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縣南港鎮:產業扶貧「加速度」 群眾脫貧有路子

2020-12-23 金臺資訊

近年來,上高縣南港鎮堅持產業進村、扶持到戶,以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增收和壯大村集體經濟為落腳點,通過發展特色農業和養殖業等,培育了一批效益好、帶動能力強的扶貧產業,幫助貧困戶走上脫貧致富路。

高山茶成了致富「金葉子」。分類、包裝、送貨……5月22日上午,上高縣南港鎮大窩裡村九龍高山古茶合作社的員工們忙得不亦樂乎。「訂購茶葉的人比平時多,我們每天發貨一次,許多顧客還直接上門購買。」據大窩裡村黨支部書記沈銳介紹,由於訂單增多,合作社又請了3名貧困農民幹活。

大窩裡村自然條件優越,海拔800多米,常年雨霧繚繞、陽光充沛,所產高山古茶茶香濃鬱、茶湯清冽,產茶歷史悠久。南港鎮因地制宜,結合脫貧攻堅工作的開展,流轉土地120餘畝,通過走「黨支部 基地 合作社 農戶」的發展路子,成立九龍高山古茶合作社,吸納30戶貧困戶入股,貧困戶年均增收近3000元,村集體經濟年增收10萬餘元。

昔日廢水塘成了「聚寶盆」。南港鎮梅沙村水資源豐富,水塘較多,傳統小塊養殖成效不明顯,加上缺乏技術,許多水塘常年荒廢。為合理利用水資源,該鎮調整思路,將200餘畝水面承包給農戶,成立濟海種養專業合作社,合作社在小山村裡養起了生態魚。合作社聘請勞動力較強的貧困戶到基地務工,務工農民人均年工資達2萬多元,並通過資金入股方式帶動28戶貧困群眾戶年均增收1000餘元。

特色農業讓貧困戶走上「甜蜜」脫貧路。南港鎮把特色農業作為農民脫貧增收的主導產業,建立了7個特色農業產業合作社,覆蓋全鎮6個行政村和貧困戶。該鎮艾草基地採取「加工銷售公司 合作社 基地 貧困戶」模式流轉土地450畝,引導貧困戶參與合作,既解決了產品銷路問題,又增強了貧困戶自主脫貧的內生動力,艾草種植每畝收益可達1120元。梅沙村麒麟瓜種植基地通過「產業 旅遊」模式,既帶動本村閒置勞動力20餘人就業,人年均增加工資性收入12000元,又在麒麟瓜成熟時期吸引遊客前來採摘,真正讓貧困戶走上了「甜蜜」的脫貧路。

高山茶、生態魚、麒麟瓜等走俏,讓合作社有了生機,也給當地貧困戶務工帶來了機會。據該鎮扶貧工作負責人介紹,全鎮有31個合作社,常年用工85人,季節性用工150多人,且大部分是貧困戶。該鎮通過土地流轉、入股分紅、安置就業等形式,真正實現貧困戶穩定脫貧。(李超群 易奇勳)

相關焦點

  • 和政縣:走出綠色脫貧新路子
    原標題:和政縣:走出綠色脫貧新路子和政縣扶貧開發辦公室李宏鵬說,綠色脫貧是全縣脫貧攻堅中探索出來的一條新路子。  凝聚脫貧攻堅合力 全面提升扶貧成效  和政縣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圍繞穩定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目標,以敢打必勝的信心決心,以決戰決勝、背水一戰的勇氣,舉全縣之力,集各方之智,下足繡花功夫,打出了一系列精準扶貧政策措施的組合拳,於2019年順利實現脫貧摘帽。
  • 上高南港:教育扶貧讓每個孩子沐浴陽光
    盛夏時節,上高縣南港鎮中心學校內書聲琅琅、朝氣蓬勃。下課鈴聲一響,孩子們跑出教室,來到操場上、桌球桌邊盡情玩耍。南港鎮中心學校校長曹文春說道。近年來,南港鎮把教育扶貧作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優化教師結構,落實扶貧政策,通過精準資助、控輟保學、送教上門、心理疏導等措施,讓每個貧困學生陽光成長。6月7日,該鎮梅沙村學生李寧豪一早就讓母親打開家門等著送教老師,自患病以來,幫扶老師多次來到他家將知識「送上門」。
  • 摘掉貧困帽 跑出加速度 幸福來敲門——從脫貧攻堅看張家川縣馬鹿...
    張家川縣馬鹿鎮轄16個行政村,67個村民小組,農業人口2838戶13719人,2013年建檔立卡時,全鎮有貧困戶948戶4204人,貧困發生率32.15%,貧困村10個,其中深度貧困村2個。2014年以來累計脫貧917戶4639人。
  • 羅城群眾慶祝整縣脫貧摘帽
    安居樂業有保障,黨的恩情永不忘!」11月20日,在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易地扶貧搬遷點「仫佬家園」社區,搬遷群眾用仫佬山歌齊唱自編山歌,慶祝該縣整縣脫貧摘帽。當日,自治區政府網站公布了包括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在內的8個貧困縣脫貧摘帽。
  • 江西上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中凸顯金融力量
    近年來,人行江西上高縣支行在脫貧攻堅中認真貫徹落實「核心是精準、關鍵在落實、實現高質量、確保可持續」的工作方針,做到有為有位,尤其是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對金融助力脫貧攻堅帶來的不利影響,迎難而上,精心部署,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收官之戰夯實了堅實的基礎。
  • 應用「黨建+產業」模式 黃平縣野洞河鎮萬豐村走出脫貧攻堅新路子
    近年來,黃平縣野洞河鎮萬豐村黨總支堅持黨建引領、先鋒帶動、群眾參與、決戰脫貧,以推進農村「三變」改革為載體,把農村黨建與脫貧攻堅融為一體,走出了一條抓黨建促脫貧的新路子,為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堅強組織保證。
  • 【中國的脫貧智慧】平涼:產業扶貧提升「造血」功能 「繡花」功夫...
    王奮彥介紹相關情況  「發展產業是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根本之策。近年來,平涼市因地制宜、因戶施策發展特色富民產業,為貧困群眾穩定脫貧、持續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撐。」17日,在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全省「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平涼專場上,平涼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奮彥揭曉了平涼的「戰貧法寶」。  確立符合實際的產業扶貧思路,形成了以平涼紅牛、靜寧蘋果為代表的特色優勢產業。近年來,平涼不斷創新發展思路,完善發展機制,逐步趟出了產業發展的新路子,產業增收成效顯著。
  • 樂業縣:在「建、補、帶、銷」上下功夫,大力發展特色扶貧產業
    作者:班華幹2016年以來,樂業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按照「核心是精準,關鍵在落實,確保可持續」的要求,把產業扶貧作為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貧困群眾實現穩固增收的長遠之計和鞏固提升脫貧成果的重要抓手,舉全縣之力推進產業扶貧攻堅,構成了「縣有扶貧支柱產業,村有扶貧主導產業
  • 2017年第二期上高「身邊好人」候選人名單發布
    脫貧攻堅任重道遠,面對鄉鎮幹部人手遠遠不足的情況,鍾鵬飛主動請纓,毫不猶豫地挑起第一書記的重擔。      他心繫群眾,只身為民。從駐村工作開展的第一天起,他就同市、縣扶貧工作隊和鎮村幹部一起同吃同住,掌握要點,抓住精準,吃透政策。為中樓村27戶77人建檔立卡貧困戶量身定製行之有效的幫扶措施。      他真抓實幹,注重實效。
  • 肥東縣循環園:「產業扶貧」+「消費扶貧」 助力貧困戶增收脫貧
    肥東縣循環園聚焦高質量脫貧目標,在產業扶貧的基礎上,將產業扶貧與消費扶貧相結合,讓貧困群眾增產又增收,千方百計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 產業扶貧,看看山南市怎麼做?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山南市緊緊圍繞貧困群眾發展生產脫貧目標任務,圍繞完善落實產業政策、狠抓產業項目建設、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加強發展資金保障等綜合施策,凝心聚力、合力攻堅、多措並舉、統籌推進,紮實推進產業扶貧各項工作,增強發展後勁。
  • 曲敏:持續深入推進產業扶貧帶貧 確保脫貧群眾走向共同富裕
    曲敏在明水縣調研檢查脫貧攻堅、基層黨建、產業項目建設等工作時強調持續深入推進產業扶貧帶貧確保脫貧群眾走向共同富裕12月11日,市委書記曲敏深入明水縣,調研檢查脫貧攻堅他強調,要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提升基層黨組織在推動脫貧攻堅、縣域經濟、鄉村振興中的組織力引領力,持續深入推進產業扶貧帶貧,確保脫貧群眾走向共同富裕。曲敏首先來到興仁鎮興發笤帚糜子合作社,與鎮、村負責人親切交流,詳細了解產品的生產工藝、市場銷售和產業工人收入等情況,對興仁鎮建立扶貧車間,發展笤帚編織產業,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做法給予肯定。
  • 林西縣大井鎮:產業發展助力脫貧攻堅跑出「加速度」
    2020-08-21 16:01:33 來源: 央廣網 舉報   原標題:大井鎮:產業發展助力脫貧攻堅跑出
  • 「我的扶貧故事」勇走產業扶貧路,帶領群眾奔小康︱龍裡縣醒獅鎮谷...
    從開展扶貧工作以來,我始終按照省、州、縣對脫貧攻堅的要求,在精準扶貧工作中理思路、謀發展,帶領谷新村群眾脫貧致富。我一直堅信只有發展產業,才能帶領村民走真正的致富之路,為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谷新村是醒獅鎮為數不多的幾個貧困村之一,一直以來受困於地理位置邊遠的劣勢,村寨交通設施落後,連一條像樣的通村公路都沒有,導致產業經濟一直難以發展。此外由於當地村民思想消極落後,單純地進行某一方面的努力都難以實現全村的脫貧,更無法實現群眾的致富。
  • 響水縣以產業扶貧為引領助力脫貧攻堅
    中國江蘇網6月5日鹽城訊 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響水縣按照「摘帽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的要求,持續精準發力,以產業扶貧為引領,以就業、教育、健康等扶貧為支撐,著力鞏固脫貧成果,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不少,一戶不落。
  • 上高南港:端起「旅遊碗」吃上「生態飯」
    來到上高縣南港鎮員山村,青山環抱、綠水潺潺、荷花搖曳,農家房屋坐落於山水之間,仿佛走進畫卷之中。好山好水好風景,也帶來了好前景,員山村自產的溼粉遠近聞名,葡萄、楊梅、西瓜、獼猴桃等特色農業園讓老百姓嘗到了甜頭,真正讓綠水青山變成了農民的「金山銀山」。
  • 通上「信息高速路」,扶貧跑出「加速度」!綿陽電信這樣助力脫貧...
    ,中國電信綿陽分公司結合實際紮實推進脫貧攻堅工作,深入開展精準扶貧,凝聚力量,保證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提升。 「產業+扶貧」 打破發展「僵局」 「如何通過助力發展一個產業,致富一方百姓」是中國電信綿陽分公司一直思考的課題。
  • 產業花開幸福來——白銀市脫貧攻堅產業開發專責組工作紀實
    只有產業發展起來了,才能實現持續增收,從而徹底拔掉窮根。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氣高位推進,經過全市上下苦幹實幹,我市產業扶貧取得了決定性的進展,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提供了有力支撐,也為鄉村振興探索了路子,奠定了基礎。
  • 河南駐馬店市驛城區板橋鎮:生態扶貧樹 脫貧路子寬
    河南駐馬店市驛城區板橋鎮:生態扶貧樹 脫貧路子寬 2020-10-29 16: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我的扶貧故事」將汗水揮灑在脫貧攻堅產業發展的路上|從江縣谷坪...
    2019年6月10日,機構改革後增派州直單位幹部輪戰駐村決戰脫貧攻堅,增派我到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谷坪鄉谷洞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並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網格員和幫扶幹部。這已是我第二次到從江縣開展幫扶工作,第一次是十年前的2009-2010年到從江縣西山鎮開展黨建扶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