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一定要學會隨遇而安,面對事情淡然一點,走走停停,享受旅途帶給我們的樂趣,品味大自然的萬千風情,千萬不要抱著一定要轉完所有景點的想法去路途,因為你一旦開始計較得失,那麼就意味著你已經失去了,這樣反而丟失了旅行本身的意義。
洞庭湖是中國重要的淡水湖,屬於溼地資源。(溼地是指擁有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澤地等靜止或流動水體的薄水域。另外,還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水域。)洞庭湖有著重要的作用,包括供水、航運、水產養殖、旅遊、調節氣候、調蓄洪水、保護生物多樣性等作用。
洞庭湖衛星地圖洞庭湖位於長江中的荊江南岸,跨嶽陽、汩羅、湘陰、望城、益陽、沅江、漢壽、常德、津市、安鄉和南縣等縣市。
洞庭湖的風景洞庭湖的名字始於春秋戰國時代,由湖中的洞庭山(即現在的君山)命名。夕陽洞庭湖洞庭湖北省有長江松滋、太平、蓮藕池、調弦四口,南西有湘、資、韓元、麗四水和汨羅江等小支流。
從嶽陽市的城陵磯注入長江。洞庭湖面積變化圖洞庭湖是在長江流域貯存重要湖泊,具有強大的蓄水能力。長江曾幾度遭受洪災。江漢平原和武漢三鎮安全地渡過了洪水。但是,洞庭湖的面積從現在最大時的6000平方公裡銳減到現在的2600平方公裡。我在我國第二個淡水湖退役了。隨著洞庭湖面積縮小,蓄水能力大大削弱。目前中國最大的淡水湖是興陽湖,面積4125平方公裡。
中國衛星圖洞庭湖面積縮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洞庭湖區圍湖造田洞庭湖流域是我國人口密集的地區,人多少矛盾突出。為了解決這個矛盾,當地人必須在湖裡耕種。圍湖造田的場景明代、清代到現代,洞庭湖的圍湖造田一直延續著。現在的一系列洞庭湖萎縮後出現的後果後,人們意識到圍湖造田的危害。2008年以來,洞庭湖區開始實施「田還湖」。另外湖也很好,洞庭湖的面積增加了。
2、進入湖中的河流,水土被破壞流失,泥沙堆積。洞庭湖流域的水系圖洞庭湖多條河流流入湖中,僅城陵磯流出,洪水蓄積時間長,沙土大量沉積,常年平均入湖的沙土為1.35億立方米,其中來自長江的沙土為1.18億立方米,佔82.0%。來自4水的0.241億立方米佔18%,城陵磯的輸出量僅佔湖砂土量的25.1%,洞庭湖的泥沙佔入湖泥沙總量的73.4%,達到0.984億立方米。年平均沉積量要大10倍。
70年代以來,三口門的淤泥量很高,入湖的水量減少了,但沅、澧洪道自然洲土增長殊巨,目平、七裡湖淤高各達2~4米,南洞庭湖北部淤高2米,東洞庭湖注滋河口向東延伸。因此,西洞庭湖的蓄水能力幾乎消失,南洞庭湖南移動,東洞庭湖東食,調節功能趨向衰減。長江上遊水土流失。關於泥沙堆積問題,主要是因為河流上遊的植被破壞而導致泥沙流失。為了減少進入洞庭湖的泥沙,還是在河流上遊保護植被,進行植樹造林。
關於曾經中國最大的淡水湖,淪為老二,是你家鄉嗎你有什麼看法?世界那麼大,您能看到小編的文章就是一種緣分。本文的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