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國媽媽都抱怨說自己人太累了,說孩子拖延到讓人崩潰,自己不得不每件事都催促孩子完成,甚至三令五申還不行只能自己動手。當孩子們怎麼說也不動的時候,媽媽們會直接上手。如果孩子不洗襪子,父母就幫他們洗衣服,我們的孩子總是在父母的催促下成長,而我們的媽媽,卻越來越累。
中國媽媽們真的累了。媽媽們幫助他們的孩子做了太多事。但是總有人說媽媽們的累是咎由自取,元芳你怎麼看?
我覺得這樣,中國式媽媽每天都跟在孩子屁股後面走,幫孩子做很多事情,甚至全面包辦孩子生活,這樣的媽媽肯定也不在少數。這也是大多數中國母親的普遍問題。
如果一個孩子磨磨蹭蹭不穿衣服,她會選擇幫他穿。如果他不吃東西,媽媽就直接餵他,這樣才是累的根源。
這樣做真的好嗎?事實上,孩子們就會認為這些事情是媽媽應該幫助我做的事情。他們不需要自己動手,也不會自己動手。孩子們會被迫失去照顧自己的能力,獨立性也會下降。當媽媽們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很愛孩子時,其樂融融的外表下,隱藏的是孩子學習生活技能的全面崩盤。
每個孩子的到來都是一個家庭的希望。從懷孕開始,我們就小心翼翼,一直擔心哪一步走錯了,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孩子出生後,父母更是一絲不苟。但是正常情況下孩子們應該學會自己做每件事。但是在中國傳統家庭裡,孩子需要承擔的,都變成了母親的工作。
全國每年都會有學習成績好、但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孩子被強制退學,這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
孩子的基本生活能力應該包括自己做飯、洗衣、打掃房子,如果孩子連基本的衣食住行、日常生活都照顧不好,更別說走向社會,自己處理人際關係了,他們甚至沒有抵抗壓力和挫折的能力。
我很贊成中國式媽媽的累都是咎由自取的觀點,她們不僅讓自己更加疲憊,也毀了孩子的人生。孩子在中國式媽媽的安排下長大,喪失了獨立能力。當他們遇到問題時,他們首先想到的是大喊一聲「媽!」,而不是自己思考怎麼解決,孩子們需要的是獨立教育,是挫折教育,而不是捧殺和溺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