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5 11:09:31 來源:融媒體中心 作者:儲翔 王海賓 點擊:
石佛村位於包家鄉北部,與霍山縣太陽鄉毗鄰,因與霍山相鄰,兩地姻親較多,從而導致石佛村風俗習慣與霍山相同。以前石佛村村民家中但凡遇到紅白喜事,都會與霍山一樣大操大辦,這無形中給貧困的村民加重了經濟負擔。
石佛村黨支部針對這一情況進行走村入戶深入了解。石佛村村民家中若有老人去世,就會通知所有的親戚朋友來為老人送行,並在家中大辦喪事,前後跨度數十天,直到喪事結束。石佛村黨支部書記王軍在了解該情況後,覺得如此大辦喪事是勞民傷財的舊風俗,於是走訪宣傳,通過召開村民代表大會研究制定了相關的喪事簡化流程,並通過從村集體經濟收入中拿出部分費用作為獎勵積極響應移風易俗政策的村民。
「我們石佛村與霍山縣太陽鄉毗鄰,兩地的風俗習慣都一樣,但是我們要做移風易俗的先驅者,不管別的村怎麼做,我們就要貫徹落實移風易俗的相關政策,努力將石佛村打造成鄉風文明的先進集體。」王軍說道。
石佛村「兩委」還經常向村民宣傳要善待老人,做到生前盡孝、死後從簡;並與村民們達成一致意見,家中進新房子、小孩滿月等喜事活動都不大操大辦,對新人結婚做到菸酒夥食統一標準,對老人去世做到一切從簡,對積極響應並執行村規民約的村民進行獎勵;石佛村每年還通過評選最美大學生、最美婆媳、榮譽村民、道德模範,並以這些好人好事為引領,去激勵更多的人參與進來……等等做法獲得所有村民的理解和支持。
王軍心裡知道,要想根治以前的舊風俗,只有通過發展好村裡的產業,壯大了村民的收入,才有條件與村民們談精神文明建設,因為有了物質基礎才能夠再去談精神上的改變。「我們只有通過黨建引領,產業支撐,群眾為主體來推動移風易俗、文明創建、鄉風文明等工作。」王軍介紹說,「目前我們石佛村作為嶽西翠蘭核心區,大力發展茶葉有機種植,一方面是為了帶動貧困戶持續穩定脫貧,另一方面也契合了石佛村生態立村、茶葉富村的發展思路。」
目前,石佛村11個茶廠,每個茶廠都是季節性扶貧車間,全部吸納貧困戶就業。每年茶季4-5月,50多戶貧困人口收入達到5千元至2萬元不等,再加上平時打打零工,不僅能帶動本村,還能帶動周邊的村民實現增收。鄉風文明離不開產業興旺,產業興旺又必須建立在生態良好的基礎上,未來石佛村將走茶旅融合發展之路,以茶產業發展鞏固脫貧成效,以茶產業振興推動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