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撐禪港澳青年 構建雙創大本營

2020-12-22 南方新聞網

●南方日報記者 閻鋒 實習生 賀嵩瑋

位於三龍灣片區、禪桂順交界處的鄱陽城眾創小鎮,12月11日被授予「廣東省雙創示範基地創新創業示範園區」「佛山市夜間經濟示範點」「禪港澳青年創新創業示範園區」稱號。禪城區正在建立和完善禪港澳創新創業交流平臺載體建設和交流合作機制,正致力於打造禪港澳青年「1+4+N」創新創業體系,一個集人才、資源和服務於一體的禪港澳青年創新創業生態圈和大本營正在形成。

其背後,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實施推進,禪城區按照「示範引領,項目為王,主題特色,集聚效應」的思路,加強對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創業資源的對接,連結港澳青年創新創業機構,探索禪港澳青年創新創業交流合作常態化機制。同時,大力發展夜間經濟,在培育夜間經濟發展中孕育創新創業種子,催生更多創新創業的夜間模式。

服務灣區創業者

為創新創業賦予更多內涵

走進鄱陽城眾創小鎮,廣東佛山叄岸藝術空間的新門店正在裝修中。作為創始人的澳門「90後」女孩郭美欣說,自己的創業夢想從佛山禪城啟航,「我在澳門出生長大,在美國留學5年,現在回到佛山定居,就是希望努力推動粵港澳三地文化同創共融,增進年輕人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感。」

在叄岸藝術空間,顧客們可以學習繪畫、香水製作、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體驗等課程,還能參加藝術手作坊和展覽講座等項目。當然,還能帶走這些將傳統工藝和現代技術相結合生產出來的藝術品。基於佛山發達的非遺製作工藝,並以創新的方式傳承新藝術美學,這是她和搭檔的創業方向。位於鄱陽眾創小鎮的新門店開業在即,郭美欣的夢想正緊跟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願景,在禪城一步步拓展和延伸。

她的創業經歷是禪城吸引港澳青年創新創業的案例之一。2018年,禪城區獲批成為廣東省第二批雙創示範基地。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大背景下,禪城區為推動創新創業發展賦予更多的內涵,通過打造一批廣東省雙創示範基地創新創業示範園區,切實激發創新創業活力、培育創新創業項目、提升創新創業服務、整合創新創業資源、營造創新創業氛圍、拓展創新創業空間,為灣區青年在禪城創業、就業、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吸引更多灣區青年到禪城創業就業、安居樂業。

而從工業舊廠區華麗蛻變的鄱陽城眾創小鎮,12月11日被正式授予「廣東省雙創示範基地創新創業示範園區」「佛山市夜間經濟示範點」「禪港澳青年創新創業示範園區」稱號,成為推進禪港澳青年創新創業集聚區建設中的新動作。

平臺載體蓬勃發展

健全禪港澳青年全過程服務鏈

禪城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禪城區正積極拓展港澳青年創新創業空間,優化港澳青年創新創業環境,深化港澳青年創新創業交流,共享港澳青年創新創業資源,實現港澳青年創業就業、人才服務、項目孵化、融資支持、民生保障的全面覆蓋。

近日,位於中國陶谷的禪港澳青年交流(石灣)基地揭牌,這是繼2019年12月21日,禪港澳青年交流基地在嶺南天地簡氏別墅掛牌後的又一延伸動作。基地面向禪港澳青年開展經貿交流、產業合作、文體旅遊、參觀考察、公益服務等融合交流活動,雙向對接高素質青年人才和優質企業資源,搭建三地青年創新創業和就業服務平臺。而石灣基地的揭牌,則進一步拓寬三地青年交流的廣度和深度,推動禪港澳的交流合作再上新臺階,助力禪城駛入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快車道」。

同樣,今年9月底,位於禪城區祖廟街道豐收街·菁創聚社區的佛山市博士和博士後創新創業孵化基地正式運營,作為廣東省人社廳在全省首批布局的五個區域性博士和博士後創新創業孵化基地之一,該孵化基地通過導入全國各方資源,實行規範化管理,以博士和博士後創新創業孵化服務保障為核心功能。禪城區人社局相關負責人透露,目前基地已吸引11個項目和110名人才成功入駐,涵蓋5G通信、電子信息、3D機器視覺技術、自動化、智能製造、新材料、綠色環保、生物技術與新醫療等行業。

不難發現,禪城正在瞄準禪港澳青年交流溝通、禪港澳青年人才孵化、禪港澳青年產創融合這三大功能,構建禪港澳青年「1+4+N」創新創業體系,推進禪港澳青年創新創業示範街區(園區)建設,促進禪港澳創新創業人才及資源集聚,健全禪港澳青年對接交流、項目孵化、成果落地的全過程服務鏈條,形成集人才、資源和服務於一體的創新創業生態。

同時,夜間經濟正成為禪城新的經濟增長點和經濟轉型升級的支撐點。禪城區夜間經濟多次上榜,與政府引導消費和打造夜間經濟的政策合力支撐功不可沒,堅持深挖本土文化,不斷豐富「夜文化」,發展「夜經濟」,打造「夜品牌」。

禪城區發改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禪城區的夜間經濟業態不斷豐富,從最初滿足人們「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到重視文化與科技的融合創新,不斷提升夜間經濟活動的科技含量與文化內涵,成為培育夜經濟發展的主戰場。未來,禪城區將著力建設嶺南天地商圈、季華路創意商圈2個高品質夜間經濟集聚區以及嶺南天地+祖廟歷史文化街區等20處夜間經濟示範點。

■港澳創業者說

昊星商業管理公司負責人陳漪:

高性價比吸引公司旗艦項目落地

企業是港資企業建同集團全資控股的子公司,在2017年成立於佛山禪城。這是昊星商業在佛山精心打造的第一個旗艦項目——B2S商務中心。核心業務是以共享、共贏為概念,為企業提供一站式的商務辦公服務,業務內容也可以簡單地理解為酒店式的商務辦公中心。

回想起組建B2S商務中心的初期,我們之所以把公司選擇落戶到佛山這個新一線城市,是因為佛山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地帶,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

我們在計算前期成本投入的時候發現,這個新一線城市擁有超高的性價比,還擁有以生產和貿易為帶動的強大流動人口等特點。

我們當時考察了佛山五區的各大商圈和寫字樓,做了很多的調研和分析,企業最後把全國首個旗艦項目選擇在佛山禪城的中心——祖廟核心商圈的嶺南天地板塊,該板塊位於祖廟核心商圈,地鐵上蓋,生活便利,交通便捷,交通網絡覆蓋禪桂地區及廣佛兩城,乃至於港澳兩地。有利於滿足入駐企業在不同時期、不同場合的需求,也同時為企業賦能。

因為本身是港資企業,在籌建公司的前期,通過禪城區委、區政府各方的幫忙,企業了解到禪城區對於港澳企業的多方支持政策。例如通過使用港澳企業註冊一體機,大大減少了企業在工商註冊和提交相關文件上的時間和繁瑣的流程。再後來疫情發生時,企業也是在禪城區各部門的緊密聯繫和幫助下,順利復工復產,這也為進駐到商務中心的各租戶加快了復工復產的速度。

廣東佛山叄岸藝術空間創始人郭美欣:

努力推動粵港澳三地文化同創共融

我的創業夢想從佛山禪城啟航。我在澳門出生長大,從小熱愛藝術,因為家人反對,最後「迫於無奈」學習商務專業。在美國留學5年後,我也曾經度過了一段朝九晚五的生活,但是骨子裡對於創業的執著,最終我辭去工作,四處尋找創業機會。回到佛山定居後,我一直特別希望努力推動粵港澳三地文化同創、共融,增進年輕人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感。

尤其是在禪城區委、區政府的幫助下,在禪城區婦聯的指導下,我們的夢想正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願景下,在禪城一步步拓展和延伸。

很多人起初聽了我們項目的第一反應是:你們膽子真大!因為我們的創業項目被定義為——情懷創業。但現在的叄岸藝術空間,已經成為一個包含產品研發、銷售、培訓、非遺培育、研學、藝術展、品牌策劃七大板塊的藝術美學空間。我還站上了中央電視臺的節目《創業英雄匯》舞臺,在闡述和問答環節過後,在場8位投資人全部「爆燈」給出肯定票,項目估值6000萬元。

現在,企業就要在禪城的鄱陽城眾創小鎮落地,而三地文化同創共融是我們的追求。我們希望藉助中國傳統文化,幫助年輕人找到自己的根,樹立自己的文化自信。

■連結

未來3年計劃引進80個博士博士後創業項目

雙創孵化基地掀起「頭腦風暴」

發往國際的物流貨運包裹,怎樣快速準確地測量體積快速包裹計費?形狀不規整的異形件如何區分尺寸、體積測量?如何實現飛機和倉庫以及其他場景產品或包裹的最高效擺放?

在豐收街創新創業社區,曾冰博士等高層次人才團隊運營的「墨家科技」項目,正專注於研究基於3D機器視覺的包裹體積測量技術,為供應鏈企業和跨境運輸企業提供專業的包裹體積測量。現在,在高精度測量領域,這個博士創業團隊已經取得了一定的市場知名度。

該項目目前已經與京東、寶鋼等企業集團合作,團隊自入駐佛山市博士和博士後創新創業孵化基地以來,完成了A輪融資,團隊從5人迅速發展為30多人,同時在禪城區祖廟街道租賃了6000平方米廠房,實現了技術研發+量產的目標。

這個創業團隊所在的佛山市博士和博士後創新創業孵化基地,是廣東省首批布點的5個博士和博士後創新創業孵化基地之一。

截至目前,博士基地已入駐16個創新創業項目、25位博士,共197名高層次人才,項目涵蓋5G通信、電子信息、3D機器視覺技術、自動化、智能製造、新材料、綠色環保、生物技術與醫療等行業。

禪城區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近日詳細介紹了該基地的運營情況,基地由省、市、區、街道四級合作共建,位於祖廟街道朝安南路「豐收街·菁創聚」社區的核心區域,擁有一線城市的區位優勢、產業基礎和配套環境,新一線城市的創業成本和生活成本。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基地克服疫情的影響,今年9月29日正式啟動開園。

主體為兩幢6層的辦公樓,建築面積達7500多平方米,共規劃62個辦公空間,可容納近500位高端人才入駐辦公,目前由深圳珊瑚群創新公司運營,為入駐人才和團隊免費提供24小時研發辦公場地,同時配套高科技展廳、重點研發實驗室、大型多功能廳、高速網絡、會議室、休閒清吧、健身房等完善的創業設施設備,拎包入駐即可免費享受一站式創業孵化服務。

基地以創新創業孵化服務保障為核心功能定位,面向高端裝備製造、機器人、生物製藥、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建材及陶瓷等重點產業需求,通過政府引導,市場運行,政策支持等措施,秉承開放式創新和賦能式服務理念,從產業、資本、導師、品牌、社交、政策六大維度為入駐企業提供全要素立體式的創業孵化加速服務,著力促進博士和博士後高層次人才及科研成果與佛山本地產業需求精準對接。

禪城區人社局相關負責人還表示,基地已經與省博促會、廣東省高層次人才協會以及頭部投資機構等形成人才端和資源端戰略合作,致力引進高質量的創新創業生態資源。基地開園以來,共舉辦了「2020創客中國工業網際網路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華南賽區總決賽」「全球硬體科技開發者大會(佛山)」等9場次創新創業活動,通過分享會、路演會等系列日常活動,為入駐項目連結實戰型創業導師,解決項目創業期遇到的戰略、股權激勵、商業模式等維度的難題。同時,基地與騰訊雲實現了雲端合作,為入駐項目匹配價值百萬的無門檻現金使用券。

未來3年,基地計劃累計引進80個博士博士後創業項目,與本地及全國100個創業服務機構建立合作關係,與高校、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不少於40項,舉辦不少於100場創新創業活動。禪城將力爭把基地建設發展成為高端人才薈萃、創新創業活躍、粵港澳大灣區內頗具影響的生態型標杆性創新創業基地,助推禪城實現高質量發展。

相關焦點

  • 「同心撐青年」計劃支持港澳青年在深圳實習就業
    新華社深圳12月12日電(記者李曉玲)深圳海外聯誼會11日啟動名為「同心撐青年」的支持港澳青年來深圳實習就業計劃,預計每年可為港澳青年提供最多上千個就業與實習崗位。名為「問策助發展」的深港澳企業政策諮詢服務計劃,可為港澳人士提供各類創業、就業政策信息諮詢服務。
  • 追夢圓夢 圳等你來:深圳多措並舉力撐港澳青年創新創業
    12月11日,深圳力撐港澳青年又有新舉措——在深圳海外聯誼會主辦的「匯聚青年力量助力雙區建設」2020年深港澳青年峰會上,「同心撐青年」港澳青年實習就業計劃、「問策助發展」深港澳企業政策諮詢服務計劃正式啟動,預計每年可為港澳青年提供上千個就業與實習崗位以及各類創業、就業政策信息諮詢服務。
  • 每年為港澳青年提供上千就業實習崗位
    深圳晚報訊 (記者 袁曄) 12月11日,由深圳海外聯誼會主辦的「匯聚青年力量 助力雙區建設」2020年深港澳青年峰會在深圳舉辦。峰會上,「同心撐青年」——支持港澳青年來深實習就業計劃及「問策助發展」——深港澳企業政策諮詢服務計劃正式啟動。
  • 第二屆臺港澳雙創路演交流活動圓滿舉辦
    圖為參加路演的嘉賓們一個小盒子就能控制所有家用電器,生產線上的「眼睛」自動識別剔除瑕疵產品,能對接所有電子信息行業企業的「工廠俠」........這些都是臺港澳青年在莞創業成果!儘是你想不到的「黑科技」!
  • 桑梓情深·牽手未來丨順德攜手港澳鄉親,推動高質量發展
    珠江商報記者林安迪攝這是順德區委區政府舉辦的港澳青年訪順德活動,約200名港澳鄉親、港澳青年參加。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順德邀請港澳鄉親、港澳青年回家感受家鄉的發展成就與機遇。當天下午,港澳青年們一起參觀了美的總部、博智林機器人谷。「以前我了解最多的是順德美食,沒想到順德製造企業科技化程度這麼高,已經和國際實現接軌。」
  • 江蘇省僑青會舉辦僑界青年雙創發展交流活動
    (江蘇省僑聯網站)中國僑網9月8日電 據江蘇省僑聯網站消息,為加強對僑界青年的思想引領,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濃厚氛圍,日前,江蘇省僑青會在常熟市舉辦「創青春——江蘇僑界青年雙創發展分享」蘇南片區交流實踐活動。
  • 虎門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啟用
    近日,東莞市虎門鎮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啟用儀式在虎門電商產業園舉辦,這標誌著虎門鎮港澳青年創新創業服務工作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虎門鎮是東莞市9個港澳青年創新創業服務先行區建設鎮街之一,而虎門鎮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則是虎門鎮港澳青年創新創業服務先行區建設的重要載體,承載了先行區開展港澳青年創業服務、企業孵化、互動交流等多項業務。
  • 深圳港澳青年「雙創」基地揭牌 港企冀助港青科創成果落地
    深圳港澳青年「雙創」基地揭牌 港企冀助港青科創成果落地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郭若溪 深圳報導)為促進港澳青年融入灣區,助力港青科研成功轉化落地。12月4日,由深圳市南山區委統戰部牽頭,在禹洲集團落成的「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和「深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聯合孵化空間」正式揭牌,可為近500港青提供創業場所,並根據科研成果和深度的不同,提供1年至3年的免租優惠。下一步,該基地還將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合作,由生產力促進局提供技術支持,培育和孵化更多的創新人才和科研成果。
  • 深圳市南山區雙創示範基地建設工作方案
    深圳創投機構、創投資本佔全國1/3,絕大部分在南山區,形成了全鏈條的雙創投融資服務體系。眾創、眾包、眾籌等一批集眾人之智、匯眾人之財、齊眾人之力的創意、創業、創造的平臺應運而生,讓每個有創新創業願望的人都擁有「用其智、得其利、創其富」的空間,讓每個人都擁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 威海海洋職業學院:著力構建「雙創」體系 搭建築夢平臺
    近年來,學院高度重視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學生培養的全過程,著力構建「雙創」教育體系,完善創新創業人才體系,鼓勵支持引導大學生進行創業實踐。創新運營模式,營造良好創業氛圍威海海洋職業學院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集聚了國內外與時俱進的最新產業元素,融入教育教學和電商孵化各個鏈條,構建了跨境電商、旅遊電商、直播電商、品牌電商、電商託管等產業模式集群。
  • 港澳青年創業訓練營在松山湖開班
    這個訓練營既能助力港澳青年創業,又能為其在創業過程中物色合適的東莞夥伴。記者今(13)日從東莞松山湖高新區獲悉,第二期港澳青年創業東莞夥伴訓練營開班儀式,於11日在松山湖人才大廈舉行,本期訓練營精準錄取40名學員,優配8位導師並採取雙導師制,力求培養更多優質的港澳青年人才發展服務人員和夥伴,為港澳青年人才創新項目提供就近轉化、迅速量產和精準對接機會,進一步承接好港澳項目在東莞落地發展。
  • 澳門青年文化創意協會 考察團到福田參觀交流
    本報訊 (深圳僑報記者 伍思晗) 近日,澳門青年文化創意協會考察團一行29人在澳門立法會議員宋碧琪的帶領下到福田區參觀交流,深入了解福田區為港澳來深創業青年提供的創新創業條件及生活居住環境。福田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劉俊琳接待考察團一行。
  • 廣佛港澳青年企業家結對子啟動儀式舉行
    嶽青 攝中新網佛山12月11日電 (王堅)據共青團廣東省委員會11日消息,廣東省青年商會、佛山市青年商會聯合主辦的「2020年青年主題開講暨廣佛港澳青年企業家結對子啟動儀式」10日在佛山舉行。廣佛港澳臺五地青年企業家代表約150人參加活動。
  • 「在國家發展大潮中尋找我的機遇」——內地就讀港澳學生畢業季展望
    和林子淦一樣,有越來越多在內地就讀的港澳學生將個人前途與國家緊密相連。十九大報告提出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他們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是國家對港澳的巨大支持,在內地學習的港澳青年應做好功課,找到「國家所需」與「自身所長」的對接口,抓住契機、善用優勢,充分發揮所長。 「相較於澳門,內地機會更多,能掌握更多知識和技能。」
  • 【政策】港澳青年來珠創業、就業有高額補貼!最高可達...
    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升港澳青年就業技能,推動港澳青年在珠海高品質就業創業。珠海再出新政!日前,珠海市人社局印發《珠海市支持港澳青年來珠就業(創業)和技能培訓(訓練)若干政策措施》,圍繞港澳青年來珠海就業、創業、開展技能培訓等方面推出十條舉措,提升港澳青年就業技能,推動港澳青年在珠海高品質就業創業。
  • 《「網際網路+」大賽成長力報告》雙創專家研討會正式召開
    為使《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成長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更具嚴謹性、客觀性和全面性,大賽中心隆重邀請全國高校雙創專家學者共同研討,進行權威深度剖析。11月5日上午,首期《報告》雙創專家線上研討會正式召開,大賽中心運營單位中關村智酷總經理趙強及大賽中心相關負責人出席了會議,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綜合處幹部王亞南,杭州師範大學副校長黃兆信,同濟大學雙創學院院長、創新創業教指委秘書長周斌,南昌大學創新創業學院院長徐健寧,雲南大學創業學院院長楊舒然,華南理工大學創業教育學院副院長許治,西安交通大學創業學院副院長王小華,同濟大學雙創學院教授、創新創業教指委副秘書長許濤
  • 港澳青年內地「雲實習」收穫多:了解祖國 充實自我
    2020年「港澳大學生文化實踐活動」總結座談會近日在北京舉行。活動採用網絡直播的方式,主辦方和實習機構代表、參加文化實踐的港澳大學生共百餘人參加。   座談會邀請相關專家圍繞文化和旅遊產業發展、青年就業主題開展專題講座,實習生、實習機構代表以及港澳青年機構代表交流分享了活動感悟和對港澳青年工作的建議。
  • 廣東累計為港澳青年配租人才公寓432套
    中新社廣州12月9日電 (王堅)據共青團廣東省委員會9日消息,該委員會與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於近日聯合印發了《關於開展「青年安居計劃」高校應屆畢業生住房保障服務行動的通知》(下稱「通知」),用以進一步解決高校應屆畢業生住房難問題,為高校應屆畢業生等青年人才提供住房保障服務。
  • 粵港澳臺科技創新成果推介會暨青年創新創業交流會圓滿舉辦
    科創大灣區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是以國家雙創戰略為指導構建的創新型、平臺型、開放型、樞紐型國際化創新創業成果的品牌盛會。重點關注人工智慧、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智能汽車等國內外高科技前沿產業。
  • 佛山兩會|港澳委員何超蓮參與提案獲表彰,關注港澳青年在佛山就業
    去年,作為澳門知名人士何鴻燊之女,90後港澳委員何超蓮首次履職,提交了《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助力佛山市成為港青就業、創業和公益服務的活力城市》的預提案。記者留意到,在此次表彰的17件優秀提案中,由提案人何超蓮、李詠詩、羅家聰提交的《關於把佛山打造成為港澳青年就業、創業和公益服務活力城市的建議》(三案合併)獲優秀提案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