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加快升級 群眾樂享健康——南昌體育場館提升改造練內功

2020-12-22 金臺資訊

春暖花開,正是人們走出家門鍛鍊身體的好時光。近日,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持續向好,南昌市體育場館陸續復工,吸引市民參加鍛鍊。

記者了解到,為實現全面復工,不少場館在閉門期間也沒閒著,而是苦練內功,加強服務水平的提升;或是加大投入,全面改造和提升場館硬體設施。這些場館負責人認為,疫情的發生,讓人們更加重視健康,體育產業的機會更多了。

場館升級改造

喜歡打羽毛球的南昌市民,對樟樹林羽毛球館或許不會陌生。然而,4月4日記者再次走進這裡時,發現這家球館已經更名為「東湖區有象體育健身服務中心」(以下簡稱東湖有象)。

場館內明亮的燈光,動感的橙色噴塗,沉穩的灰色牆面,以及重新布置的籃球場和羽毛球場,讓來此打球的市民耳目一新。

事實上,這家場館並沒有易主,而是在疫情防控期間悄然改造。江西有象體育產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吳曄告訴記者,球館從1月下旬開始閉館,3月25日正式復工。但在去年12月,公司就啟動了改造設計。

「2月8日球館開始內部施工,經過近兩個月時間,改造已基本完成。」吳曄介紹,公司目前在全市有7所體育場館,未來的形象和硬體會全部統一。「因為老的場館已經不能滿足現代人的鍛鍊需求,儘管發生了疫情,但也給了我們充分的時間進行自我提升。」

基於對市場的判斷,經過一番改造,東湖有象由之前的18片羽毛球場、3片標準籃球場調整為14片羽毛球場、5片標準籃球場。

吳曄認為,目前球館的場地和燈光已經達到專業比賽要求,不論是緩衝防震,還是硬度和彈性,都有了質的提升。「這次改造投入了400萬元,體育愛好者將感受到一種全新的體驗。」

智能化管理

在南昌市的另一頭,位於經開區的雷公坳西可體育中心也在3月20日正式復工。這是個集足球場、籃球場、羽毛球場和網球場於一體的綜合性體育場館,每天吸引了上百人來此鍛鍊。

由於去年才正式營業,西可體育並沒有像東湖有象一樣進行改造。但該中心負責人李有嫵告訴記者,閉館期間,管理人員也積極修煉內功,與上海總公司加強對接,不斷梳理管理體系,提升服務水平,隨時迎接全面復工的到來。

4月4日20時,記者來到西可體育中心,只見一塊7人制足球場上兩支隊伍激戰正酣。明亮的燈光,配上挑高的頂棚,儘管戶外小雨不斷,但球員們一點都不受影響。

緊鄰足球場的,是全部採用智能化運營的三片籃球場。入口處張貼了二維碼,顧客只要掃碼付費便能進場打球,實現了24小時無人化管理。

「不論是哪塊場地,我們全部採用無接觸式服務,即市民提前或現場通過手機預訂,服務人員通過手機或監控查看和控制燈光。」在運營策略方面,李有嫵表示,「我們所有場地的收費都低於中心城區,籃球場還接待散客,只要10元就能打兩個小時。」

在東湖有象,散客同樣是主要消費群體,儘管收費較西可體育高,但因為傳統的口碑和全新的硬體,前來打球的人不斷增加。「年前每天40多人,這段時期最高峰達到200多人。」吳曄說。

雖然受疫情影響,今年收入有所下降,但對於未來,兩家體育場館負責人都非常看好,並積極籌劃下一步的發展。李有嫵表示,球場會在氛圍的營造和配套設施的完善上進一步下功夫,同時在大眾點評、美團等網絡平臺加大推介。

吳曄則透露,東湖有象還將用可升降籃球架替換現有固定的籃球架,同時增加周邊看臺座位和直播大屏幕,並策劃更多的比賽來提升影響力。

相關焦點

  • 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競賽表演產業的實施意見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向改革創新要動力,向運動項目要產業,向資源優勢要效益,提升體育競賽表演市場活躍度,推動江西體育競賽表演產業轉型升級,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 練「內功」強保障 !《江西新聞聯播》點讚南昌高新區
    練「內功」強保障 ! 南昌高新區在加強引導企業自主創新,練好「內功」的同時,還通過代建高標準廠房、出臺產業配套補助等舉措,做強做優產業項目,去年,園區營業總收入突破5000億元大關,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
  • 市民動起來場館熱起來!海鹽提升體育場館打造樂享健康之城
    近年來,海鹽縣緊緊圍繞市民所需所盼,紮實開展公共體育場館大提升工作,加快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務供給水平,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健康獲得感和幸福感。近日,記者來到望海街道北蕩社區百姓健身房看到,不少居民正在健身房內揮汗如雨,跑步機、動感單車、陸地划船機各式時尚健身器材一應俱全。在室外的多功能區域,居民們或選擇慢跑或相約打籃球。
  • 杭州江幹區體育中心體育場亞運會場館改造提升項目正式復工
    城市建設動起來了大家最關心的江幹區體育中心體育場亞運場館改造提升項目也正式復工啦!該項目為2022年杭州亞運會足球比賽項目的場館之一,主要涉及對體育場的改造提升,改造提升內容包括對競賽場地、觀眾區域設施、賽事功能用房、賽事專用系統及室內外配套設施等工程的改造提升。作為江幹區五大重點工程之一,亞運場館改造提升項目人員構成複雜、管控難度大,那麼江幹該如何確保項目有序復工?跟隨小微一起來看!
  • 喜迎杭州亞運會 德清加快改造縣體育中心亞運場館
    央廣網德清8月11日消息(記者張國亮 謝夢潔 通訊員潘小飛)2022年,浙江德清縣體育中心將承擔杭州亞運會男女排球項目小組賽部分賽事,這也是湖州地區唯一承辦杭州亞運會比賽的場館。舉辦亞運會相關賽事是城市轉型升級的重要契機,也拉動著區域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 羅冬靈局長調研省體育館大運會場館改造及安全防疫工作
    12月10日上午,省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羅冬靈來到省體育館,調研了大運會場館改造提升工程進展及安全防疫工作等情況。羅冬靈一行查看了省體育館大運會場館改造提升工程施工現場,仔細詢問了解工程進度、建成後功能布局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等情況,並深入省體育館健身中心、配電房、鍋爐房、食堂等安全管理重點區域進行了實地檢查。
  • 江西南昌:八一體育場成為全省首個體育綜合體
    青山湖畔的八一體育場,是南昌的老牌體育場和標誌性體育建築,見證了南昌體育事業的發展和變遷,更承載了南昌體育產業的輝煌和夢想。圍繞建設「體育名城和國際軍體之城」的總體目標,南昌市體育局依託八一體育場的場館資源,通過場館功能升級和戶外環境改造,對周圍區域進行規劃整合,確保原有室外內體育設施只增不減的基礎上,吸納和融合擊劍、圍棋、象棋、廣場舞、航模、田徑、籃球、足球等10餘家運動俱樂部,打造成適合舉辦賽事和市民日常健身的體育綜合體,這也是江西省首個體育綜合體
  • 山東省體育中心開啟智慧場館服務升級迭代
    在國內疫情防控形勢逐漸向好的當下,為更好滿足省城市民健康生活需求,有效應對新冠疫情對全民健身和體育產業的衝擊影響,帶動我省體育場館平穩有序開放,服務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省體育中心利用優質的場地設施、完善的服務項目組織了健身、展演、競賽、公開課、免費指導、體質監測、康復大講堂等11大類32項公益活動,向省城市民獻上了一場豐富多彩的健康盛宴,也讓參與健身的市民感受到省體育中心服務的轉變。
  • ...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
    積極推動公共體育場館「改造功能、改革機制」工程,豐富體育功能,加快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引入和運用現代企業制度,破解制約公共體育場館運營的體制機制障礙,提升公共體育服務水平。積極探索政府投資新建體育場館交由第三方運營機構經營管理的模式,推行體育場館設計、建設、運營管理一體化模式,提升體育場館運營的專業化、市場化水平,提高運營效能,激發場館活力。
  • 南昌探索利用既有建築改造成體育場
    記者從政府部門獲悉,南昌市印發《南昌市推進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將引進一批具有國際國內知名品牌的體育骨幹企業或體育產業集團落戶南昌,形成一批有南昌特色和國內影響力的本土體育品牌;構建多種經濟成分競相參與、共同興辦體育產業的格局,體育公共服務基本覆蓋全民。
  • 大運會排球場館改造工程加快推進 力爭2月底完工
    郫都區體育館項目改造工作基本完成,西南交大犀浦校區體育館、西華大學體育館改造項目加快推進……連日來,郫都區大運會場館改造項目加大人員、機具等各項保障,確保嚴格按照大運會場館改造要求,高質量高水平完成場館改造任務。
  • 成都155個公共體育場館8月8日免費向群眾開放
    8月6日,記者從成都市體育局獲悉,和往年一樣,成都公共體育場館這一天將在指定的時間內免費向群眾開放。隨著成都按下世界賽事名城建設的快進鍵,加快構建「15分鐘健身圈」加快完善全市重大體育設施體系,今年將有155個公共體育場館免費向群眾開放!
  • 【智體產業觀瀾】體育產業疫後如何破題?加快推動體育健康服務業發展
    從長期來看,疫情加速了居民健康意識的提升和體育行業形象的重塑,體育健康服務業涉及面廣、產業鏈長、融合度高,面臨難得的發展「窗口期」,有望迎來實質性的突破,成為體育產業疫後恢復的破題「良方」。體育健康服務業是指以人民群眾健康需求為中心,以科學運動為基本手段,為全人群提供全周期健康服務、產品、技術和經濟部門的總和。
  • ...如何改變城市未來生活|場館|大學生運動會|雙流體育中心|營城|...
    連同其他35個改造場館和13個新建場館一道,成都大運會場館不是僅為大運會而建,在後續使用方面也將發揮重大作用、展示強勁功能。有了這一批達到國際競賽品質要求的場館,既能讓越來越崇尚健康生活的成都市民「輕鬆受益」,也能打造體育消費新場景,還能對城市的空間結構進行優化,創造那些彰顯成都文化、地域特色的生活美學。
  • 首屆中國·南昌體育產業博覽會13日啟幕
    自南昌入選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之後,體育大事接連不斷。本月13日,由南昌市人民政府主辦,南昌市體育局、青山湖區人民政府、南昌日報社和南昌廣播電視臺承辦的首屆中國·南昌體育產業博覽會將在八一體育場綜合體啟幕。
  • 西安加快「全運節奏」負責承建的8個場館全部竣工
    賽後利用「胸有成竹」  每屆全運後之後都會給舉辦城市留下寶貴的遺產,其中場館利用問題備受關注。記者採訪中了解到,早在市本級場館尚處於建設期間,西安市就提前謀劃賽後利用問題。「全運會結束後,西安地區的賽事承接能力將得到極大提升和促進。
  • 九龍湖配套升級!南昌國際體育中心要建這些!
    一、九龍湖配套升級!南昌國際體育中心要建這些! 2月21日,南昌國際體育中心配套工程項目召開項目方案專家論證會。會議首先由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對南昌國際體育中心配套工程項目的工程概況和方案進行了介紹。
  • 獨家阿里體育成立100億元體育產業基金,投資數萬家場館做「天」字企業
    )、南京體育產業集團分別籤約,結成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同時成立100億元體育產業基金,重點投資體育基礎設施建設,未來將在100座城市開闢數萬家場館。此次阿里體育與標誌性建築物水立方、鳥巢的合作就是從最基礎的場館設施切入,背靠阿里,共同開發利用體育大數據,志在完成共場館從1.0(物業化管理習慣),2.0(標準化管理模式)到3.0(智能化管理體系)的轉軌,打造「智能場館」,全面提升場館運營能力,為城市體育發展提供全套解決方案。
  • 花都體育館翻新改造已完工!顏值提升up~
    花都體育館建成後曾承辦過多項賽事為促進我區文化體育事業的健康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2010年,花都體育館作為廣州亞運會的備用訓練館,曾投資1800多萬元今年8月份花都體育館整體翻新改造正式動工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場館外牆翻新館內功能房和比賽設施翻新更換搭建運動員練習場地等
  • 花都體育館翻新改造已完工!顏值提升up
    花都體育館建成後曾承辦過多項賽事為促進我區文化體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如今十年過去,很多設施已變得破舊,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花都體育館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次場館翻新改造,就是希望為我區開展群眾體育賽事創造更好的場地