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港澳青年「雙創」基地揭牌 港企冀助港青科創成果落地

2021-01-08 網易

2020-12-05 09:05:35 來源: 大灣資訊

舉報

  

  深圳港澳青年「雙創」基地揭牌 港企冀助港青科創成果落地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郭若溪 深圳報導)為促進港澳青年融入灣區,助力港青科研成功轉化落地。12月4日,由深圳市南山區委統戰部牽頭,在禹洲集團落成的「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和「深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聯合孵化空間」正式揭牌,可為近500港青提供創業場所,並根據科研成果和深度的不同,提供1年至3年的免租優惠。下一步,該基地還將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合作,由生產力促進局提供技術支持,培育和孵化更多的創新人才和科研成果。

  深圳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杜玲,深圳市委大灣區辦、市港澳辦常務副主任姜力琨,深圳市委統戰部副部長曾無非,深圳市團市委副書記賴鋒,南山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鮑曉晨,全國人大代表、香港中華出進口商會會長、禹洲集團董事局主席林龍安共同出席儀式。

  南山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鮑曉晨在致辭時說:林龍安先生是一名愛國、愛港的優秀企業家,長期熱心於推動港澳青年交流合作、創新創業,這次又在公司內專門撥出空間建設創新平臺,充分體現了林龍安先生敢於擔當、回饋社會的情懷。希望平臺能發揮好宣傳效應、交流紐帶作用,提高服務質量,吸引更多的港澳青年前來學習、生活、就業、創業,把個人發展融入到「雙區」建設中,共享「雙區」發展成果。同時,南山區相關部門也將做好制度設計,確保各項優惠政策覆蓋到創新基地;推動區各產業部門,加強與基地的聯繫,主動服務幫助解決存在困難,適時開展政策宣講專場活動。

  可為500港青提供創業場所

  林龍安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成立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吸引更多港澳青年到內地學習、就業、生活,促進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增強對祖國的向心力。」據林龍安介紹,基地和孵化空間會為港澳青年創新創業提供專門的指導及力所能及的幫助,首先是免費提供辦公場所,讓年輕人能沉下來,發揮專長;其次是在政策和配套方面提供必要科創發展基金支持,以及引導申報政府科研經費補助等。「目前,孵化空間是以300人至500人左右的規模來提供辦公場所。租金方面則會根據科研成果和深度,提供一年到三年不定的免租期,幫助項目落地。」

  除吸納港澳青年在深圳創業孵化成果外,林龍安也希望通過推動「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和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的合作,能幫助香港的一些科研到內地加快成果轉化。「一些科研成果轉化在香港受到一定的約束,但內地市場龐大,產業鏈完備。相關數據銜接好以後,就能讓更多的香港青年通過促進局的引導和引進,與大灣區順利銜接。作為出進口商會,也會通過生產力促進局的推動,讓更多香港青年的科創成果在大灣區能落地。」

  港青:接觸新事物 勿故步自封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郭若溪 深圳報導)兩年前入職禹州集團的港青黃山,以切身經歷感受到了近些年來內地的發展之快,創新之多,體會到融入大灣區的發展,是一個無比正確的選擇。他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香港擁有全球一流的學術環境、高層次人才,但科研成果轉化、創新產業發展動力不足。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出臺,無論是對香港這座城市,還是對香港青年,都是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唯有融入大灣區,與國家發展同頻共振,才能更好的發揮自身優勢,實現更好的可持續的發展。

  香港青年林禹芳則表示,作為一名在深圳發展的香港青年,深深感受到了內地的發展空間很大,新事物迭代的速度也非常快。「我在這裡看到了大量的機會,看到了無限的可能,香港青年應該走出來,接觸新鮮的事物,不能偏安一隅、故步自封。希望更多港青們能夠透過在內地的生活和工作,對內地的人文與環境有更深刻的理解,帶著包容與開放的心態,快速的融入內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追夢圓夢 圳等你來:深圳多措並舉力撐港澳青年創新創業
    深圳市委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和關心港澳青年在深圳學習、就業、生活,出臺便利港澳居民在深發展18條措施。深圳海外聯誼會也始終心繫港澳青年,牽頭制定便利政策,設立14個深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幫助港澳青年累計孵化了224個創業項目,並攜手深圳大學成立全國首個港澳青年憲法基本法研修基地,在全市打造63個鄉情文化基地,支持成立香港深圳青年總會,不斷推動深港澳青年交往交流交融。
  • 「京港青創杯」兩地項目同臺競技,「三年磨一劍」京港澳青創中心獲特首讚譽!
    在11月19日的開幕式上,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致辭中提到今年京港洽談會有三大亮點,即服務業、科技創新和一帶一路,其中在創科方面講到「我很高興看到,中關村正在協助在京的香港青年在「創新」及「創業」兩方面發展,其轄下的「京港澳青年創新創業中心」已成為「雙創」的示範基地。
  • 力撐禪港澳青年 構建雙創大本營
    她的創業經歷是禪城吸引港澳青年創新創業的案例之一。2018年,禪城區獲批成為廣東省第二批雙創示範基地。平臺載體蓬勃發展健全禪港澳青年全過程服務鏈禪城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禪城區正積極拓展港澳青年創新創業空間,優化港澳青年創新創業環境,深化港澳青年創新創業交流,共享港澳青年創新創業資源,實現港澳青年創業就業、人才服務、項目孵化、融資支持、民生保障的全面覆蓋。
  • 港各界青年代表譴責:搞「港獨」,我們不同意
    同天,港澳辦發言人指出,堅決反對任何「港獨」言行。特區政府也表明,任何「港獨」言行都違反《香港基本法》。不僅如此,部分香港主流青年代表對鼓吹「港獨」的作法義憤填膺,深惡痛絕,紛紛通過大公網【青年香港】表達看法。他們認為,這些人只是「很小很小一部分」,「並不能代表所有香港青年,」所有接受採訪的香港青年代表均強調,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一部分。
  • 「小康漳州·臺港澳青年在行動」主題採訪展開
    中新網福建新聞12月6日電 (張金川 龔雯)為期五天的「小康漳州•臺港澳青年在行動」主題宣傳活動5日在福建省漳州市展開,中新社採訪組一行深入漳州各地,挖掘並以文字、圖片、視頻、直播等全媒體形式,講述臺港澳青年在漳州打拼的生動故事。「小康漳州•臺港澳青年在行動」主題宣傳活動啟動。
  • 【聚焦兩會】港珠澳橋將實現「能上橋願上橋」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總工程師蘇權科昨日在「委員通道」上接受採訪時表示,經過大量調查、協調、論證,已經獲得基本的解決方案。「我們還在積極爭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落地,比如進一步放寬跨境通行政策,增強三地聯動協調互信機制,實現人車物『能上橋、願上橋』的良好局面。」
  • 港珠澳大橋撥款今或「剪布」表決
    陳健波會後表示,今日會給予每名議員最多兩分鐘時間提問,之後將處理多項議員議案,即代表今日或會「剪布」。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昨日進行第四次審議港珠澳大橋口岸工程超支撥款申請。他表示,港珠澳大橋對本港經濟發展有長遠好處,可加快三地互通,促進經濟交流,「是市民期待看到的畫面」,並強調不支持休會待議。  最後,議案在16票贊成、27票反對下被否決。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晚上結束會議,仍未能審議追加撥款申請。
  • 港珠澳橋門檻不必要的高
    這種「停車轉乘」的安排,也可以提升大橋的使用量以及向市民提供更便捷的出行選擇。盡量讓最多有需要的車輛使用大橋,除了方便市民,符合大橋建造的原意,也是要充分發揮「橋頭經濟」(Bridgehead Economy)的先決條件。「橋頭經濟」在地理經濟學上是一個很通行的概念。
  • 【有嘢睇】前海港澳青年36條優惠政策的實施細則正式出爐
    給予落地前海的港澳青年初創團隊啟動資助、補貼場租和運營費用等創業成本、鼓勵資質認定、培育重點港澳青年創辦企業、給予上市獎勵、降低融資成本、提供風險補償以及資助創業交流活動。聚焦提高港澳青年在前海創新創業項目的成功率,在創業的各個階段提供全週期支持。   3.完善港澳青年發展平臺。
  • 區臺灣青年創新創業服務中心揭牌
    1月17日,「廣州市白雲區臺灣青年創新創業服務中心」揭牌暨「廣州市白雲區港澳臺青年創新創業基地」授牌及基地籤約儀式,在我區匯龍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舉行,吸引更多臺灣青年來白雲創新創業。市委臺辦主任曾衛東、副主任鄺偉斐,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謝素琪為上述中心和基地揭牌。
  • 港珠澳大橋帶來旅遊新機遇
    2017年的最後一天,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供電照明系統施工順利完成並全線亮燈。歷經6年籌備、8年建設的世界最長跨海大橋的主體工程如期具備通車條件,符合工期計畫目標。港澳臺媒體評價說,作為橫跨粵港澳的「世紀工程」,港珠澳大橋不僅讓三地進入「一小時生活圈」,加速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也將助力形成旅遊新形態,製造觀光新景點。
  • 港珠澳大橋「金巴」春運期間可預約搭乘啦!
    基本實現24小時「隨到隨走」據統計,自大橋開通以來,截至2019年12月,港珠澳大橋穿梭巴士共發送超55萬班次,運送旅客超1800萬人次。為了提升旅客運輸保障能力,確保客流秩序,港珠澳大橋穿梭巴士每10到15分鐘一班,繁忙時期更達到5分鐘一班。
  • 2020年港澳青年學生南沙「百企千人」實習計劃啟動
    2020年港澳青年學生南沙「百企千人」實習計劃啟動金羊網  作者:張豪 梁喻  2020-07-22 7月22日,2020年港澳青年學生南沙
  • 獨家| 林鄭:港深聯手打造國際科創中心 兩地創科鏈競爭力強過紐約...
    「只要我們港深一同合作,一齊做各方面的工作,出來的(成果)一定會1+1大過2。」林鄭繼續分析,高等教育的一些基礎科研,香港比較強,我們有四五間大學在全球100強以內,我們的基礎科研做得較好,也有很傑出很出色的科學家,下一步希望科研成果能夠轉化,而這正是深圳的強項。
  • 「同心撐青年」計劃支持港澳青年在深圳實習就業
    新華社深圳12月12日電(記者李曉玲)深圳海外聯誼會11日啟動名為「同心撐青年」的支持港澳青年來深圳實習就業計劃,預計每年可為港澳青年提供最多上千個就業與實習崗位。名為「問策助發展」的深港澳企業政策諮詢服務計劃,可為港澳人士提供各類創業、就業政策信息諮詢服務。
  • 國家民委調研組一行到天河區港澳青年之家總部調研
    12月25日,國家民委國際交流司一級巡視員蘭海濱一行到天河區港澳青年之家總部考察調研。省民族宗教委黨組成員、省民族宗教研究院院長黃心怡,市民族宗教事務局副局長陳丹,天河區委統戰部副部長、區民宗局局長鍾敏等參加調研。
  • 港珠澳大橋穿梭「金巴」曝光,單雙層將混合使用,24小時營運
    從相片可見,穿梭巴士外型是金色、亦是雙層巴士,車頭更標明「港珠澳」三字,最特別的地方是巴士左右兩側,都設有乘客上下車門,方便港澳和內地的乘客。圖片自FbMOC‧Ma On Association穿梭巴士跟一般在市區行走的巴士外型相似,主色則以金色為主,最明顯的分別是其車頭印有「港珠澳」三字;同時,巴士是右軚車,但乘客下車的車門,卻是車身左右兩側都設有
  • 每年為港澳青年提供上千就業實習崗位
    深圳晚報訊 (記者 袁曄) 12月11日,由深圳海外聯誼會主辦的「匯聚青年力量 助力雙區建設」2020年深港澳青年峰會在深圳舉辦。峰會上,「同心撐青年」——支持港澳青年來深實習就業計劃及「問策助發展」——深港澳企業政策諮詢服務計劃正式啟動。
  • 港澳文化人士:青年莫遠離孔子與「忠恕」之道
    港澳文化人士:青年莫遠離孔子與「忠恕」之道 2014-07-19 22:34:4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社淄博7月19日電 (記者 邢利宇)一場以「孔子在今天」為議題的「內地與港澳文化合作論壇」19日在山東淄博舉行,近百位內地與港澳文化藝術界人士就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在各自地區的繼承、傳播與發展進行探討和交流。
  • 肇慶率先建「香港城」,大灣區步入新階段 |獨家
    除了有南沙大橋的「加持」,不久的將來珠江還將有兩條新跨江通道屹立兩岸。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的深中通道建設提速,已進入整個項目最難的「沉管隧道時光」。連接江門和珠海的黃茅海大橋工程可行性報告已經順利通過評審,2020年動工,將與港珠澳大橋、虎門大橋、黃埔大橋、南沙大橋、深中通道以及正在推進的,前期籌建的蓮花山過江通道等共同組成粵港澳大灣區重要跨江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