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很早就進行了歐文low2的開箱和拆解視頻,鞋子雖然是境外買的,還是想著提前和大家看看,分享一下我們的觀點。
萬萬沒想到
耐克根本就沒計劃
在大陸發售這雙款球鞋
先說尺碼與鞋形。
注意:這雙球鞋由於沒有在大陸發售,它的鞋型設計是最普通的版本。而大陸發售的很多球鞋是EP版本。
平常辦公室穿42.5碼的小夥伴,在試穿這雙42.5碼時都表示,前掌包裹過於緊緻了一些,於是我們選擇了大半碼,43碼的歐文low2購買來體驗。
還有一個大眾點,就是初代的前掌設計邏輯,。
參照了歐文3那種極致的球形外底的前掌,卻非要在前掌加入一塊zoom氣墊,這樣不得不導致初代身上,既有著不穩定了球形外底設計,又有著較高的重心,毫無疑問,兩頭不討好。
聊到這雙歐文low2的前掌體驗,在做靜態扭動時,你會明顯感覺到兩側弧度比1代降低了不少,同時外底也有做明顯的拓寬處理,導致2代的前掌穩定性明顯要高於1代,這點和歐文6代的處理方式類似:
在降低重心的情況下,
弱化弧形外底的存在感,
讓前掌穩定性和靈活性儘可能地做到兼備。
就拿體驗來說的話,我覺得2代前掌氣墊的存在感要略硬那麼一些,如果不做拆解的話,你基本上是不會相信它有配備前掌氣墊的。
但是氣墊的存在感越弱,那相對的,弧形外底就越能達到它應有的體驗效果。
啟動反饋不拖沓,變向時的感受也更為自然。
如果非要和歐文6搭載Zoom Turbo的弧形外底比個優劣的話,我是更加青睞這雙歐文low2的前掌體驗的。
原本覆蓋全鞋面的魔術貼,也用了兩片塊TPU片,覆蓋於內外兩側,鞋身鎖定效果不差,能給到鞋身不錯的貼合感和中部支撐,鞋帶孔也能像哈登2一樣,做出區域性的調整。
不過需要著重提的一塊問題,就是鞋後跟會略有些不跟腳。
這可不是尺碼大才導致的問題,因為在測試偏緊的42.5碼時,後跟同樣會出現輕微不跟腳的現象。
至於為什麼會有不跟腳的體驗,我們團隊分析下來看,其實和中底的剛性強弱是有間接性的關係的。
但諷刺的是,
這雙歐文low2的中底沒有抗扭片!
沒有傳統的抗扭配置!
沒有抗扭片,沒有碳板,結果這雙歐文low2的剛性反而還不錯的樣子。
我們對抗扭片是否存在著誤解?
取消抗扭片是否是不良心的行為?
大家可以點擊上方視頻查看相關論述。
希望能給到各位一些新的思考方向。
後掌靈活度更強,包裹鎖定也相對歐文6更好的low2,在實戰體驗方面比6代更放得開一些,再加上後掌緩震的優勢,基本可以這樣說:
歐文6身上的優勢,歐文low2都具備。
同時歐文low2還有不少優勢,是歐文6觸不可及的。
後掌緩震,低幫的靈活度,甚至是鞋面的支撐環節,歐文low2都要比歐文6突出一些。
總結一下這雙歐文低幫2:
比初代更穩的弧形外底設計
但配備弧形外底,還是會有些許不穩定的因素存在
前高后翹,擁有跑鞋般的賽場體驗
緩震均衡,中底剛性也相對較強
包裹極致
但和鞋楦關係較大,寬腳小夥伴慎重購買
對於腳踝力量強,特別熱愛變向突破的小夥伴可以嘗試。
但對保護性要求較高,腳踝有傷的朋友,不太推薦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