教類的暢銷書冠軍。這是一本寫給父母與孩子的情感溝通書,但有趣的是,很多沒有孩子的人也迫不及待地買來讀。
  • 尊龍:曾是亞洲最帥的男人,過著程蝶衣的人生,死後不想要墓碑
    大家都被張國榮飾演的程蝶衣所感動,其實程蝶衣這個角色當初定的是尊龍。  那時候尊龍在好萊塢的名氣非常大,劇組根本請不起他。但是尊龍看過劇本後,覺得程蝶衣的故事很像他的人生,他願意自降三分之二的片酬出演,只不過最後還是沒能如願。他沒能在戲中飾演程蝶衣,現實中卻過著程蝶衣的人生。和程蝶衣一樣,他有著並不幸福的童年。
  • 易中天說「劉邦小時候沒讀過書,他和父母都沒名字」,是認真的嗎
    猛可裡抬頭覷,覷多時認得,險氣破我胸脯。你身須姓劉,你妻須姓呂,把你兩家兒根腳從頭數:你本身做亭長耽幾杯酒,你丈人教村學讀幾卷書。曾在俺莊東住,也曾與我餵牛切草,拽壩扶鋤。春採了桑,冬借了俺粟,零支了米麥無重數。換田契強秤了麻三稈,還酒債偷量了豆幾斛,有甚糊突處。明標著冊歷,見放著文書。少我的錢差發內旋撥還,欠我的粟稅糧中私準除。只通劉三誰肯把你揪扯住,憑甚麼改了姓、更了名、喚做漢高祖!
  • 媲美張國榮,「亞洲第一美男」尊龍真實人生,比電影精彩一百倍
    無父無母,也沒有童年尊龍在美國成為演員,但其實是正宗的中國人,可惜他一出生便遭遺棄,連他自己都不知親生父母是誰,是個天生註定可憐的孩子。當時有位殘障的上海婦人,為了可領取補貼,所以勉為其難收養了他,但他沒有因此獲得親人的愛,反而時常被打被罵, 10 歲就被送到劇團學習京劇。他曾說:「我不是特別會做人,我沒有家,沒有父母,沒有名字,沒有讀書,沒有童年,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我不大懂。」
  • 譚恩美:堅信書的力量和沒有書的無助
    請大家一定仔細閱讀訂購說明,填好此處的訂購表:http://t.cn/RPfV2qQ,發送至cup-bus@cuhk.edu.hk。中大社出版物全目錄見:http://t.cn/RPfGJ8w。 (請在電腦上查看訂購表,手機無法查看,或發送電子郵件索要。)譚恩美:堅信書的力量和沒有書的無助你今年讀過的最好的書是什麼?
  • 尊龍:來人間孤獨地走了一趟
    他於1952年出生在香港,他一出生便被放在籃子裡,成為了被遺棄的孤兒,然後被一名獨身的殘疾婦女收養,這位婦女除了尊龍以外還收養過很多其他的孤兒,而她收養孩子的目的,也只是為了領到政府的補貼。他們住在貧民區,靠著政府微薄的補貼艱苦度日,能吃一頓飽飯是小尊龍最大的期望,加之養母生性孤寒,性格古怪,時常對他非打即罵,因此尊龍並沒有因為被收養而得到了家的溫暖和母愛,他僅僅是得到了一個活下去的機會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