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音量,決定了孩子的一生!( 每個媽媽都該看一看!)

2020-12-23 親子派

前幾天,聽閨蜜吐槽道:

「當媽之後,總是控制不住體內的洪荒之力,嗓門大到可以去唱女高音。」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當媽難,當個溫柔的好媽媽,更難。

很多時候面對孩子的調皮搗蛋,不聽話、甚至是「屢教不改」,忍不住情緒上頭、音量提高。

吼他,是因為媽媽們太心急了,太愛他了。

然而對於孩子而言,媽媽的高音吼叫是恐怖的,給孩子身心造成的傷害,是無法磨滅的。

因為大多數的吼叫、責備都是懲罰性的,降低了孩子的幸福感。

教育專家陳鶴琴說:

「孩子幼小的心靈極易受到挫傷,任何粗暴武斷的教育方式都是不合時宜的,只有用溫和的方式,才能走進孩子的心靈。」

教育路上,最大的勁敵是父母的音量。

1、

音量越大,親子關係越差

「小孩子多煩人,他們自己心裡沒有數,不吼只能打了。」

在喬喬媽的眼裡,吼、罵、打是教育孩子最直接的方式。

喬媽的座右銘是:「心裡不爽就是要吼出來。」

正面的親子溝通,在他們家是沒有的。

本該是喜歡膩在媽媽懷裡撒嬌的年紀,喬喬卻和媽媽一點都不親。

「吼」是一種情緒的宣洩,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吼」這樣的教育方式,本身就是語言暴力,夾雜著不平等。

換位思考下,當我們做父母的在生活工作中犯錯時,是喜歡有人給你耐心指導以便下次不再犯錯,還是喜歡別人上綱上線對你進行指責?

孩子還小的時候,需要父母去引導他,等待他,不要急於求成。

小孩的觀念裡沒有對錯,當你對孩子大吼時,他不知道他為什麼錯了,會感到迷茫和恐懼。

次數多了以後,小孩會不知道哪些他能做,哪些不能做,看父母臉色行事,沒有自己判斷事情對錯的能力。

父母用簡單粗暴的大音量,斬斷了孩子的翅膀,卻指責孩子不會飛,傷了孩子的心。

有經驗的父母會平等溝通,引導孩子自願去做事,讓孩子感到尊重。

最成功的教育,就是讓孩子做的事正好是父母希望他做的。

2、

音量越大,孩子越糟糕

我們一直提出要尊重小孩,但是在管教小孩時又開始展示家長權威。

心理學家默娜·舒爾認為:

如果父母的管教方式是呵斥和命令,孩子很容易在心理和言辭上表現出攻擊性。

父母音量越大,越吼,孩子越不聽話,你讓他往東,他偏偏往西,效果甚微。

長期在父母這樣的教育方式下,孩子會能通過磨磨蹭蹭、唱反調這樣的方式進行反抗。

當孩子也朝著你大聲喊叫時,不是他的翅膀硬了,而是你讓他受傷了。

大吼大叫,有些孩子看似沒反應,但其實在悄無聲息中破壞了孩子的大腦結構,傷害著孩子,讓孩子的成長受阻。

小勇的媽媽喜歡用吼叫的方式,逼孩子乖乖「就範」。

導致成年後的小勇性格在潛移默化的像媽媽靠攏,甚至於有輕微的「創傷後應激反應」。

他特別討厭女性用尖銳刻薄的語氣和他說話,只要任何人衝他喊,他就會像一頭見了紅色的牛一樣,間歇性失去理智。

從小被吼到大的小勇,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明知道不好,就是改不了。

你的大音量,最終有可能收穫一枚缺乏朝氣,或者渾身充滿戾氣的暴力青年。

3、

低聲教育,更有效

父母低聲的鼓勵,比大嗓門式的嘶吼教育更有效。

《正面管教》書中說到:

「孩子們需要鼓勵,正如植物需要水。沒有鼓勵,他們就無法生存。」

孩子們需要成人的鼓勵,才能茁壯成長。

發現孩子的優點並告訴孩子非常重要,一旦孩子意識到自己優點,就能產生連鎖反應喚醒其他的優點。

教育孩子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心煩意亂、情緒上頭在所難免。

當孩子犯錯時,父母沒有控制住自己情緒時,冷靜過後,把孩子叫到身邊,輕聲細語的給他講道理。

你可以抱抱他,適時告訴他,家長也很辛苦,作為小孩子也是家裡一份子,如果聽話的話,就是幫助爸爸媽媽了。

當你告訴他,沒有忍住向他發了脾氣,向他道歉時,孩子可能會很懂事的安慰你。

孩子比我們想像的更愛大人,更懂事。

他們也會輕易的原諒父母,但是我們父母不要辜負他們。

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有助於促進家庭的和諧,大人小孩互相理解。

沒有天生的好父母,教育孩子時總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

遇到挫折不解、暴跳如雷如獅子般發怒,困惑孩子為何不聽話…….這些情況時有發生。

打開育兒的任督二脈,當我們不再暴跳如雷,不再大吼大叫,你會發現雞飛狗跳式的日子正在消失。

音量小一些,情緒收一點,你會發現孩子越來越優秀。

相關焦點

  • 《你好再見,媽媽》每個孩子都是媽媽一生的牽掛
    其中最感人的,就是媽媽對孩子無私的付出,無論是女主對自己的孩子,還是女主的媽媽對自己的我們付出,就連女主孩子的養母,都閃現著母性的光輝。這部劇非常的治癒,很多人都忘記了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的初心。人們自古都在歌頌母愛,但是往往身邊最被忽略的就是母愛,我們已經把一個母親對自己的無私付出當成了理所當然,這就是這個世界出現了很多啃老族的原因吧。母親是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的天使,她冒著生命危險,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上。
  • 演員秦昊媽媽章宏女士:一個這樣的媽媽,是孩子一生的福氣
    這樣可愛的媽媽誰能不愛?不僅讓全家都開啟了「哈哈哈」快樂模式,而且越看越發現,秦昊媽媽簡直是個寶藏!一個好媽媽,是孩子一生的財富秦媽媽不僅人很有趣,快到古稀之年,對新鮮事物還一直保持著高昂的興致。高中時,秦昊喜歡上了姜文導演的電影,於是決定棄理從文,後來又考藝術學校。這對於一個普普通通的工薪家庭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但秦媽媽這一路上媽媽都選擇支持。當年在大學同學章子怡、劉燁等等都嶄露頭角時,秦昊卻一口氣拒絕了8部電影,只為接自己喜歡的戲。媽媽從沒說什麼,不管「別人家的孩子多優秀」,她只相信孩子有自己的判斷,只要他能承擔自己做的決定就好了。
  • 「媽媽,你為什麼去上班?」媽媽不同回答決定孩子格局,值得學習
    天下父母眼中,孩子聽話、節儉、懂事才是完美的,卻渾然忘記了「父母什麼樣,孩子就什麼樣」的緣由,因此孩子兒時接受的教育,決定了未來幾十年的人生走向。在如今市場經濟下,社會上每個家庭的經濟條件都會存在落差,如果在家陪孩子或去上班,當孩子發現自己的父母「不如」別人父母時,做家長的又該如何引導孩子避免產生自卑感呢?看看媽媽不同回答,或許能給你一些啟迪。第一位媽媽,戚薇高智商回答,值得你學習相信大家對戚薇都不陌生,她既是演員、歌手,又是一名媽媽。
  • 蔡志忠:每個小孩都是天才,只是媽媽不知道
    家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媽媽的懷抱,是孩子溫暖的教室,媽媽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也是啟蒙孩子最重要的關鍵。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所以出生之後這段時間跟孩子關係最緊密的媽媽影響力最大。每個小孩都是天才,只是媽媽不知道!天才不是智商200,而是從小有夢,長大之後完成自己的夢想,從毛毛蟲蛻變為一隻能翱翔天地的美麗蝴蝶。
  • 有3句話媽媽別忘記說,能給予孩子一生的勇氣
    有3句話媽媽別忘記說,能給予孩子一生的勇氣1、「媽媽看到你很努力,真棒!」每個差生,都有過努力的時候,只是,他們可能失敗了,而努力的過程,家長是否有看見過,是否有鼓勵過孩子?每個差生,也都做過「一夜翻身」的夢,只是,大多時候只是一場夢,家長是否有從背後推孩子一把?很多時候,孩子回到家,家長說的第一句話便是:「趕緊去做作業!」孩子玩了一會兒,便又開始催促:「還不快去做作業,難怪成績差!」
  • 每個人都有權利追星,為什麼媽媽不可以?
    ,完全不著家,我該不該阻攔她?」開場時,「該不該阻攔媽媽瘋狂應援男明星」有60個人選擇不阻攔,40個人選擇阻攔,兩方辯手都進行了很有趣且有力的辯論。正方張踩鈴認為,一家人就應該管來管去才是最幸福的,所以要關心媽媽,阻攔起來!
  • 「媽媽,我沒考好」,兩位媽媽的不同回答,決定孩子日後兩種成就
    「文/育兒女神Miss劉(個人原創,歡迎轉載分享)」作為父母,你是不是很在意孩子試卷上的那個分數。每當看到孩子成績單的時候,火氣是無法控制的,有著恨鐵不成鋼的無奈和氣憤。每個人都知道社會競爭壓力大,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各種興趣班輔導班堆加就不說了。單從正常學校的教育成績上來看,就夠父母操心的了。
  • 每個寶寶都是天使,爸爸媽媽寫給孩子的寄語……
    孩子,願你快快脫去幼稚和嬌嫩,揚起創造的風帆,駛向成熟,駛向金色的海岸。4.親愛的孩子,你有著最令人羨慕的年齡,你的面前條條道路金光燦燦,願你快快成長起來,去獲取你光明的未來。5.我的寶貝,願你享有期望中的全部喜悅,每一件微小的事物都能帶給你甜美的感受和無窮的快樂!
  • 從《兒科醫生》中看焦慮的媽媽會給孩子帶來多大的影響
    我們只有多去學習,閱讀,讓自己與孩子一起成長。誰也不是生下來就會當爸爸媽媽,父母也並沒有培訓合格上崗一說,我們經常說原生家庭會影響人的一生,但我們也是我們孩子的原生家庭啊!要想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父母的作用和影響非常大。
  • 「媽媽,放學早點來接我!」你的行動,決定孩子一生的幸福
    有人難過地說,孩子小學六年,她幾乎都是最後一個去接的,連校門口的保安都看不下去了。還有人說,偶爾第一個去接孩子,孩子興奮得手舞足蹈,拉著身邊所有人炫耀說:「那是我媽媽!」那一刻,當媽媽的眼淚都要掉下來了。
  • 擁有正能量的媽媽,是孩子一生的幸運|夜讀
    她們一邊拼命付出,一邊甩著臉色給家人看,看這不順眼,看那也不順眼,不自覺間就把自己化為低氣壓中心。很多媽媽不自覺把孩子變成訴苦、抱怨的對象:你怎麼這麼不懂事,一點都不知道幫忙!父子倆永遠都是一個德行,根本不懂得體諒我的辛苦!在媽媽充滿抱怨的人生裡,孩子就成了最大的犧牲品,他們就像一個「情緒垃圾桶」,被負能量圍繞,一些敏感的孩子,甚至覺得因為自己,媽媽才過得不幸福。
  • 3歲女孩為媽媽準備懲罰戒尺:父母的「看不見」正在毀滅孩子未來
    而這些標籤,久而久之會讓孩子喪失自我判斷能力,總是在別人的評價中找自我。在看《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這本書時,回到教育源頭看松子,這何嘗不是一個被父親冷默忽視的孩子,用盡一切辦法去博得父親的注意和關愛,但最後終究失望,松子這一生的行為看似怪異幼稚,但卻無時無刻不在尋求幼年缺失的安全感,她渴望父愛,也渴望父親能夠看到自己。
  • 孩子要上一年級了,該不該辭去工作,做全職媽媽陪孩子?
    文|全文共1799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這段時間有一個問題一直在困擾朋友小菲,她在糾結9月份孩子就要上小學,是不是該辭去工作全身心地陪伴孩子。她說:「身邊很多媽媽們都說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孩子很難,比較有挑戰。
  • 感覺嬰兒時孩子是媽媽一個人的,長大卻變成大家的了!你怎麼看?
    看到一個網友說了這樣一段話:「我怎麼感覺孩子是個嬰兒時,都是媽媽一個人的,熬夜看孩子,哄孩子陪孩子,可是如今孩子長大了,卻突然變成大家的了。身邊的人都來搶著帶了。心裡有些難受。怎麼辦?」且不說你能不能忙得過來,會不會煩,就說如果真的這樣,是否利於孩子成長?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處世之道,爸爸、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姑姑、舅舅……孩子只有和更多的人交往,體驗才能更加豐富,才能從中摸索出自己的一套行為準則和人生理念。
  • 青春期第一次來月經,媽媽要告訴女兒這些事,影響孩子一生
    這些家庭貧困的女孩,連每個月買衛生巾的錢都沒有。只能用衛生紙,寫過的作業紙,舊衣服來應付每個月的月經。而有一些家長,雖然每個月會給孩子準備錢買衛生巾,但是卻對孩子來月經這件事情非常地反感。事實上一個女性的一生要經歷大概450次月經,每次月經平均四天,也就是我們一生中有1800天是跟月經共處的。正是因為有了月經,我們才是一個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如果我們的媽媽沒有月經,也就沒有了我們。
  • 森碟化身「網球少女」步入職網:爸媽的遠見,決定了孩子的一生
    而看到森碟化身&34;步入了職網,有網友表示:爸媽的遠見,果真決定了孩子的一生!孩子在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總是懵懵懂懂的,需要爸爸媽媽對自己進行指引,孩子的價值觀、世界觀中都能看到父母的思想投影。如果爸爸媽媽缺乏遠見,沒有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教育,那麼這無疑是在摧毀孩子的未來。
  • 小學生批評媽媽「脾氣差」,為什麼?這3點,媽媽都該早知道
    她看都沒看我一眼,說完轉身走了。嘿~~!瞬間覺得扎心呀!怎麼回事呢?咱們從頭說起。自從決定「育兒先育己」,我一般5:00點起床,完成早起打卡,會安排當天的任務清單,看書,學習。於是,我在女兒聽寫本上留言,請教語文老師「我們家長該如何在家裡面幫助孩子提高拼寫能力?」老師回復了:關鍵是平時多讀、多寫、多練習。於是,我們商量,每天都聽寫字詞。原本打算睡前鞏固。
  • 媽媽,我的兩個蛋蛋可以孵出小寶寶嗎?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一生
    父母首先要知道什麼是幼兒性教育,性教育是對受教育者進行有關性科學、性道德、性文明教育培養的社會化過程,它絕不是看一本繪本、看一段視頻、聽一次講座就可以完成的,一定是伴隨著孩子成長過程不斷持續引導教育的系列工程。
  • 你想要好孩子,孩子想要好媽媽,你清楚孩子對好媽媽的定義嗎?
    一個優秀的媽媽,對自己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母親的言傳身教,可以說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影響著他們正確思想觀念的形成。那些在學術事業上比較成功的名人,母親的影響力是毋庸置疑的。那麼到底孩子眼中的好媽媽是什麼樣子的呢?
  • 馬雅舒混血女兒遭到幼兒園退學,媽媽的「溺愛」,影響孩子一生
    02媽媽們的「溺愛」,很有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很多媽媽對孩子的照顧都是全方位的,不管孩子多大了,在她們眼中,孩子永遠都是她們需要呵護的孩子,然而媽媽卻忘了孩子總是變成大人的,他們也需要通過努力去實現自己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