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5月3日),東城區教育招生考試中心發布了「2020年義務教育入學問答」。針對近年備受關注的對口直升入學,這份入學問答披露了一個重大的變化,即從今年起,原來的「一定比例對口直升派位入學」調整為「定向名額派位入學」。
據介紹,自2014年以來東城區義務教育綜合改革推進順利,改革成果已基本兌現完畢。為固化改革成果,原「一定比例對口直升派位入學」統一為「定向名額派位入學」。2020年按改革任務安排,確定「一定比例對口直升」的「定向名額」數,當選擇定向名額派位入學的人數小於定向名額學校計劃時直接入學,選擇定向名額派位入學的人數大於定向名額學校計劃時派位入學。該定向名額數固定,在未來延續使用。
從「一定比例對口直升派位入學」調整為「定向名額派位入學」,到底意味著什麼?背後調整的動因由是什麼?
在京教君看來,「一定比例對口直升派位入學」是以當年小學畢業人數為基數,按照一定比例確定對口直升的人數,也是對口中學計劃從該小學招收的人數,該小學報名參加對口直升的孩子將實行派位入學;而「定向名額派位入學」則從之前的「一定比例」調整為「固定名額」,即定向(對口直升)招生的中學提前確定對口小學的招生計劃,對口小學報名參加「定向名額派位入學」實行直接入學或派位入學(報名人數大於招生計劃時)。
簡而言之,對口直升過去按照對口小學畢業生的一定比例,現在按照對口中學的招生計劃。更為關鍵的區別是什麼?一定比例對應的人數是變動不居的,取決於對口小學的畢業人數,但定向的中學招生名額是固定。
導致這一變化的關鍵原因和當前小學入學壓力直接相關。近年來,本市出生人口總體呈現快速增長的勢頭,從2008年開始,北京新生兒數量便步入上升期,最近幾年更是在激增,到2018年達到全新的高峰。因此,這幾年,各區尤其是東城、西城、海澱、朝陽等去,小學一年級新生人數遠遠高於畢業生人數。
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經過這些年的政策調整,現在對口直升的小學辦學品質和社會認可度已得到有效提升。隨著入學適齡人口的迅速增加,加上對口直升校大多數都是各區幼升小搶著要上的「香餑餑」,因此這些年不少對口直升的小學一年級快速擴招,按照這個節奏,一定比例對口直升,六年後的對口直升人數將成為對口中學「不可承受之重」。
東城區目前對口直升包括兩種情況:100%和30%,按照新出爐的「定向名額派位入學」所對應的「一定比例對口直升派位入學」,這次調整的應是30%比例的對口直升,不包括100%的直升。總體來說,以後參加對口直升的人數將會下調,具體各校的招生名額,有待接下來的官方發布。但可以肯定的是,對口直升的小學一定程度也將會降溫。
其實,和東城區不約而同採取類似做法的還有另一大教育強區海澱區。4月30日,海澱區2020年義務教育入學政策發布時,「京城教育圈」第一時間曾為圈友解讀這個重大變化:明年起,小升初對口直升按照具體計劃數登記入學。(相關內容可查看:「搖號時代」來臨!海澱義務教育入學政策出爐!7大新看點重磅解析)
自2021年起,經海澱區教委批准與中學建立對口直升機制的小學,其新招收的小學生,六年後畢業升學按照區教委批准的中學對口直升計劃登記入學。
這意味著,從明年入學的小學一年級開始,六年後畢業升學的對口直升將不再按照比例,而是按照具體計劃數進行登記入學。
這種調整和近年來本市小學入學人口的快速上漲直接相關,海澱是人口大戶。2020年,海澱區繼續處於適齡兒童少年入學需求的高峰期,初步預測,海澱區小學入學需求約3.5萬人,初中入學需求約2.5萬人,學位缺口持續擴大,全區依然面臨較為嚴峻的入學壓力。
東城、海澱兩區都已調整對口直升入學政策,不少人都在關注:西城對口直升政策是否面臨調整?
據了解,對口直升入學是西城區2015年新增的小升初入學方式。當年包括雷鋒小學、西什庫小學等11所小學參與對口直升,按照畢業人數30%的比例通過計算機隨機派位直升到各自對口的三帆中學、北京四中等8所名校中。之後逐年按10%比例遞增,直至80%的對口直升最高比例。
2017年,西城小升初對口直升派位入學的最終比例為,有資格且申請對口直升學生的50%。2019年增至70%。今年,西城小升初對口直升比例將增至80%。這也是對口直升入學的比例上限。(相關內容可查看:重磅!西城區義務教育入學政策發布!「六年一學位」出爐,7月31日購房或戶籍遷入將多校劃片| 10大變化獨家詳解)
「京城教育圈」通過權威渠道獲悉,目前西城區義務教育階段對口直升政策調整計劃也已提上日程,預計未來西城小升初不排除下調對口直升比例。
文| 京教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