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個網友說了這樣一段話:
「我怎麼感覺孩子是個嬰兒時,都是媽媽一個人的,熬夜看孩子,哄孩子陪孩子,可是如今孩子長大了,卻突然變成大家的了。身邊的人都來搶著帶了。心裡有些難受。怎麼辦?」
嗯,孩子小的時候是你一個人的,長大了卻變成了大家的。
可是,不然呢?
難道,你想孩子長大了,也只是你一個人的嗎?
且不說你能不能忙得過來,會不會煩,就說如果真的這樣,是否利於孩子成長?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處世之道,爸爸、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姑姑、舅舅……孩子只有和更多的人交往,體驗才能更加豐富,才能從中摸索出自己的一套行為準則和人生理念。
讓孩子跟婆婆睡嗎?
嬰兒時,媽媽剛剛生產完,身體虛空,容易疲憊。每晚還要起夜三次左右,換紙尿褲,餵奶。確實非常辛苦。可是熬夜帶孩子,哄孩子,媽媽確實都是主力軍,大多數家庭都是如此。
如果你嫌太累,你待如何?
把孩子給婆婆,讓婆婆陪著孩子睡嗎?
孩子長大了是大家的了,你都心裡不是滋味,那麼小的嬰兒,你捨得交出去嗎?真的交出去了,以後孩子和奶奶特別親,你是否又會後悔?
孩子和誰睡,就和誰親。這個道理,相信你懂。
讓孩子跟老公睡嗎?
不是對我男人有偏見,能晚上陪孩子睡,會給孩子衝奶粉,餵奶粉,再把孩子哄睡的,實在鳳毛麟角!
即便是我老公,天天陪著我哄孩子,孩子喜歡他,他也依然無法把半夜醒來的孩子哄睡!只有我,才能做到。
所以,即使他有心幫我,有些事他也幫不了;有些苦註定我自己吃。
我意外懷上妹妹的時候,我老公對我說:「親愛的,你又要辛苦三年了。這三年,怕是沒什麼自由了。不能出去旅遊,兩個孩子又都小,得天天陪著,也沒辦法上班了……」
是啊,又是一個三年。可是我覺得再苦再累都值得。我不覺得這是犧牲,而是樂在其中,辛苦著並幸福著。
孩子小的時候你付出最多,所以孩子長大了也只屬於你嗎?
孩子並不屬於誰,他是獨立的小生命。
你既然生下了他,無論其他人是否幫忙,他都是你的孩子,你都有責任照顧好他。不需要和誰攀比,更不需要和誰邀功。
你不是在犧牲自己,而是在做好一個媽媽。
這話說的有些清冷,但這就是事實。沒有誰強迫我們生孩子,我們既然決定如此,就要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
會累,會煩,會失去一定的時間和自由……
但是勞累程度,還取決於你當初看上的嫁給的那個人,是否給力。
給力的,要珍惜;不給力的,要調教!
調教不了的,就做好自己。
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不要影響孩子擁有幸福的能力。
愛自己,是女人一生的功課!
生個孩子累三年,確實很辛苦。如果老公能在旁邊幫忙,一定會幸福很多。可是,那個人如果就是不願幫你,難道你就覺得自己不該好好做個母親嗎?
有人愛,自然更幸福;
沒人愛,就要學會自己愛。
別人不能給你幸福,就要努力自己給自己幸福!
若你連自己都不愛,你將如何愛孩子,如何教孩子愛自己?
每個家庭每個媽媽,可能面對的境況都不同。但我相信,辦法總是困難多,只要我們努力去協調,去思考,一定有方法改善現狀。
比如:
請媽媽過來幫忙;請鐘點工、保姆;網購、訂月子餐、點外賣、衣服送乾洗店;尋求幫助,嘗試改變。鄭重其事地與老公溝通,告訴老公:我很累,我需要你的幫助,你是孩子的爸爸,這是你應當承擔的責任……
最累的就是孩子一歲之內,幹什麼都不方便。等到孩子一兩歲了,走利索了,我們便解放了很多。再辛苦一年多,孩子上了幼兒園,我們更輕鬆了。至少每一天有幾個小時是完全屬於自己。無論是做家務還是追劇,都是自由。
所以,別放大自己當下的辛苦,讓不要認為這是一種犧牲,認為周圍的人都欠了你。因為一旦你這樣以為,你就會陷入抱怨的漩渦當中,不但情緒低落,甚至會埋怨重重,更無暇去思考改善或解決方法。
走出來,正面問題,想辦法,讓自己舒服一些開心一些,讓孩子成長得更快樂一些。
對於養育,莫要計較得失,所有你心甘情願付出的,一定都會有所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