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30小學數學課程與研究 第九章 綜合與實踐的教學

2020-12-18 自考者的福音

第九章綜合與實踐的教學

第一節綜合與實踐教學的價值和目標

一、注重綜合與實踐是國際數學課程改革的共識

二、綜合與實踐的教育價值

(一)加強數學與生活實踐的聯繫

(二)改變數學學習方式,積累基本活動經驗

(三)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模型思想,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四)有助於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發展

三、綜合與實踐的課程目標

通過「綜合與實踐」,學生能加深對其他三個學習領域內容的理解,獲得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發展推理能力(包括合情推理、演繹推理)和問題解決能力;形成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情感。

第二節綜合與實踐的內容與形式

一、綜合與實踐的課程內容

(一)綜合與實踐活動內容涉及的領域

1. 個人成長。

2.家庭生活。

3.學校生活。

4. 社會生活。

(二)綜合與實踐活動內容的特點

1.綜合性。

2.操作性。

3.現實性。

4. 探索性。

二、綜合與實踐常見的學習形式

(一)數學測量

數學測量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利用簡易量具(如三角板、量角器、量筒、時鐘等),對事物的長度、面積、體(容)積、角度、質量、時間、溫度等屬性進行度量的過程。

(二)數學調查

數學調查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調查專題,收集、分析信息並作出決策的學習活動。

數學調查首先要確定專題,調查的專題一般來自於日常生活和生產實際,可以由教師提出,也可以由學生提出。根據調查的專題再組成協作小組,通過制訂計劃、落實分工、開展調查研究,最後形成結論並撰寫報告。

(三)數學製作

數學製作主要指利用材料進行兒何模型的製作,數學教具、學具的製作,數學玩具的製作等。

(四)數學遊戲

數學遊戲必須具備兩個特點:一是要有趣味性和娛樂性,能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二是要蘊含數學的原理和方法,為學習數學知識,解決數問題服務。

(五)數學實驗

數學實驗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以數學學習為目的,運用小學數學的知識、思想和方法,以及實驗器材,通過某一事物或現象發生、發展或變化,驗證或探索數學規律的活動過程。數學實驗具有以下基本特徵:一是重複性;二是可以實現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數學實驗可以分為驗證性實驗和探索性實驗。

它們的區別在於:驗證性實驗時實驗者已經知道實驗結果;探索性實驗時實驗者對其結果並不知道,還有待發現。

(六)數學建模

所謂「數學建模」,是指將實際問題,經過抽象、簡化,明確變量和參數,並依據某種「規律」建立變量和參數間的一個明確的數學關係(即數學模型),然後求解該數學問題,並對此結果進行解釋和驗證。

「數學模型」有兩個特點:一是經過抽象、簡化;二是這種結構是藉助數學符號來表示的,並能進行數學推演的結構。

數學建模的過程,是實踐-理論-實踐的過程,是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

學會建立數學模型的方法,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一般要注意以下幾點:

(1)審題。

(2)簡化。

(3)抽象。

(七)小課題研究

組織小課題研究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有好的問題。

(2)注重引導學生進行探索,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3)組織學生合作交流。

(4)對小課題研究的評價要針對小組、注重過程。

(八)動手做活動

它的基本過程是:提出問題-動手做實驗-觀察記錄-解釋討論-得出結論-表達陳述。

第三節綜合與實踐的實施和評價

一、綜合與實踐活動的主要環節

(一)創設情境,提供背景

(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提出問題能力的水平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事實性水平、聯繫性水平、探究性水平。

(三)探索研究,解決問題

(四)評價激勵,收穫成果

二、綜合與實踐活動應注意的問題

(一)活動的內容要貼近學生實際,起點要低

(二)活動要有一定的開放性,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探究空間。

(三)注重學生參與過程和在活動中的體驗

(四)數學活動要能體現數學的本質,有助於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五)在數學活動中合作交流、獲得經驗和情感體驗

(一)注重過程

(二)定性為主

定性描述通常以評語的形式給出,主要關注學生已經掌握了什麼,獲得了哪些進步,具備了哪些能力。

(三)方法多樣

(四)關注情感

相關焦點

  • 2020年10月自考小學數學教學研究03330真題
    2020年10月自考小學數學教學研究03330真題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 15 小題,每小題 1 分,共 15 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1.
  • 03330第一章 小學數學課程的目標和內容
    1986年12月國家教委頒發了《全日制小學數學教學大綱》。這是新中國成立後頒發的第六部小學數學教學大綱,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不帶「草案」字樣的正式大綱。課程內容仍分成四個領域,領域名稱及各部分內容作了修改。將「空間與圖形」改為「圖形與幾何」,將「實踐與綜合應用」改為「綜合與實踐」。這樣四個方面的課程內容為「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綜合與實踐」,並明確規定了各領域的主要內容。
  • 小學數學綜合實踐的概念界定
    「綜合實踐」是一-類以問題為載體、以學生自主參與為主的學習活動,是成為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之外的全新的內容領域。它主要是指學生通過在現實情境中活動,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發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絕對不能拋棄數學知識純粹為了活動而活動。
  • 03330小學數學課程與研究 第七章 圖形與幾何的教學
    二、圖形與幾何的教學內容和編排課程標準規定的關於「圖形與幾何」的教學。①;然後根據直徑和半徑的定義推理,以得出③;最後,再根據等量公理「等量的同倍量相等」由①、③推出②.既豐富了數學課程中思想方法的教學內容,又強化了對學生的推理訓練。
  • 江山小學:「磚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課程是一個師生共同生活、成長的生態系統,也是一項系統工程,它富有生命力,需要整體架構和推動。在充分挖掘地方資源的基礎上,江山小學於2016-2017年開展了「蘆葦少年弘揚工匠精神 『磚心一志』再現家鄉古橋風貌」的科技創新實踐體驗活動,該活動榮獲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上海市特等獎。
  • 幼兒園綜合課程中的數學教育——對小班數學教學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幼兒園綜合課程中的數學教育——對小班數學教學 分頁標題#e#   在傳統的幼兒園分科數學教育中,教師比較關注如何教,較少關注兒童數學認知發展的特點和個別差異
  • 紹興市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勞動與技術、地方課程「教學關鍵問題...
    近日,紹興市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勞動與技術、地方課程「教學關鍵問題」專題研討活動在新昌禮泉小學舉行。來自全市各縣區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教研員、骨幹教師共計一百九十多人齊聚一堂,緊緊圍繞「深度學習視野下的課程實踐」這一主題,聚焦課堂教學關鍵問題,緊跟時代,引領教師專業成長。
  • 長沙縣中南第二小學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討
    為進一步提升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師教學組織與指導能力,加強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學有效性,22日下午,以「二十四節氣」為主題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課例研討活動,在湖南日報小記者示範校園基地、長沙縣中南第二小學舉行。 中南第二小學校長繆湘介紹了學校的二十四節氣課程:該課程把藝術、語文、勞動、科學等元素融入節氣活動中,形成了節氣花課程體系架構。
  • 文登區舉行初中小學綜合實踐學科教學研討會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中發〔2020〕7號),加快推進文登區初中小學勞動教育課程改革,提高勞動教育課程實施水平,文登區召開了初中小學綜合實踐學科教學研討會。全區中小學綜合實踐教師及分管領導參加了本次研討培訓活動。
  • 多維聯動,落實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課程實踐顯特色 推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有效實施的創新點基地先行帶動。「開展跨校的協作體建設,聚焦研究主題,開展研討實踐」是市域實踐的基本策略。葫蘆島市成立了「小學特色發展學校聯盟」,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課時安排、整體設計、校長行動等諸多難點和熱點問題做專題培訓指導。
  • 初中數學如何進行綜合實踐活動設計-中國教育新聞網
    然而,在目前的初中數學教學中,綜合與實踐課程的設計和實施還存在一些問題,如課程體系不完整、課程內容不充實、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等。因此,如何發揮綜合與實踐課程的優勢,促使學生著眼於現實生活,提高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初中數學教師必須關注的問題。
  • 動態|南京市江寧區祿口第二小學:江寧區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為了深入推進勞動教育校本化探索,11月27日下午,一場圍繞農業勞動校本化實施展開的江寧區小學綜合實踐教研活動課程在南京市江寧區祿口第二小學成功開展。祿口第二小學馬小燕校長及部分學校領導、江寧區小學綜合實踐教研員周善偉老師、江寧區各小學綜合實踐教研組長和部分任課教師共同出席此次活動。活動伊始,大家來到學校的樂植基地,共同觀摩了由時婷老師主講的實踐課程《油菜的分苗移栽》。
  • 沫江學校骨幹教師講座——新課程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探索
    為進一步提高骨幹教師的素質和能力,發揮骨幹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輻射引領作用,更好地服務課堂教育教學。近日,沫江學校校級骨幹教師苟碧英開展了《新課程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探索》的講座,全體教師參與聆聽。苟碧英老師結合自己從教三十年來的經驗,用生動的案例與大家分享了小學數學在新課程背景下實施生活化教學展現出的重要依據;小學數學在新課程背景下開展生活化教學實施的具體措施等,幫助大家樹立生活化教學理念,升華數學文化知識,更好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做到學以致用。
  • ...2019「白馬湖之秋」浙江省名師新課堂教學研訓活動小學綜合課程...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記者 郭端宇 作者 顧立波 攝影 劉方毅)10月28日,2019「白馬湖之秋」浙江省名師新課堂教學研訓活動——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地方課程專場在杭州市濱和小學成功舉辦。杭州市濱江區教師進修學校校長蘇建強、副校長馮祖揚,杭州市濱和小學校長餘化龍等領導出席開幕式。
  • 勞動課程不宜歸併入綜合實踐活動
    若將勞動教育課程歸併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則會在認知層面導致勞動教育課程的地位低於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這與各門國家課程地位同等的課程常識相悖;同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為國家課程,已被明確規定與語文、數學、美術、體育與健康、道德與法治等國家課程地位相當,若將勞動教育課程歸併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還會在事實層面造成勞動教育課程的地位低於語文、數學等國家課程,並進一步導致勞動教育課程直接承載的勞動教育地位低於上述課程相應承載的智育
  • 上海深入推進小學低年級主題式綜合活動課程實踐探索|推薦
    為促進兒童從幼兒園到小學的有效銜接,優化小學課程建設,使課程更適合學生發展,上海市在小學低年級探索實施主題式綜合活動課程,讓小學生「玩中學」「做中學」,以此來深化「零起點」「等第制」在小學的實施。因此,小學課程組織與實施方式要適當向幼兒園靠攏,用學生熟悉的主題式的、綜合的、活動的課程激發和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玩中學」「做中學」。由此,小學低年級主題式綜合活動課程應運而生。「零起點」不等於「零準備」,從幼兒園到小學,要持續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情緒管理、任務意識、同伴合作、表達表現、反思改進等意識和能力,這些對孩子的學習成長將會起到長遠影響。
  • 小學教育專業都要學習哪些課程?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小學教育專業,旨在培養熱愛小學教育事業,具有良好的道德素養、系統而紮實的專 業知識、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和研究能力,以及可持續的自我專業發展能力,勝任多學 科教學和班主任工作,具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高素養的小學教師。
  •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在教師招聘考試當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個重要考點,需要掌握的層次相對較多,在考試當中以客觀題為主。對於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我們在考試當中需要掌握以下四個點:分別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定義、總目標、課程的性質以及內容。1.定義: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新時期對課外活動、活動課程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 金安區成功舉辦全國小學數學名師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活動
    11月14日至15日,為深入探索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近距離感受頂級名師教學風採,金安區在人民路小學東校區舉辦了「和美課堂」全國小學數學教學觀摩研討會金安專場活動。中國教學學會小學數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吳正憲,福建省小學數學教研員羅鳴亮,全國著名特級教師賁友林、俞正強、儲冬生、強震球等7位頂級名師進行課堂教學展示和專題講座,與金安區小學數學老師深入交流。金安區教育局教研員、名師工作室、各中小學數學老師共600餘人參加此次活動。
  • ...實驗小學:追隨童心-上海市小學低年級主題式綜合活動課程研討展示
    回顧了近一年來課程的行動研究形成了三級課程指導文本,暨《上海市小學低年級主題式綜合活動課程指導綱要(徵求意見稿)》、《上海市小學低年級主題式綜合活動設計參考》和《上海市小學低年級主題式綜合活動課程校本化實施方案與實踐案例》,並完成課程實踐指南《在做做玩玩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