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著名衝鋒鎗:第2造價低廉,一把才9美元,第1被譽為蘇軍噩夢

2021-01-11 騰訊網

二戰早期,衝鋒鎗還是一種非常罕見的產物,隨著戰爭的持續深入,衝鋒鎗開始大面積配置到戰場上,戰爭整體的火力規模發生了改變,同時傷亡率也提高了不少,然而戰爭時期前線緊急,沒有時間和精力打造出稱心如意的槍械,所以有的衝鋒鎗未經過測試就上戰場上,其中部分槍械十分雞肋,下面我們來看看4大二戰經典衝鋒鎗。

1. 索米衝鋒鎗:該槍可以說波波沙衝鋒鎗的鼻祖,1939年冬季戰爭時期,蘇軍大軍進攻芬蘭,為了對抗蘇軍的進攻,芬蘭造出了這把槍,其最大射速達到了1000發,載彈量為70發子彈,火力持續非常的密集,有人將它稱之為是「蘇軍噩夢」,然而即便該槍再怎麼牛,芬蘭還是輸了。

2. 司登衝鋒鎗:相信軍迷都認識這把槍,從一定角度上來說,這是一把半路被拉上戰場的槍,造價才9美元,同時該槍沒有經過測試沒有任何的安全性可言,司登衝鋒鎗除了可以射擊出子彈以外,基本沒有什麼優點了,但是缺點卻有一大堆,司登衝鋒鎗走火的頻率很是頻繁,誤傷友軍的次數比殺敵還要多,很多士兵對它是又愛又恨。

3. 歐文衝鋒鎗:這把槍是由澳大利亞生產的,造型非常的獨一無二,很少人認識這把槍。該槍最引人矚目的就是彈匣放置的位置,其跟捷克式輕機槍一樣,彈匣都是倒著放在槍身上的,如此的設計可以減少子彈卡殼的現象發生,但卻無法進行有效的瞄準,至今該槍怎麼精確打擊敵人仍舊是個謎。

4.PPSh43衝鋒鎗:就綜合性能來說,該槍是蘇聯最具代表性的槍械了,強悍的作戰能力讓蘇聯大量打造,短時間之內就製造了150萬把,並配置到了軍隊中,同時蘇聯還援助給一些盟國,賺了不少的錢,如今這把槍雖然已經無法滿足現代作戰的需求,但江湖上仍舊流傳著它的傳說。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不僅有「波波沙」,還有「波波德」,二戰前後蘇軍用的那些衝鋒鎗
    「波波德」衝鋒鎗 為了讓各位讀者對這種變遷歷史更加了解,本文今天以二戰前後蘇聯衝鋒鎗的變遷史為主線,向各位讀者朋友們大致介紹下蘇聯二戰前後衝鋒鎗和步兵作戰思想的轉變
  • 二戰各國裝備的衝鋒鎗,在戰場上你選哪個?除了百式,哪個都行!
    該槍問世後名氣不大,但在蘇芬戰爭中以其性能和戰術使用而名聲大震,並深深「傷害」了蘇軍,也影響了蘇軍的裝備建設。大容量彈鼓,以及拉機柄在射擊時固定不動的設計是該槍最大的亮點,也影響了其它衝鋒鎗的設計。優質選材和嚴格的加工工藝標準使「索米」的射擊精度和可靠性甚高,在連發時射擊非常穩定,以其優異的性能成為二戰衝鋒鎗的佼佼者。
  • 二戰中,美M3衝鋒鎗造價只有20美元,明白為啥美能賺那麼多錢了吧
    衝鋒鎗大家都不陌生,在槍類武器中體積不大方便攜帶,但是火力強勁是壓制敵人的有力武器,其實這種非常厲害的武器早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就已經出現並被頻繁使用了,照理說它的出現應該限制並取代傳統的步槍才對,但事實上一直衝鋒槍也沒有取代步槍的地位,就美國這樣工業實力強大的國家來說,在生產衝鋒鎗的成本方面遠比步槍便宜得多,可情況依舊如此。
  • 二戰美、俄、德、日四國的單兵裝備比較,德國性價比高,美國最壕
    二戰德軍除了步槍手槍之外普及率最高的就屬衝鋒鎗了,德國的MP40衝鋒鎗由MP38改進而來,可以大量生產,且造價低。其重量輕便、可摺疊、精準度高、火力持久。在野戰和巷戰中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每把售價$24美元。 接下來才是德軍戰場上性價比最高的武器,有著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
  • 這把衝鋒鎗結構簡單、價格低廉,卻破了三項紀錄!極少人知道
    這把衝鋒鎗結構簡單、價格低廉,卻破了三項紀錄!司登衝鋒鎗由英國人研製而出,不僅威力可觀,且結構簡單、造價低廉,每支只賣9美元,在二戰期間產量近375萬支,MK2型是產量最大的一款。法西斯戰敗後,英國人才發現他們生產的司登衝鋒鎗太多了,於是便大量援助國民政府,這也使得解放軍在戰鬥中繳獲了大量的司登衝鋒鎗。
  • 二戰中,日軍為什麼很少使用衝鋒鎗,而是用了40年三八式步槍
    二戰期間,蘇軍的各種各樣全自動槍枝,其總數之多,只有用一個話來描述:泛濫成災,每人必備一支。與蘇聯紅軍和德國軍隊有著幾百萬挺衝鋒鎗,並將衝鋒鎗作為團小組關鍵近距離援助火力不一樣的是。日軍在二戰時期非常少使用衝鋒鎗,一直使用三八式步槍。
  • 二戰口碑差的槍械,第3用幾根鋼管焊接,第1造型像一隻鹿
    導語:二戰口碑最差的槍械,第3用幾根鋼管焊接,第1造型像一隻鹿戰爭年代,槍械的打造無法進行長時間的設計、測試、實戰,因為前線對物資的需求極大,武器裝備的快速供應,否則就有可能延誤戰機,造成無法預知的後果
  • 二戰表現最好的衝鋒鎗:第2剛誕生時被嘲笑,後來人人搶著要
    不過戰爭推動軍事科技的革新,今天我們來說說,二戰表現最亮眼的衝鋒鎗。 M1931衝鋒鎗:這是一把芬蘭打造出來的槍械,1939年的冬季戰爭,芬蘭軍隊為了應付入侵的蘇軍,從M26的基礎上革新出了這把槍,該槍非常適合沼澤以及叢林戰,這使得蘇軍吃盡了苦頭
  • 司登衝鋒鎗是二戰傳奇,外形醜精度差,但是造價成本低
    司登衝鋒鎗是二戰傳奇,外形醜精度差,但是造價成本低 司登衝鋒鎗是二戰時期,各國士兵制式單兵槍械最爛的,但還是大受好評。因為零部件很少,工藝簡單,所以造價低廉,可大量生產,大量裝備,且維修簡單,易裝卸。
  • 二戰蘇聯最出色槍械:第1讓德軍吃盡苦頭,第2八路軍大量配置
    二戰時期,蘇聯的科技水平也是很不錯的,這讓他們擁有一個很成熟的軍工產業鏈,打造出來的武器足以跟德軍一較高下,蘇德戰爭期間,蘇軍利用自己獨創的槍械,給予了德軍狠狠的打擊,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二戰時期蘇聯最厲害的4把槍械,有一把八路軍也大量配置。
  • 二戰最差衝鋒鎗是誰?其實是日本百式衝鋒鎗,堪稱最落後衝鋒鎗
    二戰歷史中形形色色的衝鋒鎗,是二戰中的一大看點。無論是美國的湯姆遜衝鋒鎗,或是蘇聯的波波沙衝鋒鎗,英國的司登衝鋒鎗,都是二戰中的經典。
  • 二戰蘇軍最強火力排,32支波波沙衝鋒鎗,還要啥自行車?
    一般來說,步兵班會配備1-2支衝鋒鎗,以此作為突擊火力的核心,但這不是絕對的,也有一些國家組建了專門的衝鋒鎗編制,人手一支衝鋒鎗,那才是真正的恐怖火力。 比如在1943年,蘇聯陸軍為步兵師組建了衝鋒鎗排的編制,全排一共40人組成。其中排部4人,包括1名排長、1名副排長和2名狙擊手,此外下轄4個衝鋒鎗班,兵力均為9人。
  • 【衝鋒鎗】它不叫波波沙,他的名字叫做波波斯!
    衝鋒鎗是近戰利器。而一種衝鋒鎗造價竟然低到8美元,恐怕也是不可思議了。如此低價卻能獲得火力兇猛的槍械,或許只有戰鬥民族的設計師才能想得出。
  • 二戰羅斯託夫戰役,第1裝甲集團軍被阻,蘇軍打贏首場圍殲戰鬥
    02反攻羅斯託夫,蘇軍打贏首場圍殲戰鬥在德軍閃擊蘇聯的4支裝甲集群中,第1裝甲集團軍一直在南線據守,但在佔領羅斯託夫之後,卻差點被蘇軍的第56獨立集團軍反攻包圍,幸虧龍德施泰特發現及時命令第1裝甲集團軍迅速撤離,避免了被圍殲的結局,但蘇軍視死如歸奮勇戰鬥的不怕死精神卻讓德軍膽寒。
  • 二戰美軍最牛的槍械,第1服役了100多年,第3被稱黃油槍
    導語:二戰美軍最牛的槍械,第1服役了100多年,第3被稱黃油槍1. M1911手槍:M1911A1型手槍,是一種0.45ACP口徑軍用手槍,該型手槍的原設計者是約翰·摩西·白朗寧,初期產品是M1911型,並成為美軍軍官的制式手槍。
  • 為一戰研製的湯姆森衝鋒鎗,為何卻在20年後才走向二戰戰場?
    但是高達200美元的造價過於昂貴,購買兩支湯姆森衝鋒鎗的價錢,在當時就可以購買一款最新的福特轎車。但是不差錢的芝加哥黑幫相中了這款槍。憑藉威力大、火力猛、壓制力強等特點,湯姆森衝鋒鎗迅速成為芝加哥黑幫的新寵,他們甚至根據湯姆森衝鋒鎗連續射擊時所發出的聲音,給他起了個優雅的名字「芝加哥打字機」。而有人把木託和彈鼓拆下後,藏在小提琴盒走上大街,又把它稱為「芝加哥小提琴」。
  • 蘇德衝鋒鎗之爭:波波莎和施邁瑟,究竟誰是世界最優秀的噴子?
    在整個二戰中,有兩款槍械堪稱世界聞名,那就是蘇軍PPSH-41波波沙衝鋒鎗和德軍施邁瑟MP40-衝鋒鎗。端著MP40的德國士兵已經成了勇猛的德國軍隊的象徵,而抱著波波沙衝鋒的蘇聯士兵則成了蘇聯方面的宣傳典型。這兩款衝鋒鎗作為雙方軍隊的主力近戰武器有著相當高的知名度和曝光率,那麼,這兩款衝鋒鎗對比起來,究竟誰更優秀呢?
  • 二戰衝鋒鎗四分天下,司登、MP40、波波沙、M3黃油槍,小型武器的狂歡
    1941年6月13日,邱吉爾試射司登衝鋒鎗 9mm的司登衝鋒鎗全槍上下只有47個零部件構成,生產成本也只有9美元,大約是今天的126美元左右
  • 「倫敦打字機」之稱的司登衝鋒鎗,1個月研製,6個月就生產
    在二戰的眾多衝鋒槍中,英國的司登衝鋒鎗雖然火力比不上蘇聯的波波沙,性能比不上德軍的MP40,但是憑藉其巨大的裝備數量,依然在二戰槍械史中佔有重要的位置。司登衝鋒鎗英國人十年不造槍,6個月造出司登衝鋒鎗。衝鋒鎗最早在一戰中就出現了,但是英國人直到二戰開始後,才開始研製自己的武器。
  • 美軍二戰後第一支衝鋒鎗敲定,單價7千美元?
    美國陸軍最近終於敲定了二戰後第一支新的衝鋒鎗,此前美國陸軍正式列裝的最後一種衝鋒鎗還停留在M3,也就是著名的「黃油槍」,不過美軍管它叫「次緊湊武器」這個拗口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